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又闻“烂鱼”声

六点钟的柏林,夜幕已经完全降临了。

礼宾车缓慢地行驶在落满积雪的街道上“嘎吱,嘎吱”的响。

远远望去,电影宫的上空璀璨一片,整个波茨坦广场上已经挤满了影迷,欢呼声响彻一片。

电影宫前硕大挑空的廊棚挡住了漫天的飞雪,一条红地毯从街边一直延伸到电影宫门口。而旁边开辟的工作人员通道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一条窄窄的红毯上早已落满了雪花,变成了白地毯。

今年尽管是柏林电影节六十周年大庆,但是跟往年一样,开幕式红毯星光黯淡,在候场区看不到几张熟悉的面孔,嘉宾的名单里大部分都是欧洲的明星,最大牌的可能就是今年评委会的成员之一,曾经拿下奥斯卡女配的蕾妮.齐薇格。

“哈,以前来每次都在挤在人群里看热闹,真没想到自己也会有朝一日能够走上电影节的红毯。”

个头矮小,长的略显獐头鼠目的周舒豪搓着手一脸的兴奋。

相比之下穿着一身黑色中式礼服的张蒙则明显一脸紧张。

贺新还在一旁哄老婆:“好了,别生气了,跟你开玩笑呢!一会儿要走红毯了,开开心心的嘛!”

程好双手抱胸,傲娇的哼了一声,一副“憋说话,人家还生气呢”的表情。她自己心里清楚,今天的红毯上的自己肯定上不了明天的头条,但是把话说的这么明白就太不友好了。

等候的时间不长,一会儿就轮到他们上场了,程好脱掉大衣,挽着老公的胳膊,终于踏上了柏林电影节的红毯。

可能是冻的,也许是紧张,贺新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媳妇的手在一阵阵的颤抖。在欧洲,贺新这张脸在华人演员中也算是比较熟悉的面孔,一亮相便迎来影迷们的欢呼:

“贺!”

“贺!”

零星还夹杂着:“烂鱼!”

“烂鱼!”

原本正在向影迷们挥手致意的贺新,顿时神情一僵,这都多少年了,怎么还有人喊“烂鱼”?

程好没听清,好奇的问道:“什么烂鱼啊,他们喊什么呢?”

“呃,是蓝宇。”

没办法,他演过的那么多角色,大概唯有蓝宇在欧洲观众心目中的印象最为深刻。

柏林的红毯是欧洲三大节中最短的,也就二十来米,跟国内的金鸡、华表、金鹰之类的根本没法比,但这并不妨碍女明星们冒着寒风站在镜头前不停的凹造型。

后世有传言,有位据说曾经当过范小胖替身的十八线女演员,居然在柏林红毯上混了一个多小时,真的是难以想象。尤其是在这么冷的天气中,这位女演员还真的扛得住。

凹造型这种事,对于女明星来说都是天生的技能,初次踏上柏林红毯的程好也不能免俗,在漫天的闪光灯前,不停的变换造型。

二十多米的红毯,留给每组展示的时间大概一分钟左右,在记者席中不断传来熟悉的中文喊声:“贺新,程好,靠近点,看这边。”

贺新只得硬着头皮陪着媳妇在红毯上磨蹭了两三分钟,直到后面上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蒂尔达.斯文顿带着她的小鲜肉男友都跟上来了,这才拖着媳妇走人。

一头亮丽金发的昔日英伦玫瑰如今都已经快五十了,而她身边的那位小男友怎么看才二十出头,临走程好还偷偷往后面瞄了一眼,贴着老公轻声道:“哇,外国人真够开放的!”

“老牛吃嫩草嘛,正常!”贺新耸耸肩,浑不在意道。

前不久不是刚刚传出新闻同样五十多岁的美国流行乐坛天后麦当娜和宁皓的偶像盖里奇离婚后,也找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小鲜肉男友嘛。

“噫,别说的这么难听嘛!”程好小声嗔了一声,不过自己嘴里却小声嘀咕了一句:“瞧他们也真够玄乎的!”

张蒙和周舒豪两货,一开始走在两人后面,这会儿已经早早的就在电影宫台阶下等着了,直到两口子过来,才一起迈上台阶。

“贺,非常高兴能够再次见到你!”

老派的电影节主席迪特.科斯里特站在电影宫的台阶上迎接各方来宾,看到贺新,热情的张开了双臂。

“谢谢,主席,先生,我也非常荣幸!”贺新操着一口蹩脚的英语,跟老头抱了一下。

他先把张蒙和周舒豪介绍了一下。

“欢迎你年轻的导演,我们柏林非常需要新鲜的血液。”

老头先是向张蒙表示了欢迎,然后就听到周舒豪一口流利的德语,尤其听说对方是曾是柏林艺术学院的学生,很惊喜道:“祝贺你获得成功!”

最后贺新才隆重介绍自己的媳妇。

老头很会说话,一脸夸张道:“哇,我闻到了罗曼蒂克的味道。”

随着蒂尔达.斯文顿带着她的小男友走上台阶,贺新一行人结束了和老头的寒暄,迈进了电影宫。

“没想到你在这儿挺有牌面的嘛!”

从影迷们的欢呼到电影节主席的热情迎接,程好这次总算是亲眼见识到了老公在欧洲的影响力,惊讶中带着自豪。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贺新拍拍媳妇的手笑道。

其实他心里清楚老头不过是场面的客气而已。金熊奖得主王全桉才叫有牌面呢,人家老王带着《团圆》剧组抵达柏林的时候,老头还亲自去机场迎接来着。估计过两天国师来的时候,同样是这等待遇。

走进主会场,此时大银幕上正在滚动播放着入围影片的片段,《钢的琴》也在其中,波澜不惊,倒是当出现《禁闭岛》的画面,帅气的小李子出现在大银幕上,现场顿时一阵惊呼,继而响起掌声。

瞧瞧,人家人都没来,照样能博得关注一片。

不得不说,好莱坞大明星的影响力真的是无处不在。

坐下没多久,就见穿着穿着一身黑色中式礼服,脖子上围着一条印有“团圆 Apart together”标志的大红围巾,跟一黑涩会老大一般,带着一大帮子人走进来,除了先前见过的卢艳和莫小旗,还有编剧金那、制片人、外籍摄影师等一众主创。

《钢的琴》剧组的座位安排的比较靠后,但人家作为开幕电影的主创,自然和评审团以及电影节主席迪特.科斯里特坐在第一排。

趁着还有嘉宾在陆续进场,贺新赶紧跑过去打了声招呼,特地还奉上《钢的琴》十四日首映式的请柬。

“哟,搞的这么正式啊!好,好,到时候我们一定到!”

越是嚣张的人越把自己当回事,贺新又是主动过来打招呼,又是郑重其事奉上请柬,让王全桉感到非常有面子,特意站起来热情洋溢的握着贺新的手,当场就把这事敲定了。

都说王全桉这人恃才傲物不好打交道,但贺新几次接触下来,发现这人还行,除了性格嚣张一点,没啥大毛病。

电影是艺术,更是一门生意。贺新虽说为人低调,但不等于他不会做人。为了能让自己的电影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就算做低伏小也没啥大问题,再说他也不算是做低伏小,只是充分表达了尊重。因为人家确实有这个资格。

他刚刚回到自己的座位,就见电影节主席迪特.科斯里特陪同压轴出场的评审团成员一起走进来。

本届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沃纳.赫尔佐格是德国电影的代表性人物,是新德国电影运动中最著名的导演之一。所谓新德国电影运动有点象中国的第六代导演崛起的这个过程,而沃纳.赫尔佐格大致相当于中国第六代导演中的贾科长这么一个存在。

本届评审团的组成人选,来自亚非拉以及欧洲和北美,肤色也各自不同,充分彰显了多元化的风格。

身材高挑、一身黑色礼服的余南显得格外显眼,她一边走一边还在跟身边的蕾妮.齐薇格有说有笑。

“没想到这个蕾妮.齐薇格个子这么矮!哇,她还挺壮的,瞧瞧胳膊上都是肌肉诶!”

程好的目光很自然地落在今天晚上最大牌的好莱坞明星蕾妮.齐薇格的身上,还在跟老公嘀嘀咕咕的。

蕾妮.齐薇格也算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当年那部《冷山》曾在国内上映时,还曾掀起过一阵小小的观影热潮。大概很多人都记得当初看这部电影时都是冲着白富美妮可.基德曼和裘德.秃顶.洛去的,但看完电影后却发现里面的两位大明星却被一个长的一点都不起眼的乡下姑娘吊打。

饰演这位乡下姑娘的正是蕾妮.齐薇格,当年她就是凭借在《冷山》中的出色表演,一举摘得奥斯卡的最佳女配。

当评委们在前排落座的时候,几个人还特别八卦的盯着王全桉和余南,都想看看这对旧情人会不会有互动,但令人失望的是,两人几乎连眼神交流都没有。

七点钟,在一位黑人女歌手的《生日快乐》歌声中,第60届柏林电影节的开幕式正式举行。

跟几年前的威尼斯电影节七十周年庆典差不多,都是回顾系列,回顾六十年来柏林电影节的历程、回顾历届金熊奖得主、回顾历任电影节的主席、回顾历届评审团等等。

让现场所有中国人电影人熟悉和骄傲的自然是国师、谢斐、王全桉夺得金熊的高光时刻,以及巩丽作为评审团主席出现在红毯上的靓丽风景线。

所以说,别看象王晓帅、蔡明亮、李杨、吴子牛等多位中国电影人曾经在这里获得过十几座银熊的奖杯,但能够让人记住和值得回顾的永远都是金熊!

中间还穿插了几位欧洲歌星演唱的各个历史时期经典的电影歌曲。一直热闹了一个多小时之后,电影节主席迪特.科斯里特才上台致辞,老头今天似乎特别兴奋,在跟主持人互动的时候,居然还强吻了那位漂亮的女主持人。

再一一介绍评审团成员的时候,对余南也是充满了溢美之词,大赞余南的美丽,称她是中国艺术片的女王,参加过三届柏林电影节,主演的影片获得过金熊奖。

最后,便是开幕电影——《团圆》。

贺新上辈子对这部电影没有一点印象。

跟以往的王全桉的几部作品一样,《团圆》又是一部女性题材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湾湾老兵晚年重回上海寻找自己失散多年的妻子,却让妻子现在的家庭产生剧烈震荡的故事。

片子的背景似乎很宏大,涉及到解放前的内战、海峡两岸“团圆”的主题。实际上电影展现出来的切口很小,很多场景都发生在厨房、客厅、饭桌等这些狭小的空间内,固定摄影机通过大量长镜头观察角色之间的对话,尤其是在饭桌上的对话,通过这种含蓄的方式,传达一段历史、两段感情和三位老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尤其是全片完全采用了上海方言的对白,原汁原味,充满了浓郁的上海风情。

《团圆》这部电影不象王全桉前两部作品那么晦涩难懂,情节简单,故事性很强。贺新特别喜欢电影快要结束前的一幕戏:下了一场雨,光头凌风饰演的湾湾老兵尴尬的站在一家人的旁边躲雨。

很有一种“近在咫尺却还是有隔阂,就算在一起也无法让你感到真正圆满”的感觉。

这可能是他参加了这么多次电影节看到过的最好看的一部开幕电影。

电影放映完之后,他又特地过去向王全桉表示了祝贺,真心真意的那种。

不过让人遗憾的是,第二天电影节的三个主要场刊《银幕》、《综艺》和《好莱坞报道》的评价却并不怎么样。

普遍的看法是影片《团圆》非常平淡,中规中矩。很朴素、温馨、感人,但也缺少亮点和惊喜,属于标准的电影节作品。

最后场刊给《团圆》打了2.4分,这么一个不高不低的分数,也算是给曾经的金熊奖得主一个面子。

不过,相比《综艺》和《好莱坞报道》都在批评《团圆》似乎偏离了一个更大的主题,也就是内地和湾湾的两岸关系,缺乏政治话题。

《银幕》倒是给出了客观评论,一针见血的指出这部电影所包含的文化背景和理念是绝大多数西方观众无法理解的。

尤其是片中卢艳饰演的妻子虽然深爱湾湾老兵的前夫,却丝毫没有跟他回湾湾的意思,以及徐才根饰演的丈夫如此痛快,并是整个家庭中唯一一个全力支持卢艳离去的人这些故事情节都让持有不同价值观的西方观众难以理解。

同时《银幕》唯一肯定了在这部片子中饰演丈夫的76岁的上影厂老演员徐才根的表演。称他展现出了“惊人的精湛演技”,几乎每场戏的光芒都从82岁的卢艳和72岁的凌风身上夺走。

徐才根这个名字挺陌生,但一看到他那张脸,就会让贺新想起《安家》里那位患了绝症的宋爷爷。

第二百六十一章 守规矩很重要第六百二十三章 夜话第一百二十六章 穿着一辆小吉普第八百八十五章 好评不等于获奖第三百零四章 郝哥,咱俩成亲家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舒琪感人的记忆力第五百四十四章 裂痕第二百九十章 等待第七百十二章 我要结婚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走寻常路第六百四十三章 努力争取第八百零五章 云南部分杀青第二百八十二章 陈导想找你谈谈第三百五十一章 实话实说第一百九十七章 《香火》杀青第三百五十三章 事情终于大发了第一百十一章 探班第七百十九章 缘由和琐碎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二百二十三章 客串第四百十一章 女明星的斗法第七百九十六章 绑架案?第八百章 爱情的边境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气盛还是年轻人吗?第五百七十一章 著名表演艺术家第九百零三章 合作第七百八十七章 破三亿瘦成一道闪电第三百零二章 不自信第八百八十三章 事态很严重啊第七百十八章 爽点不够啊第十二章 上学第六百二十七章 一路向西第六百五十五章 汪滔滔第三章 不合算第九百二十二章 算你有良心第四百零二章 最大的赢家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表演系副主任的日常互怼第七百七十三章 永远走在借鉴的道路上第三百十章 人吓人,吓死人第一百一十章 小插曲第七百五十九章 彻底玩完第八百三十六章 扛旗女演员和工具人导演第八百二十四章 颁奖嘉宾第二百五十七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八百九十四章 交易第六百七十二章 万箭穿心第七百八十六章 头脑不发热,要学会思考第八百五十八章第三百零九章 老司机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切随缘吧第六百八十七章 豁出去的小王第一百五十四章 首映第六百零三章 主动出击第二百零一章 酷哥第三百三十一章 古装喜剧片第六百三十章 靠谱的监制第九百零二章 竞争激烈的贺岁档第七百九十二章 ****第八十八章 刘总第七百零七章 做不到相互安慰,那就相互伤害第五百三十七章 傻姑娘,这可是一辈子的污点啊!第七百九十七章 演员第一百三十五章 心有灵犀第七百五十六章 要火的,才是最保险的第四百三十六章 妻子、孩子、情人第六十五章 震慑第四百四十章 梁先生是不是喜欢去伦敦喂鸽子第八百十章 拼了的宋铁第四百零一章 好消息接二连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这是什么神操作?第九百十一章 票房火爆第五百九十六章 何必让华艺分一杯羹第九十章 运气好第五百九十二章 不能说的秘密第五百六十七章 “余则成”式的好同志第四百零一章 好消息接二连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磨绳第六百十六章 命不好的葛妹妹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潜力的新人第二百十九章 吃撑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初到贵阳(补昨天)第五百六十八章 冰冰姐,你太贵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体验生活第二百十九章 吃撑了第八百十一章 寡人有疾的徐光头很上进第一百二十章 贺新的抖m倾向第七十九章 踌躇满志第三百零四章 郝哥,咱俩成亲家了第七百六十九章 好消息第六百七十八章 新婚得住新房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超级访问第九十三章 登堂入室第二百八十一章 贺新的惊喜第二百四十九章 开拍第一百六十五章 虚心接受,屡教不改第七百五十八章 青年导演切勿自恋第四百二十八章 我再推荐一人第四百二十章 鸟枪换炮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