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朝野震动!

PS:可能是前段时间熬夜熬的太凶了,偏头痛犯了。今天稍微好了些,恢复更新。抱歉!

有了这层考虑,陈平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再打起河西郡守的仪仗。

一直到车队走到城门之前,随行的护卫亮出河西郡守的印信,镇守西城门的守将才知道大名鼎鼎的河西郡郡守陈平到了。

“不知道陈郡守当面,末将失礼了,请——”

说完,西门守将一抖缰绳,侧身让开城门,两侧将士,也跟着轰然行礼。

陈平站出车箱,微笑着拱手回礼。

“有劳将军……”

马车缓缓而入,让不远处的行人,都不由多看了一眼,纷纷心中猜测,今日到底是哪位大人物抵达了咸阳。

……

与陈平的低调相比,同样在今日抵达咸阳的熊心,就显得格外高调,前呼后拥,足足上千名精锐护卫,护持左右。

一直到远远地看到咸阳城门,躲在马车里的熊心,才不由偷偷松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劫后余生般的轻松来。

终于到咸阳了!

在自己坚持不懈的请求之下,终于成功地卸掉了江陵总督的差事,平安抵达了咸阳,他可忘不了一路上,高达数十次的刺杀。

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幸亏,自己早有预料,提前带足了人手。

如果不是自己足够谨慎,如果不是有范增先生在一旁指点,他觉得自己都不一定能走到咸阳,从今而后,再也不用那种提心吊胆胆战心惊的日子了。

看着如释重负的熊心,车厢内的范增,目光也不由泛起一丝微澜。

早在几个月之前,皇太孙已经让人把他的家人全部接到了咸阳,如今就住在皇太孙赏赐的府邸里……

而今,终于要和家人见面了。

只是没有想到,造化弄人,竟然会是在咸阳。

相比较于陈平的不声不响,熊心入城的动静也格外的大,距离咸阳城还有数里,朝廷就派出了迎接的人员。

内阁首辅大臣曹参,代表朝廷亲自出迎。

迎接的仪仗,络绎数里,冠盖相属,极尽荣耀,充分地彰显了朝廷对这位弃暗投明,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的前楚王孙的恩宠。

咸阳城内,无数人驻足观望,纷纷打听这位刚刚过去的车架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能劳动朝中高官出迎,眼神中充满了羡慕之色。

“啧,真威风啊,大丈夫当如是——”

人群中,一位相貌清秀,穿着朴素,看上去有几分单薄的中年男子,看着前呼后拥,在人群中与曹参谈笑风生的熊心,忍不住一脸艳羡地扼腕叹息。

谁知道,话没说完,却被身边一人,偷偷拽了拽他的衣袖。

他有些疑惑地扭头看了一眼。

却发现与自己同乡的好友,此时,正眼神古怪地看着自己,不由心中疑惑。

“雍兄,何故拽我?”

被称作雍兄男子,瞧着也约莫有三十几岁,长得白白胖胖的,脸色红润,就连身上的衣着,看上去明显要比那位衣着寒酸的年轻士子光鲜许多。

他凑上前,压低声音。

“王兄,莫不是不知道这位的来历……”

见被称为王兄的中年男子,兀自一头雾水,这才轻声点了一句。

“江陵总督,故楚王孙……”

“啊,他就是熊心!”

听完好友的点拨,那被称为王兄的中年男子,看着已经逐渐远去车队,眼神也不由有些古怪起来。他原本就出身楚地,自然不会不知道熊心此人!

主要是熊心这段时间,在楚地太出名了。

比楚王在时,都要出名。

楚王在的时候,他只不过是楚王孙之一,没听说过他的人,不知凡几,如今,他的名声,却传遍整个楚地,几乎无人不知,尤其是楚地的士人,不少人恨不得能食其肉,寝其皮!

他自然也听过此人的传闻。

被他称之为雍兄的中年男子,微微摇了摇头。

“年前,我途径郢都的时候,曾在人群中见到过他,那时候,他与南郡士人的关系,尚未闹到这般田地,我还一度想过去府上拜访他,想不到他后来……”

被称为王兄的中年男子,闻言,忍不住又抬头看了一眼,那已经辘辘远去的队伍,微微点了点头,语气莫名地吐出两个字。

“难怪……”

收回目光,被称为王兄的中年男子,看着身边的同乡好友。

“雍兄,临来之际,吕公和刘公都曾托我为镇远将军捎带了封书信,今日左右无事,雍兄可愿意随我一道,去镇远将军府上走一趟……”

听被称为王兄的中年男子提起这个话题,被称为雍兄的男子忍不住眉头一蹙,下意识地就想摇头拒绝,但犹豫了一番,终究是微微点了点头,从口中艰难地吐出一个字来。

“好——”

见好友这番情态,被称为王兄的青年男子,忍不住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很是恳切地劝解了一句。

“雍兄,刘季此人,虽然之前有些放荡无礼,但此人相貌非凡,大智如愚,又仁而爱人,绝非寻常之人。更何况,而今他已经一飞冲天,今非昔比,非独你我二人,从今而后,沛县父老,皆要仰其鼻息,受其庇护,雍兄又何必再拿旧眼光看人……”

被称为雍兄的白胖男子,鼻子中轻哼了一声,但终究还是没有出言反驳。

“我自是晓得……”

见好友终究不再执拗,被称为王兄的中年男子,脸上不由泛出一丝笑意。

“走吧,我与他家夫人,也算是旧识,先去拜望一番——我听闻,镇远将军新收大宛之地,又为朝廷立下了开疆拓土的大功,此去,权当是给他提前道贺了……”

镇远将军刘季又立新功,帮助朝廷拿下大宛的消息,早已经飞传各地,朝廷的封赏虽然还没下来,但很多人都明白,这位最近飞速崛起的刘大将军,这一次恐怕距离封侯之赏不远了。

镇远将军府,距离他们此时站着的地方并不算远,两个人在街边随手买了些礼品,不一会就走到了刘季在咸阳的府邸。

看着府邸之前,列戟而立的玄甲精锐,以及那书写着“镇远将军府”的鎏金匾额,哪怕是对刘季一直都有些不以为然的雍姓青年,见到刘季如今的声势,都不由不动声色地端正了脸色。

两人径直上前,递出手上的拜帖。

“劳请几位将军通禀,就说沛县故人王陵、雍齿前来拜望……”

门前的侍卫,见两人从容不迫,气度不凡,又听闻是自家将军的老乡,也不敢怠慢,当即伸手接过两人手上的拜帖,道了一声。 “请两位先生稍等片刻——”

便转身匆匆地进去禀报了。

不一会,就看到一位年轻的夫人,带着家中的仆人,亲自迎了出来。

“妾身吕氏,见过两位兄长,不知道两位兄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多多恕罪……”

见吕氏这番做派,王陵和雍齿不由相互对视一眼,然后又不着痕迹地错开,快步迎上前去,躬身施礼。

“不敢有劳嫂夫人亲迎,我等来的仓促,没有提前通知,倒是我们两人失礼了……”

刘季虽然不在家,但王陵和刘季的关系向来还算不错,与吕雉也算是相识。雍齿本身就是沛县的豪族,与吕公一家也不陌生。

故而,此时相见,还真颇有些他乡遇故知的亲切。

吕雉与王陵和雍齿在府前寒暄了几句,当即把两人请到府上,又让人去后院叫来自家妹妹吕媭前来见礼,亲自设宴款待。

……

就在王陵和雍齿前去刘季府上拜见的时候,熊心的车队,也终于抵达了宫门之前。等车队停下,曹参、熊心和范增等人愕然地发现,竟然有另外一支队伍,几乎与他们不分先后地停在了宫门之前。

这支队伍,虽然不如他们声势浩大,甚至看上去有些风尘仆仆,但站在他们对面,气势丝毫不落下风。

马上的玄甲锐士,每一个人都精气神满满,带着一股子肃杀之气。

正在熊心和范增疑惑不解,想要打听的时候,却看到身旁的内阁首辅曹参已经跳下马背,大笑着迎了上去。

“陈兄,想不到你也今日到了!”

陈平看着昔日的故人,脸上也忍不住浮现出一丝真挚的笑意。

“曹兄,想不到今日能与你在此地相逢啊——”

说完两个人,忍不住再次把手大笑。

关于陈平的调令,曹参身为内阁首辅大臣,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只是他没想到,陈平来的如此之快,又如此低调罢了。

“这次回来,我们又能在皇太孙殿下麾下一起共事了……”

两人寒暄几句,曹参这才回过头来,拉着陈平给熊心和范增介绍。

“这位乃是河西郡守陈平陈大人,也是我的知交好友,昔日皇太孙殿下横扫漠北,收复河西的时候,就曾一起在皇太孙麾下共事……”

然后,又指着熊心和范增介绍道。

“江陵府总督熊心熊大人,大将军府左丞范增范大人……”

范增虽然一直负责着江陵府那边的舆论引导以及慈善堂的事务,但实际上,他的头衔却一直都是赵郢当初随口封的一个大将军府左丞。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头衔,让他在江陵府无往而不利。

不要南郡郡守汲慕这些人,就连熊心都恨不得把他给供起来,言必称先生,凡是范增提出来的建议,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过。

这大概也算是阴差阳错了。

熊心跟陈平并没有什么交情,但此刻,听闻陈平乃是皇太孙麾下的老人,顿时肃然起敬,言辞间十分客气。

很快,宫里的内侍过来,通传,请几人进去。

几个人很默契地停下了寒暄,跟随着前来引来的内侍,拾级而上。

陈平还好,身为皇太孙麾下老人,自然心中有底,范增也颇为从容,知道那位皇太孙若想对自己不利,根本无需如此大费周章。

唯有熊心心中忐忑,不知道朝廷到底会怎么安置自己。

如今,他可是全然没有了退路。

然而,他这种担心,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皇太孙态度亲切,对他在江陵府的一系列表现,赞誉有加,甚至就连已经很久没有亲自处理朝政的始皇帝陛下,都特意拨冗接见了他这位故楚王孙。态度很是温和地勉励了几句,然后,又亲自在襄阳城中赐下一座占地极广的府邸,调拨了一批仆从侍卫,供其差遣。

特晋爵大上造,为谏议大夫,可谓是恩厚有加。

熊心感激涕零,当众拜谢。

身为皇太孙麾下最得力的臂助,陈平也得到了始皇帝的亲自接见,被亲封为御史中丞。御史中丞乃是丞相的贰官,但统领侍御史和诸郡监御史,可以命令御史按章纠弹百官,权力极重,哪怕是李斯这位左相,都不得不礼让三分。

一跃而成为大秦举足轻重的大臣。

陈平拜谢于地。

“臣敢不竭心尽力,以报陛下与殿下知遇之恩!”

他很清楚,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崛起,一跃而成为左相之下权力最重的贰官,都是因为皇太孙的缘故。

始皇帝笑着微微点头。

“善!”

至于范增,始皇帝并没有亲自接见,像这种小人物,还不足以入他的眼。不过赵郢并没有冷落他,充分肯定了他在江陵府的作为,并特意擢升他为皇太孙府詹事!

皇太孙府詹事丞,虽然说起来只是皇太孙府上的属官,但是这个官职却非比寻常,仅在皇太孙府詹事之下,协助皇太孙府上詹事,统领皇太孙府上百官,协理府中大小事务。

一旦皇太孙登基,这几乎就是一个实打实的九卿。

这个封赏,完全出乎了范增自己的意料之外!

他看着台阶上,笑容温和,一脸鼓励地看着自己的赵郢,不由心中五味杂陈,缓缓地拜倒于地。

“臣范增,拜谢殿下厚恩——”

赵郢笑着起身,亲手扶起范增的身形,语气诚恳地道。

“我大秦向来求贤若渴,先生有大才,孤岂有弃之不用,任由先生埋没于荒野的道理?以后,很多事物,还要劳烦先生不吝指教……”

当天中午,始皇帝和皇太孙在宫里大摆宴席,亲自接待赴京就职的熊心和陈平,新任皇太孙府詹事丞范增陪坐。

第二天下午,朝廷就正式公布了本次科举的主考官。

主考皇太孙赵郢。

文科主考右相冯去疾,副主考御史中丞陈平,谏议大夫熊心。

武举主考太尉缭,通武侯王翦,老将军蒙武。

顿时,朝野震动。

第443章 名分与监国!第153章 我有一法,值钱百万第500章 萧何:王将军,你要功劳不要第320章 有此孙,担心什么人亡政息!第259章 公子高登门求教第135章 许负,你帮我看个相呗第438章 郑皇后的提醒第425章 赵郢:三叔,你们就是送上门来的马第120章 郦食其:公子危矣请假,今夜无更。第516章 给你一个施加恩惠的机会罢了第386章 各显身手第419章 东海夫人第303章 王南有喜第422章 这是圣王的举措啊第229章 被留下了!第295章 殿下,有病您就得治第172章 左贤王:我堵了个寂寞第430章 人才与缺粮第200章 为盟主菩缇大佬加更第10章 强闯咸阳宫第467章 始皇帝:此子,可用否第398章 暗河第408章 刑玉儿第383章 春风楼第55章 来吧,大父,公主抱走起第503章 始皇帝:我看就叫御吧第328章 赵郢:大父,不能出巡啊第207章 赵郢:再次撬开一条缝!第481章 阿房学宫!第452章 蒯通:收网!第278章 惊变第401章 追索第60章 王翦:小公子,其志不在小第430章 人才与缺粮第99章 始皇帝:朕也想举办一场考试第81章 上郡惊变(上)第468章 登门拜谢第239章 能打死不第396章 我不是因为钱第81章 上郡惊变(上)第136章 姑娘,别乱来第72章 大一统第263章 竖子不足与谋!第348章 占城稻风波第148章 掺沙子和添堵第167章 大秦的军队不见了!第384章 赵郢的逻辑!第255章 赵高:我不死,你无恙!第351章 你管这叫援军?第131章 九江郡!九江郡!第455章 秦横刀!第387章 入石三分!第316章 叔侄,祖孙与父子第252章 项梁入咸阳第320章 有此孙,担心什么人亡政息!第142章 匈奴侵边第250章 槽糕,我隐士高人的身份被曝光了第247章 立功第257章 船成!第111章 始皇帝:这就是朕的江山?第124章 赵高:皇长孙,我谢你八辈祖宗第481章 阿房学宫!第208章 荧惑守心第434章 日夜兼程第28章 这孩子真是太淳朴了第200章 为盟主菩缇大佬加更第190章 始皇帝:就问还有谁!第51章 报喜!第522章 诏书!第428章 勉为其难第469章 文信侯与意外之喜第227章 献女第280章 风雨欲来第379章 葛筠:那我走?第282章 有结果了!第136章 姑娘,别乱来第6章 秦始皇:我孙子是个隐藏的天才?第156章 未来可期第199章 给始皇帝安排个黄昏恋第442章 赵郢:大父,我这样是不是太招摇了第291章 韩信:时机已至第318章 始皇帝:甑管事是吧,我记得你第3章 既然你不上道第475章 搜寻小队第525章 张良:陛下,天无二日啊第76章 推恩令第509章 黑总管:殿下宜早做打算第79章 朕的孙子,何须冒险第303章 王南有喜第172章 左贤王:我堵了个寂寞第411章 韩信:我岂能辜负了夫人的厚意第523章 始皇帝:吾孙,自今而始,汝为秦二第398章 暗河第13章 胡亥酸了第362章 始皇帝:此事,乃朕皇长孙所定!第456章 胡亥:我终于把钱送出去了啊!求保第313章 范增第477章 公子高:愚妇,害我!第17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