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荒诞

“梁小乙,刚才某看着,不愧让刘西坡向圣上推荐的人。”

与兄弟情份无关,而是刚才让赵禼看到许多东西。梁小乙手下这一营是什么兵马,赵禼岂能不清楚,几乎都罕有人去边塞轮戍过,更不要说上过战场了。居然个个悍不畏死的敢冲向象兵,并且死的人并不算多,这里面的东西太多了,包括梁小乙的指挥能力,部下的服从能力,相互的配合,意志,等等。

赵禼不相信会是梁小乙身边的副指使练出来的,这必然是梁小乙带来的结果,这才是军中需要的将才,况且岁数还小呢,若是继续发展保持下去,未来未必不是第二个王德用。

梁小乙脸色终于和缓,至少这个“赵公”对刘昌郝,对自己没有敌意,他问:“赵公,这一切,刘昌郝早算到了,为何朝廷不听?”

赵禼未答,看了看大伙问:“汝等是……”

“折了许多兄弟,梁指使自责。”宋方荣答道。

“上战场,难免,慈不掌兵,梁小乙,只能杀更多敌人来雪仇。”赵禼好心地劝道。

梁小乙不语。

“梁小乙,你与刘西坡乃是兄弟?”

“是。”

“他智慧如何?”

“他智慧……”梁小乙有些迷茫了,若说他这个发小的智慧,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刘家出事前,也就一般般吧,一部分乃是刘家出事后,梁小乙便有些看不懂了,他答道:“赵公,其智慧惊人,当抵千万人智慧。”

实际他心中的想法是现在我这个兄弟的智慧,至少比你们四个大佬远远聪明!

“其是知兵也。”

“赵公,他智慧多用在种植上,兵法,乃是为属下而研究的,若他精力完全放在兵法上,诸公也罕及之。”

意思是你也不如他。

刘昌郝担心吴充找他麻烦,是麻烦,但也是机遇,郭逵心中很不乐意,然而其他三个大佬,以及几个主将,几乎将刘昌郝视若神明。不是疟疾,而是刘昌郝早在几个月前便算到了郭逵会滞留。现在都知道郭逵乃是有意滞留,背后肯定有鬼,但各个大佬仍想不清楚真正的原因,这是何等的智慧!难怪去年“一文定河东”!

“君亦努力之,须记一条,言多必失,言,非是说出来的言,表情、眼神,皆是言。”赵禼再次善意地警告一句,三军主将终是郭逵,郭逵若铁了心不顾脸面对付梁小乙,赵禼也无可奈何。

拿下决里隘,宋军继续向前,但不是向南,曲轸率一部兵马向东拿下门州,主力部队去折向西边。

李朝于夹口隘又设下伏兵,夹口隘又叫鸡棱关、鬼门关,地形险恶,但李朝也算错了,此时宋朝招降了许多蛮峒首领,参见刘昌郝说霍去病不会迷路的原因,一样的道理,得到这些蛮峒首领的支持,宋军情报也变得敏捷起来。

关于蛮峒,刘昌郝在那几篇历朝历代南征战例分析里也刻意写过。

尽管他对交趾人没好感,但写的却是十分客观。

虽交趾人屠杀了无数广南西路百姓,那是李朝做的孽。因为中原王朝自汉便统治这里,对于普通百姓还有着一定的凝聚力,包括各蛮峒部。

故恩威并用,用武力震慑,再怀以恩,以恩为主,以威为辅,特别是邻近宋朝边境的各蛮部便会归心。当然,反骨仔侬智高是一个特例,不作常数。然而此次若拿不下来交趾,独立时间太久,中原对交趾凝聚力越来越低,以后想收复会变得十分困难。

事实上这段时间的宋军也是这么做的。

边境各蛮部有的投降,有的虽未投降,但持着中立的态度,甚至如黄金满还主动做着宋军的向导。

不算是“客场作战”,知道这一情报,那没必要于此险地与交趾人火拼了。三军便折向西北,绕过兜顶岭,然后一路向南,跨过乌皮江(商江)、桃花江(求江),直奔富良江而去。李朝大惧,立即集结四百余艘战舰,将富良江堵住,不让宋军南渡。

“梁指使,我们会不会留下来?”韦小青乐观地问。

跨过富良江,向东行驶三十里路便是交州城,以两场战斗的情况,交趾人战斗力也就那么一回事,拿下交州城难度不大。

拿下交州城,无疑等于收回交趾,朝廷必然派驻戍军。

会有如此顺利?梁小乙脑子里想到。

大伙扎营,刚扎营军营,燕达便将各指使叫了过去。

“还有一程,便是富良江。”

许多指使如释重负,打就行,交趾就这么点大,总比呆在思明州得病死好。

“然敌寇于富良江聚集四百多艘战船,我军不得渡,故只能示弱诱敌,于此休息两天,大后天抵达富良江后,且战且退,乃是诱敌之退,若有人借机逃跑,斩!”

“喏。”

大伙散去,各自布置。

梁小乙将三百余将士聚集过来,两场战役下来,战死的,重伤的,折了三分之一的人。梁小乙说出燕达的安排,又说:“郭公不知何故,对我略有不满,然赵公对我却抱以善意,我营战功已足矣,任谁也不能抹杀。”

抹肯定要抹一点的,第一战主要功劳多半会记在燕达头上,第二战主要功劳得记在郭逵头上,但只能抹一点,即便郭逵也不敢“杀”。

“故各位不得贪功,无我号令冒进者,斩。”

梁小乙这一营虽未得疟疾,也快半残了,他不想再死人了。燕达正好路过这里,听到后,摇了摇头。梁小乙是好心,然有了些天真气。这份天真善良若不改掉,未来还是难以成为一名合格的重将。

休息了两天,第三天十余营前军继续出发,不到一程路,下午便来到富良江畔。交趾人迅速发现了,仅是几千人,交趾人以为有机可趁,李朝太子李洪真与大将阮根率领大军冲上岸来。

宋军“不敌”,且战且退,但也不是好退的,不停地有宋军被交趾人杀死,梁小乙大喊道:“保持阵型,保持阵型。”

天色渐暮,前军在交趾一次次冲击下渐渐不敌,交趾后军看到这副情形,在后面大声鼓噪,眼见前军阵型越来越乱时,郭逵率领三军忽然杀了出来,张世矩、王蝼率领骑军于两边包抄。

交趾大军瞬间惨败,宋军一路追杀,一路追至富良江畔,许多交趾士兵急切之下,一个个往富良江里跳。但还没有完,打到这份上,郭逵也要给朝廷一个交代,于是几个大佬抛开成见,先是采纳了燕达的诱敌之计,又采纳了赵禼计策,绕过兜顶岭后,三军缓行,前军诱敌,中军派将吏伐木制造大量抛石机。

来到富良江畔,这时天色已经渐渐黑下来,宋军推出抛石机,一时间机石如雨,加上交趾人大败,天色又黑了,不设备,几乎所有战舰全部砸坏。此役,几乎使得交趾主力军队全军覆没,以至尸堵富良江,使水三日不得流,并且李洪真也在岸上被宋军击杀。三军一起欢呼,这不是一般的战争,乃是灭国之战。不管交趾有多大,终是一个国家。

诸将商议渡江,郭逵说:“吾已调水军。”

WWW_ttκΛ n_¢ Ο

富良江非是后人所说的如月江,而是红河,到了这里,已经汇聚了黑河与泸江两大支流,河面始宽,即便是枯水时季,宽度也超过了五百米。不过好在富良江到了这里,水面虽变宽了,水流却十分缓慢。加上交趾主力几乎全灭,可以放心大胆地作舟渡江。

但大伙想到,若是正规的水军配合,不但省了伐木造舟,同时有了水军配合,更利于攻打交州城,毕竟到了交州城,水网也开始密集,于是同意了郭逵的安排。实际不同意,谁又能奈郭逵何,人家才是主将。

宋军等水师,李乾德畏惧,送来降表,向宋朝割让苏、茂、思琅、门谅、广源五州之地,归还邕州之战所掠子女,两国罢兵。

李舜举大怒:“五州是汝国之地!”

各有各的道理,原先这边境五州乃是两国闲田地带,也就是两不管、缓冲的地方。

不过以前宋朝重心不在南方,没有派人经营,仅是羁縻而已,五州已经渐渐被交趾侵吞下去。

李朝使者只好狼狈地回去。

等了两天,郭逵将诸将召集说:“许多人对某说,九军食尽,凡兵十万,夫二十万,冒暑涉瘴,死亡过半,存者皆又病又累。”

大伙面面相觑,郭逵说的是实情,后方虽然准备了许多粮草,然因为民夫死的太多,前线粮草渐渐供应不上,军中疫情虽因为采取了隔离措施,开始下降,仍疫情并没有杜止。才开始大捷时,三军欢呼渡江,过了两天冷却下来,有的将领又开始产生担心继续打下去,还能有几个人活着回去。正好李乾德请降,主动割让五州之地,虽是宋朝不感兴趣的地盘,至少能对朝廷有个交代,那么确实可能有将领对郭逵说过类似的话。

但让诸将诧异地是郭逵下面的话:“吾不能覆灭贼巢,俘乾德以报朝廷,天也,愿以一身活十万余人命!”

燕达说:“郭公,不可啊,军中粮虽不多,可让后方紧急调拨粮草过来,亦可派兵四处抄掠,大不了事定后,给予一定补偿。”

“且离交州城只有一步之遥,军中作几百小舟亦不难,十余趟大军便可渡过富良江,此时安能得退。”

渡过江,离交州城不足三十里路了,得有多近,诸人劝,郭逵死活不听,然后不顾赵禼与燕达的意见,拨中营撤军。还有不少人,许多民夫,还有燕达的部下,关键郭逵这一撤,士气低靡,还能打下去?

赵禼与燕达相视一眼说:“撤吧。”

于是这一战从荒诞开始,又以荒诞的方式结束。

韦小青问:“梁指使,为何撤退?”

“我也不知,撤就撤吧,”梁小乙得知情况,先是不解,然后是庆幸。

郭逵已经盯上了他,早先还好一点,与宋朝相比,交趾仍比较落后,一路过来,几乎没有一座像样的城池。然而交州城却不一样,那可是一座千年古城,需不需要攻城。

郭逵让他带领手下去攻城,梁小乙敢不敢不从?

有心针对他,几次折腾,全营兵马,包括他自己,全部折在交趾。

至于为什么撤退,那是朝廷操心的事,梁小乙又说:“收拾好行李,将牺牲兄弟的遗物也要带上。”

三军沮丧的徐徐向北方撤退,李朝也看到宋军奇怪的撤退了,他们同样百思不得其解,然富良江一战将他们打怕了,也不敢追击。

望着北方的天空,梁小乙一边走,一边说:“元旦节快到了,不知刘梁村今年会不会更热闹?”

这一刻,他忽然很想家……

PS:许多人将富良江视若求江上游的如月江,非是。一是决里隘(谅山南部地区)之战后,宋军一路向西,这才南下,约是走的越南富良、太原、永安这一线,这里是如月江的上游,河道并不宽,而且是枯水时季,不知李朝战舰有多大,即便不大,随潮水驶进来,也起不到阻挡十万宋军的作用。二是此战发生在如月江,那离交州城就不是三十里路,而是百余里路。

准确的地点大约是在越南永安下面,河内与越池中间的江段。只有在这里,一旦渡过红河,离河内便只有三十宋里。

不过如月江也发生了一场小规模的交锋,李常杰率军夜袭苗履营,大约击杀了千余宋军,便是越史鼓吹的所谓大捷,实际是李常杰并未讨到好处,故苗履回国后受到赵顼的嘉奖。而且千余士兵的伤亡对于三十万军民来说也不算什么,估计在思明州几乎每天都要抬出一千具因为疟疾而死的尸骸。

第八十四章 智慧第157章 爱惜第八十八章 箭神第三十八章 涨租子第203章 提花第136章 同归于尽(上)第100章 朝天第202章 万亩第二十五章 盆地论第188章 父子第185章 小水利第208章 犹豫不决第132章 户帖第184章 免费第149章 燕离(上)第四章 箱子第129章 导水第118章 取之(下)第188章 父子第167章 凤凤第十五章 租子第102章 小楼一夜听春雨第103章 鞭贵第177章 农学第九十五章 碰不得第191章 作死(一)第四章 箱子第四章 箱子第110章 德鲁伊第七十一章 淘沙第七十四章 联亲第八十九章 捕鱼第121章 传奇(下)第181章 大宏愿第139章 河东河东(一)第125章 凤凰(下)第217章 敢死队第九十一章 拜年第212章 三年第八十五章 退钗第117章 取之(上)第187章 菊花五月开第209章 农家第三十四章 山塘第六十八章 初见第九十七章 开始(下)第七十八章 赔罪第208章 犹豫不决第三十一章 偷菜第108章 蜕变(上)第三十章 雇人(下)第226章 风暴(下)第八十七章 快乐的时光第170章 小白脸(下)第113章 燕子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161章 见(二)第217章 敢死队第103章 鞭贵第十六章 跳脚第148章 瘦痴了(下)第十章 可恶(下)第六十二章 赤佬第十四章 家第225章 风暴(中)第六十章 石板第八十八章 箭神第五十六章 借钱第208章 犹豫不决第205章 卖弄(上)第七十四章 联亲第九章 可恶(上)第三十章 雇人(下)第175章 青玉案(五)第七十一章 淘沙第十一章 短命鬼第七十三章 梁得宁第四十七章 征丁第七十章 制度第八十九章 捕鱼第九十四章 花灯第六章 团行第105章 真正的开窍(上)第149章 燕离(上)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三十二章 打架第六十四章 饲料第131章 大佃户第209章 农家第206章 卖弄(下)第148章 瘦痴了(下)第166章 两面受敌第113章 燕子第113章 燕子第九十八章 彼之毒药,我之良草第188章 父子第225章 风暴(中)第九十七章 开始(下)第141章 河东河东(三)第八十章 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