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沮授田丰,目光长远

第175章 沮授田丰,目光长远

魏郡,广平县。

冀州诸地,士族公卿之门甚多,分支庞杂,彼此各有固守的基本盘,其中魏郡之地,自漳水之南,邺城以东的广平、肥乡、馆陶之地,以沮氏家族为先。

沮氏家族的现任家公,就是沮授。

和田丰一样,沮授也是冀州的茂才出身,家学渊源,家中世代研习《戴圣礼》,其能够成为一州之茂才,其本人的能力和背后家族的政治能量,自然都是不可小觑的。

今日的沮授,正在家中招待着一位重量级的人物——田丰。

身为一州之茂才,田丰和沮授见面,不似旁人一般置酒纵情,而是在沮授家院落的小亭之中,布一棋盘,热一壶草汤,对弈执棋,闲谈天下诸事。

“要十亿钱?”沮授落下一枚黑子,略显诧异的看向田丰:“是冀州新任使君亲口与元皓兄言之的?”

田丰手中捏着一枚白子,翻来覆去的在指缝间转着,他的眼睛紧紧的盯着棋盘,道:“呵呵,若非我亲耳所闻,又岂能来说与公与?君相知于我,田丰做事,从来都是不散妄言,能从我口中所述之事,必不会错。”

说罢,他左手挽起右手之袖,伸手探前,将白子落于棋盘之上。

“公与觉得,使君此举深意若何?”

“要少了。”沮授淡淡一笑:“若我在其位,当张口索要五十亿万钱为上,哈哈哈。”

田丰似有些吃惊:“为何?”

“左右都是要不来的,那为何不多要些?”

田丰皱了皱眉头:“公与莫要开这般的玩笑!”

沮授再次将一个黑子落在棋牌之上,道:“元皓误会我了,我并无玩笑之意,乃实心之言,十亿之钱,对刘使君而言,不过只是表面的试探之策,此君志不在此,想来定有后招。”

田丰叹道:“公与此见,与我相若,这位刘使君虽然年轻,却非寻常之人。”

“昔日在常山,刘使君剪除真定三家豪族的手段非常,一举定势,让真定三族没有丝毫转圜之力,光是这一手,就已非一般少年所能及……如今,他来了冀州为牧,这四郡的诸望怕是不得安生。”

沮授笑道:“任何事也要从两个方面看,这位刘使君志向颇大,他此番来冀州,为了扩充其实,当会对各郡衣冠巨室动手,倒也是常理。不过反过来想,刘使君若能在冀州出位,那在冀州曾与他共事的诸族,岂非也因此而得利于天下?”

田丰扬了扬眉,道:“他已是牧使,还能如何出位?”

“元浩兄乃是高瞻远瞩,胸富韬略之士,些许事情又何须问我?天下大事,难道不尽在先生心中?”

田丰面无表情,冲着沮授使了一个眼色:“该你落子儿了!”

“哦!惭愧,惭愧。”

沮授随即再次执起一黑子,细瞅片刻,落于棋盘之上。

“据传,京师之中,天子病重,时日无多,外戚何进执掌大军,而宦官则凌驾于西园八校,凉州之地,皇甫嵩、董卓等关西军莽则手握重兵,今天子膝下,二子皆年幼,皇后又是屠户出身,性狭无甚见识,似这般格局怕是早晚都要乱,就看乱到什么程度了。”

田丰捋了捋须子:“若果真如此,咱们这位在冀州任牧守的天子皇亲,在这格局还真就是重中之重了。”

wWW◆ тt kān◆ ¢ ○

沮授言道:“自黄巾蛾贼被剿灭,冀州诸郡贼寇猖獗,野民日盛,诸士豪损失颇重,依我思之,若继续这般下去,冀州的高洁之门怕是十年之内得让贼寇耗灭一半,当此时节,诸家当寻之以变通之法,若是依旧固守其道。只恐结果难料。”

田丰说道:“如此说来,你似乎颇看重这位刘使君?他可能使时局有变了?”

沮授道:“还得看刘使君接下来下的是什么样的棋招,若他真有心能下一盘大棋!沮某人便倾举族之力相助他又如何?可若他棋艺不精,我却不能相陪了……毕竟我广平沮氏也是百年士族,这份基业确是不能毁在我的手上。”

就在两个人相谈之时,却见沮授府中的一名仆役匆匆忙忙的跑到了亭外。

“家公,邺城那边的人传信回来了。”

说罢,那仆役将一份简读递送到了沮授面前。

沮授随手接过展开来看。

他本来只是随意的看着,但看了一会儿之后,就见沮授的表情变的有些凝重起来。

看了好一会儿之后,便见沮授缓缓的将简牍放下,转眼盯着面前的棋盘,喃喃的嘀咕了一句:“好棋。”

田丰闻言,也随之看向棋盘,奇道:“这步棋哪里好了?我如何就没有看出来?”

沮授笑着摇了摇头,道:“不是说你我之间的这盘棋好,而是说刘使君的这盘棋下的颇为精妙。”

“哦?”

田丰好奇的看向了沮授手中的那卷简牍,问道:“公与可否借某一观?”

沮授自然是不会吝啬的,他随之将那份简牍递给了田丰。

田丰细细的看了一会儿,说道:“这河北商业协会倒是颇为新奇啊,第一次听说。”

沮授叹息道:“这位刘使君,似乎暂不着急组建军队,也不着急问诸家索要财货,只是简简单单的成立了这一个所谓商会,还是以河北诸多寒门为根基的,这倒真是个长远的布局。”

田丰轻叹口气:“这个所谓的商会一出,日后到底能发展成什么样,在河北诸业中有多大分量,皆不清楚,更不知其会是否对各族造成多少影响。”

沮授笑道:“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五年之内,咱们这位刘使君的牧署,应是不会缺少财货用度了。”

“当此一招,能看出这位刘使君乃是执棋之妙手,此等人杰,我当亲往拜之。”

田丰似略微惊讶的看向沮授,道:“公与,伱此时去见刘使君,是有向使君低头示好之意?”

“如何就不能不低头呢?”

沮授指了指那份简牍,道:“元皓兄应该能看出来,如今河北已是多有行于商贾的寒门庶族开始向这位刘使君靠拢,昔日以涿郡刘氏为主的一众寒门富商,已然垄断了河北马市,如今他们成立商会,吸纳诸州寒门,把控盐铁粮木之业,试问河北衣冠之族,日后在商道诸业,可还有转圜余地?”

“这一州牧守不比一郡太守,权柄甚重,朝中诸事皆对其一人,刘使君应该是早就想明白了,如何活用这个藩镇身份,以定州内诸事。”

田丰言道:“此时诸族若自持身份,不主动向前,怕是这商会的根基建成之后,衣冠诸士之家若想再入其中,就没有机会了。”

“嗯,此乃枭雄手段!”沮授的眼睛竟有些放光:“真英杰人物!”

说罢,他看向田丰,却见田丰并无惊讶之色,反倒是也在笑着。

沮授恍然道:“看来元皓兄早就有投诚于使君之意,只是一直未得其便?还是和沮某一样,意欲观察?”

田丰笑道:“都有吧,只是魏郡和巨鹿诸望族,当此时节应大多不愿让步,只有你我两人前去拜见,回头会不会为旁人指责?”

“大丈夫行于世当光明磊落,志在四方,沮某既有心与这位新使君共成大事,又岂会行那首鼠两端,畏畏缩缩之事?你我又不曾损害诸家之利,只是赤诚相投,难道这样,也算是错的?”

听了沮授的话,田丰当即抚掌赞道:“公与既能说出此言,足见与我是志同道合之士,实不相瞒,刘使君索要十亿钱财,我往四郡诸家说之,无一人应承,更无一人能这般中肯的去分析刘使君这个人。”

“当变不变,必受其难……十亿纵然太多,但身为地方族长,若分文不予,岂不是就要结仇于刘使君?当此时节,别人能犯糊涂,元皓兄和我,可不能犯糊涂啊!”

田丰言道:“我从邺城离开之后,就已经书信回巨鹿,命家人准凑财货……所能捐赠于牧署的财货,当有三千万钱之数。”

沮授心中暗叹,田丰的眼光果然高明。

他作为冀州诸望族与刘俭中间的桥梁,彼此替两方来回沟通,其行为不偏不倚,但实则已经让家中开始准备财货,这说明在他心中,还是倾向于刘俭的。

沮授和田丰都是明白人。

如今冀州战乱频频,贼寇日盛,冀州诸望族虽然彼此相互结亲,看似同气连枝,但在危难时节其实并不牢固。

天下纷乱的苗头已显。

在这个纷乱时节,若是再守旧着地方望族抱团抵抗州郡长官的那一套,势必会吃不消。

地方长官与地方望族对立,谁都有可能获胜,但毫无疑问,一旦拼死相斗,最终就是两败俱伤的结局。

而沮授和田丰这两位郡望家主,还是相当的高瞻远瞩的。

虽然他们不知道天下会“大乱”,但他们凭借独到的眼光,已经多少能够预测到天下将“乱”。

至于乱到什么程度,说不好,但肯定会乱就是了。

既然天下将乱,那身为一州望族,就不能再用太平时节的那些处事方法来应对了。

乱世乱世,既然要乱,那就注定会有成本消耗,这个成本不可能全都分摊到地方官署以及其他阶层的人身上。

一地郡望只拿好处不出力的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

衣冠巨门在逐渐变乱的时代,必然是要付出一定的牺牲了。

不必害怕牺牲太多,一旦乱世过去,到了和平时期,能够跟随英雄君主在混乱时代立住脚的家族,在战争结束之后,必然都会获得巨大的利益。

唯一不确定的,就是一旦天下乱了,千万不能跟错人。

跟错人的成本是非常之高的!甚至会举族衰败覆灭。

但人离乡贱,身为冀州本地郡望,一旦天下有变,他们的第一选择必然就是已经成为冀州牧的刘俭。

刘俭日后若果真能够率领地方家族对朝廷有所贡献,那追随他的家族必然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向上迈进一步。

所以,田丰和沮授一直在观察刘俭的行动。

毕竟事关全族,非得要小心一些不可。

但是经过观察与分析,这个刘俭似乎没有问题!

……

在想法的驱使下,田丰和沮授一同前往邺城,拜见刘俭。

作为冀州境内衣冠士巨,广平沮氏和巨鹿田氏的行动,甚至可以成为冀州士族们的风向标。

而相比于田丰,魏郡广平沮氏的力量在河北衣冠巨室诸族中的分量,更显重要。

历史上袁绍从韩馥手中接手了冀州之后,对冀州系士门,最为看重的是两个人。

一个是沮授,一个是审配。

沮授在袁绍麾下时,监统内外,威震三军。

审配在袁绍麾下时,并总幕府。

这两个人,一个沮授是逢战必随军,在袁绍军中的威望甚高,一个审配则是以参士身份,替袁绍总督后方府署,总掌后勤粮草。

此两人的地位之所以如此之高,才华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袁绍重用沮授和审配,也是因为这两人的家族在冀州确实能帮袁绍镇住场子。

汉末诸侯,不论是谁被下派到地方,初期必然要重用几个地方家族,才能够有效的管理州郡。

对刘俭来说,也是一样的。

不过他来冀州之后,并没有立刻向这些士族高门抛出橄榄枝。

虽然为了有效的执掌权柄,这是初期必然要走的一条路,但刘俭不能放弃主动权。

谁先去找谁,谁先来找谁示好,这一点很重要。

……

沮授的本家离邺城并不远,他很田丰只是花了两日时间,就来到了邺城。

沮氏家族,在魏郡士门中的威望,刘俭自然是清楚的。

而沮授本人的能力,刘俭也是了然的。

若是沮氏家族能够和田氏家族一起向刘俭靠拢,那刘俭在河北的士门之中,就算是完全立住脚跟了。

当然,这当中不可能没有利益输送,这一点刘俭非常清楚。

前世史书上,对于汉末后期,地方军阀与手下望族谋士之间的关系,大多记载的比较诗意,类似于沮授、田丰、审配这样的人杰,史书只是记载他们为了袁绍而捐躯,是忠义之士,为了君主慨然赴死。

但史书不会记载,这些冀州衣冠士门的代表,日常中与袁绍会有多少政治利益的彼此输送。

忠臣志士历代皆有,

但忠臣志士却不会凭白出现。

没有现实利益作为牵绊,君臣两人随随便便的唠一宿,谈天说地,散散王霸气,引的士门高族首领纳头便拜,高呼:“真吾主也!”

你不能说这种理想化的情况没有,但大多出现在地位阶层较低的政治军事集团。

肯为你赴死的慷慨义士,不是天生就是愿意为你赴死的慷慨义士。

为什么三国时期,蜀汉一众君臣,最具有浪漫与悲情色彩?

因为这个集团的元从系身份最低,大多皆起于微末,共事于患难之际。

刘关张的生死与共,赵云和刘备之间君臣相知,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如今,你想让田丰和沮授这样阶层的人跟你玩点浪漫,不能说不可能,但肯定不太容易。

……

到了邺城,田丰引荐沮授拜见刘俭。

沮氏家族之长来见,刘俭自当亲自迎接。

此时的刘俭,大概能够猜到沮授来此的目地。

君择臣,臣亦择君。

(本章完)

第292章 河北刘德然,声名大噪第415章 斩两千石第199章 乌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383章 无有雄主不染血第107章 恐吓道师(祝大家新年快乐)第98章 张角高徒第520章 曹老板被谋第738章 两小施政第755章 阳平乱第492章 良将的抉择第645章 坐山观虎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172章 暂时不召关 张的原因第9章 吾辈何必长为民第165章 许攸 刘俭达成共识第624章 司州暗战第313章 袁术开始操刀子了第611章 关中动乱的各种因素第95章 四大金刚第642章 相国好拼啊第44章 介绍一下,大家混个脸熟第410章 假途灭虢第439章 夏侯之殇第612章 养废的王第513章 穷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31章 谋定而后动第466章 主从之试第252章 幽州如何谋之第364章 冠军侯第523章 此曹操非历史之曹第82章 刘俭认为,越骑营需要改改第596章 认真做事的学子,诸葛亮第355章 错的,不是边郡人第365章 为兄替你打发了他们第105章 金刚到位(求订阅)第63章 案 情第513章 穷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380章 刘表的决心第502章 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啊第665章 请董公入京第758章 尽叙大义张翼德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128章 刘备来了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538章 龙虎再聚第422章 董相国恨的人是谁,惧的人是谁第392章 目中无人吕奉先第633章 刘俭是司州的救星第709章 南北互市第496章 乌桓之后,匈奴也需并入大汉第151章 赵氏兄弟,情深义重第333章 汉之疆,不可止第22章 商人的难处第666章 凉州军内变第224章 董袁交恶第41章 我一个人有出息没用第221章 贾诩第208章 刘俭的行动第469章 这个皇叔势力有点大了第32章 关长生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个第440章 折戟沉沙第357章 跑到我这来要名声?第244章 陷阵营,白毦士出发第617章 刘焉死了第634章 乌合之众第383章 无有雄主不染血第313章 袁术开始操刀子了第729章 许家投诚第529章 刘玄德,正人君子也第103章 越骑营变天(求订阅)第111章 刘俭的善后之法(为两位舵主和执事第471章 军师的任务第764章 愿效死力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5章 百里迎公孙第10章 以少搏众第620章 乱民是汉朝的根第507章 定胡虏!第249章 贤弟真是大才第445章 绍有猛虎!第279章 刘德然征调六将第319章 终于败北,胡轸轰城第325章 刘俭对皇帝的忠告第764章 愿效死力出差结束,火车往家走再请天假第458章 抚远大将军第44章 介绍一下,大家混个脸熟第271章 刘德然礼贤下士第122章 杀降,亦不杀?第515章 东海糜家,甘心归北第645章 坐山观虎第183章 因为我料敌于先第523章 此曹操非历史之曹第759章 阳平,开了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691章 羌族的朋友第632章 孙家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