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第十一道

莜麦被找到时, 李世民正在和长孙无忌以及一些学士、法官议定律令。

那红漆桌木被李世民拍得啪啪响:“不行,再改!”

还得改?

一滴汗珠从长孙无忌额头留到鼻尖,为整改律令, 他三天没时间好好洗一次澡, 睡一场酣觉了, 总觉得身上有股臭味, 进宫前, 扑了一层香粉。

“陛下,律令已宽减太多,五十条绞刑皆改为断右趾, 仍改下去,若如汉景帝那般, 将斩左趾笞五百改为笞一百, 臣怕那些恶徒对律令再无惧意。”

在律法上, 斩左趾还比斩右趾的惩罚轻,但是汉景帝没有减轻斩右趾, 而是把它加重了,改成弃市。长孙无忌便拿斩左趾举例。

比如说,盗墓判绞刑,改成盗墓被抓后,受笞杖捶打, 想想富贵人家墓葬中埋的黄白之物数量, 只要能挖出来一个墓, 后半生就稳了!而付出的代价, 仅是被抓到时受一百笞刑!

要是三百五百的笞刑才容易造成死亡, 可改成笞一百,便容易活下来。定然会有不少人为了钱财, 前仆后继去盗墓。

“你们好好想想。”李世民道,“不一定要用苛刻的肉刑才能让他们畏怕。正如半年前,朝堂有人冒犯山鬼,山鬼罚他们每日轮一人为祂烧火,这惩罚看似极轻,然而对于那些大臣而言,万分难堪。往后,他们再不敢对山鬼不敬了。”

李世民:“我们定刑是希望十恶不赦者以命相抵,其余犯人能够改过自新。我们要的是威慑,而非使所有犯人都有殒命的危险。肉刑太不人道了。何况,犯人终身带着残疾,岂不是在告知他人,他犯过罪?除了让他得到别人异样的目光,隐约的排挤,还有什么好处?”

甚至,不谈人情,只谈利益,一个失去右腿的人怎么去种地?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得不偿失。

此时,有一法官提出建议:“可以改断趾为服劳役的流放。流放三千里,刑期三年。”

房玄龄听着就感觉牙酸。

既没有伤害对方肉|体,又让人不敢犯罪,还能让罪犯为大唐做贡献……这人真是人才啊,陛下才说要学山鬼,就这么快总结出“大臣烧火”精髓所在了。

“这就很不错。”李世民用笔杆子敲了敲案沿,用看人才的目光看着那法官,“你叫什么名儿?”

法官不卑不亢,“臣是蜀王府法曹参军裴弘献。”

长孙无忌凝目垂首,瞧着那裴弘献投下来的影子,一个念头从脑中闪过。

蜀王李恪,隋炀帝女杨妃之子,今年才八岁——该开始防着了。

“陛下。”长孙无忌拱手作礼,“裴法曹此前还驳过律令四十余条,字字珠玑。此表尚在刑部,还未上呈。”

李世民大喜。

他最近正苦于人才不够,之前问一位近臣最近有没有人才推荐给他,那近臣还说没有!

怎么会没有呢!这不就是有了!他当时还指责那近臣,说天底下贤才多的是,不是没有,而是你没用心找。

看,眼皮底下不就有一个?

太好了,他不用去山鬼那儿,看看能不能吃出一些人才了。

“快取来容朕一观。”

裴弘献怔在原地,愕然望向长孙无忌。心情又是紧张又是无措。

他清楚,这相当于长孙无忌在陛下面前举荐了他,倘若陛下看中他的才能,他就能够高升了。

可……

为什么?

他和这位国舅以前也不认识了啊。

随后,长孙无忌似乎察觉到了他的视线,侧头客客气气地对他微笑,仿佛很是和气的一个人。

伸手都不打笑脸人,更别说长孙无忌帮扶了他。裴弘献便也回了个微笑。

长孙无忌笑容更深了。

现在蜀王李恪年幼,尚住在宫中,裴弘献能对他有多忠诚的感情?恐怕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次。

打压人永远是最下乘的做法。给一根高枝,这人自然会卯足劲往上爬,想方设法脱离蜀王府。不需要他长孙无忌做什么手脚。

他可是要当贤臣的人!山鬼说的!他要青史留名,区区一个小法曹参军,哪里配让他弄脏名声。

裴弘献的上表很快到了李世民手里,李世民逐字逐句品读,如食佳肴,唇齿留香,眼中喜悦愈来愈胜,“好!”他当即道:“裴弘献,朕命你参掌删改律令,与中书令房乔参照《开皇律》,在《武德律》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刑律。”

房乔,字玄龄。裴弘献看去,房玄龄也友善地对他点了点头,裴弘献脸面红得像烧烫的铁锅那般,匆匆回礼,随后语气激荡:“谢陛下厚爱,臣领命!”

他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方能对得起陛下和长孙公的知遇之恩!

便在这时,有宫人走进来,站到李世民身边,低声:“陛下,找到了一片野生的莜麦地,对比过了,与山鬼给予的莜麦长得一模一样。”

“哈哈哈!”当着一众大臣的面,李世民朗声笑出来,“诸卿!漠南可纳入中原版图矣!”

这些臣子有人并未去过滋味楼,听到此话,满头雾水。

宫人端着托盘过来,上面躺了好几束圆锥模样的穗。李世民将其轻轻托起,“你们看!”

裴弘献诧异:“新粮?”

李世民简单粗暴地说出重点:“能在漠南种的新粮——莜麦,亩产在半石到一石之间!”

那些第一次听说此事的大臣们全愣了。

这个亩产听起来很少,但,那是在漠南种的!别的粮食可没办法在低温少雨还是沙土地质的漠南种植。

少顷,大理寺少卿戴胄深吸一口气,问:“陛下莫不是已经种出来一亩地,才知晓亩产?”

“尚未。亩产是山鬼所言。”李世民压抑着激动,试图用平稳的语气说出来,“亩产半石,只要每人分十二亩地,足够一个壮丁一年的口粮!”

戴胄:“如此,臣斗胆,请陛下命屯监于漠南先种植此物一亩地,知其习性,种法,播量,亩产……诸如此类,待明年,再考虑是否将其大肆种植。”

李世民赞同此话,便将尚书省工部屯田司的屯田郎中召来,言自己要在漠南屯田,命其出政令。

屯田郎中正管京畿以外的屯田,闻言领旨。

待李世民这边下旨结束,屯田郎中正要退下,刚抬头就发现自己被一群同僚团团围住了。

屯田郎中:“?”

戴胄试探着问:“你怕得罪人吗?”

屯田郎中:“??”

这……当着陛下的面,我也不好说怕啊。

屯田郎中挤出一个笑脸,“不怕。”

戴胄:“我知道你们手头有各屯主的名册,记载了他们每年屯中的收成,你从中挑出一个收成最高,最会打理农事的屯主,将他调去漠南。”

屯田郎中:“……”

这还真是得罪人的操作,漠南那是什么破地方?你给百姓在那边免费发送一百亩地,他们都不乐意迁移过去!

有一大臣殷殷切切围着他叮嘱:“这可不是什么恶事,倘若莜麦真的能种在漠南,使突厥人从放牧变为耕种,此事足以流芳千古。切记让那位同僚谨慎对待。”

又有大臣道:“万万不可使陛下心力白费,山鬼心思诡谲,这一次求得了莜麦,若将其种废了,或是找不到种植的法门,再去求山鬼,说不准就被拒绝了。”

屯田郎中心中悚然。

这事他假如办砸了,那真的是千古罪人。

长孙无忌不管屯田郎中的压力,只是感慨:“以往无人能彻底降服漠南,从贞观起,此地该是华夏的疆土了!”

异族比起游牧,他们也更想种地啊!

你以为的游牧:天蓝草青,异族躺在草原上看着牛羊吃草,脸上带着满足幸福的笑容。

实际上的游牧:今年部落人多,留的粮食不够过冬,去中原抢粮食,要是拼杀过程中部落里能多死一些人就好了。

而相比起不太稳定的游牧来说,种地活下来的几率更大。

李世民望向屯田郎中,语重心长:“你明白吗?”

屯田郎中只觉得有担子“砰——”地往肩上一砸,沉得让他想要龇牙咧嘴。

“臣明白。”

一定要好好挑人,挑的人不好,把漠南那边搞砸了,他也得跟着漠南一起被搞砸。

*

小朝会结束,群臣退去,李世民从柜子里取出来自己珍藏的舆图,摸着上面原先属于东突厥的地盘,偌大漠南,现在属于大唐了!

“能种地就能建城,能建城,漠南就能成为大唐的‘道’!第十一道,漠南道!”

没外人在殿内,李世民便摸着地图上面漠南部分,两眼放光,“这么大一块地,种满粮食,能养活我大唐多少黎明百姓!”

我的,我的,这些地盘都是我的!

扑通——扑通——

李世民无法平稳心跳,情绪亢奋下,他扬鞭驾马就往滋味楼去。

这样的功绩,只让大臣们知道有什么意思,神明也要分享他的喜悦!

往后,漠南就是华夏的疆土了!

“我征服了漠南!”

李世民兴致勃勃地把功绩摆到神祇面前,“虽然还需要屯监先试着在漠南培养一亩地莜麦看看效果,东突厥人先短暂放牧一年。但是,等到明年,这四十万突厥人,除去服劳役的一部分,余下的,都要给我种田!”

“放牧?”山鬼听得饶有兴致,此时也顺口提出自己的想法,“何必放牧?明年要让他们囤田了,今年为何不让他们干劳役在漠南起城池?”

正好,今年起好城,明年就围着城种地!

李世民立刻一口气喝完手里的茶,“好主意!”

李世民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让人把居住在长安的蓝突厥——突厥对于他们上层贵族的称呼——叫来滋味楼,摆了好几大桌酒席。

颉利可汗称病没来,领着其他突厥人前来的是他侄子突利可汗。那双灰色的眼珠子里装满了害怕,应当是学过一些中原文化,来的时候频频看向李世民所佩玉玦,生怕他也像鸿门宴里范增要杀刘邦那样,举起玉玦,就有将士冲进来把他按倒杀了。

李世民露出和蔼的微笑,“突利啊,不要这么见外,我们还是结拜兄弟呢。来,坐。”

突利可汗:“……”

什么兄弟,需要时杀你全家,抢你地盘的兄弟吗?

15.公子扶苏21.阿父喝水91.商业误国109.秦王世民143.好他妈苦63.螳臂当车81.结局成就123.剧透蝗灾79.不复国了130.羡慕杨广48.国士报之128.仅七百人53.真龙真凤54.战场利器120.不留后患134.女帝种子155.发猪膏啦155.发猪膏啦27.不食肉糜82.千乘粮食108.绑定宿主39.雷婆保佑5.人皇之说56.布局匈奴19.化学之道68.自知之明13.神迹当面16.棋高一着65.无期徒刑144.我的心腹137.第十一道59.张姬出场22.做她下仆12.心智坚定31.牛封爵位140.蜂窝煤饼13.神迹当面46.一年三熟61.大秦变法148.罢朝三日27.不食肉糜46.一年三熟116.好不好吃147.打小爱哭102.李斯番外89.祸国妖妃150.子承父业37.神仙本事133.你的儿子48.国士报之55.墨家入秦119.太白经天143.好他妈苦73.一举两得73.一举两得62.不共戴天53.真龙真凤48.国士报之129.投降儿媳27.不食肉糜33.操控风雨88.千金散尽113.朝堂弹劾150.子承父业117.谁是太宗11.掏心窝子60.赢得赌约47.竹简韵味126.改元贞观100.你是人皇94.后悔莫及133.你的儿子69.满地力士70.锦衣归乡146.疾风劲草138.热血沸腾30.白云洞君70.锦衣归乡10.割以永治127.可汗献舞93.神女离开147.打小爱哭22.做她下仆49.国策土壤83.大秦空运48.国士报之85.空运试飞120.不留后患50.求人帮忙60.赢得赌约119.太白经天105.后世番外66.母牛生产111.未来为镜57.再次东巡26.儒家妥协31.牛封爵位10.割以永治152.要求不高81.结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