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香饽饽

《石头》的首日票房198万,虽然远远比不上年初上映的、李连结加持的《霍元甲》800万的开画成绩。但是要知道整个2006年的华语电影票房成绩几乎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虽说上半年上映了一批优秀电影,比如《天狗》、《我们俩》、《理发师》之类的,却是曲高和寡。

整个上半年的国产片的票房成绩单是第一,《霍元甲》1.05亿;第二了,《理发师》800万;第三,《血战到底》200万,第四,《看上去很美》157万……

《石头》的首日票房差点就跻身上半年国产片票房前三了。

博纳这次一共签了二十六家院线,但说实话院线方面一开始并不太看好《石头》。毕竟这年头卖座的都是些大制作电影,所谓低成本、小制作的电影在院线的存活时间基本上不会超过一个星期。

这次也就是博纳出面,如果换一家发行公司,只要不是中影,可能压根就签不到二十六家院线这么多。很多院线可能原本想着给博纳一个面子,然后视具体情况削减排片,但是首日198万的票房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

院线方面压根就不用博纳打招呼,自动的增加排片,有钱怎么可能不赚呢?而于东的反应同样很快,也很有破例,立马又追加了两百万的宣传费用。

七月一日是周六,《石头》的票房毫不意外地超越了已经上映半个多月,连续三周拿下票房冠军的好莱坞大片《超人归来》,达到了340万,第三天更是高达420。首周末三天一举拿下958万的票房,一举超越《超人归来》成为周冠军。

银弹加口碑优势,媒体也开始发酵。

《南都》元蕾亲自撰文,直接以“《疯狂的石头》,比冯晓刚还要搞笑!”为标题,文中写道:真的,请你们所有人,给中国电影一次机会吧!如果《疯狂的石头》不卖座,他们就会说:你看,观众就是傻嘛。

如果《疯狂的石头》不卖座,他们就会继续制造《无极》这样的电影,因为:只要有明星,弱智又何妨。

如果《疯狂的石头》不卖座,中国电影就会继续不重视编剧——因为业内人士们会说:你看,重视了也没用嘛。

然后,我们就永远只能看低能又光鲜的国产片,看完骂娘,然后回家看盗版碟。

然后,我们的电影就只能在一坨坨狗屎里烂掉。

然后,你说这关我鸟事。

然后,……

此刻,没什么比我们手中那张《疯狂的石头》的电影票对中国电影更有意义了。”

文风犀利,吆喝卖力!

只是她把《无极》拿出来鞭尸,倒是让贺新有几分尴尬。

而任何都比不过口碑相传。凡是看过电影的人,无不向身边的朋友同事推荐。于是乎,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影院,再推荐,又有了二次,三次,四次传播。

“看完球,马上来看石头!”

“我已经笑抽了!”

“艾玛,国内终于有人会拍商业片了!”

“看过这部电影,我只觉得以前看的电影都是垃圾!”

除了影迷,影评人也是一片赞誉:

“中国的低成本电影市场并非漆黑无光。只是你不会拍而已。在我看来,石头最出色的不是故事架构,而是里面的语感氛围,完全是生活化、视听化的。但长期以来。中国电影擅长的是小说、散文甚至诗歌式的对白,美感有了,看多了却审美疲劳。”

“石头对中国电影的意义,绝对大于这部影片本身。它有真诚,有态度,有才气。有运气,还有一个完美的投资方。因为电影归根结底是给观众看的,而非官员用金钱、名气堆砌出来的政绩工程。”

“不要以为商业片好拍,你拍部烂片容易,但拍一部受观众喜欢的商业片才是大本事。石头便是如此,并未表达什么深刻的主题,仅仅为了娱乐大众。近二十年,中国电影只有一个冯晓刚能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如今又多了个宁皓。当然这个年轻人能走多远,还要看他的心性和素质。”

这也使得工作日的票房居然不跌反涨,从周一到周四的票房都在四百万以上,周五更是一举突破了六百万。

片子大卖,加上宣传费用的增加,路演行程临时调整,增加了一下子又增加了十来个城市。没办法只能兵分两路,贺新带一组,宁皓带一组,考虑到人气,贺新和程好俩口子不得不拆开,马不停蹄地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

徐光头很帮忙,不光是参加了上海的路演,就连上海周边的南京、杭州、苏州、宁波都帮着一起跑了一圈。

另外,邓朝和刘液也都离开各自的剧组,火线报到。他们的经纪人都不傻,《石头》火了,顺带着演员也沾光,同时还能获得大量曝光的机会。

其实《石头》上映的首周还有一个优势是正值世界杯期间,在德国举行的世界杯直播都在下半夜,看过午夜场去酒吧看球正好是无缝对接。

尤其是世界杯决赛上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的那一幕,于是球迷们纷纷调侃“齐达内:我顶你个肺!”

千万别小看这样一个梗,激发了国内数量庞大的球迷群体的又一波观影热潮。

首周末三天将将一千万,第二周三千七百万,到了七月十六日第三周结束,《石头》上映十七天票房一举突破了八千万。

但到了第四周,上座率明显下滑,没办法网上和满大街都是的高清版的盗版,不可避免地分流了票房,但是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如果运气好的话,那可是妥妥破亿的节奏啊!

这年头破亿是什么概念?

当年,国师凭借《英雄》2.48亿的票房,成为了“亿元导演俱乐部”的第一名成员。两年后,他的《十面埋伏》也卖出了1.56亿的票房。

同年,裤子的《天下无贼》卖出1.26亿,成为俱乐部的第二位成员。之后,便是周星星的《功夫》1.73亿、陈大导的《无极》1.8,以及今年年初上映的于仁泰的《霍元甲》1.05亿。

一共就六部。

宁皓才多大?29岁啊!居然有希望跟这一票前辈大导并列。更别提黄博、刘华、张奕这些人,以前有几个知道的?

于是乎,甭管当红的,不红的,半红不黑的导演和演员,那叫个羡慕嫉妒恨!

“1,2,3,热烈庆祝《疯狂的石头》大卖!”

“呯!”

“哗啦!”

随着临时客串主持人的黄博中气十足的吆喝,最大的功臣宁皓居中,于东跟贺新分居两侧,两人拿着小锤子一顿乱砸,那带着“八千万”字样的大冰块转眼就变得稀巴烂。

随即,三人倒酒,底下的几十号人也手捧酒杯,齐刷刷的向前高举。

“干杯!”

不知是酒精作用,还是太过兴奋,大家的脸上都泛着层红光。尤其是宁皓,麦克风刚拿到手,就有些控制不住:“谢谢胡林语、张成、杜元、……没有你们陪我在重庆奋战,我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谢谢滔子,勃哥,华哥、张奕……没有你们的出色表演,我也不会实现那么多想法。我更感谢阿新和于总,没有你们的信任和支持,我……”

他说着说着,终于一声哽咽,卡了壳。

“大喜的日子哭啥?”

贺新同样很兴奋,虽然他不清楚原版《石头》的票房是多少,但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多,而且这一切都是自己推动的,他由衷的感到自豪。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次凭借《石头》的大卖,再一次能够赚的盆满钵满。

《石头》的制片成本才仅仅五百万,加上六百万的宣发,一共一千一百万,如果将来票房能够的破亿的话,足足有两千万的净利润,新皓传媒和博纳二一添作五,一家一千万。

这还不算后续的海外收益、DVD、电视台版权收益等等,尽管不多,但这蚊子腿也是肉啊!

他利索的接过话筒,朝下面大声道:“大家吃好,喝好,红包每人都有。”

“耶!”

大家就爱听干货,顿时一阵欢腾。

甭管演员、幕后主创,红包都有,数目不是太多,就是图个喜庆。当然这段时间卖力跑路演的多一点。

由于庆功宴没请外人,所以都很放松,你敬我,我敬他,气氛和谐。贺新这段时间是累坏了,他还从来没有象之前半个月那种高强度的跑路演,而且他作为老板之一兼最具人气的演员,每次到路演现场,最卖力的,话说的最多的就是他。前几天喉咙都哑了,今天刚刚才恢复过来。

他没敢多喝,拎了杯柠檬水躲在角落里跟张奕聊天。

“二爷,丽娟这个角色有人没?”

张奕这货挺有意思的,他如今对贺新特别感激,随着《石头》的大卖,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演员一下子知名度大增。前几天甚至还接到了部队文工团领导电话,对他提出了表扬。

而且之前贺新又敲定了让他出演《双面胶》的男一号,要知道之前他都是在电视剧打酱油的,最大的角色也就是在康导的《士兵突击》里混了个班长的角色。一下子蹿升到男一号,这是他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他比贺新大两岁,叫贺老师吧觉得有些见外跟不合适,叫小贺或者阿新又显得有些托和不够尊重,索性就学着拍《乔家大院》时的称呼叫他二爷。多少还有点半开玩笑的意思。

自从汤维放了鸽子之后,女主角的人选暂时还没定,张奕心里还挺忐忑的,好不容易有一个能出演男一号的机会,最担心节外生枝。

“你觉得你二少奶奶怎么样?”贺新笑着跟他道。

“谁?你说琴琴姐……”

“不是,我说的程好!”这货忙道。

“哦,吓我一跳。”

张奕这才笑着点点头,道:“琴琴姐长的太温柔了,跟丽娟有点不搭。”

他老早就拿到剧本开始做准备了,不光是自己饰演的人物,对整部戏里的人物都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贺新瞧了瞧在人群中长袖善舞的女朋友,也跟着点点头。相比蒋琴琴的温柔如水,自己女朋友确实是有点刁蛮、尖刻,跟丽娟这个人物很贴近,只是这家伙到现在还没点头。嗯,看来自己还得多卖力点,做做工作。

“聊什么呢?”

这时于东端着酒杯笑呵呵地走过来。

这次《石头》的票房大卖,可能他比宁皓、贺新都还要更加兴奋几分。

别看博纳这些年发展的脚步很快,几乎垄断了所有香港电影在内地的发行,但是真要论有点分量的作品一部都没有。

国师的作品新画面垄断,陈大导跟中影合作,冯晓刚则是华艺的头牌。原本他对《石头》这部小制作的喜剧片并没有抱多大期望,一不留神却放了个卫星。要知道自从去年跟保利合作之后,“上市”一直是他的目标。相比实际的经济利益,他更看重的由此带来的品牌形象和前景。

张奕看到于东一副要找贺新有事的样子,连忙知趣的告辞。

于东瞄了一眼张奕的背影,感慨道:“小贺,我现在真的很后悔没有参与到你的下一部作品。”

《双驴记》当初贺新还让小豆丁主动联系来着,结果人家不感兴趣。

“要不然你们再投个两百万?”贺新笑道。

《双驴记》同样也是小制作,顶天也就三四百万的投资。

于东苦笑着摇头道:“我是真想投啊,但这事我可做不出来。”

说着,他才道:“有件事我跟你商量一下。”

шωш⊙ттkan⊙¢ o “什么事?”

“你知道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嘛?”

于东吐出一串貌似三个单位的名字。

贺新愣了愣,老实摇头道:“呃,不知道。”

“这家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就是……”

于东很详细的把这家公司的性质解释了一遍,实际上就是由中影、华纳、横店按4:3:3的股份投资成立,专攻出口转内销的操作,总经理是韩三爷。

公司刚成立不久,需要一些有亮点的作品。这不韩三爷就看上了新晋崛起的宁皓,想让他帮着拍部卖座的片子。

“这你问浩子去呀,你问我干嘛?”

“你是大老板,我当然得先征求一下你的意见,要不然你不放人怎么办?”于东笑着道。

接着凑近压低声音道:“这件事你和浩子无论如何都得帮帮忙,你知道明年老杨要退了,我师父……不过我师父说了他们计划投资一千五百万,剧本由浩子定,拍摄不干涉,另外个人待遇方面浩子可以有一定比例的票房分红。”

此时的韩三爷严格意义上来讲还不是中影的大老板,他目前的职务是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上面还是一个董事长的。

贺新当然听得懂于东的潜台词,沉吟道:“我们公司能不能投点?”

“这个倒不是不能商量,到时候具体可以谈。我是先跟你打过招呼,你跟浩子先商量一下,要是没问题,回头我就让中影方面跟你们接洽。”

不得不说,中影通过于东传过来的话,对于宁皓来说是诚意满满且信任十足,等于是全权委托,只给钱,别的啥都不管。

当然这也是因为《石头》的大卖,如今的宁皓在业界大佬的眼里无疑就是一个香饽饽。

第五百二十七章 表演指导第五百十一章 人和驴第一百二十章 贺新的抖m倾向第二百六十八章 女朋友的危机感第八百十七章 终于卸货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香格里拉第一百七十七章 胖头鱼第六百七十八章 新婚得住新房子第二百九十章 等待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是为了钱第二十一章 担心你第三百八十七章 超超第二百四十八章 都是套路第三百三十七章 带资进组和开机发布会第六十三章 贺新的舔狗男友生活第八百七十六章 顺利入围,竞争激烈第八百五十二章 天伦之乐第六百九十一章 弦崩断了第五百二十九章 跟上节奏第四百八十九章 患得患失第五百四十二章 版权敲定第六百八十二章 加戏第八百五十八章第六章 菜鸟的忧伤第二百四十四章 心疼,责备第五百零七章 村花第四百十二章 一山不容俩雌虎第四百九十三章 双面胶第六百四十一章 净欺负老实人第十四章 朋友第三百八十四章 行规如此第一百八十二章 画魂第八十六章 惊喜(二)第八百零六章 大肚婆镇场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开拍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认同第四百七十四章 双驴记第八百七十二章 期盼越来越强烈第六百九十一章 弦崩断了第五百零七章 村花第二百四十九章 开拍第一百五十三章 戛纳红毯第一百六十三章 不好意思,我男朋友来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返校第三百五十章 我要考研第五百四十章 公司还是简单点第一百八十八章 贺新是耕地的牛第五百十五章 日常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舒服第四百十五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第六百零九章 同步记录片第五百二十一章 脑洞大开和事情繁杂第二十九章 进展良好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个和尚的蜕变第二百零六章 原来早就已经爱上他第七百九十章 姐姐罩着你第四百零一章 好消息接二连三第八百二十四章 颁奖嘉宾第三百六十四章 善后第七百十三章 真实情感爆发?第一百三十四章 愚人节第七百八十九章 丝滑顺畅第七百零三章 子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喜欢就好第八章 大牌驾到第七百八十二章 《我愿意》开机第一百九十一章 切磋第五百四十一章 万箭穿心第六百九十一章 弦崩断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偶遇第五百六十四章 人在逆境中最需要信任感第一百四十三章 相互学习第八十三章 实至名归第四百八十九章 患得患失第五百八十一章 采访第七百九十七章 演员第六百八十六章 小插曲第八百十八章 这就是我的天使第二百五十二章 好消息!好消息!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贺,我就佩服你特大气第一百七十二章 冰冰姐撞车啦第四百十三章 戏疯子,琼女郎第八百八十八章 耍大牌第三百二十六章 香格里拉第七十八章 湾湾行第八百二十七章 腿玩年第四百零三章 新剧本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潜力的新人第七百七十四章 导演程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我愿意》开机第五百九十一章 恭喜你啊!第五百九十六章 何必让华艺分一杯羹第五百零五章 两手准备第八百三十三章 白百合第五百八十四章 一个关于反抗的寓言故事第五百章 《石头》上映第六百七十九章 学习指南第一百五十六章 得失心第九百十六章 你自己做过什么,不知道么?第六百六十八章 东京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