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敦刻尔克的入城仪式(6)

他们来到敦刻尔克的时候,天光已经又一次大明,但此时的人们心力俱疲,在教堂的大火里伤亡得最多的还是敦刻尔克的贵人们,若是国王安然无恙,他们或许还会怀疑这是法国人的阴谋,但国王也已经奄奄一息,无论是法国人还是他们的医生都无法诊察出那柄刺伤国王的刀子上藏着怎样的毒药,眼看国王一日比一日虚弱,而主教先生与蒂雷纳子爵又奇怪地不允许他们使用惯常的医疗手段——他们在悲痛之余又开始惊慌起来,因为法国人的一万名士兵还在这里,并且自从国王遇刺,敦刻尔克就在马扎然红衣主教和蒂雷纳子爵的命令下进入了戒严状态,简单点来说,就是不允许外出,也不允许入内,除非有主教先生的手令。

今天一位身披红色肩带的火枪手,就持着主教先生的许可策马离开了敦刻尔克,向着那座曾经被作为国王临时行宫的城镇而去。

这位使者正是达拉米兹,他一回到城镇里,来不及去和任何人打招呼——他是说,从达达尼昂到他的其他同僚与朋友,就来到了软禁孔代亲王的房间前,再三深呼吸后,扣响了那扇门。

“请进吧。”孔代亲王头也不抬地说,他在西班牙的时候就听说加斯东公爵被流放到了布卢瓦,想来他的命运也将会如此,国王不会杀了他,但也不会继续把他留在巴黎或是封地,他的政治前途注定夭折——或许很多人都不会相信,时至今日,他的心态反而平定了下来,甚至觉得仿佛放下了一份过于沉重的责任,这份责任或说野心曾经折磨的他日夜难以安眠,而在西班牙宫廷里待过之后,他也意识到,法国人无法给他的尊荣,他同样不可能在其他国家里得到,就像是一棵粗壮的葡萄藤,哪怕它的枝叶伸向了无边的天空,它的根还是留在了法兰西。

据说国王等到敦刻尔克入城仪式后就会来看他,然后宣布对他的判决,也许就是今天?当他看到达拉米兹的时候还有些吃惊,因为按礼仪与传统,达拉米兹的叔叔,现任火枪手卫队的队长还有可能被指做使者,但区区一个年轻的火枪手?对孔代亲王来说无疑是种羞辱了,孔代亲王将轻微的不安与恼怒压抑在心里,上下打量着达拉米兹,这样一看,他又不由得心惊起来,因为达拉米兹的衣着可不像是在从容状态下打扮完成的。

“殿下,”达拉米兹向孔代亲王鞠了一个躬,而后将一份封起的信件交给了亲王,亲王看着他发红的眼圈与佝偻的腰背,心中不祥的感觉刚加强烈了。

他抓起书桌上的裁纸刀挑开了主教先生的蜡封,然后打开那张薄薄的羊皮纸,羊皮纸上的内容并不多,但就这么几行字孔代亲王连着看了好几遍,他的面色也跟着不断地变幻着,从苍白到嫣红,又从嫣红到苍白,他没有再说什么,而是马上伸出手,让他的仆人给他换上了外出的衣服,而后跟着达拉米兹一起离开了他的囚室。

他们两人一路驰入敦刻尔克,国王倒下后,他立即被转移到了最近的市政厅,这座市政厅也同样是座堡垒,虽然年代久远,但也足以抵御外界的冲击,蒂雷纳子爵在走廊上迎接了他们,他们沉默不语地快步走向国王所在的房间,孔代亲王听着靴子敲打在细木地板上的铎铎声,心脏一阵阵地紧缩——在没有在迎接的人群中看到红衣主教马扎然的时候,孔代亲王往好处想,也许此时主教正守候在国王身边,但一进房间,一看到摆在国王床边的长榻,他就不由得一阵昏眩。

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在国王遇刺重伤不醒的时候,主教先生也倒下了。

“是刺客?”孔代亲王问道。

“不,”蒂雷纳子爵嘶哑着声音说:“主教先生在来到敦刻尔克之前就有肺部疾病,或许还有肝脏,医生们说他体液紊乱,血液太少,黄胆有所欠缺、粘液和黑胆汁偏多,所以他冷而燥……”

“给我结果。”亲王殿下粗暴地打断了子爵的回答。

若是换了其他人,一定会暴躁起来,毕竟此时的孔代亲王只是阶下囚,逆贼与叛国者,但蒂雷纳子又是他的下属又是他的朋友,所以丝毫不以为忤,“所以,殿下,您看到主教先生给您的信了,上面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在他昏迷,而国王也暂时无法醒来的时候,只有将敦刻尔克与国王交托给您了。”

“他就这么相信我?”孔代亲王讥讽而焦躁地一笑。

“我们总不能选择唐.璜先生。”蒂雷纳子爵说:“您知道,如果那些人知道主教先生与国王先生都倒下了……”

“还有安茹公爵菲利普呢。”

“法国依然会陷入第二次大混乱,会有许多人乐于看到这一幕,我们在1648年后失去的人口与领地……”

“所以,”孔代亲王说:“这对我来说反而是幸运……”他紧紧地将那张羊皮纸揉捏在了一起,他知道,在敦刻尔克还有属于他的两三千名士兵,如果,如果他愿意,他可以趁机逃出这里,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又或是回到他的领地重振旗鼓,但主教先生给了他另一个更大胆的选择——在接下来的谈判与过度中,蒂雷纳子爵虽然恭为军队的元帅,却没有资格与即将到来的克伦威尔的使者对峙,更正确地说,他可以在战场上,却无法子政治上形成对英国人具有压制力的局面。因为他的身份,一个被剥夺了领地的公爵的次子与弟弟,在宫廷中,说出的话可没他发射出来的炮弹有力量。

但孔代亲王就不同了,即便他做出了反叛国王的行为,甚至做了一段时间法国的敌人,但他的领地与爵位都不曾被国王剥夺,所以他依然是一位可敬的亲王殿下,即便是面对着克伦威尔,这位护国公依然要对孔代亲王鞠躬行礼,遑论他派来的使者,这样法国人自然而然地就占据了一种天然的优势,这对主教先生与国王商定的,有关于敦刻尔克的事务是相当重要的。

孔代亲王不是蠢人,蒂雷纳子爵只一说他就明白了国王的意思,但看着国王灰白的面孔,握着他冰冷的手,孔代亲王心中沉重,因为一旦国王和主教死了,那么他在敦刻尔克的行为或许就要变成他的催命符了,王太后安妮是怎样憎恨着他和加斯东公爵他再清楚也没有过,一旦国王驾崩,继位的就是安茹公爵,很难说他们会不会以为国王在敦刻尔克所受到的刺杀是否会有他与……蒂雷纳子爵的手笔,毕竟蒂雷纳子爵也曾经对他忠心耿耿。

最后促使孔代亲王做出决定的是一份赦免文书,“国王后来清醒过吗?”他问。

“不,殿下,”邦唐说:“这是他在几天前就签署好放在书房抽屉里的。”

“……拿我的衣服来。”孔代亲王沉默了一会后,说,“蒂雷纳子爵,让我们一起去迎接护国公克伦威尔的使者。”

第一百九十五章 博斯的最后一夜第四百一十九章 异教徒与叛逆的胜利(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第一声号角(3)第两百三十四章 阿姆斯特丹!第四百零八章 木匠约瑟(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圣但尼(3)第两百五十四章 铁面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国王的巡游(4)第四百六十四章  巴塞罗那伯爵(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血誓婚约的漏洞番外三——太阳王八十岁诞辰的盛大庆典(下)第九十五章 国王来到敦刻尔克(下)第六十九章 达达尼昂为风流所付出的一点点小代价第五百五十七章  威廉三世向我们告别(下)第一百九十章 圣但尼(12)第三百三十七章 孩子们的第一场婚礼(3)第四百七十三章  双湾海战(4)第十六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这就是我们的国王?!(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黑死病(3)第四百八十一章  法国王太子的固执(上)第三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克雷基干的好事儿以及马里奥.齐吉干的好事儿第三十二章第五百零七章  上帝的旨意(中)第两百八十八章 阿方索六世之死第四百一十三章 悲哀的芙里尼第两百七十八章 里世界的战争第九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热闹滚滚的叛乱活动(6)第三百章 腓特烈与大郡主(2)第四百一十九章 异教徒与叛逆的胜利(上)第五百七十章  大孔代向我们告别(下)第两百四十章 冷酷第一百七十九章 圣但尼第四百八十七章  国王的第三次御驾亲征(3)第七十五章 永不沉眠的城市第两百九十二章 奥比涅夫人与里世界与罗马教会的关系(2)第四百四十一章  开战之前——罗马-克里斯蒂娜第四百三十八章  爱情与战争(中)第五章 两个亨利埃特第三十二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见鬼去吧!第五百四十六章  蒙特斯潘夫人向我们告别(上)第三十九章 魔药大师第五百三十八章  白色与红色(上)第五百八十章  路易十四向我们告别(下)(全文完结)第一百九十五章 博斯的最后一夜第四十章 战争造成的饥荒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班牙王位继承权战争——开战之前的喜乐融融(中)第六十一章 国王的婚事第二次被提起第四百五十四章 阿多尼斯之路(上)第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圣但尼(5)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战之前(4)第三百一十一章 国王的再一次御驾亲征(8)第五百三十九章  白色与红色(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黑死病(7)第六十九章 国王得到了他想要的以及失踪的两个家伙第一百零七章 里世界的面纱(2)第四十三章 国王是如何说服蒂雷纳子爵的(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吉安.美第奇的补充记述(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白色与红色(下)一百四十章 洛林的民众们发现自己正在忙碌起来第两百八十一章 里世界的战争(4)第四百一十九章 异教徒与叛逆的胜利(上)第两百七十一章 国王的亲子时间(2)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年后(2)第四十一章 魔鬼的苹果第五百一十四章  意大利之王(3)第一百四十一章 枫丹白露的一些事情第十二章第五十六章 凡尔赛与巴黎(上)第两百零二章 路易十四的凯旋式(5)第八十六章 孤单的玛利第三百三十章 卡姆尼可会战(3)第一百一十二章 血誓婚约的漏洞第两百二十一章 风雨欲来的荷兰第三百八十八章 圣剑与圣杯第三百零三章 巴拉斯主教觐见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小欧根第八十四章 笛卡尔先生忧心忡忡(上)第三十二章第五百四十五章  红色与白色(下)第四百零七章 木匠约瑟(中)第两百八十三章 安娜.玛丽亚.路易萨.德.美第奇的惊奇历程(3)第三百六十六章 人心中的天平第四百一十二章 摩纳哥公国的来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黑死病(5)一百四十章 洛林的民众们发现自己正在忙碌起来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战之前(2)第三百五十二章 让.巴尔的一夜第三百四十八章 热闹滚滚的叛乱活动(5)第一百五十九章 伦敦的黑死病(2)第一百二十七章 罗马热闹滚滚第三百零四章 国王的再一次御驾亲征第两百七十六章 科隆纳公爵的婚事议定第三百八十二章 舰队!舰队!!舰队!!!(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圣剑与圣杯第一百七十八章 耶罗尼米斯·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