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子子

贺新和很多导演合作过,有科班出身的导演,有摄影师出身的导演,也有野路子出身的导演。一般来说科班出身的导演和摄影师出身导演,他们往往更加专业,在拍摄现场一般都会亲自定机位和镜头。

但一些野路子出身的导演,包括尹立、老高、扶弟魔,包括现在的张蒙,他们有的学美术设计、有的学表演,象老高这种纯粹就是外行出身。他们在拍摄现场往往就会把定机位、镜头整个视觉方面的设计交给摄影师负责。

于是摄影师便成了半个导演,而导演则成了半个监制。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会常说“摄影师是导演第三只眼”的道理,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摄影师熟悉了这个套路之后会成为导演。

贾科长的御用摄影余力为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张蒙同样也是如此。

导演毕竟是创作者,他需要把自己的构思,独特想表达的故事的概念灌输给摄影师,然后通过摄影师把自己的想法具体化,现实起来,转化成镜头语言,然后定下色彩,运动等等的基调,形成一个统一的电影视觉风格。

前期最重要的工作是勘景,然后做画纲故事板。好在如今的剧组里导演张蒙本身就是学美术设计的,摄影师周舒豪最早也是学美术的,包括从长影专门请来的著名美术设计师张毅以及曾经在《大耳朵有福》中帮着张蒙画分镜的老张的徒弟王锁,加起来足足有四个美术师。

大家集思广益,画出来的故事板非常精美,而且构图风格也有多变。比如有经典的对称构图,有传统的居中构图、框架构图、三角形构图,还有中间隔开、通过大小不一玻璃窗分布的形成一个个隔开的独立分布小画面的经典马克吕布的构图。

不得不说经过长时间的磨练,贺新早已能够成为半个导演,从这些分镜和故事板中解读起来毫无压力且津津有味。

不光这些,在他到来之前周舒豪已经带着摄影组拍摄了大量的摄影素材,作为监制他还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这些素材。

大量的空镜头展现出空旷的荒地、破旧的工人居住区、生锈的钢铁机器等,这些都真实而贴切地展示出了这个东北重工业小城的败落与颓废。从这些空镜头的背后就能折射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下岗工人对命运的挣扎与抗争。

所有素材几乎没有特写镜头,甚至连近景都很少,大部分都是大全景、远景。展示出废弃的工厂、矗立的大烟囱、密集的管道、结冰的河流、搭着铁皮烟囱的老屋以及堆放杂乱钢铁杂物的厂房与灰色的天空。

看完所有这些,这个来自湾湾的摄影师不禁让贺新刮目相看,正如一开始小吕子告诉他的那样“这个台巴子确实有两下子!”

……

开机一个星期基本上都在磨合剧组,拍一些过场戏,演员也陆续到位,包括刚刚拍完《黎明之前》的田宇,都顾不得休息,马不停蹄的从横店直接就来到鞍山。

至于两位女主角,程好稍晚点来报到,蒋琴琴则因为戏份不多,要到拍摄后期才能过来。

《钢的琴》是发生在东北的故事,大部分配角演员都是来自辽宁话剧院,好几位都是上戏或者中戏科班出身。就连在现场帮忙的张蒙的老爹说起来也算是贺新的前辈,八十年初中戏进修班毕业的。当年老爷子就是凭着这张文凭才从铁岭话剧团调到省城的辽宁电视剧制作中心。

当然不是东北籍的象田宇、程好、蒋琴琴这几位也都提前打了招呼,要求台词得带点东北腔。

台词带口音这同样是演员的基本功,这个在全世界都是通用的。其实中国还好点,提倡普通话,台词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普通话。但是在欧美,角色是哪里的人物,那么演员必须要带有当地的口音,就象《阿甘正传》中汤姆.汉克斯说的就是一口美国的南部口音,就是美国俗称的“乡下口音”。

还有象妮可.基德曼这种的,原本是澳大利亚人,澳大利亚的口音是很重的,但是只要在银幕上,无论是伦敦腔还是纽约腔,或者是西部的俚语之类的,切换自如。

所以说,现在包括后世大量的港台艺人北上捞金,结果连舌头都捋不直,只能说呵呵了!

……

“我没给你开玩笑啊!”

“我这会做钢琴呢,是个很大的工程!”

“汪工画图纸完全参考的是俄国的文献!季哥呢,无偿的提供场地和材料,对不对?淑娴已经完全了放弃了她的歌唱事业!你就说王抗美那样吧,他也主动请缨,要求做饭!”

一间小型的屠宰场,两旁的架子上挂着几扇猪肉,戴着黑色皮围裙的屠夫正站在案板前磨刀。

外面罩着一件皱巴巴的土黄色短大衣,里面一件蓝色的运动服,拉链拉到顶,然后领子翻下来,一条还算干净整洁的米色围巾挂在脖子上,戴着一副白纱劳保手套,手里还夹着一根烟的贺新风风火火的闯进来,冲着屠夫慷慨激昂!

屠夫磨完刀瞥了他一眼,默默的转身走出了镜头。

贺新不肯罢休,推开挡在面前的一扇猪肉,冲着屠夫的背影激动的叫嚣道:“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小元能有一架钢琴,能一辈子不离开我!他们这么做,让我很激动知道吗?你以为没了你们这几块料……”

“卡!好!”刘蒙大喊一声。

接着便冲着贺新道:“贺老师,你看看,我觉得这个镜头可以过。”

“啧,张导,咱们不是说好了嘛,你是导演你说了算,我就不看了。”贺新砸吧着嘴,冲着张蒙摆摆手。

他虽说挂名监制,但并不矫情,现场交给导演掌控这是规矩,也是对导演的尊重,他绝对不会胡乱伸手,顶多就是在节奏把控或者一些出现不同意见的地方才会私下交流一下。

说实话如果是宁皓监制,他可能没话可说,但贺新挂名监制,他虽然表面上很愉快的接受,但是内心难免有些嘀咕,最怕外行指挥内行。

如今他对贺新这种态度很感激,他稍稍迟疑了一下,用问询的口吻道:“休息十分钟,然后咱们再保一条?”

“行,没问题!”

贺新应了一声,顺手从兜里掏出烟来,递了一根给跟他演对手戏的屠夫:“师哥,来一根。”

屠夫的扮演者叫周奎,儿艺的演员,中戏93届的,跟辛白青、朱圆圆、李乃文、刘敏涛等都是同班同学,同届戏文系的还有一个叫王海林的,那货如今跟他的好基友严刚一起正在帮公司创作《风声》的电视剧剧本。

虽说如今数字拍摄已经开始在逐渐普及,但这部《钢的琴》张蒙还是坚持胶片拍摄。用他的话来说,用胶片画面更有油画的那种质感。没办法,无非就是多增加一些成本,学美术的大都有这个毛病!

“……你以为没了你们这几块料,我就弄不成了是吧?”

周奎无奈道:“你看你还生气了!”

“我当然生气了,那谁让我们是朋友呢!”

“那,那……”周奎在镜头前走来走去,一脸过意不去。

“那什么呀,那?你还很为难是不……那你赶紧找二姐夫去,我去找胖头!”

上次大伙帮着他去学校偷钢琴结果都进了局子,这会他又来忽悠。

周奎是个老实人,不会说话,又被贺新三言两语给忽悠了,但因为上次进局子的事,他为难的表示请不动二姐夫。

贺新教他:“我们这次去的工厂,那二姐夫是个有修养的人,对不对?你跟他说话要有品位,知道啥叫有品位不?”

周奎一脸懵:“不知道!”

贺新大手一挥:“忽悠他!”

“卡!好,过了!”

这回张蒙很痛快的大喊一声,神清气爽!

收工的时候,张蒙还特意走过来笑呵呵打招呼道:“贺老师,程老师现在差不多该到了吧,晚上羊肉砂锅走起,我请客!”

“好啊!不好意思,让你破费了。”

贺新也乐了,还别说这边的岫岩羊汤还真是一绝,羊肉稀烂,羊汤奶白,撒上一把青蒜,喝起来别提有多香了,他来到这里没多久就爱上了这一口。

说着他抬腕看了看表道:“如果航班不延误,路上顺利的话这个点应该到了。”

剧组收工,当大伙刚刚回到宾馆刚下车,就见一辆黑色的奥迪Q7开了进来。

贺新停下脚步笑眯眯地看着车子从开到自己面前,车子刚刚停稳,他便迫不及待的帮着打开旁边的侧门。

原本想迎接女朋友的拥抱,却愕然发现里面坐着的是一个看着七八岁模样,梳着两条小辫子的长的很萌的小姑娘瞪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一脸懵的看着自己,旁边还坐着一个看上去三十出头的少妇。

未等他发问,就见那位少妇激动道:“贺老师!”

接着连忙推推那个很萌的小姑娘提醒道:“子子,快叫人啊,这就是你最喜欢的贺老师呀!”

小姑娘怯生生的看着他,还是不敢吭声。

“子子,快叫人啊!”少妇有些尴尬的催促着小姑娘。

这时副驾驶门打开,穿着一身白色长款羽绒服的程好从车上下来,冲着他嗔道:“你怎么穿成这副样子?”

说着,不等他回答,转而朝车里的那位少妇笑道:“子子妈妈,没事,他这副样子就是走在大街上都不会有人认出来。”

贺新这时也忙抱歉道:“不好意思啊,我这边也是刚刚收工,都没来得及换衣服。”

跟着程好一起坐在吕潇开的自己的车上,不用问贺新便知道眼前这位很萌且看着很面熟的小姑娘就是扮演自己女儿陈小元的小演员。

看着小姑娘被她妈妈从车上牵着小手下来,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始终很懵懂且很无辜的看着自己,尤其脸上肉嘟嘟的,嘴角耷拉着,特别可爱。

贺新忍不住蹲在身子,尽量露出亲和友善的微笑跟小姑娘逗道:“原来你就是子子啊,多大了?”

“八岁!”小姑娘小声回答。

“知道你演什么角色吗?”

小姑娘点点头:“小元。”

“那你知道陈桂林是谁吗?”

小姑娘抬头看了看妈妈,在妈妈眼神鼓励下,总算声音稍稍放大一点:“知道,是小元的爸爸。”

“我就是演陈桂林的,你知道该叫我什么吗?”

小姑娘稍稍顿了一下,突然朝他展颜一笑,喊道:“爸爸!”

“哟,小元真乖!”

贺新很意外,继而惊喜,到底是长大后能够成为零零后小花旦中的领军人物,果然从小就很有灵性。

他一抬手,才发现自己手上还戴着白纱劳保手套,忙摘下手套,摸摸小姑娘的头笑道:“那一会儿爸爸带你去吃羊肉好不好?”

小姑娘又抬头看自己的妈妈,十分乖巧。

贺新抬头跟小姑娘的妈妈以及自己的女朋友笑道:“一会儿张导请客,给你们接风。”

小姑娘的妈妈眼神示意自己的女儿的同时,忙不迭的客气道:“好好好,谢谢贺老师,谢谢张导演。”

小姑娘虽然是已经演过四部电视剧的小童星,但这次却是第一次拍电影,而且还是和贺新、程好、蒋琴琴这样的大明星合作,小姑娘的妈妈兼经纪人多少有点诚惶诚恐。

小姑娘这会也跟着点头道:“好的,谢谢爸爸。”

“那小元,再告诉爸爸,你会弹钢琴么?”

“我会,但是弹的不好。”小姑娘低着头一脸不好意思道。

小姑娘的妈妈却忙解释道:“剧组给的那几首曲子我们都已经学会了,一会儿让子子弹给您挺……”

她的话还未说完,贺新便摆摆手笑道:“没事,我不是要考察,只是想跟子子先熟悉一下,联络一下感情。”

说着他又接着跟小姑娘道:“子子,从今天开始你就要把自己当做是小元,我呢就是你的爸爸陈桂林,而这位就是你淑娴阿姨,好不好啊?”

“好的,爸爸!”小姑娘点点头,有抬头朝程好甜甜的喊了一声:“淑娴阿姨!”

“小元真乖!”

程好也笑吟吟的蹲下来,抱着小姑娘在她肉嘟嘟的小脸上吧唧了一口。

第一百八十五章 气质独特汤小姐第九百十四章 他怎么来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六百四十章 选角名单和日常第七十一章 社长的羊毛薅不薅第五百十六章 贺新的老师属性第六百章 挣扎第六百五十二章 小汪,大江第二百六十四章 患得患失第四百九十八章 或喜或悲第七百十七章 建国大业第二百十四章 琐碎第五百五十五章 白玉兰奖第七百二十九章 红玫瑰和白玫瑰第一百八十四章 绯闻出名第九百零七章 要不要现在跟他说一声?第九百章 感情有时候真的很矛盾第八百九十七章 确定档期,遭遇耍大牌第三百四十章 片场、古铜色、瓜哥洛第八百四十一章 似曾相识第八百六十二章 累的连大姨妈都推迟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恭喜你啊!第八百六十五章 真是太过分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万箭穿心第二百六十章 威尼斯第七百十六章 菜鸟小马第七百八十八章 绿茶第四百八十一章 浮想联翩第一百四十三章 相互学习第四百三十九章 流畅自然第六百四十一章 净欺负老实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石头雏形第三百七十一章 我不合适,谁合适第九百十九章 片场发火第七百三十二章 我们结婚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破三亿瘦成一道闪电第四十章 艺考(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刁一男第一百五十三章 戛纳红毯第二十七章 寒假第三百三十一章 古装喜剧片第六十章 吴总第四百九十九章 祝你好运第六百九十七章 人物访谈(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个和尚的蜕变第八章 大牌驾到第三百零一章 吊个钢丝,不至于吧?第六百五十三章 我对你们都有信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打人事件第六百三十四章 再次出走第二百章 那啥来了?第三百九十章 虎躯一震第六百二十九章 话不投机第二百七十七章 兴之所至第六百十五章 挣多少投多少第四百六十一章 我顶你个肺啊第一百十七章 沉默的楼导第二百六十六章 颁奖典礼第四百五十章 影帝果然是影帝第三百四十九章 颁奖典礼(下)第八百十二章 贺新是块香饽饽第二百八十六章 刘液的偶像第二百五十七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十一章 报到第七百四十三章 辟谣第八百九十二章 不是惊喜,是惊吓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要演八路第八百三十八章 前戏很足,却没有高潮第七十章 波折,采访第二百四十九章 开拍第五百十二章 演员的修养第八百三十七章 约会,看电影第一百四十八章 本色表演?第二百四十二章 小胖子和蕾蕾第四百三十七章 王晶花第七百七十四章 导演程二第九十八章 意外来电第三百十七章 小演员的奋斗第六百十七章 别闹第八百二十八章 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第一百二十八章 恋之风景第三百九十七章 柏林见闻第四百五十五章 晕倒第六百三十三章 我会崩溃的第七百五十章 金马奖(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美丽的青藏高原第三百九十四章 岳父岳母驾到第七十一章 社长的羊毛薅不薅第七十九章 踌躇满志第二百七十九章 年会第六百六十八章 《无极》首映第三百十八章 别苗头第七百三十三章 各方反应第四百三十八章 驾驭之道第二百十二章 母女吵架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辣椒的心思第六百四十三章 努力争取第四百六十二章 忙碌第八百五十二章 天伦之乐第九百零七章 要不要现在跟他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