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这难道还不是孝子?

韩凌与韩增都留在了军中。

刘据让韩增暂行司马之事,自然要留在建章营中,不过这只是刘据的意思,而并非刘彻的任命,因此暂时也只是虚职,充其量也就是刘据的个人顾问。

而韩凌则暂时安排在了和亲队伍中,与刘细君待在一起。

毕竟刘据此行可是出来自立的,出入带着个女眷,还安置在全是男子的军营之中,非但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带来的影响也不怎么好。

现在的刘据和以前只想被废时不一样了,还是需要以身作则,方才能够服众。

至于洞房的事。

刘据倒也不是不想,而是觉得还不到时候。

虽然韩凌应该不会介意,但刘据还是觉得应该给她一个正式的婚典和名分,而不是不清不楚的野合,毕竟这个时代还是比较看重名正言顺的,否则日后可能成为她与韩家遭人置喙的黑历史。

然而得知此事的司马迁却不这么想。

他将此事视作一桩美谈,已经下定决心记录下来,在自己未来编撰的史书中大书特书,甚至有心再开一个列传,就叫做“烈女列传”。

四千里寻夫,生死与共,沙场定情。

这是多么唯美的故事啊!

如果可能的话,他还希望多了解一下两人的往事,至少从刘彻赐婚开始,逐步解析两人的心路历程,顺便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增添几分家国情怀元素,让这个故事完全超越男欢女爱的世俗境界,说不定可以传唱千年。

史书未必需要太过严谨,也可以兼顾一下艺术性嘛。

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司马迁坚持认为自己的辞赋天赋更加突出,决不能浪费了自己的艺术细菌。

至于父亲司马谈的严谨要求,许多时候都在束缚他的发挥。

这也是司马迁迟迟没有动笔的原因,因为之前编著的部分内容,已经全部被司马谈给焚烧了,还大骂他不尊重事实,侮辱了史官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但司马迁却坚持认为,是父亲司马谈不懂独属于史官的浪漫。

先秦时便有许多只专注记实的史官和史书,除了被秦嬴政焚毁的六国史书,又有几部流芳百世,为人们所传唱,或有几个史官留下了姓名?

不能为人们所传唱,不能脍炙人口的史书,终究会被人们遗忘,无法长远留存。

而经过了一定艺术加工的史书,才是人们爱看的,才是受众最广的,才有可能被人们口口相传、津津乐道,顺便也就记住了穿插于期间的真正存在过的历史,记住这部史书,记住编撰史书的作者。

如果刘据知道司马迁有这个想法,或许也会感叹司马迁悟性过人,居然这么早就领悟到了“新闻学的魅力”。

所以司马迁知道。

他真正能够编撰史书而不受影响的时候,应该在父亲司马谈过世之后,否则他写多少,司马谈就会烧多少,不过是空费精力、笔墨和竹简罢了……

这可不是不孝,只是理念不同,不与为谋罢了。

他又没有公然忤逆父亲,今后厚葬和守孝也绝不会打折扣,而且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光宗耀祖。

这难道还不是孝子?

……

数日后,大军顺利抵达玉门关。

众将士先在玉门关休整几日,指定出征安排和粮草供应方面的问题。

尤其是粮草供应的问题,毕竟就算最近的楼兰国,距离玉门关也有一千六百里的距离,并且途中还大多都是荒凉干旱的无人区,补给才是重中之重。

据王恢介绍,他们此行还要经过一片被称作白龙堆的区域。

此处可不仅仅是无人,而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极目四望,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的绝境,经常有整支上百人的商队因迷路或补给断绝而死在途中。

许多年下来,这些商队已经达成了共识。

倘若有人不幸陷入困境,一定会尽力在死前朝向正确的方向躺下,以遗体为后来者指明方向,而后来者见到这样的尸首,也不必将其入土为安,只需施礼祭拜表达敬意即可。

好在王恢的经验还算丰富。

他已经有多次成功穿越白龙堆的经验。

诸如利用骆驼寻找绿洲,烈日下行军用牛皮包裹马蹄,可防止马蹄灼伤,尽量昼伏夜行之类的方法提了很多,再加上前不久刘据搞出来的“指南针”,也将行军途中迷失方向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至于攻打楼兰的方式。

赵破奴则提了自己的意见,他根据王恢对楼兰王城那城池不大、城墙不高,王城内王族和贵族不上千,大部分居民、军队和商旅都在王城外围,以石楼为家拱卫王城的描述,认为可以像此前霍去病突袭匈奴王庭一样,以少量轻骑发起突袭,打楼兰国一个措手不及。

这正是赵破奴在历史上使用的战术。

那次他便只带了七百轻骑突袭楼兰取胜,一举俘虏了楼兰国王,还将他押送回了长安。

不过刘彻却只是让楼兰国王在长安亲眼领略了一番大汉的强盛,然后命他送来一个王子作为人质,便将他放了回去。

楼兰国王的确俯首称臣,王子的确是送回来了,后来还在长安犯法,被刘彻给阉了。

但楼兰国王回去之后还做了另外一件事。

在把一个王子送来长安为质的同时,他还立刻将另外一个王子也送去了匈奴为质,向匈奴人表达忠心……由此可见,此战大汉虽在西域展示了充沛的武德,但却并未真正达到战略目标,依旧没能令楼兰真正臣服,照样两面三刀,甚至有些出力不讨好。

而这两个王子在现任楼兰国王死后,也的确重新成为大汉的麻烦,影响大汉的西域大计……

不过刘据既然来了。

便不会让事情再次向这个方向发展,否则又怎能对得起战死沙场的大汉儿郎?

刘据记得。

汉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虽然自译长、域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皆为汉臣。

但实际上实施的一直都是“一国两政”的间接统治手段,而各国国王也始终是大汉的代理人,这才使得这些小国有了左右逢源的操作。

而等到了大唐,设立安西都护府的时候。

虽然对这些小国依旧是间接统治,但已经不用这些小国国王作为代理人,因此统治也更加稳固,直到唐朝衰落为止。

即是说,这些西域小国不需要国王代理也完全可以实现统治,至少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于是刘据沉吟片刻之后。

开口问了与会将领一个问题:

“你们认为我父皇心中的‘大一统’,应该是什么样子?”

第416章 独裁三部曲!第70章 大汉神剑第400章 阴险!滴水不漏的阴险!第50章 你觉得太子如何?第66章 我得了和他一样的病第68章 掀桌子第186章 我抽死这个逆子第10章 治河三策第280章 我的仁恕宽厚之名,诚不欺天下!第42章 谁爆谁金币第452章 你选吧第387章 殿下竟如此威武?第394章 让箭矢飞一会!第485章 大汉天子真是好福气啊第298章 古希腊掌管弱民愚民的神!第281章 让卫青亲自出马!第255章 义妁:我还可以继续做下去,真的!第413章 运气也是一种实力第487章 出人预料的配合第459章 前车之鉴,碾在他心!第365章 卫青,朕就说你老了,你可服老?第319章 这是何等可怕的主观能动性?!第478章 你倒是宣诏啊?第26章 密信第250章 父亲若还是人,那便不行第194章 你们是懂得怎么让陛下扫兴的第39章 戾后第118章 交锋即是结束!第437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421章 从天而降的奇兵!第145章 东方群盗,徐神仙!第254章 逆子,朕绝不服老!第346章 围师必阙!第380章 最后的战前动员第179章 事情你来做,黑锅我来背第131章 滚下车去,朕不想再看见你!第177章 别忘了方才我与你的对赌第504章 封禅疑云第401章 我送给你的这个功业不小吧?第487章 出人预料的配合第47章 吕嘉之乱第146章 我发现了穿越福报的重大漏洞!第132章 我保你立下一个大功!第258章 给朕捂住刘据的嘴!第238章 她简直是我的福星!第463章 匈奴太子乌师庐第165章 刘彻急了,他急了!第450章 他们不配迎娶一个大汉公主第316章 帅不过三息第316章 帅不过三息第115章 这才是真正的材官将军!第447章 黄皮子军!第177章 别忘了方才我与你的对赌第474章 天大的捷报!(二合一)第344章 随我去取一件祭品第80章 万国来朝!【第四更】第269章 日华宫 君子馆第403章 东方谒者是个体面人第72章 回头钱第36章 太子深藏不漏啊第264章 说出她名,吓汝一跳第140章 欺我便是欺君,把这一条加上!第212章 父皇又不是五铢钱第170章 这逆子果然藏拙!第445章 臣卫青领命!第386章 打出一张均功卡第405章 我养的猫会后空翻第389章 原谅你是大汉使者的事,我只负责送你去见他们!第89章 朕不会把好儿子弄丢了吧?第105章 倡家弃子李广利第308章 这些人是搅屎棍,那谁是屎第20章 他坏但不蠢第457章 见识到朕的厉害了吧?第65章 一同沐浴天子圣恩第212章 父皇又不是五铢钱第348章 去报吧,杀江充者刘据!第249章 朕顺毛捋你,你又当如何应对?第463章 匈奴太子乌师庐第59章 乃翁这辈子就这样了第129章 照死了打,打死了再生!第324章 离天堂太远,离大汉太近第272章 太子身边都是什么怪物?第385章 妾身愿助君子一臂之力第302章 朝鲜未动,夺爵先行!第129章 照死了打,打死了再生!第489章 我的大孝之道第463章 匈奴太子乌师庐第296章 父皇,儿臣并不愚蠢!第145章 东方群盗,徐神仙!第370章 金银饰虎面玄铁铠!第178章 非殿下莫属!第355章 哦他这该死的魅力啊第180章 刘彻:这逆子果然有点东西!第130章 只要坐在朕面前,你便忍不住想忤逆第502章 儿臣给父皇准备了一个“惊喜”第305章 太子莫不是要拉坨更大的?!第133章 万岁!万岁!万万岁!第98章 乐成人美的仁君慈君第447章 黄皮子军!第383章 这难道还不是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