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国战二十三

李白羽静静地望着沉默下来的文武百官,慢慢踱步朝着龙台下面走去,在百官之中的空挡穿插起来。

“朕虽然不敢与先帝比较雄才大略,亦想要效仿先帝文治武功。”

“思则变,变则通。朕非常认同先帝的话,有些陈腐老旧的规矩该变还是要变一变的。”

“先帝在位之时,吏治乃是数代君主之中少有的盛世,赖以先帝从不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恪守陋习治理天下。”

“如今先帝大行,朕初登大宝不足一年,这些日子来,朕寝食难安,唯恐将先帝励精图治一生治理的大龙毁于朕手。”

“朕睡不着的时候,时长躬身自省,只怕朕毕生只能走在先帝铺垫好的道路之上治理天下。”

“朕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如今天下之昌盛,印证了朕方才之言。”

“思则变,变则通。”

“眼下这天下都要快一统了,将来如何处置金国,突厥俘虏的问题朕思索良久,如果还依照旧制,训斥一顿之后放他们回去,任由其自生自灭,那国战的意义何在?”

“我百万大龙儿郎出关作战,死伤无数的意义何在?”

“只为训斥这些贼夷几句,便将其逐之。”

“那我大龙数十万儿郎的在天英灵会作何感想?”

“他们血洒疆场换来的是后患无穷,无休无止的犯边!”

“任由他们东山再起,数十年后缓过劲来卷土重来?任由战火再起?”

“继续任由我后世子孙再次拼杀过去,再次让边疆尸横遍野,将士马革裹尸?”

“若是如此,一统天下又有何用?”

“何为一统天下,何为天下大一统?”

“朕要借用亡汉一言。”

“凡日月所照之处,皆是我大龙疆土;凡入我大龙者,皆是我大龙子民,皆是我中华百姓!”

“你们该说了,草原信仰狼神,金国人不通教化。”

“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我大龙历经六百载,融入了多少百姓,融入了多少文化。”

“百代前,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百家争鸣。”

“今日我大龙存有佛道儒三门,南有苗疆百姓,西有西域黎民.....”

“既然如此,突厥人,金国人因何不能成为我大龙百姓?”

“朕决意以大龙为中心,大兴教化,纳万族百姓于一体,共享繁荣盛世。”

“说来容易,想要做到却很难啊!”

“一代人不行,那就两代人,十代,百代,终有一日,天下百姓皆为中华民族。”

“此谓之天下大一统。”

“是故,一成不变乃是弊端陋习,吾等应当顺势而为。”

“为开我大龙万世之基业而变法。”

“变法以求更适合天下一统之后,治理国家的良策。”

“天下百姓不分汉,苗...........西域,金国,突厥,共享安乐,筑我中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旷世伟业。”

“如此,才是天下大一统!”

“是故,朕要变法求强,强后更强,扫除陋习,以德,理,行,法治国。”

李白羽的这段话柳明志若是在朝堂之上一定清楚,这些话就是昔年为了兴建边关互市之时与李政的君臣奏对。

自己阐述的民族同化政策,李白羽当时就在旁边守候,听进去自然情理之中。

如今李白羽依照柳大少当初的话语,进一步完善了这些内容,说给了文武百官听讲。

左相魏永惊异望着李白羽,握着朝笏的手都有些发颤,穆然魏永手举朝笏站了起来:“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童相继而站了起来,不解的望着李白羽:“陛下,老臣不敢苟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自秦皇汉武便有匈奴之祸,后有五胡乱华,我汉家儿郎被当做任人宰割的两脚羊偏居一偶。”

“匈奴,五胡,突厥不服教化!”

“自数百年前至今屡屡犯我汉土,此便是最好的证明,与豺狼为伍乃是自掘坟墓,请陛下三思。”

魏永静静地望着右相童三思。

“童相乃是江南人吧!”

童三思默默点头:“不错,不知道左相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本相略有浅陋之见,希望童相不要介意,且听一二。”

“昔年战国七雄连年征战,最终由秦国一统天下,江南,楚地也!”

“若是以童相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言论,始皇帝当行坑杀六国遗民之令,然始皇帝书同文,车同轨,天下共秦,方有童相今日之祖地江南?”

“方有童相今日之江南。”

“昔年,童相与本相同在北地为官,岂不闻金国之人亦有大善曾多次救济我大龙四海为家的流民果腹,得以保全七尺之弱躯。”

“亦有金国医术高明之辈,入我大龙救治我大龙百姓之重疾,活我百姓之性命。”

“金国百余年前与突厥无异,骑马为战,下马为民。”

“后来,金国虽犯我土离下国祚,然金国自立国以来,求贤若渴,重金游说我大龙德高望重,才高八斗之辈前去金国,开书舍,行汉礼,教化万民。”

“如此,方有今日之金国。”

“是故,金国昔日亦是胡夷,如今却与我等无异,虽有骑马射箭之祖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却与我大龙无异。”

“金人可教化,突厥如何不可教化?”

“如今张墨将军镇守西域,以姑墨国为伊始,在西域大兴汉话,教导我汉家礼仪,童相不会不清楚。”

“因而,本相认为,万族皆可教化,皆可为我中华民族之百姓。”

“陛下意欲变法求强,此乃圣君也。”

“你......”

童三思哑口无言的望着正色无比的魏永,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李白羽欣慰的望着魏永:“说的好,魏相之言深得朕心。”

“即日起,由国子监,吏部,礼部,户部合计,大兴变法!”

“既然要变,第一变就从朕这里开始变。”

“吏部尚书听旨。”

“老臣在。”

“北者,凉也。”

“北征之功,凉王也。”

“加封定国公柳明志凉王,封地待到定国公班师还朝之后论功而定。”

杜成浩怔怔的望着李白羽:“一....一字王?”

“杜爱卿?”

“老臣遵旨!”

满朝文武同杜成浩一样都有些发怔的望着李白羽,他们都以为李白羽要封也是二字王,没想到直接给了一个一字王的称号。

如此一来,柳明志的政治生涯,已经达到了权贵顶峰。

“退朝,有谏言上奏折,朕会审批!”

“恭....恭送陛下!”

李白羽刚刚步入殿后,一个灰袍人飞落而来,令曾海下了一跳下意识的拦在李白羽身前。

待到看清了灰袍人的装扮曾海松了口气退到了一旁。

灰袍人在李白羽惊愕的脸色中凑到其耳边嘀咕了起来。

李白羽眉头一凝,拳头握的咯吱作响。

“谁给他们的胆子举兵谋反!”

第三百一十八章签签皆无缘第七百九十四章大少明天不上朝第五百三十章我要告御状第二百一十五章 阅历不同第五百四十五章虎将第一千二十六章滴水之恩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一律严查第三十五章什么都看到了第一百章谜之行为第四百六十九章你们怕是忘了第四百九十章幸好第一千一十章一惨还有一惨第四百二十九章急火攻心第三百一十八章劝降第六百八十三章调虎离山第三百七十九章千秋忠义,万古流芳第七百八十一章敢做不敢当第二百二十三章君子之风第九十二章谁的主意第一千二十四章失敬了第七十三章 见多识广第二十六章封与不封第三百五十九章沉迷其中第六百四十九章躺枪第八百三十一章女中豪杰第五百三十二章不还是臣吗第一百五十章《大龙盛典》第3191章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第二百六十七章我们等你第四百五十八章滚下来(君君宏加更)第3212章 有趣多了第二百六十八章美人恩情难消瘦第四百六十一章义重生死轻第一百六十八章秋闱九第一百零五章兵出奇谋第二百三十五章回光返照第一百九十八章 因为你是任清蕊第四百五十九章一点小玩意第七百六十五章山林独居第八百零二章认下了第五百二十四章利字当先第三百三十七章连环铳之威第九十章 有心上人了第三百四十一章不相为谋第六百九十三章狗鼻子柳颖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变故第三百二十九章来者皆是客第八百一十六章自顾不暇第八十章夜会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讨贼复土(为只愿为你执着加更)第九百七十四章无师自通第八百二十六章天无绝人之路第二百八十九章时也命也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修仙吗第七百六十六章你疯啦第四百一十七章藏的够久了第六百一十七章天塌了(为澜澜……)第三百一十四章国婚临第二百零一章 体会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约成第八百三十七章未必不是好事第三百八十四章降者不杀第六百八十三章很久没有如此开心了第六百三十七章金国困境第三百五十八章正面交锋第一百四十九章 谓之王道第九百一十六章刀俎鱼肉第二百二十九章贪财好色一身正气第一千一百九十章利益第四百一十二章鬼知道回不回的来第六百三十章心黑脸皮厚第五百二十九章污法污天第二百零二章我柳落月!要当孤儿第三百三十六章给你机会不中用第八百七十三章人比马重要第三百八十章尽管一试第一百七十三章孔孟之乡第四百五十一章好丑啊第五百四十五章快去请如…柳爵爷第七百九十九章这个我拿手第五百七十四章心乱了第三十六章石破天惊第八十章白莲重现第七百七十七章人生如戏第八十四章无形隔阂第一百一十七章兽人永不为奴第三百零二章天赋再现第三百一十章歪打正着第一千三十三章你还能握剑吗(月票加更)第六百七十七章送了个寂寞第六百一十五章避嫌第五百零六章勿为阿斗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帝不急第八百八十章坦白从宽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是不是想讹人第二百九十章柳扒皮第三百二十八何人不知柳大胆第八百四十三章皇室之耻第一千二百零九章该交权了第六百四十八章会不会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