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冬小麦的种植计划

三人领命而去,李愔想着该搞点冬小麦的种子了,唐朝时期,北方主要以栗和小麦的种植为主,而且种植都是春小麦,冬小麦的种植并没有推广开来,当时的四川也就是蜀地因为灌溉的便利,则是以水稻的种植为主,没有冬小麦之说。

李愔让金大谦购置耕地就是为了种植冬小麦,继而把冬小麦的种植推广开来,但凡新事物的出现都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蜀地的百姓一开始肯定不会认同冬小麦种植,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怎么会相信?而一旦李愔的土地上收获小麦,见到有利可得,老百姓自然就会紧跟他的步伐。

东宫,李承乾痴迷地望着不远处搭弓射箭的阿史那兰,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会觉得生活如此明亮而单纯,仿佛尘世的一切喧嚣都在远离他而去,他就这样看着她,希望此刻化为永恒。

“太子殿下!”杜荷走到李承乾面前,望了眼远处自称阿兰的女子,他知道李承乾非常不喜欢这个时候有人打扰他,但皇上最近正筹备编撰《括地志》,这是一个讨得皇上欢心的机会,东宫有必要去争一争。

李承乾心生不悦,转过头来,看到是杜荷,道:“什么事情?”

“殿下,明天早朝皇上就会在朝堂讨论《括地志》的编撰事宜,魏王和吴王都在联系自己的人准备把这个事情拿过去,我们东宫也不能落后呀,上次李愔的事,皇上已经对殿下颇有微词,这个时候正是赢得皇上欢心的时候!”

“一部记录地理的破书有什么值得争抢的,让他们两个争算了!”李承乾视线又看向了阿史那兰。

“但是皇上对《括地志》非常重视,这样的机会让魏王和吴王抢去,岂不是太可惜了。”杜荷又劝道,这个太子现在越来越不喜欢听别人的话了,想到以前刻苦好学,恭谦有礼的李承乾,对比如今叛逆不羁的李承乾,杜荷心中微微叹了口气。

阿史那兰一直在注意着李承乾,得知李承乾的身份以后,她放弃了逃脱的打算,这正是一个打入大唐心脏的机会,而李承乾对她的痴迷,就是她最好的武器。

此时,曾经的**故土,一只绵延数十里的骑兵正向西而行,为首的正是颉利,和他并行的是一个身若巨塔青年,浓眉冉旭的青年,他就是颉利的儿子阿史那骨朵,残余的突厥军队正是由他带领,在草原上整整躲藏了三年时间。

“唐人真是奸诈无比,现在草原各部都以为父汗已经病逝,鲜有部落过来投奔,这样我们如何短时间凝聚起军队!”阿史那骨朵气馁道。

颉利望着茫茫草原,“这才是我们输给李世民的原因,我在长安生活了三年,每天都在思考我们失败的原因,后来我终于明白,我们缺少的就是智慧,只是一味在使用蛮力!”

“所以父汗才让那个常氏和罗小伊以经商为名回到大唐去为我们搜罗读书人?只是大唐人对突厥恨之入骨,又怎么会为我们效力。”阿史那骨朵道。

颉利笑道:“没错,父汗了解到这大唐是望族掌控朝政,而寒门士子却没有出路,至于能不能为我们效力,哼,这常氏不就是为我们效力吗?不要忘了,这大唐中恨李世民的人也不少,还有,这些寒门士子对科举素有怨言,正可为我所用,并不是所有文人都是那么高风亮节的!”

“哈哈哈,父汗说的是,此番西去打下西突厥,我们也学那大唐休养生息数年,暗中再把薛延陀,铁勒等部落一个个收拾掉,统一整个草原,最后回头再来对付大唐,到时候我们的百万雄狮还对付不了一个李世民吗?”大笑着,阿史那骨朵想起了什么:“可是妹妹怎么办?”

“阿兰自小聪慧多谋,以她的才智,我相信她一定会平平安安的!”颉利这样安慰自己,心中却是担忧不已……

金大谦购买良田的事情很顺利,蜀地本就是平原地区,土地肥沃,良田众多,一些地方望族又刻意巴结李愔,几天的时间下来,一万亩良田就成了李愔的私人土地,而另一方面,金大谦在益州城外的南河上游买下了一大片土地,这里将是一个新的工业基地,各种工坊和码头都会同时建设,集生产运输于一体,因为从南河就可以抵达岷江,再由岷江东去到达长江,沿着内河漕运通往大唐各处。

折冲府的兵权交接的也很顺利,李愔将秦怀玉任命为新的折冲都尉,管理着折冲府的一千二百名士兵,益州的折冲府在大唐各个州的折冲府中算是上等折冲府,一些下级的折冲府,甚至只有八百人。

有了土地,李愔就想着在这些土地上种植冬小麦,只是这种冬小麦,种子是一回事儿,工具又是一会儿事儿,这么庞大的土地只凭水牛这种牲口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耕完,而他的奴婢现在才一千多个人,虽说后面会陆续抵达下一批奴婢,但平均分起来,一人也得划到五六亩,而且这些奴隶又不能只用来种地。

“是不是该搞几台手扶柴油机过来?”李愔想着,这种机器操作简便,上手就会,而且功能多样,挂上耕犁就可以耕地,挂上板车就能搞运输,简直就是农耕神器。

这样想着李愔就出了门,这先不谈,他还没见过买下的耕地是什么样呢?金大谦带路,李愔和他一起出了益州城,据金大谦说他特意购置了在同一区域的土地。

出了益州城二十里左右,金大谦指着一大片刚刚收过水稻的田地,道:“殿下,这就是我们的土地!”

李愔左右看了看,这些良田附近都有水渠,灌溉不是问题,相对来说,这蜀地的灌溉田在大唐是最多的,这都是归功于蜀地密集的河网,和闻名于世的都江堰。

这些土地一看就是良田,李愔夸奖了金大谦几句,又和他去了南河,现在的奴婢已经被安排去那边开始建造住房。

第405章 荡平四海!第225章 强烈反响!第158章 试吃土豆第429章 全民福利!第378章 军工厂的装备!第207章 抹茶第433章 忧心!第412章 惩治贪腐!第358章 秘密第83章 逆转!第428章 捧!第118章 给李世民的大礼第55章 长安首富第316章 慈善晚宴!第136章 李世民的决定第309章 新式装备的威力!第248章 新的庄园!第254章 和平演变第82章 摊牌上官仪第10章 新的行当第395章 黑心李愔!第50章 第一份报纸第71章 父子第191章 长孙皇后的劝诫第82章 摊牌上官仪第377章 进一步的消息!第47章 铜雀春深第159章 教学初入桃园第376章 惊现查尔斯!第182章 奸商李愔第69章 李愔的劫难第247章 堡垒第220章 贩私盐的人第297章 秦叔宝!第9章 李愔的公主妹妹们第3章 亿万身家第168章 孙思邈回来了第328章 磨些蛮!第67章 逃离!第277章 夜谈!第440章 巴厘岛第354章 三国演义第83章 逆转!第119章 组建科研院第312章 倭国现状!第219章 孙思邈的初步诊断第288章 王世杰的财宝!第11章 家宴第258章 朱由之的计划第101章 苏沫儿的妹妹?第196章 李愔的坏水第17章 穿梭方式带来的变革第54章 足球的展望第254章 和平演变第343章 李愔当父亲了!第346章 自导自演!第102章 李愔下厨第76章 花烛夜第56章 地下管道开工第230章 奴婢也紧俏!第246章 火炮呼啸!第57章 李恪,法克由!第364章 醉翁之意!第385章 大唐的高福利设想!第309章 新式装备的威力!第3章 亿万身家第199章 巡视商会!第337章 车在长安!第190章 声震京都第348章 迎接第412章 惩治贪腐!第344章 李世民的贺礼!第259章 一面倒!第308章 工业变革!第51章 报纸发行纪事第238章 奢华展会!第45章 记者?情报?第176章 红薯第137章 惊闻第80章 蜀王府第312章 倭国现状!第411章 体制改革!第390章 李世民的请求!第196章 李愔的坏水第99章 手扶拖拉机培训课程第123章 郭闲远第431章 再见李世民!第100章 开班学堂的想法第367章 反击准备!第306章 李愔的警告第306章 李愔的警告第307章 新的货币第206章 秘密武器第145章 成都王第367章 反击准备!第185章 火枪队抵达第215章 对话!第5章 效应第430章 全民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