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要不然,他岂有不杀杨冲之理,而随着杨冲的妻儿尽被马腾所杀,杨冲已和马腾彻底决裂。

“大都督,我们何时决战?”

“不急!”董杭说了一句,接着说道:“传命各部休整,正常防守,子书,你代我出使羌部,彻底断绝马腾的后路。”

“马腾就有一半是羌族血脉,而羌族是五胡中最强悍的一族!”荀攸说道。

“所以呀,有马腾在西凉,羌族才不敢入侵,但是论血脉,他马腾是无法和我董家相比的,我娘就是羌族女,而我兄嫂,嗯,也就是我早年战死的兄长所娶之妻亦为羌族女,而我父相在的时候,羌族五部和我董家互有嫁娶,我那些从未见过面的姐姐们,都嫁入羌族!和我们董家相比,马腾在羌族那里根本说不上话。”董杭笑道。

“是,公子。”

“董引,你回靖远一趟,让苏烈表兄前来,由他和子书一起出使羌族。虽然羌族五部不和,但羌族五部一荣一损,我倒要看看,是谁在背后挑起战端,杀我外公和兄嫂两族!”

“哥,我这就去!”董引说了一句,便出了大帐往靖远方向而行。

“子书,这个交给你!”董杭将一块古朴的玉佩交给了王艮。

“公子,这是……”

“这是信物,是我这次出长安前,父相交给我的,也是我娘的遗物,你执此玉佩,到中越部请出早已不问宗族之事的各族族长,让他们主持公道。”

没错,西凉马腾一旦被杀,边境可能会不稳,这也是董杭考虑最多的,现在他指定杨冲来镇守边境以外,还要用自己的身份,和羌族达成协议,而不论是当年的董卓,还是现在的马腾,在西凉之时,五胡之祸都是绕不过去的。

同样的,到了董杭这里,他也绕不过去,羌族为胡部之首,只有稳定了羌部,他才能和马腾决战,以他董家的身份,虽然董卓已经有几年不在西凉,但是话语权远不是马腾可比。

甚至于有了这次出使,还能稳定羌部,维持边境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安定。

现在正值乱世,不能让外族有机可乘,而现在和胡部开战的话,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子书,我的意思你明白,你我心照不宣。”

“公子放心,我明白。”王艮说道。

“好!”

“大都督,可否由我校事府的人随行!”杨书立时出列言道。

“准。”

……

两日后,苏烈到达,羌族为内羌和胡羌两支,虽然跨了个国度,但是却是同宗同族,而董杭之母和他的兄嫂正是这内羌二部,却是被马腾所灭。

“表兄,这次,就由子书还有校事府的人随你前去,无故挑起战端的人,看他们如何解释!”

“放心吧,表弟,我本来就要在灭了马腾之后去找他们理论,他们这是分裂同宗!”

“好,等你们回来,我们合围马腾,为我们家报这灭族之仇。”

苏烈点点头,当日便出发,只要稳定了羌部,那么胡部将不敢进犯疆土。

“传我令,派小队绕过凉州城,寻找被打散或蛰伏的北越和南越部族人。”

“是,大都督。”

……

长安,鹛坞,转眼五日。

现在的鹛坞随着又有三个小孩的降生,西院中,似乎每夜都有小孩的哭闹之声。

嗯,虽然把董卓也吵的睡不着,但是他宁愿被这样吵着,这听到小孩的哭声,他心里都是乐呵呵的。

想想他自己一生,就只有两个儿子,而现如今,董杭已经和他持平了,两个亲儿子,两个养子,所谓的持平比的是亲生儿子的数量,虽然隔代之下,养子他同样当做亲孙子来对待。

但是这不同,因为养子是无法继承基业的,他辛劳的这辈子,已站在了高位,他自然想把董家的大业一直延续下去。

“相国,恭喜。”李儒笑道。

“你不也一样吗,就是这外孙,咱家也疼。”董杭大笑,喜事是一件接着一件。

“想想少公子不知不觉的,连子嗣都有了。再想想一年前,相国整日担忧的样子。”李儒感慨,这些话,在平时他可不敢说出来,而现在,他也是有感而发啊。

董卓一愣,像是想到了什么,便说道:“李儒啊,你这么一说,咱家倒是也这么觉得,就像是一夜之间,杭儿真的就长大了。现在西院中,还有两个肚子还挺着呢,说不定又是一个孙子。”

“报,相国,西凉少公子的信。”

“拿来。”董卓说了一句,李儒便从传信官手中接过了竹简。

不是一卷,是好几卷,那是董杭分开来写的。

李儒挨个打开,扫视一遍。

“何事?”

“是公子大破乌鞘岭的消息,乌鞘岭天堑要塞,被公子新任命的校事府大统领杨书及校事府六人,和大军里应外合,攻陷武城后,又在安城和古浪峡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赚开城门,一夜之间,连下三城。现在少公子屯兵于古浪峡,正和马腾对峙,以期合围凉州城,彻底将马腾斩尽杀绝。”

“好,我儿果然有咱家的风范,乌鞘岭一破,马腾必败无疑。”董卓双目放光,随着董杭一次次给他带来惊喜,他都觉得自己的高位,远不如儿子有出息强。

“这是少公子的奏请,他奏请,封杨书之父杨秋为左骑将军,在大将回撤之时,由杨秋镇守祖厉门户,封乌鞘岭大首领杨冲为武威郡郡守,封二首领吉虎为酒泉郡郡守,封三首领于亢为张掖郡郡守。其目的,是用这三兄弟来防胡部入侵西凉。”

“你认为呢?”

要不然,他岂有不杀杨冲之理,而随着杨冲的妻儿尽被马腾所杀,杨冲已和马腾彻底决裂。

“大都督,我们何时决战?”

“不急!”董杭说了一句,接着说道:“传命各部休整,正常防守,子书,你代我出使羌部,彻底断绝马腾的后路。”

“马腾就有一半是羌族血脉,而羌族是五胡中最强悍的一族!”荀攸说道。

“所以呀,有马腾在西凉,羌族才不敢入侵,但是论血脉,他马腾是无法和我董家相比的,我娘就是羌族女,而我兄嫂,嗯,也就是我早年战死的兄长所娶之妻亦为羌族女,而我父相在的时候,羌族五部和我董家互有嫁娶,我那些从未见过面的姐姐们,都嫁入羌族!和我们董家相比,马腾在羌族那里根本说不上话。”董杭笑道。

“是,公子。”

“董引,你回靖远一趟,让苏烈表兄前来,由他和子书一起出使羌族。虽然羌族五部不和,但羌族五部一荣一损,我倒要看看,是谁在背后挑起战端,杀我外公和兄嫂两族!”

“哥,我这就去!”董引说了一句,便出了大帐往靖远方向而行。

“子书,这个交给你!”董杭将一块古朴的玉佩交给了王艮。

“公子,这是……”

“这是信物,是我这次出长安前,父相交给我的,也是我娘的遗物,你执此玉佩,到中越部请出早已不问宗族之事的各族族长,让他们主持公道。”

没错,西凉马腾一旦被杀,边境可能会不稳,这也是董杭考虑最多的,现在他指定杨冲来镇守边境以外,还要用自己的身份,和羌族达成协议,而不论是当年的董卓,还是现在的马腾,在西凉之时,五胡之祸都是绕不过去的。

同样的,到了董杭这里,他也绕不过去,羌族为胡部之首,只有稳定了羌部,他才能和马腾决战,以他董家的身份,虽然董卓已经有几年不在西凉,但是话语权远不是马腾可比。

甚至于有了这次出使,还能稳定羌部,维持边境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安定。

现在正值乱世,不能让外族有机可乘,而现在和胡部开战的话,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子书,我的意思你明白,你我心照不宣。”

“公子放心,我明白。”王艮说道。

“好!”

“大都督,可否由我校事府的人随行!”杨书立时出列言道。

“准。”

……

两日后,苏烈到达,羌族为内羌和胡羌两支,虽然跨了个国度,但是却是同宗同族,而董杭之母和他的兄嫂正是这内羌二部,却是被马腾所灭。

“表兄,这次,就由子书还有校事府的人随你前去,无故挑起战端的人,看他们如何解释!”

“放心吧,表弟,我本来就要在灭了马腾之后去找他们理论,他们这是分裂同宗!”

“好,等你们回来,我们合围马腾,为我们家报这灭族之仇。”

苏烈点点头,当日便出发,只要稳定了羌部,那么胡部将不敢进犯疆土。

“传我令,派小队绕过凉州城,寻找被打散或蛰伏的北越和南越部族人。”

“是,大都督。”

……

长安,鹛坞,转眼五日。

现在的鹛坞随着又有三个小孩的降生,西院中,似乎每夜都有小孩的哭闹之声。

嗯,虽然把董卓也吵的睡不着,但是他宁愿被这样吵着,这听到小孩的哭声,他心里都是乐呵呵的。

想想他自己一生,就只有两个儿子,而现如今,董杭已经和他持平了,两个亲儿子,两个养子,所谓的持平比的是亲生儿子的数量,虽然隔代之下,养子他同样当做亲孙子来对待。

但是这不同,因为养子是无法继承基业的,他辛劳的这辈子,已站在了高位,他自然想把董家的大业一直延续下去。

“相国,恭喜。”李儒笑道。

“你不也一样吗,就是这外孙,咱家也疼。”董杭大笑,喜事是一件接着一件。

“想想少公子不知不觉的,连子嗣都有了。再想想一年前,相国整日担忧的样子。”李儒感慨,这些话,在平时他可不敢说出来,而现在,他也是有感而发啊。

董卓一愣,像是想到了什么,便说道:“李儒啊,你这么一说,咱家倒是也这么觉得,就像是一夜之间,杭儿真的就长大了。现在西院中,还有两个肚子还挺着呢,说不定又是一个孙子。”

“报,相国,西凉少公子的信。”

“拿来。”董卓说了一句,李儒便从传信官手中接过了竹简。

不是一卷,是好几卷,那是董杭分开来写的。

李儒挨个打开,扫视一遍。

“何事?”

“是公子大破乌鞘岭的消息,乌鞘岭天堑要塞,被公子新任命的校事府大统领杨书及校事府六人,和大军里应外合,攻陷武城后,又在安城和古浪峡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赚开城门,一夜之间,连下三城。现在少公子屯兵于古浪峡,正和马腾对峙,以期合围凉州城,彻底将马腾斩尽杀绝。”

“好,我儿果然有咱家的风范,乌鞘岭一破,马腾必败无疑。”董卓双目放光,随着董杭一次次给他带来惊喜,他都觉得自己的高位,远不如儿子有出息强。

“这是少公子的奏请,他奏请,封杨书之父杨秋为左骑将军,在大将回撤之时,由杨秋镇守祖厉门户,封乌鞘岭大首领杨冲为武威郡郡守,封二首领吉虎为酒泉郡郡守,封三首领于亢为张掖郡郡守。其目的,是用这三兄弟来防胡部入侵西凉。”

“你认为呢?”

“我认为可行,现在杨书正跟在少公子的身边,而且从表文来看,公子对他极其信任,所以杨秋任左骑将军镇守祖厉门户自然可行,而另外,于亢和杨秋为姻亲,而杨冲和马腾一样,也有羌人血脉,由他镇守武威郡也合适,公子信中所言,杨冲已与马腾反目成仇。”

“那杭儿的表文一切照准,明日支会朝堂,下达调令。”

“是,相国。”

“还有这一封,是公子给您的密信,所言建立校事府的目的所在,为监察百官,还指定了校事府大统领,正是杨秋的儿子杨书。”

“他自己看着办吧。”董卓摆摆手,如此大才的儿子,做事他也放心。

第四百二十三章第四百零四章第五百一十一章第三百七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二章 他大胆第一百一十七章 你师兄师弟叫什么?第三百九十六章第三百七十七章第五百四十一章第五百章第三百二十五章 爹,我回来了第三百九十八章第三百六十二章 要淡定第三百三十四章 破釜沉舟(一)第四百五十七章第八章 我再问一遍第五百二十四章第四百九十八章第八十八章 被抢先了一步!第三百一十四章 夜话(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赏之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双喜第四百零七章第三百二十章 见故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调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消寂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哭二闹(求订阅)第八十七章 来之不易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夜过后(改)第九十八章 大婚遇刺(上)第三百零二章 兖州时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震慑(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三个月第三十二章 远虑与近忧第四十九章 可怕第三百七十七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对决第四百五十五章第四百六十二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苦命鸳鸯(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放虎归山第九十七章 还活不活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釜沉舟(三)第五百三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荀攸一计平八城(二)第四百五十八章第四百零四章第四百四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长安第一百四十二章 他大胆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关第四百一十五章第五十六章第四百九十一章第八十五章 正轨(求点击收藏)第三百三十三章 会师第三百六十章 益州内乱第五百零二章第三百五十七章 伊始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三百四十一章 返回豫州第二百六十五章 苦命鸳鸯(二)第三百零一章 巾帼不让须眉(五)第五章 心甘情愿第六十九章 从未被超越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见河东第四百四十八章第九十六章 黑夜、肃杀第一百零一章 死刑犯暴起第七十七章 一人一马第二百零七章 指点江山(二合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董卓惊怒第四百五十五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步第三百八十六章第五百二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震慑(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要死,我们死在一起!第四百零七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朝堂第三百六十九章第七十四章 楚有璞玉第四百六十三章第四百五十六章第五百一十九章第四百零二章第五百三十一章第二百四十章 那是你画的吗?第三百四十一章 破釜沉舟(八)第十章 这些人该杀!第一章 董杭第二百四十三章 军费第三百四十二章第五百四十章第三百一十五章 夜话(三)第五百零八章第三百九十二章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五章 心甘情愿第一百六十七章 没有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