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慢慢升高的房梁

萧何觉得张敖这个孩子不错,可就是有点儿爱出风头说大话。

当张敖说可以抬起巨大的房梁时,萧何故意把正在干活的工匠们都叫了过来,目的就是要让张敖丢丑,改改他这个信口开河的毛病。

张敖却没有一点儿感觉,他还在那里自鸣得意,要是连根木头都搞不定,这初中不是白上了。

到了汉代张敖真的开始感谢九年义务教育了,以前社会分工明确物质丰富,许多事情都不用自己动手,总感觉那些基础知识没有用,只能用来应付考试,现在张敖才明白那些知识全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一项都可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你们去找一些结实的绳子来。”

“你们去在柱子旁搭个木架子。”

“架子不用搭那么复杂,只用三根结实的木材支起来就行了。”

张敖见工匠们过来了,干脆直接指使工匠们干活。第一件事先是让工匠准备材料,在宫殿的柱子那里搭起了几个三角架。

“有木匠吗?过来跟本世子一起干活,让你们见识一下我的手艺。”要做的东西向工匠讲明白很费劲,张敖干脆直接动手了。

一边干活,张敖一边向工匠们说明:“我要做的东西叫滑轮组,这几个木轮相当关键,一定要用上好的木料,才不会在受力时开裂。轮子一定要做的圆,外边的凹槽要保证绳子在里边不脱出来。”

萧何本来想看张敖的笑话,但看张敖过去将工匠们安排的井井有条,还亲手干起了木工活,萧何来了兴趣命令到:“去把我的太师椅搬来,我要看看这房梁是怎么上到柱子之上的。”

萧何在坐过张敖的太师椅之后,发现这东西坐着确实舒服,坐在椅子上办公要比席地而坐轻松的多,所以现在就成了萧何的太师椅。丞相发话自有手下干活,没一会儿功夫椅子摆好,萧何坐在上面饶有兴趣的看张敖干活,不时的还插上两句话。

“张敖啊,你这木匠手艺是跟谁学的?”萧何问。

“这是我们家祖传的。”张敖嘴里回答着,手上一刻也没有停。

“赵王还会干木匠活?这就奇怪了,一般的士人根本看不起工匠,赵王还会亲自动手。”如今的社会等级观念还是很强的,萧何以前只是在县里当个小吏,所干的活与工匠们还是有区别的。认识几个字的人大都看不起动手的人。劳心者与劳力者的区别是可以光明正大的讲出来的,而且还是圣人之言。

“这叫知行合一。”张敖没注意把老爹张耳带到沟里去了,这要是不能自圆其说,张敖当了一辈子的名士,临老变成木匠了。“人不但要学知识,而且还要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亲历亲为一些事情并不丢脸。把所学的知识变成对社会有用的真实的物品才叫真本事。而且动手干活与读书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干什么,只要能干的特别好,就应受到人们的尊重。心灵手巧的工匠如此,象萧丞相这样读书读的好,又能用所学知识治国理政才是最受人尊重的,那些只记得一些书上句子,或只会干一些简单的劳动,也只能享受普通人的待遇。”

“你这样说把工匠和士人相比较,那些读书的士人会不高兴的。”萧何虽然不能算纯粹的读书人,但现在读书还是高尚的事,士人们正在努力谋高人一等的地位。

“读书与做工本来就没有高低之分,两者不是上下的关系,而是并列不同分支。工匠们的顶端是工艺大师,读书人的顶端则是您这样的治国安邦之才。如果能将做工和读书结合起来,创造出新工具,制造出新物品,那样的贡献才最大。”张敖时刻不忘拍萧何的马屁。这使得萧何勉强可以接受张敖的说法。

聊天中张敖将木轮做好。

“世子的木工手艺果然精妙。”这话是木匠们真心的夸奖,张敖干起活来很象一位干了多年的老工匠。

不过木匠们还是不相信,张敖一个人能将宫殿的大梁弄到柱子上去,上梁向来是建房的难点,往往需要动用大量的人搭好架子,众人齐心合力一点儿点儿将房梁抬上去。就这样还经常失败,弄不好还会伤人。

“这几个轮子没什么,将轮子与绳子结合在一起就神奇了。”张敖边说边组装成了一个滑轮组。

“在这里固定一个绞盘。”既然做了滑轮组,那连绞盘一起做出来好了,反正都是为了省力的东西。

“谁能将这滑轮组挂到三角架上去。”做东西张敖行,这爬高上架张敖真干不了。

“我来干。”工匠们有身手敏捷的,干这活根本没有难度,几下子就爬到了三角架的顶端,按张敖所说将滑轮组牢牢固定在上面,然后将绳子穿好连接到绞盘之上。

张敖仔细的检查了一遍,见各处都没问题滑轮组已经绑定房梁,于是来到绞盘前说道:“现在请大家看看我的力量。”

说完张敖推动绞盘上的木柄,一圈圈的转了起来。随着绳子收紧,房梁的重量传导到了三角架上,压得三角架都发出了声音。众人担心看上去十分单薄的三角架会不会倒。

张敖一点儿也没受影响,不停的推动着绞盘,房梁的一头开始离开了地面。

“世子果然神力啊。”一半人在拍马屁,一半人是真心的在赞叹,大家都是干活的人,宫殿的房梁有多重全都清楚,能将房梁一头抬起来绝对是神力。

张敖又转了几圈将绞盘卡住说道:“其实你们每个人都有这么大的神力,不信你们过来试试,你们也可以推绞盘,将房梁抬高。”张敖才没那么傻,一群人在那看着自己费力的吊起房梁。张敖说完果然有几个好奇的人过来推绞盘。

“我真的能推动啊。”

“房梁又升高了。”

工匠们惊喜若狂,自己做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成就感满满的。

张敖命人用另一组滑轮组慢慢将房梁的另一头抬高,沉重的房梁真的完全离开了地面,工匠们有点儿不敢相信,用力的只有推动绞盘那几个人。

“如果绳子足够的结实,吊起更沉重的房梁也不是问题。要是在绞盘这里套上几头牛就会更省力。”张敖给工匠们指出了改进的方向。既然把东西制造了出来就要让它得到充分的利用。

萧何的表情虽然没有工匠们那么夸张却也被张敖惊着了,招手将张敖叫过去说道:“贤侄,你做的这东西太好了,原先每上一个梁就要用很长的时间,而且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有了这东西省时省力还安全,上梁变得容易多了,宫殿建造的速度会加快许多,我一定在汉王面前为你说好话。”

“那就多谢丞相了。”张敖在萧何口中已经上升到贤侄,觉得离娶到公主又近了一步。

“贤侄啊,你一定要继续帮我,这长乐宫的建造不但是为了汉王居住,这还关乎汉王和我们这些臣子的脸面,你这做女婿的怎么也要为岳父分忧啊。”萧何开始上纲上线了。

第二百章 吕泽之死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山四皓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识就是财富第一百三十八章 办学校第二十三章 一家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阻击第二百四十八章 看不懂第一百章 大汉枣核球队第四百一十一章 干妈来了第三百零三章 人尽其才第三十四章 黄老之学第八十六章 看尸体第十四章 双辕马车第一百五十七章 战力计算第三百五十五章 回不去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诬陷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然养马场第三百五十八章 钢锯第二百六十二章 对质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放心第九十三章 象棋第一百一十九章 百倍奉还第一百八十七章 久居长安第三百一十八章 再立新功第三百七十二章 邯郸时报第一百零三章 猎人与猎狗第一百五十三章 韩王信的背叛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识就是财富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石二鸟第三百零七章 有人谋反第一百三十九章 御用园林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汉发展的方向第三百六十八章 奖学金第四百章 登岛作战第二百八十一章 赔钱货第二百二十四章 各怀心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视察第三十八章 农具展览会第二百三十九章 下一代第二百一十二章 有法可依第一百九十四章 押入大牢第一百四十二章 马甲第一百九十四章 押入大牢第四十九章 大汉的态度第三百二十二章 糊涂仗第三百四十章 悲喜之间第一百七十四章 移民关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帅哥张良第四十一章 慢慢升高的房梁第十八章 拜访第三百九十章 吴王刘濞第四章 拿剑的相国第一百一十六章 盐票第一百六十六章 地理课第二百五十八章 来了别想走第三百八十二章 温泉里的享受第五十二章 坚强的刘猷第十六章 俯视众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建学校第四百二十八章 利益分配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前辅导班第三百六十九章 宣传战第三百二十章 先礼后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放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血口喷人第九十八章 张良第三百五十六章 敌对势力被消灭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礼第三百六十一章 恼羞成怒的齐王第一章 战场上特立独行的少年第二百一十章 投资办厂第二百七十六章 男人的选择第一百七十六章 人生的选择第二十二章 调查研究第七十七章 盐贩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皇帝难当第四百零九章 出头鸟第九十三章 象棋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过来第二十五章 定都长安第二百六十章 大王不好了第三晨四十五章 事物的两面性第七十三章 洗澡第四百一十九章 诸侯们的反应第三百七十七章 威胁皇位的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景广阔第四十五章 算算礼金第二百五十一章 收买第十一章 仗势欺人第十三章 车迷第一百六十八章 重回马邑第一百一十五章 没钱万万难第二百零九章 虎口夺食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复撕咬第二百六十章 大王不好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事发突然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的女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事发突然第三百八十一章 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