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阴店的来龙去脉

青乌子和姚广文此二人都是不世之奇人,青乌子盛行的年代要早姚广文千余年之久,他年纪轻轻便已悟道,结合了先人的诸般藏术,又独具创新开辟了天下藏术的新格局。我们这群后人之所以能够开启阴店,其根本原因就是得益于这位藏术大师。鉴于此,阴店道上都将他称之为祖师爷。原本世人都以为青乌子之后,天底下再也不会出现第二个像他这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藏术大师。然而,时间到了一千多年后的大明朝,当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登基成为明成祖之时,普天之下又诞生了一位不世奇才。他天资聪颖,悟性极高,六岁时入道,八岁时修炼藏术,十二岁时已小有所成,二十岁时更是博览群书集众家之所长。再过了五年,到他二十五岁的时候,便已经成了当世最为厉害的高手。这也使得后人都将他拿来比作大藏术师青乌子。他便是姚广文。

说起姚广文本人,可能还是太过孤僻,因为此人只在部分或许早已失落的野史杂记中有过略微说道记载。而正统的大明史中却是只字未提的,当你翻阅整套明史,一定是见不到有关于他的任何笔墨。然而,他哥哥却是一位大有来头的人物。四王子朱棣之所以能够击败自己侄子皇长孙朱允文一举夺得大明天下,全凭那一人在背后出谋划策。那人便是姚广孝,姚广孝与姚广文乃同父异母的兄弟。据说,当时长洲有一家医馆,医馆中的主治医师姓姚,此人不但医术高超,而且医德兼备。平日里治病施药都是半取半送,深得街坊四邻的厚爱,因此被称之为“活菩萨”。

说起来也算是一段善缘,正如佛门所说的那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姚医师常年行善积德,终于感动了上苍,天界仙主见他年过半百膝下却无一男丁,便派了送子仙通,将仙界的天地二童子一道赐予了他。虽说此事太过于荒唐,难免有人杜撰之嫌。可是,当时他姚家先后诞生了两位男丁却是不争的事实。老大被取名为姚广孝,世人称其为“天童”,老儿则是姚广文,世人又称其为“地童”。

天童姚广孝从小喜爱研习兵法以及治国之道,深受儒释道三家的教诲。他立志要成为王者之师,如管仲、乐毅一般辅佐明君、一匡天下,建立不世之功勋。而地童姚文广却是剑走偏锋,沉迷于藏术之中。

据正统明史记载,姚广孝行军打仗的能力丝毫不亚于大明开国第一军师刘伯温。但凡他指挥的战事,那都是算无遗策,百战百胜。不过,道上耳目灵通的人,还是知道点隐情的。要知道这天下绝对没有完美的人,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就算是前代军事诸葛空明也好,他也吃过不少败仗,何况是姚广孝。而姚广孝之所以能百战不殆的原因,全是因为他的身后有一支战斗力超群的尸军。

建造这支尸军的人正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姚广文。说起这一幕,便和那李莲英与李升泰有些相似。他们两兄弟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互相扶持共同辅佐燕王朱棣,这才筑造了永乐盛世。

在姚广孝遗留下来的著作中有一本奇书名为《道余录》,此书表面上看只是记载了一些人生感悟和琐碎的杂记,但这已经是被人掉包之后的拙作了。其实,这本奇书的真正内容是描绘如何猎捕尸体、控制尸体的具体步骤。可以说是我们阴店行业早期的技能宝殿。

明成祖朱棣生怕自己和姚广文都过世后,其后代弟子会驾驭不了姚广文,所以才命人将姚广孝生前所著的《道余录》原本偷偷藏在明宫之中,然后又命翰林院学士模仿他的笔记,重新写下了此书。

后来,随着岁月的推移,大明王朝的没落,直到后来被爱新觉罗取代。这本书始终完好无损的藏匿在皇宫之中。一直到了李莲英进宫,这书才重现人间,也就在后来早就了赶尸匠大师李升泰。

总的说来,我们阴店行业的源头是在藏术大师青乌子身上,正式发迹却是要归功于姚家两位兄弟。

据流传姚广文一直活了三百多岁,大明王朝都没了,他依旧健在。大概是在他古稀之年,他定居在了泰山脚下,并一手创立了冥王府,从此阴店的格局便打开了。

我亲眼目睹了两大宗师之间的较量,可谓是受益匪浅。只见青乌子的藏术浑厚有力,有时像一座巍峨的高山,有时像一条奔腾的河流,有时又像一片广阔的天空,叫人叹为观止。而那姚广文的藏术则是有些剑走偏锋,绵里藏针。

两人一连交手二百余招,都不分胜负。直到我眼睛看得发酸,这才上前劝阻道:“两位祖师爷爷,不要再打了,且听晚辈一言。”

“大成,你有什么要说?”青乌子听了,第一个罢手,虚晃了几招,退到了我的身旁。

姚广文倒也是个识相的人,他见对手青乌子已经停手,便也不多加纠缠,微微一笑问我道:“娃子,你要说些什么?”

我顿了顿之后,向着两人各鞠了一个躬,接着谦卑有礼的说道:“二位前辈都是我们阴店道上的祖师爷爷,深得我们这些晚辈的尊敬,不知道为什么非要斗个你死我活不可?”

“你问这牛鼻子!”姚广文碎了一声。

“哼!明人不说暗话,就让老道来说道说道你的丑事。”青乌子冷哼了一声,接着说道:“大成,我与这大和尚都是尸仙,原本不该交恶才对,然而这恶人偏偏不干好事,竟然想着诛杀地府的十大阎君。”

“什么?”我大吃了一惊,原以为地府的十大阎君是修罗王所诛杀的,却万万没想到竟这姚广文所为。

“他竟有这本事?”我心中暗忖,姚广文虽然厉害,但十大阎君毕竟是阴司,修为之高不用明说。

“娃子,你一定不相信是吗?”这时,姚广文对我阴笑了几声。

“……”我由于心虚不敢与之对视,登时将头低了下去,默不作声的站在原地。

“哈哈,十大阎君修为虽高,但在老夫眼中却也是平凡的角色。不错,这牛鼻子所言非虚。十大阎君之中有九位都是死在了老夫的手中,可惜……可惜的是,诶……”姚广文先生高调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然后则是变得唉声叹气起来。

“可惜什么?”我鼓起勇气问了一声。

“可惜,不能杀了最后一位阎君,要不然就能凑齐十大阴玺,得到阴司所有的修为,使得魔罗冲阴阵发挥出其最强大的威力。”姚广文告诉我道,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无限的失望。

“魔罗冲阴阵?”我看着青乌子喃喃问道。

“此阵乃是一门至凶的邪阵,据古书记载,要布此阵需要一千八百具至阳的男尸和一千八百具至阴的女尸最为阵脚,至于阵眼的要求则更为苛刻,它所需要的是九百九十颗婴儿尸的心脏。”青乌子一边说着,一边为之动容,只因为这魔罗冲阴阵实在太过邪恶。

“你们可曾知道老道找齐以上所有的材料花费了多少时间?”姚广文接过了话茬,继续往下说道:“整整一百年,要说世人能有几个一百年呢?”

“常言道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百岁已是高寿。”我叹了一声:“实在不敢奢求。”

“可是,这一百年只是完成了计划的一半,要彻底启动此阵必须借助十大阎君的阴力。也就是说要拿到他们十人的十座阴玺。”姚广文苦笑了一声:“于是,老夫又不惜花了一百五十年的时间,诛杀了九位阎君。无奈天意弄人,只到老夫阳寿用尽,都不能诛杀到那最后一位阎君。以至于功亏一篑。”

“我倒是知道那最后一位阎君的下落。”我说道。

“在哪?”姚广文听完,眼睛中突发精光,显然是沮丧的斗志已经完全被重新点燃了。

“在李升泰的陵寝之中。”我回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出去做业务的事情,那时我们正好找到了阴玺,可是这阴玺最终还是下落不明。

“李升泰?”姚广文皱了皱眉,沉吟了一番后,方才又说道:“原来是他,他学会了我兄长著写的《道余录》,怪不得有此功力。”

“殊不知这李升泰现在何方?”他接上去又问道。

“被冥王府的大镜王买走,但阴玺却依旧不知所踪。”我说着便将那日在李升泰陵寝中所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与他讲了一边。

最后,眼前的这两位藏术大师都将目光盯准在了尝羌王的身上,对于尝羌王他们似乎有着更深的认识。我便求着这两人将尝羌王的事情告诉自己,因为尝羌王一直以来都是我担惊受怕的根源。确切的说,老天在安排诞生我这个人之前,就已经在这世上为我留下了一个天敌,而且是始终无法战胜的天敌,那便是尝羌王。

第十二章 一场纷争第六章 女尸第十五章 炼尸炉第二十一章 蚀尸蛊第三十一章 父亲的回忆(二)第十七章 尸国的由来第十九章 捻军八王第三十九章 大战第二十八章 尸血第二十章 大战尝羌王第十四章 轮回道第二十三章 四象阵第三十一章 零底价的尸体第三十八章 拍尸会收场第二十九章 佛灵第五章 超级替补第二十二章 内丹第五章 陈家老人第十章 分析第二十五章 拍尸会(一)第二十三章 四象阵第二章 迷雾重重第三十章 险胜,老叔子垂危第十三章 大战尸军第二十七章 撞鬼第二十三章 偶遇故人第十二章 尸军重现第二十六章 痴情的大傻第十九章 阴店的来龙去脉第十九章 炎尸第十九章 阴店的来龙去脉第一章 年少入行第五章 兽皮店第五章 意外第三十章 险胜,老叔子垂危第十三章 大战尸军第十二章 尸军重现第三十一章 白鬼老妇第十六章 鬼公子第三章 孤零零的教堂第四章 神父第一章 冷雨夜第二章 有口难辨第十二章 生死之交第三十章 险胜,老叔子垂危第一章 秦归的身世第二十四章 拼死一战第二十九章 佛灵第四章 魅影第四章 神父第二十五章 选拔(二)第二十七章 尸王之王(三)第十章 往事不堪回首第二十四章 拼死一战第八章 神秘人第二章 生意上门第二十九章 佛灵第二十章 舍身卫道第七章 陈灵儿的玩笑第六章 本阵第二章 有口难辨第十六章 惊魂一夜第三十二章 司徒长雷第十八章 小洋楼第十四章 轮回道第十九章 阴店的来龙去脉第三十二章 绝地反击第六章 司徒大成第六章 女尸第三十六章 比斗法器第二十三章 四象阵第三十章 险胜,老叔子垂危第二十四章 初战告捷第四十八章 第三天,反击第十三章 老叔子的一席话第四章 神父第二十八章 旷世对决第五章 超级替补第二十七章 尸王之王(三)第二十一章 蚀尸蛊第一章 冷雨夜第九章 镜中王?第六章 流血的灵位第十章 挫骨扬灰第二十八章 尸王之王(最终章)第十五章 巨蟒第二十八章 尸王之王(最终章)第十三章 老叔子的一席话第三十三章 信函,群英会的前兆第四章 神父第二十一章 美丽的女尸第二十七章 撞鬼第十四章 寻找龙穴第十六章 尸老第八章 交代第一章 人在途中第十五章 神秘的救人者第二十七章 尸王之王(三)第二十七章 收纳人心第三十一章 鬼王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