第四百零四章 张敖是个忠臣

人有了惯性思维往往误事,上次赵国的战舰虽然将吴国的士卒屠杀的的七零八落,却无法伤害在一箭之地外边的任何东西。因此吴王刘濞默认为自己所处的高台是安全的。

吴军在海上已经大败,吴王刘濞还心有不甘的站在岸边的高台上冲着海上赵国的军舰运气。同时吴王刘濞还有个想法,自己站在那里,有可能引得赵军弃船登岸,两军在岸上再决雌雄,吴国还有扳回来的机会。

然后赵王张敖却不那么想,在张敖看来,军队的主帅在战场上任何摆谱的样子都是在找死。在张敖生活的前世,军队的首脑即便是在战场的千里之外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暴露自己的位置。

“床弩准备。“床弩是张敖这艘船上的新装备。赵国的军舰如今已经开始纵横四海,张敖却不太喜欢如今海军作战的方式。

现在的海军交战时大多数采用的是跳帮战,也就是双方的战舰不顾生死的的撞在一起,小船和不结实的船当场被撞坏,然后船员们手提武器,跳过船帮杀到对方的船上,把对方的水手杀光,战斗才会结束。

这种战法对装备精良的赵国士卒是吃亏的,本来堂堂正正的开战赵国军队占绝对优势,伤亡会很小,一旦打成乱战,则只能靠运气。对赵王张敖这种把每个士卒都看成宝贝的人更是无法容忍。因此赵王张敖一直在开发远程武器。床弩上舰正是张敖增强海船战斗力的新想法。

船上的床弩的目的其实不是用来攻击人员的,它主要是为了攻击敌人的船只。为此还作了大量的改进,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他所用的箭上。床弩用的箭就如同一根长矛一样。张敖命人把矛杆换成了竹子的。而且把竹子里边掏空,灌入汽油,发射时在箭杆上绕一根点着火的引信,当床弩的箭落地是会因巨大的惯性使得箭杆断裂,汽油从里边流出来,遇到引信上的火星马上就烧了起来。虽然不能直接把敌人的战舰点燃,却有可能幸运儿的点燃敌船的风帆或者船上的杂物,使得敌船失去战斗力。

吴王刘濞躲到了弓弩射程之外,却不知赵军的床弩射程远远超过了这些。正当吴王刘濞在高台上想着怎样把刚才的失败报复回来时,从张敖的战舰上射来的巨箭飞到了。

床弩瞄准的当然是吴王刘濞,可惜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到达高台时巨箭的势头有些放缓,当的一声扎在了吴王刘濞的脚前。

吴王刘濞当场就吓呆了,他两眼发直的看着巨箭的箭杆断裂开来,里边的汽油流了出来,遇到了绑在箭杆上引信的火星,腾的窜起了火苗。

“大王快跑,危险。”丞相茅京头脑比较清醒,最先喊了出来,拉着吴王刘濞就往下跑。

高台上的其他人慢了半拍马上也反应过来,没命的四散奔逃,却没有人想起来去扑灭那实际上并不大的火苗。那火苗因此有时间点燃了修建高台的木料,火势越烧越大。最后高台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炬。

“撤兵!”吴王刘濞恶狠狠的说道。

吴王刘濞带兵后退了十几里才重新整理人马,清点人数。这才发现不但辛辛苦苦制造的木筏和小船都损失了,而且还损失了近万人马。

“丞相给我写奏折,我要状告赵王张敖带兵攻打吴国,同室操戈,其心可诛,张敖肯定是要反叛。在海上咱们拿张敖没办法,那就让太后抄了张敖的老窝。”吴王刘濞吃了亏,想方设法也要找回来。

“那么多的大船,训练有素的士卒,说明打败我们的肯定是某个诸侯国的正规军,有这种条件的也只有赵国了,可是打了这么大一场仗,我们却没能拿到一点儿证据,甚至赵王张敖说这场仗没有发生,我们都说不清楚,现在告赵王张敖反叛,太后能相信吗?”丞相茅京一边想着怎么措辞,一边担心的对吴王刘濞说道。

“没关系,太后最怕的就是有人谋反,对反叛的人从来也不手软,都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态度。太后想收拾赵王张敖以前找不到借口,现在我们告了,太后正好动手。这叫贼咬一口入骨三分。”说完吴王刘濞哈哈大笑,忽然又想到不能骂自己是贼,笑声嘎然而止。

丞相茅京看吴王刘濞的样子,心想大王一定是被赵王张敖气神经了。一定要让大王出了这口气,心情才能好转。丞相茅京毫不耽搁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列举了张敖数条罪状,报告了赵王张敖反叛的事实,请求太后严惩。

奏折写完吴王刘濞看过对内容相当满意,马上用了印信,派人送到长安,他们就静等赵王张敖倒霉的消息。

可是太后吕雉对他们的奏折却迟迟没有反应。吴王刘濞不甘心派人专门去询问,最后太后吕雉下了诏书,称吴王刘濞指控赵王张敖叛乱一事,证据不足,赵王张敖是大汉的忠臣不会叛乱的。

“太后怎么看出张敖是忠臣的?他是忠诚要那么强的武力干什么?”吴王刘濞对太后吕雉性情大变很是不理解。

“可能是因为赵王张敖是太后的女婿的原因吧?太后对公主十分喜爱,应是爱屋及乌,才会对赵王张敖这么信任。”丞相茅京胡乱的猜测着。

“太后的女婿又怎么样?毕竟不姓刘,太后如果不忍下手,天下就要不姓刘了。我们要提前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吴王刘濞体会到靠太后出气的话不现实,一切还是要靠自己,并为自己增强实力找了个借口。

在吴王刘濞告状之时,赵王张敖首先是将小岛上的物资装船运到了离海岸更远的岛屿,并且运来更多的士卒守卫,使得岛上有自卫能力,毕竟不能每次都靠舰队拼命来守护。

赵王张敖按惯例组织手下将领对这次的战斗进行了总结,赵王张敖对战斗的结果并不满意,面对吴王刘濞派出来的小船和木筏,赵国的战舰竟然手忙脚乱差一点儿自焚,士卒和将领的应对没有问题,原因是舰上使用的武器对敌人的小船没有明显的优势。为此张敖决定赶回赵国,同时看科学院有没有什么新突破,为太后吕雉颁布推恩令可能引起动荡做好准备。

第二十七章 锐士营第三十九章 豆子投票法第三百五十九章 齐王不高兴第六十九章 深井第二百二十七章 防火演习第三百九十一章 事发突然第二百二十二章 互相勾结第八十一章 匈奴来使第三十一章 艰难的试验第三百一十九章 抢滩登陆第二百一十六章 没的选择第三百二十二章 糊涂仗第二百零一章 暴走的吕产第四百零二章 回头第三百二十二章 糊涂仗第二 百二十三章 一块肥肉第二百零一章 暴走的吕产第二百四十二章 视察第二百二十八章 碰壁第六十七章 道路问题第三百零五章 活命之路第二百八十九章 指条明路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要去长安第二百八十六章 糟老头子坏的很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市第三百四十一章 刘邦老婆们的出路第三百八十一章 银山第三百二十章 先礼后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吴王造反了第九十九章 大汉的业余生活第十二章 称帝大典第二百二十一章 猜忌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务员考试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有钱的人第十三章 车迷第三十九章 豆子投票法第三百九十九章 好人难当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临朝第二百一十四章 王和王不一样第九十一章 赠书第二百八十三章 你怎么不飞上天呢第四百三十三章 棱堡第二百七十四章 亲情与宫斗第一百七十六章 人生的选择第一百五十七章 战力计算第二百六十五章 各自逃命第二百九十二章 萧何入狱第四百一十四章 永不为敌第四百一十八章 吴王造反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水往高处流第三十六章 讨好丈母娘第一百六十四章 认识认识我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帅哥张良第一百二十八章 赚钱的买卖第三百二十四章 水能克火第三百二十一章 武器的胜利第二百三十章 神射手第二百零八章 七仙女第三百一十章 攻心为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赵国图书馆第二百三十七章 决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汉发展的方向第一百零七章 孵小鸭子的赵王第四百一十五章 没有地方刊登的文章第三百七十九章 登陆倭国第二百八十章 科学院第四十八章 各怀鬼胎第二百零三章 疯狂的女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邯郸时报第二百二十一章 猜忌第一百五十章 刎颈之交第二百五十二章 深入敌营第一百六十六章 地理课第四百四十章 不跑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钱生钱第七章 惦记公主的黑胖子第十一章 仗势欺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王归来第一百八十二章 公主回娘家第三百七十一章 寻仙第一百二十七章 看风景第四十九章 大汉的态度第八十六章 看尸体第三百二十一章 武器的胜利第三百零二章 信任第二百三十九章 下一代第三百一十章 攻心为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以猪为主题第二百九十八章 认真读书的好学生第三百零七章 有人谋反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汁第二 百二十三章 一块肥肉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征第七十八章 出大事了第二百七十章 抢劫犯被抢第一百七十三章 占便宜第一百八十章 思女心切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后临朝第四十八章 各怀鬼胎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干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