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垂死挣扎

事实证明新投靠赵王张敖的吴国带路党能力很强,只身一人去到吴国的城池之内一通游说之下,城池中的吴军马上开城投降了,虽然这与张敖大军压境有关,却也不能否定带路党的功劳。

干什么事成功了往往可以激发人的成就感,带路党带路成功也觉得很自豪,主动请缨对其他的城池进行游说。有这种好事张敖当然不会拦着,战争的目的是取得胜利,并不是杀戮,能够兵不血刃取得胜利那是兵家的最高境界。

既然采取游说政策,就不能显得不正式,赵王张敖专门用带路党组成了一支队伍,配备了华丽的车马,携带了大量封官许愿用的玉印。打着赵国的旗帜,浩浩荡荡的向前开去。

在特定的时间段,这带路党比军队还要好使,一路之上带路党的队伍所向披靡,一个接一个的吴国城池开门投降了。

赵王张敖带领的军队在后边成了接收大员。逐个城池的进行接收。

没经过战斗的城池接收起来也不容易,城内原先敌人的组织没有遭到破坏,接受后要保证对城池的绝对控制,需要做许多细致的工作,否则大军一路高歌猛进,然后被别人抄了后路就是笑话了。

正因如此赵王张敖从吴国东部进攻虽然没经历激烈了战争,进军的速度却没有公主刘乐一路杀过来快捷。

当赵王张敖来到吴国的都城广陵时公主刘乐已经把吴王刘濞堵在城内几天了。

“大王,要不派人进城游说吴王刘濞,让他投降,这场叛乱就平定了。”由于工作过于顺利带路党有点儿膨胀了。

“还是看看再说,等吴王真有悔改的表现时再派人进城。否则就太危险了。”通过一路上的表现,带路党已经被赵王张敖认可为自己人,赵王张敖不会轻易的让他们去牺牲了。

“多谢大王。”带路党感激涕零,能够遇到一个关心自己生死的大王是带路党的幸运。

由带路党进行游说的办法暂时不可行,长期围困也不是最好的选择。赵国的军队不能长期驻扎在这里,吴国的重建也需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现在只有迅速攻破广陵城,消灭吴王刘濞及其残余势力,平定这场叛乱一途了。

“走,去看看这吴国的都城。”张敖起身带头向外走,身后紧跟着一群参谋助手。

“看来为了建造这座城池吴王刘濞下了不少本钱。”看到广陵城的城墙之后,赵王张敖也是感叹,每个诸侯王都把封国当作自己的老巢,全都会不惜心血的进行打造。幻想着在紧急时刻坚固的城池能够救自己一命,不过这也存在着一个矛盾,都被人打到都城了翻盘的机会其实已经不大,还不如痛快跑路为好。对于所拥有的一切人是很难往下的。往往都想要在垂死的时候再挣扎一下。吴王刘濞现在就是这种想法。他不但在以前倾尽全力修建了广陵城,即便是现在赵王张敖大兵压境的时候,吴王刘濞还将广陵城内的青壮征集了起来,在广陵城头拼命的进行着加固。

“把大部分部队都调到东门来,我们要在东门做一下试探进攻。”围攻城池往往需要虚实相结合。如果不是实力占巨大的优势一般不会将城池围的死死的,然后一顿狠揍。

赵王张敖根据兵书上所讲围三阙一,在广陵城的北门给城内的人留了逃生通道。其他三面兵力也不会均衡布置,究竟那里才是主攻发起的地点,这需要吴王刘濞去猜了。

吴王刘濞虽然猜测不到,赵国人会从哪面城墙发动强攻,但赵国军队大规模调动还是要作出应对的。

赵国人即便将大部分部队调到了广陵城的东门之外,城内的的吴军依然要在东侧的城墙上增加人马。

吴王刘濞倒不怕赵国人变化。毕竟城内调兵,所走的路径要比城外短的多,城外赵军变化,城内跟着调动就行了。

“派人到城下骂阵,让吴王刘濞出城受死。“张敖对带路党说道。

“是,我马上去办。”带路党听了张敖的话感觉脖子后边发凉,赵军如果在阵前骂阵,城内的吴国士卒肯定会回骂,而骂赵王张敖肯定是没好下场的。带路党想起了在海滩上的那一幕,只好心中暗暗为守城的吴军祈求平安了。

精心挑选的一队大嗓门的赵军手持铜喇叭站在广陵城的东门外大声叫喊:“吴王刘濞,我家大王命令你马上出城投降,可以饶你不死。如果再负隅顽抗,定然杀的你们鸡犬不留。”

骂阵这种事虽然没有什么杀伤力,却很影响士气,城内的吴王刘濞不得不作出了回应,不就是骂人吗?又消耗不了多少粮食。吴王刘濞马上也派人回骂,一时间广陵城的城墙上挤满了人,叫骂声不断。

“该让他们闭嘴了。”赵王张敖见骂阵似乎进行了高峰,决定结束这一切,他没见过仅凭讲道理和骂街取得胜利的。

赵国骂阵的队伍向两旁一闪,露出了刚运送到位的几十门火炮。

“霰弹齐射,目标广陵城东侧城墙。”赵王张敖简单的下达了命令,眼见城关上人挤人站满了吴国人,赵王张敖觉得这次火炮齐射的效果会出奇的好。

这次是火炮自问世以来第一次出现在陆地战场,广陵城内的吴军没人见过这种东西,城头上的人观察到了城外赵军的调动。然后向城内显露出一排奇怪的东西。海滩上的战斗的传说还没有传播开来,城内的吴国军队都不知道他们面前是一排什么东西。

当赵国军队已经点燃了火炮的引信,吴国人还挤在广陵城头之上跳着脚的骂赵王张敖。

一阵烟雾笼罩了赵国的炮兵阵地,无数的蚕豆大小的铁制炮弹带头啸叫向城头上的吴国人飞了过去。

城头上的吴国人还在奇怪赵国人倒了什么霉时,耳中传来巨响,同时看到身边的同伴身上出现了一个个的血窟窿。而且传来扑扑的声响,随即无力的瘫倒在了地上。

赵国炮兵士卒经过严格的训练,在这第一次陆上实战时定然不愿意搞砸了,不用管城头上敌人的伤亡,只是机械的的按照日常训练的内容重复着,不停的装填开炮清理再装填。

几轮炮击之后,从城外看去,广陵的城头已经变得空空荡荡的了,赵王张敖命令停止了攻击

“去问一下,城内的人投降还是不投降。”赵王张敖对带路党说道。

第三百九十章 吴王刘濞第二百一十七章 八字真言第二百一十一章 钱生钱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干正经事第二百三十八章 经济制裁第七十一章 情报共享第七十三章 洗澡第四百四十二章 薄利多销第三百四十九章 赊卖第一百七十七章 该我们说几句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名满长安第二百零一章 暴走的吕产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然养马场第三百五十二章 他们骗我第二百五十章 难题第二百四十五章 葬礼第二百一十三章 历史的偶然第一百零一章 御前对抗赛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平的刘邦第六十九章 深井第二百八十九章 指条明路第四十章 长乐宫第三百二十四章 水能克火第三百一十五章 知识就是财富第一章 战场上特立独行的少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过来第二百五十七章 无拘无束的杀戮第三百八十九章 皇帝与太后的日常第一百七十二章 十三香第三百零八章 老男人的愤怒第三十一章 艰难的试验第一百五十二章 密报第四百三十八章 火炮扬威第五十五章 出头鸟第一百零八章 母鸭和公鸭的配合第四百四十章 不跑了第一百零六章 皇家的威严第二百六十六章 预则立不预则废第四百一十六章 正面对抗第二百零五章 羊毛纺织业第二百一十七章 八字真言第四百二十六章 垂死挣扎第四百一十五章 没有地方刊登的文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破壳第一百零七章 孵小鸭子的赵王第一百六十三章 贿赂第二百四十八章 看不懂第一百零七章 孵小鸭子的赵王第四百零七章 平安过一生不容易第三百七十九章 登陆倭国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降神火第二百八十章 科学院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复撕咬第十四章 双辕马车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务员考试第三百二十二章 糊涂仗第二十八章 一生之敌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马之盟第三百零七章 有人谋反第二百零四章 最有权势的女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务员考试第九十九章 大汉的业余生活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盘大棋第三百零六章 又病了一个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好前景第二百八十四章 把你变成猪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汉的明星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汉发展的方向第十五章 春游第三百二十章 先礼后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汁第四百二十六章 垂死挣扎第四百二十八章 利益分配第八十二章 晚了第四章 拿剑的相国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征第六十六章 相互试探第八十三章 有喜第四百三十二章 终极后装枪第一百九十四章 押入大牢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战第一百五十二章 密报第七十九章 这下麻烦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全都是困难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问题第二百一十四章 王和王不一样第二百七十六章 男人的选择第六十六章 相互试探第十三章 车迷第二百七十九章 科举制度第四百零五章 太贵了第九十四章 车马砲第一百七十六章 人生的选择第二十二章 调查研究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复撕咬第三百二十章 先礼后兵第二百二十一章 猜忌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平的刘邦第一百五十二章 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