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不自信和自信

九月十七日,从威尼斯铩羽而归的《太阳照样升起》首映。可能是因为受到了在威尼斯被冷落的刺激,姜闻力图在国内市场扳回一城。

铺垫盖地的物料宣传外加马不停蹄的各地路演,可惜一经首映,观众的普遍反响就仨字——看不懂!

尽管姜闻在广州宣传的时候声称:“其实人生包括生命有很多东西都是你不能明白的,同样如果电影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就是我希望的。观众能够有自己的观点去看待这部影片是非常好的,在懂和不懂之间讨论都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一部电影能够在看了以后被人们争论和讨论,就是最大的成功,在我看来就是打入了人们的心里。”

同时还霸气的宣称:自己有很多幽默的想法,象那种贺岁的喜剧片他一年能拍十部。但是他个人不愿意拍纯粹搞笑的影片娱乐大众,而是要追求自己的艺术品质追求。

好嘛,死鸭子还嘴硬。

首周末三天,尽管媒体公开报道《太阳》票房达到680万,但是只有于东心里最清楚,实际票房连400万都不到。比如被称之为国内大票仓的上海,联合院线首周末票房都不足50万,还没有超过上映了两周的海外引进片《狮口惊魂》。

于此同时,《太阳》也在观众和评论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围绕看懂和看不懂几乎形成了打讨论。

别看于东在接受采访时还口口声声表示:目前外界的争议,我们认为这对《太阳》的票房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该片已经从一个单纯的电影上映,渐渐转化成了一个时尚话题,这样关注它的人群会越来越多。

其实他心里很清楚,尤其是当发现盗版已经流出,这次《太阳》一共发行了六百多个拷贝,投入的宣传资金高达上千万,亏损已成定局。

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盗版肆意妄行的年代里,电影上映尤其看重首周的票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和盗版抢时间。这对于电影的制片方和发行方来讲都是很无奈且不可逆的事情,国情如此。

比如原时空《石头》仅仅以两千多万票房,宁皓就被圈内誉为“鬼才导演”,三爷力挺。原因就在于《石头》是靠口碑传播,当观众知道这部电影的时候,盗版已经满大街了。但就算如此,《石头》依旧能够拿下两千多万的票房,殊为不易。

而这个时空,因为贺新的主角光环,加之先期宣传投入大,电影的视听效果被原版强了不是一星半点,才使得《石头》一举拿下了九千多万的票房。

“东哥,怎么脸色这么差?”

贺新一看到于东不免吓了一跳,跟十来天前在威尼斯的那个神采飞扬的于总的相比,这会儿他那张胖胖的大脸明显瘦了一圈,头发乱糟糟,眼睛深凹还布满了血丝,一副睡眠不足的样子。

于东摆摆手,一脸期待道:“阿新,这次哥哥全靠你了,就指望你们《双驴记》能一炮而红。”

“东哥,瞧你说的,《双驴记》是我们公司电影,我当然希望票房飘红喽!”贺新笑道。

于东和坐在旁边的小豆丁、宋哥对视了一眼,道:“所以,我们决定对之前的宣传方案进行了微调。”

说着,便拿出两张A4纸递过来。

贺新接过来瞄了一眼,上头首先博纳又追加了两百万的宣传资金,这对于《双驴记》来说是大好事,但接下来的宣传路演安排,贺新一看就不淡定了。

他顿时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连声道:“半个月跑十二个城市?不行不行,我这儿拍着戏呢,哪有那么多时间?再说《双驴记》从根子上讲就是一部文艺片,不是商业片,不可能出现《石头》那样的奇迹!”

贺新这话没毛病,文艺片和商业片在票房上有天然的鸿沟。就象前两天姜闻的《太阳照常升起》票房表现不佳,上海联合院线的一位副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差不多的票价,观众是选择看深奥、难懂的《太阳》,还是选择看简单、惊险、纯粹感官刺激的海外片,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虽说《双驴记》在威尼斯拿了评委会大奖,但那又这么样呢?去年贾科长还拿了金狮奖呢,他的《三峡好人》在国内上映了三天就下架了,票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三峡好人》没有豪华的场景、没有大腕明星、没有华丽的题词,有的只是残垣断壁、普通人生和平淡对话,更没什么宣传,这样的结果似乎意料之中。

纵然如今《双驴记》炒的很热,博纳方面还要源源不断投入宣传资源,而且片子里的故事情节较一般的沉闷的文艺片看起来要更加有趣。

可文艺片毕竟是文艺片,改变不了相对小众的现实,放眼全世界都是如此。远的不说,就说前几年楼烨的《紫蝴蝶》,就算同时有当红的章紫怡、冯元征和他本人加持,但最后的票房堪堪只有300万。

所以贺新对《双驴记》在国内的票房期望不高,能有个一千多万的票房,收回成本,海外收益净赚,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而如今这个计划,显然是把这部文艺片当做商业片的阵势来宣传。相比《双驴记》的票房,他更担心自己的档期。之前就因为程好的意外受伤,就已经耽搁了一个星期,如今因为宣传又要多搭进去一个星期,完全打乱了他的档期安排。

“我们也没希望《双驴记》能够复制《石头》的奇迹,但是至少票房数字要好看点,这对我们公司很重要。”于东摊着手道。

于东的意思,贺新多少有点明白。自从博纳完成了首轮融资,背靠保利这样的大老板,哪怕《太阳》亏损,也不会伤及多少皮毛。但于东更看重的是业绩的亮眼,因为这个关系到保利博纳今后能否顺利的登陆美国纳斯达克。

博纳一心想谋求海外上市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而且我们做过市场调查,正是因为《太阳》的评论不佳,观众对《双驴记》的期待值很高,我们对《双驴记》的票房预测还是乐观的,很有必要加强宣传攻势。所以,兄弟,只有辛苦你了。”

于东说起外界对《太阳》的评价不佳难免一脸郁闷。作为曾经的文艺青年他对姜闻的这部新作,从一开始就很好看,虽然之前在威尼斯铩羽让他有种不祥的预感,但还是期望能够在国内打个翻身仗,毕竟姜闻之前有过成功的例子。但是以现在惨淡的票房,他甚至认为国内观众的审美观产生了严重的下滑。

包括之前他硬着头皮说什么争论是好事,能够提高关注度。但现在看来,所谓的好评都是来自于评论界的自嗨,而在观众群体就是一边倒的看不懂、不好看。

“于总说的没错,《双驴记》在国内市场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的。就算是文艺片,前年《如果爱》和《千里走单骑》都拿到了三千万的票房,我觉得《双驴记》比这两部片子要好看。”小豆丁也跟着帮腔道。

“那是你觉得,我要的是观众觉得。”

贺新没好声气的怼了她一句,同时也瞟了于东一眼。毕竟于东当时也觉得姜闻的《太阳》要胜过《双驴记》太多。

之前他一直觉得纳闷,象《太阳》这种实验性很强的文艺片成本高达六千万,居然还有人愿意为这部片子投资。哪怕导演是姜闻,这个风险太大了。

后来听了于东透露,才知道前因后果,原来《太阳》一开始的投资只有3000万,但投资方太合在投了1800万之后,发现片子拍了都没有三分之一。这种情况下太合当然不干了,剩下的1200万也不投了。为此《太阳》还停拍了一段时间。

听上去是不是很耳熟?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鬼子来了》都是这种情况,这是姜闻作为导演的一贯的尿性。就象后世《让子弹飞》站在把钱挣了之后,他在面对记者提问时那句经典的反问:“什么叫预算?”

当然姜闻之所以牛逼就在于前两部作品哪怕都超支了,但最后还是把钱给挣了。

但是这次不同,这次的缺口实在太大,大到太合都不敢赌。于是乎最后还是韩三爷出面,帮着拉来了一心想来内地发展的英黄。

英黄很上路,大手笔投了2200万。还在片子中加塞了目前英黄正在力捧的龙太子房祖明。但是即便如此,钱依旧不够。最后姜闻和周筠自己拿出了1100万,外加两人的片酬折合的1000万全部贴进去,这才完成了这部电影。

这还不算保利博纳投入的1000多万的宣传费用和六百个拷贝的支出。如果单单要靠国内票房来收回投资,最起码得要将近两个亿的票房。

现在别说两个亿了,连两千万都悬乎。

此时面对于东和小豆丁殷切的目光,贺新只能点头道:“好吧,我同意这个宣传计划,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万一《双驴记》首周票房不佳,咱们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还是按照原来的路子走。”

“你小子,电影还没上映呢,就这么没信心啊!”于东总算松了一口气,重重地拍了他一下,笑道。

说实话,国内的电影市场实在太过无常。之前他对《石头》信心满满,那是原时空中《石头》是成功的。

《双驴记》他上辈子连听说都没听说过,单纯就是喜欢这个故事才投资的拍摄的。如今虽然拿了威尼斯的评委会大奖,但对于国内的票房他实在没多大信心。

就象后世《战狼2》、《红海行动》这类题材的主旋律大片,动辄三十亿、五十亿的票房。轮到大黑牛的《空天猎》,既有范小胖、吴绣波的帮衬,又有演技派的王千原的加持,外加空战题材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原本想着就算再烂,十几二十亿或许不成问题。

结果咧……

所以,不确定因素太大。让贺新对自己未知的情况实在不敢抱过高的期望。

而且别看他现在接连接拍了《万箭穿心》和《爱有来生》,前者单纯是为了捧自家女朋友;至于后者么,除了他不排斥题材和角色,可能还有一定程度被于姐姐的美色所惑。

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往今来少不了烽火戏佳人、从此君王不早朝这种传说。

其实他现在最最上心的还是高群叔目前正在鼓捣剧本的《风声》。这才是他心目中真正意义上的大片。

于是,谈完正事,他便跟于东道:“对了,东哥,晚上我约了老高。他那边的剧本初稿已经出来了,一起聚一聚呗!”

“呃,今天晚上我实在抽不出空。不过有一点你尽管放心,你东哥的话一口一个唾沫,保证算数!哎,你大致估计一下,这部片子将来的投资大概需要一个什么数字?”

“这我现在哪知道啊,得最后剧本定了才能测算。不过我估计肯定不会比《云水谣》的投资小。”

贺新上辈子的记忆只知道《风声》最后的票房达到了两个多亿,但具体投资多少根本没有任何印象,他只能通过对原版的场景,包括演员阵容的回忆,结合目前他的所掌握的对电影的了解,有个初步的判断。

要知道《云水谣》那是实打实耗费了近3500万的投资。

贺新这会儿完全没有对《双驴记》的不自信,表现的异常自信,就象当年他力挺老高的《征服》、宁皓的《石头》一样。

第二百八十八章 出大事了第六百十七章 别闹第六百六十八章 《无极》首映第八百章 爱情的边境第五百八十七章 载誉归来第五百八十九章 演员的表演不能脱离生活第七百六十六章 闭幕第四百四十三章 逼婚第十四章 朋友第一百零五章 盘问第二百六十八章 女朋友的危机感第二百九十五章 《无极》开机第六百零五章 于老师是备胎第六百三十章 靠谱的监制第十章 生活还得继续第三百六十五章 那当然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我想请你帮个忙第六百七十四章 说话一定要算数第一百二十四章 当然喜欢阿紫喽!第九百二十七章 上眼药第四十一章 两部戏第六百七十三章 片场见闻第七百七十章 圈钱,回忆杀第六百五十七章 争第五十五章 没到手的才是最好的第八百零二章 撒娇女人有心机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喜欢就好第七百二十章 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辣椒的心思第三百五十一章 实话实说第八百二十章 原版很出色,没必要冒险第八百零五章 云南部分杀青第一百一十章 小插曲第七百六十三章 又闻“烂鱼”声第五百九十三章 贺新是大佬第六百十五章 挣多少投多少第七百九十九章 善与恶的边境(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心中永远的玛莲娜第八百四十七章 军艺校草第七百八十二章 《我愿意》开机第三百四十章 片场、古铜色、瓜哥洛第一百三十八章 高群叔脑洞大开第一百七十二章 冰冰姐撞车啦第四百九十四章 小经纪小演员第三百零二章 不自信第二百七十章 虚得很!第二百十六章 不可思议第九百零四章 人潮汹涌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头雾水第六百四十九章 钢的琴第二百二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六百三十三章 我会崩溃的第七百五十七章 都是大IP啊第三百零二章 不自信第九十九章 都是财迷第六百九十五章 一只耳第五百五十四章 男人的通病第八百六十七章 和腾哥的第一场对手戏第七十三章 入滇第三百二十二章 耿浩是谁?第七百八十三章 眉目交流第一百六十三章 不好意思,我男朋友来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柏林见闻第一百十九章 老吴是个讲究人第五百零六章 幸福来得太突然第四百四十七章 应该问题不大吧第四百三十四章 女演员颜值不够是硬伤啊第八百六十四章 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放过呢?第六百十七章 别闹第四十四章 来日方长第五百六十七章 “余则成”式的好同志第三百零八章 商业互吹第三章 不合算第五百九十一章 恭喜你啊!第六章 菜鸟的忧伤第一百六十六章 姐妹花第二百零二章 又是客串第八百二十四章 颁奖嘉宾第一百三十章 乡镇企业奖(二)第九百十五章 破案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日常第八百十一章 寡人有疾的徐光头很上进第七百二十一章 忙忙碌碌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婆,回家啦!第四百十三章 戏疯子,琼女郎第三百零五章 炒作第三百十八章 别苗头第五百三十九章 我一定会努力第八百零四章 重头戏第一百二十六章 穿着一辆小吉普第一百六十六章 姐妹花第三百九十六章 再赴柏林第三百十七章 小演员的奋斗第六百零七章 下马威第七百五十四章 黑白片的胜利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是为了钱第二百二十七章 精明的女朋友第七百九十七章 演员第八百九十九章 闺房夜话,访谈第二百二十八章 吴导的新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