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

第647章 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

李傕一听到这,顿时就急了。

不仅是着急,而且他觉得也有些好笑。

这个天底下没人好端端的就会认下自己是叛贼这种事儿,虽然他们西凉人不讲究什么死后名留青史,但是他凭什么要承认自己要反叛朝廷啊?

再说了,就算是他要反叛朝廷,他现在这不是还没反呢?

李傕脸色阴沉的望着刘俭道:“大将军觉得,某会不会答应此事?”

面对李傕这阴阳怪气的声调,刘俭并没有多言。

他只是说到:“等闲情况之下,正常人是绝对不会自认是叛贼的,但是我若能给你一个合适的理由呢?”

“合适的理由?哈哈哈!”

李傕听到这儿,不由哈哈大笑道:“大将军要杀我,然后还要让我自认反叛朝廷之罪,不但是性命,还有声名,皆要舍去,你已是断我生路!你还能给我一个什么理由?”

刘俭与身旁的贾诩交换了一个眼神。

贾诩遂冲着李傕拱了拱手。

“稚然,大将军不能留下伱的性命,此乃是立场所迫,无可奈何。”

“但是大将军却可以替你报仇雪恨,同时给你的族中子弟留下一份前程。”

“你今日虽死,但是你的后代却可以无忧。”

“这对你来说,难道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吗?”

“你可想想,当今天下,除了以信誉称著于天下的我主之外,还有谁将来可以保你的后代无忧?”

李傕道:“难道董相国不能吗?”

贾诩叹道:“董相国重病在身,虽然前日疯传相国已经有所好转,但老朽觉得此中诸事皆有不实。”

“相国若死,他的侄儿和弟弟也会成为朝中诸獠首要对付之人。”

“并州与西凉诸将断然也不会对他们有所心服。”

“董氏一族自保尚且艰难,又如何能保得住你的子侄?”

“至于胡轸,吕布,华雄之流,你又能信得过他们吗?”

“这些人若是在相国去后,必然会成为分裂之势,你李稚然的后代,他们会有多少精力保护?或者说,他们会不会保护呢?只怕是他们不谋害你的后代也就罢了。”

“而朝中公卿谋害了你李稚然之后,又岂会留下你的后代成为后患。难道稚然就不曾想过这些吗?”

“稚然兄啊稚然兄,你不要以为你一死了之就可了无牵挂,你可知道你死之后,你的家族和后代所面临的凶险,甚至要比现在要的你所要面临的风险要更多了啊。”

贾诩这番话妙就妙在有真有假,同时他也对李傕这个人深为了解。

而且他这番话也算入情入理,即为李傕报仇雪恨,又可以为他的后代寻一个最好的归宿。

论及仁义和声名,刘德然毫无疑问要远远的胜过董卓、袁绍、王允乃至于当朝天子。

李傕只要是不傻,他权衡利弊之下,也最知道应该相信谁的话。

看看天下这些顶级人物,哪一个是值得信任的,谁也不值得信任,只有刘俭最靠谱。

李傕的心此刻有些松动了,不过他依然没有完全松口。

毕竟这个中的关系太大。

他倒是不在乎一个声名,但他不能让自己白白被别人利用了。

“你们到底让我如何行事,还请说的明白一点,不然李某如何又能放心呢?“

贾诩的表情既严肃又认真。

“其实,我们想要请李将军认罪的原因很简单,只要李将军承认自己确实有意反叛朝廷,而指挥李将军反叛的人,就是当朝的王允、杨彪等一系人,便可。”

“那么这对于吾等而言,就是最好的机会!大将军也可以凭借李将军的供词,带兵进入长安,清君侧,剿除奸佞。”

“而这些高门望族的家族,必然也会受到重大的影响。”

“他们无法再立于大汉朝士人之巅。”

“他们将会从巅峰跌落下来。”

“大将军现在与王允、杨彪等人在政治上势同水火,生死不容。”

“只要李将军肯帮忙,以大将军的势力,定然可以将王家与杨家,乃至于汝南袁氏等高门望族皆置于死地。”

“难道这不是李将军想看到的结果?”

刘俭听到贾诩这么说,心中暗道:这话着实是说的有些偏激。

不过想来这也是李傕最希望听到的。

因为他本来也是一个偏激之人啊。

但是仔细想想,这百多年来,这些出身在边郡的武人,还有靠着军功在战场上舔刀子的人,被这些望族名门还有地方豪强所欺凌的事件还少吗?

东汉的天下,在政治上早已成了以望族阀阅为主导,在经济上以大地方豪强为主导的畸形模式。

而这种畸形模式常年累积下来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导致那些嫉妒仇恨他们的人心里也产生了畸形。

李傕毫无例外也是这当中的一个人,别看他是凉州的大豪强,但是自打他随同董卓到了中原之地之后,中原人还有朝廷中的望族对他们的歧视,李傕那是真真正正的感受过的。

而这一次,王允、杨彪等人联合袁绍将李傕和郭汜坑害到死,这份仇恨李傕心中自然是铭记在心!

只可惜,他已陷入穷途末路,再也无法报仇了。

贾诩的话是很有煽动性的,特别他本来也是西凉人,他深刻的抓住了李傕此刻的心理……报仇胜过一切的心理。

李傕对刘俭没有仇恨,即使他今天死在刘俭手里,也不过是在战场上正面交手的结果,这种事情在凉州每天都会发生,在李傕看来,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两军交手,生死有命,他若是连这个觉悟都没有,他也就不配为将了。

但是,对于王允、杨彪这种躲在暗处给他穿小鞋的人,李傕心中深恨之。

但是现在他已经没有亲手杀死他们为自己报仇雪恨的机会了。

本来李傕是打算带着这个遗憾下去九泉的,但是现在一切都变了。

贾诩的话,让李傕的心突然之间活了起来。

不错,既然自己报不了仇,那么为什么不能帮着刘俭报仇?

如果自己肯承认是自己确实有谋反之举,而背后的主使乃是王允和杨彪等人的话……不论这件事会不会有人质疑,但是对刘俭来说,就是一份可以用来清除掉王允、杨彪、淳于嘉等人的重要借口。

再加上刘俭的势力冠绝天下,想要把这件事推波助澜,煽风点火的扩大也不是什么难事。

到时候,王允、杨彪等人就是浑身长了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了。

一想到这儿,李傕就不由兴奋的发抖。

他的脸上也露出了几分古怪的笑容。

看到李傕这个状态,刘俭不由挑了挑眉毛,他随后看向了身边的贾诩,低声问道:

“他这是怎么了?难道是一想到自己即将身死而有所恐惧?”

贾诩真的是太了解李傕了。

他淡淡一笑,低声回复道:“不,李将军,这是高兴的表现。”

“原来如此。”

李傕突然看向了刘俭。

“大将军,我若是帮你,你一定会对王允,杨彪施以最严厉的惩治?不会留情?”

刘俭慢慢的站起身,认真的看着李傕。“我既然已经让你陈明这些人就是叛逆之贼,就是要将他们从最高位上拽下来,不光是他们,还有他们身后的家族,我都不会放过。”

“我要让天下人知道,这名门望族在我大汉王朝从此不再是可以一直辉煌的存在。”

“你今日若是写下了这份认罪状子,那就代表我和王允、杨彪、淳于嘉等人从今之后,乃是不死不休。”

“刘某人虽然以仁义著称于世,但岂能给自己留下祸根,他们必死!”

“就看你李将军想不想报仇,想不想参与到这件事中来。”

刘俭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异常坚定,让李傕心中有一种异常的满足感,他仿佛看到了王允、杨彪等人披枷带锁走在大街上,还有他们的族人,也是一个个如同狗一样的跟在他们的身后哭爹喊娘……那景象真是太美妙了。

在李傕看来,这些人虽然是位居高位,但是他们也与真正的谋反者无异,相比于自己这样的西凉人,这些人对大汉朝的伤害更加的重,他们应该得到更惨的下场。

“刘将军,那你说你会照顾我李某人的族人?这话可是真的。”

刘俭道:“当然是真的,我以性命担保。”

“我不信,你可敢写下一书保证,让我派人送到我凉州的后人手中。”

刘俭笑了笑,摇了摇头。

“李将军,这种东西我不会写,我不会写出让别人能够要挟我的东西,为自己埋下祸患,我能做的只是用我的声望和人品来承诺你,而且我还要告诉你,你的后人如果品性端正,我自然会照顾他们,扶持他们,让你李家一脉今后能够有一份好的前途。”

“但是他们如果和你今日一样滥杀无辜,杀地方百姓,或是做出不忠不义之事,我依旧对你的后人不会留手,希望你牢记。”

这话一说出来,李傕的脸色顿时就变了,身为西凉人的他哪受了这个,双眸之中顿时冒出火来,似乎想跟刘俭吵几句。

贾诩不愧是凉州最为精于算计人心的大心理学家。

他在李傕发飙之前就向李傕做出了解释。

“李将军,难道你没有想过?这封信若是到了你后人的手中,他们今后还会有前程?他们手中掌握着这封东西,时间久了,就算是大将军再是仁义,难道还会留着他们的性命?”

“况且,大将军乃是以诚待你,大真心实意的与你做这笔交易,若是大将军想要欺骗你,大不了现在当着你的面把这封信写下来,不论派你手下哪个西凉兵去凉州送这封信,你觉得他能平安的走出这关中地界吗?大将军此次前来关中,带领雄兵八万,更有精锐的骑兵无数,想要截杀一名信使,简直是太容易不过了,何必要跟你实话实说呢?”

“实乃是因为大将军看你乃是凉州之雄,又与他同为边郡中人,故以诚相待。”

贾诩这番话可是说到了李傕的心坎里,他仔细一琢磨,确实真的是这个道理。

若是刘俭花言巧语,百般应诺,什么事都答应自己,李傕还真就得寻思寻思刘俭的诚意了。

但是现在事实证明,刘俭确实是可信的。

而且还是非常的可信。

李傕认真的考虑了一下,随后就冲着贾诩拱了拱手说道:“文和之言,我记住了,大将军能够如此坦诚相待,却非一般人所能够比,不错,这封信若是真的送了出去,我李家以后恐怕跟大将军也是不死不休之局了!”

刘俭轻轻地拍了拍手,说道:“李将军,你这是答应刘某的要求了?”

李傕的脸上露出了凶狠之情。

“若是能够杀杨彪、王允等老贼。”

“莫说让我认罪伏法一次,就是让李某人认罪伏法五百次,李某人也是心甘情愿的。”

随后就见李傕常大气的向着旁边一挥手:“来人呐,给某拿笔来。”

……

公元196年,兴平七年秋。

袁绍与李傕、郭汜一场大战之后,李傕、郭汜率领残余兵马北向而归,却被刘俭截杀,郭汜战死,李傕被刘俭生擒活捉。

刘俭方面爆发出了一个惊天大消息,那就是李傕在刘俭的拷问之下俯首认罪,承认了自己与郭汜这些年来暗中囤积粮草,却是为了反叛朝廷,推翻汉室江山。

李傕则又指出了自己背后的主使者便是当朝的司徒王允以及太尉杨彪,另有司空淳于嘉等人。

当朝三公竟然是西凉军军阀的支持者,这消息一经散布,顿时在整个关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在高门望族眼中,这件事自然是不可信的,但是你架不住,现在舆论的主导权在河北刘俭的手中,刘俭手下的校事府最善于推波助澜。

这次事件的宣传以及舆论推广上,贾诩几乎是用尽了全力。

整个校事府的精英尽皆出动,将这个消息在天下之间往来散布,并且故意引导舆论走向,以讹传讹。

为了能够将事情说的更真一点儿,他们甚至编出了弘农杨氏的祖宅之中,突然冒出了七彩霞光的传说。

也正是因为如此,民间大多开始传言,说是因为弘农杨氏家中有异相,所以他们才生了谋了反心,觉得自己的家族有可能接替大汉江山,才做出这样的事。

至于王允等人,想来应该也是得到了弘农杨氏的许诺,方才与他们成为附庸,与他们一起谋算汉室的天下。

而当今天子年幼,掌权又没有多长时间,这个时间段对于那些心怀异志的臣子来说,无异于是最好的机会了。

这些消息在民间传的有鼻子有眼儿的。

一时之间,在整个大汉朝与关中各地顿时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所有人都议论纷纷,探讨王允和杨彪这次反叛成功的可能性。

而朝廷之中,因为这次事件也是被弄得人心惶惶。

王允、杨彪、淳于嘉等人则是急忙向天子和何太后去解释。

“陛下,臣冤枉啊。”

杨彪哭着拜伏在地,向着刘辩一个劲儿的申诉。

“陛下,这是李傕故意陷害臣。”

“臣不服啊!”

刘辩则是冷冷的看着杨彪。

他缓缓的站起身,将手中的一份绢帛扔在了杨彪的面前。

“杨爱卿,现在已经不是说你有罪没罪的时候了,你好好看看这份檄文,这是刘德然营中刚刚传出来的,还没有广布天下,但是已经先送到了长安。”

“爱卿,你且看一看,当如何处置?”

杨彪急忙伸手拿起地上的那份绢帛,展开细细观看。

却见上面写着:

吾,抚远大将军俭、领冀州牧,国家至亲,受封以来,惟知循法守分。

今幼主嗣位,信任奸回,横起大祸,奸臣当道,欲图汉室基业。高祖创业艰难,光武中兴不易,宗亲扶政,共守天下,传续无穷,一旦残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

今为国家,不得已而起兵也。

义与奸邪不共戴天,必奉行天讨,以安社稷,天地神明,照鉴予心……

杨彪看的双手一个劲的哆嗦。

“这,这,这是谋反!”

刘辩气道:“谋什么反,人家已经抓住你们的尾巴了。”

“他的八万大军马上就要从函谷关打着匡扶帝王的名义开向长安!”

“你们让朕怎么办?!”

“你们让朕怎么活!”

 

第280章 董卓,刘俭,关东联军……开战第789章 魏延的觉悟第370章 左将军麾下的名侦探第716章 追取南阳第276章 各有布局第767章 需撤往江东第524章 陶恭祖各处求救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3章 兄友弟恭第354章 来将献礼,同乡问责第69章 内外相合第725章 许攸失势第797章 军神退役第361章 各种大事第2章 涿县四虎第655章 进宫面圣第786章 我本解良一武夫第39章 大功业(今日求追读)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张辽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213章 咱们一起死!第45章 向董卓学习第806章 岁如河第303章 赵子龙第334章 校尉,黄忠!扬名!第387章 司州大战的序幕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541章 大汉水师,出发第509章 咱们一起吃大釜饭第423章 司州大混战,拉开序幕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第295章 刘贾之试探第106章 何进与黄巾(求订阅)第581章 谁人替我打徐州春节快乐!第471章 军师的任务第257章 刘虞在青州的成绩第705章 张翼德思路清晰第537章 刘俭的王牌大将第412章 河内郡未来的班子第577章 万民的支撑!第371章 彼为宗贼第120章 兴兵破黄巾第656章 十大过失第471章 军师的任务太抱歉了,今天还是没好第204章 袁家的梦第647章 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第625章 断彼之粮第500章 大汉的第十五个州第613章 环境和身份第804章 曹操归降第96章 谁才是真正的威胁?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个第604章 动朝廷根本第805章 善待旧君第254章 收青州黄巾百万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427章 连失臂膀第509章 咱们一起吃大釜饭第739章 大捷报第699章 徐州谈判使第762章 左右,拿下孙策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汤第574章 陶谦的慌张与愤怒第157章 刘备新交的好朋友第143章 心念汉室的刘虞第661章 刘丞相第563章 被追击的英豪第531章 长安朝堂的新势力第228章 帝与太后的新依靠第407章 左将军不会欺负任何一个人第465章 从细节入手观察第156章 白毦兵的雏形第519章 陶谦之事,说不得落在我兄长身上第665章 请董公入京第760章 大举入蜀第749章 苦肉阳平关第374章 河北颜良,河北文丑今天送母亲回康复中心第385章 王允的布局第356章 富贵要还乡第364章 冠军侯第21章 布局第611章 关中动乱的各种因素第381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461章 卢子干激流勇退第419章 刘德然分兵抗袁曹第599章 小五铢毁朝,志在关中第437章 虚心纳谏刘玄德第565章 徐州的归属第783章 曹操鼓足全力第257章 刘虞在青州的成绩第751章 老将徐荣第523章 此曹操非历史之曹第149章 赵小叛逆第10章 以少搏众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