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长安朝堂的新势力

就在徐州风起云涌之时,雒阳方面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司徒荀爽终于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相比于历史上,这个时空的荀爽多活了三年。

身为荀氏八龙硕果仅存的一人,荀爽的离去,在整个朝廷,在整个士林,在整个古文经界,都引起了一场巨大的地震。

为荀爽奔丧的古文经学子,以及憧憬荀爽的士族,涌入京师者不下万余。

天子刘辩下旨称:荀爽耽道乐古,志行高洁,追谥慈公。

荀爽临终时,曾嘱咐荀攸,就将他就地安葬在长安,不要大费周章的移尸回颍川,空耗物力财力。

荀攸谨遵荀爽之意,一面在京师荀府设灵堂拜祭,一面派人去南阳,寻荀爽之子荀棐等诸子入京为荀爽守孝。

荀棐如今在袁绍帐下为官,听闻消息后,遂拜辞袁绍。

荀棐的经学造诣极高,但政治和谋略能力一般,袁绍之所以留他在麾下,并不用其才,只为用其名,因而就是放走荀棐,袁绍也不心疼。

左右如今,荆州和豫州的形势已定,他袁绍已经称雄于南,少了一个荀棐,并无大碍。

除了各地仰慕荀爽的古文经士子和清流之外,各地的豪杰霸主,也皆纷纷派人前往长安,为这名古文经宿老吊丧。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刘俭。

而刘俭总共派遣了三名使者前往长安慰问吊丧,分别是孙干,魏攸,段训。

三人到了长安之后,代表刘俭向荀家人表示了慰问。

对于刘俭的这三名使者,荀棐倒是没什么感觉,毕竟来吊丧的人太多了,不过荀攸在接待这三个人的时候,却多少有点异样的感觉……

具体是什么样的感觉,荀攸也说不出来,反正他总觉得这三个人看自己的眼神……有点那啥。

但荀攸也并没有过多的在意。

三七之后,身为人子的荀棐便主守孝之事,而孙子辈的荀攸,则主要负责协助接待。

毕竟大汉朝没有飞机和火车,很多人知道了荀爽的死讯之后,天南海北的赶来吊丧,抵达长安之后,可能都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于一季之后的事情了。

所以,类似于荀爽这样的人物,灵堂的拜访和丧期一般都是非常长的。

而这一日,济阴李氏又来了几位有名的古文经大家前来吊丧,引荐之人乃是其等同郡之人董昭。

而刘俭的三位使者,也随同几个人一起又来了灵堂。

荀攸有点儿没闹明白这几个人为什么混在了一起,不过他还是按照礼节招待了这些人。

这些人大老远的前来给荀爽吊丧,而且他们的身份又都不俗,特别是以孙干魏攸等为首的三人代表的还是河北霸主。

而荀爽在世之时,通过抚远大将军一事,已经让荀家与刘俭有了政治上的接洽往来关系,彼此之间也不算是陌生了。

所以这顿饭,荀攸说什么都要亲自陪着吃。

他敏锐的感觉到这顿饭会带给他一些惊喜。

吃了一会儿饭之后,董昭突然开口。

“公达兄,其实这一次诸位贤能皆来长安慈明公吊孝,还有一件事,想要与公达兄通个气儿,董昭受几位贤能所邀,今日来此,也是做一个中间人,为你们两方引荐一下,”

“而且有我在,有济阴李氏的几位好友在,也显得咱们诸人来自各方,不会轻易为外人胡乱的猜忌。”

荀攸心道,呵呵,你说这话不就是摆明了这里面确实有事儿吗?

不过想想也是,刘俭若是派人给荀爽吊孝,完全可以派任何一个人来,但是这孙干乃是刘俭麾下有名的使者说客,他代表刘俭来吊孝,定然是有大事想要商议……绝不是单纯的吊丧那么简单了。

孙干冲着荀攸拱了拱手,道:“其实我等这次来长安,一则是为慈明公吊丧,二则就是与代表大将军,与公达先生见面一叙。”

荀攸闻言,颇为诧异:“某乃是粗鄙声名不显之人,又何劳大将军惦念呢?”

孙干闻言哈哈大笑:“公达先生过谦了,先生乃是当世奇才,更兼乃是颍川荀氏的第三代的俊杰人物,先生若是粗鄙声名不显之人,那我等诸人岂不皆是鳞羽走兽了?”

“大将军久仰公达先生之大名,今日让我等前来与先生相见,乃是有一件事关朝廷走向的大事,想与先生商议。”

荀攸郑重道:“不知抚远大将军对攸有何吩咐?”

孙干说道:“大将军深知公达先生为颍川荀氏下一代之翘楚,吾师郑康成对荀氏也是多有高赞,今正值四海崩裂,天下大乱之时,朝廷之中也是局势复杂。”

“以杨彪、王允、淳于嘉等为首的今文系望族,乃是朝中的一大势力,董相国把持朝政,手下有十余万能征惯战的猛将军士,在朝中军事上有一言九鼎之力,反观当世古文经高才清流,如今在朝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弱……昔日,全仰仗荀司徒一人独撑大局。”

“今慈明公故去,清流在朝中无首,实非天下之幸……虽然干涉朝政并非贤臣之所为,但是毕竟天下大乱,不可以寻常行为度之……大将军的意思是,这朝中需要有清流士人来为天子,指明前进路线,以免天子为奸佞之臣所迷惑,毕竟汉室衰微,四海之民多陷入战乱苦楚,却是不可再走错一步了。”

荀攸环顾了一下在场诸人,随后眯起了眼睛说道:“抚远大将军,让公来与我说此事……难不成,是想让我在朝中引领清流士人一系?”

“我荀攸才德浅薄,哪能担此重任呢?”

孙干急忙说道:“公何必过谦呢?慈明公昔日从颍川来到朝廷任职,荀氏子弟之中不带旁人,只带公达先生一人前来,足见慈明公对公达先生之信任,更是对公达先生寄予了厚望啊。”

“眼下,能够在朝中继承慈明公遗志,整合清流势力的人,也只有公达先生一人了,若公达先生不弃,大将军愿为外援。”

一句大将军愿为外援,可以说是深深的触动了荀攸的心。

其实,就算是孙干他们今日不来与荀攸说这件事,荀攸也当继承荀爽生前的遗志,在长安城中扛起古文经清流集团这一面大旗。

当然,荀攸虽有才智,且颇有名气,但是与荀爽的号召力相比,终究还是差了不少。

荀爽虽然对荀攸寄予厚望,但荀攸对自己能否担此重任也没有信心,毕竟他要在朝廷之中与之周旋的人,可是董卓,杨彪,王允,淳于嘉之流啊。

哪一派都不是省油的灯。

在这种情况下,荀攸若无外援,拿什么与他们抗衡呢

但是如今刘俭主动来与他联合,荀攸的心中陡然间增添了不少的底气。

若是刘俭肯作为荀攸的外援,再加上郑学一派的人的支持,则荀攸就有足够的底气,在朝中建立一个由清流集团成立的势力。

虽然这支势力没有兵权,但也足够让董卓还有杨彪、王允一众不能小觑。

当然,或许过几年之后,清流集团能不能在刘俭的帮助下,在朝中掌握一定的兵权,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对于荀攸本人来说,一个崭新的时代和属于他的独特机遇即将来临。

第610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护第387章 司州大战的序幕第317章 两战而平,凉州军惊之第65章 皇帝的好感第7章 官场利弊第694章 义子第538章 龙虎再聚第745章 大汉军神第135章 特来取张君首级第394章 前世死仇,今世搭档出差结束,火车往家走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汤第469章 这个皇叔势力有点大了第772章 着眼全局第175章 沮授田丰,目光长远第737章 接班人第229章 刘董联盟第751章 老将徐荣第732章 良臣赵云第217章 吕布说,这雒阳内外,谁能敌我?第660章 斩草除根第83章 新年一过,大事发生第720章 歼援第331章 刘俭手中有件利器第762章 左右,拿下孙策第772章 着眼全局第78章 拼歌第642章 相国好拼啊第740章 议降第535章 曹操邀请孙坚夹击刘备第140章 董刘忘年交(第二更)第115章 天下望族请谏,要平黄巾第270章 袁扬州,心有所谋第604章 动朝廷根本第672章 深知西凉军底细的徐荣第251章 刘俭的王牌第645章 坐山观虎第661章 刘丞相第362章 曹操邀请袁术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167章 从此,无缘再见第595章 清流系的谋划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里有急事,第535章 曹操邀请孙坚夹击刘备第303章 赵子龙第771章 十年磨剑第292章 河北刘德然,声名大噪第531章 长安朝堂的新势力第492章 良将的抉择第529章 刘玄德,正人君子也第204章 袁家的梦第560章 袁氏“归一”第739章 大捷报发烧了第506章 壮哉义从!第665章 请董公入京第108章 刘俭的攻心战术第610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护第99章 上架感言第545章 你想站着?我却要你跪下第677章 两大名将归朝第750章 谁用谁第691章 羌族的朋友第399章 吕袁先争,刘俭分化第747章 君当威震华夏第86章 该来的总会来第408章 亲民的主公第314章 豪门水深第67章 袁家水深(今日更六千五百字)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据河内第275章 孙坚不在,何人能敌董公?第486章 抚远大将军确立第365章 为兄替你打发了他们第115章 天下望族请谏,要平黄巾第772章 着眼全局第728章 为了未来,也得反了第332章 让功绩与汝等第269章 诸侯讨董第559章 强大居下,柔弱居上第237章 谁敢造次,先过我兄弟这关第319章 终于败北,胡轸轰城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据河内第175章 沮授田丰,目光长远第356章 富贵要还乡第157章 刘备新交的好朋友第23章 刘俭的后勤保障第65章 皇帝的好感第627章 贾诩对许攸第503章 刘德然大封群英第752章 摆台唱戏第642章 相国好拼啊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255章 皇相失和第398章 刘俭的计划第312章 一对母子皆废物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420章 此战之后,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563章 被追击的英豪第285章 旦夕之间,大功可成第215章 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