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十三章 细雨绵绵的温哥华

说来奇怪,温哥华北纬49度,京城北纬39度,温哥华比京城更要靠北,甚至比北纬46度的哈尔滨更接近北极圈,但是冬天的温哥华却并不冷,白天的气温一般都维持在五度以上,就算夜晚的最低气温也仅仅在零度左右,很少低于零下。

相比京城冬天的干燥,温哥华这边的天气很湿润,白天大部分时候都在下雨,类似那种前列腺患者淅淅沥沥尿不尽的细雨。这大概就是地理书本上那所谓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吧。

贺新两辈子第一次踏上北美大陆,同样是西方世界,如果把欧洲比作园林美景的江南,那么北美就象中国的北方,显得粗犷豪迈。只不过原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原住民已经很少见了。

贺新舒服的一张沙发上,旁边茶几上的香茗还冒着热气。房间里暖气很足,他很随意的穿着一件格子衬衫,下面一条卡其色的休闲裤。多说一句,他身上穿的都是戏服。

其实来温哥华之前,他就开始每天都穿着弗兰克的衣服。包括一头略显凌乱的头发和刻意留长的胡茬都挑染成了奶奶灰,乍一看,整个人最起码年长了十几岁。

原本是个三十出头的精致熟男瞬间变成了四十好几的中年落魄男。以至于初次来到加麻大,进关的时候那位机场的移民官对照他护照上的照片看了很久才放行。估计也是看到他护照前面密密麻麻盖满了欧洲众多国家的章,感觉这人还靠谱,如果要是换上一本暂新的护照,可能就不放他入境。这年头类似加麻大这种国家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好象高人一等,看待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总会产生一些不好的联想。

他这次是提前进组,除了开机前的剧本围读,主要还是熟悉一下当地的环境,因为他是头一次来到加麻大,熟悉拍摄环境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很重要。

只是来到这边已经三天了,每天都在下雨,他还没抽出工夫到外面好好逛逛,只能窝在酒店里看剧本。

当然不仅仅是背台词这么简单,或者说背台词只是所有准备工作中最基本的一小部分内容。

所谓准备工作,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写人物小传,要把饰演的角色揣摩清楚。

一个好的演员,无论是演主角还是配角,哪怕这个角色出场不多,台词很少,也要理清楚:他是谁?

性格怎么样?

哪里人?

学历如何?

这一生发生了哪些事情?

亲人朋友对他有什么影响?

面对不同情境他的心情和表达方式会有哪些变化……

只有在心里把这个人物的形象塑造好了,下一部你才能更好地去适应台词。

剧本是有逻辑的;故事线是有逻辑的;对话与对话,是有逻辑的;大长段的台词里,上下语句也是有逻辑的。

读剧本就象上学时做阅读一样,要找出中心思想,归纳段落大意,捋清上下文的关系,再具体到自己的台词:

我为什么要这么回答?

我回答时的心情是什么?

我的语气是什么?

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里在想什么?

表情该怎么做?

动作该怎么摆?

语气的轻重音落在哪?

对方回复台词时我的心情又如何,将如何影响我的下一句台词……

而且这样的工作不是做一遍就行的,当你每一次看剧本的时候都要进行重复的揣摩。比如一开始这场戏你可能是这种情绪,等你看到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又会发现可能用另一种情表达更准备,但是当你读到第五遍第六遍的时候,可能又会萌生出另一种想法,或者还是觉得第一次种情绪更加准确等等。

然后再具体到台词:为什么要先念这一句?这一句如何影响下一句?下一句又如何引出再下一句?情绪和语气的变化是怎样的一个过程?等等。

想清楚,直接在剧本上标注下来。

如此一来,当然再次看剧本的时候,往往脑海中就有了一幅幅的画面,只要顺着这个画面,台词自然脱口而出。

一般来说到了贺新这种层次的演员,台词不必要求跟剧本一模一样,甚至还可以自我发挥,台词或增或减,怎么顺口,怎么能更加清晰的表现情绪就怎么来。

如此顺着这条线理下来,一般很少会出现重大的失误。除非你的理解跟导演的理解相左,那么这其中就会有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或者说相互说服的过程。

当然这里指的是一个真正的演员如何做准备工作,类似那种四六不懂的流量明星之类,那么只能做导演手中的牵线木偶,至于台词……不存在的,有配音就好。

这么多年积累下来,贺新别的不敢说,如果语文光考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话,他肯定能拿高分。

就象现在,他每一次读剧本都会有新的体会,时不时拿着笔在剧本上点点画画。

其实不管是刷逼格的文艺片还是圈钱的商业片,在表演上他对待每一个角色都是认真的。尤其是商业片,作为演员至少得对得起花钱来捧场的每一位观众。

上辈子他看过《北西》,当时站在一个观众的角度看里面的吴.渣男.秀波饰演的弗兰克感觉演的非常棒,但是此时站在一个同行的专业角度再来审视这位的表演,发现似乎过于流于表演,或者他演的就是吴绣波,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弗兰克。

淅淅沥沥的细雨敲打在落地玻璃窗上,发出轻轻浅浅的声音,象催眠曲一样。雨天的温哥华笼罩着忧郁的气氛,像是怀了乡愁的离人,像是单相思的恋人,道不出的惆怅和落寞,朦朦胧胧,断断续续。

这种天气最适合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屋里读剧本,看累了,品一口香茗,抬头往远处眺望一下。

他下榻的这家五星级宾馆位置很好,能看到不远处水面辽阔、浩浩荡荡的菲沙河。两岸落尽叶子的树木,枝干凛凛,层层叠叠。松柏则依旧青葱,在阴雨中,是幽幽的黑色,庄严厚重。停在河边的游船,白色的船身,高高的桅杆,是明快的笛声,调和了水墨的颜色,眼前变得格外温润宁静,氤氲缭绕。

再往远处便是大海,海水无边无际,苍苍茫茫。菲沙河入海口的对岸远山如黛,山顶白皑皑的雪,一层一层地铺开去,辽远的天空,海鸟飞过,没有痕迹,只划出淡淡的思绪,随着它的翅膀,灵动地飘摇。

说实话这边的自然环境真的没得说,冬季不冷,夏季不热。也难怪这里会成为北美华人聚居最多的城市,而且这里的少数族裔也大都是亚裔,没有那些充满不安定因素的尼哥。如果不是知道后世加麻大政府那些狗比倒灶的事,贺新或许真的会选择在这里买套房子,闲暇的时候带着家人到这里来度度假,体验一下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都说人在某件事情,比如看书,看电影、电视剧,亦或爱爱之后会产生空洞感。换句话说,就是整个人会觉得身心放松,无欲无求,思想上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俗称“贤者时间”。

而贺新的“贤者时间”常常会以一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来呈现,也就是发散性思维。

正当他此时看完剧本,端着茶杯,眺望远处的美景,习惯性的陷入发散性思维的时候,门铃响了。

他放下茶杯,走过去开门,就看到薛小路那张嘴角夸张上翘的弯成一个弧度的笑脸。

“小贺,不打扰吧?”

“不打扰。薛导,您请进!”

“刚刚在楼下正好遇到了小吕,这个给你。”

薛小路进门的同时,递给他一个信封。

提到吕潇,贺新不用看就知道信封里装的是自己驾照的翻译件。应该说中国驾照在加麻大是不被承认的,但是加麻大同样是汽车上的国度,这边比南边的美国还要地广人稀,为了照顾到新移民或者短暂停留的外国人的方便,本国的驾照只要备好翻译件就能在这边使用三个月。这三个月其实就是给你留出的重新考驾照的时间。

贺新在戏里有很多开车的戏,没有驾照肯定不成,一个翻译件可以用三个月对他来说足够了。

“薛导,这段时间辛苦了!喝点什么,咖啡还是茶?”

薛小路年前就过来,为了筹备工作连过年都没有回国,贺新多少有点过意不去,开机日期的反复主要都是因为他的原因。

薛小路摆摆手,爽朗地笑道:“没啥。”

说着,看了看茶几那半杯茶水道:“我也喝茶吧,这些年尽喝咖啡了,正好换换口味。”

贺新给薛小路沏了一杯茶过来,上好的西湖龙井,只是二月份正好是茶叶青黄不接的时候,存放了差不多一年的陈茶,泡出来颜色有点发沉。

“谢谢!”

薛小路道声谢,接着不等贺新发问便主动汇报道:“拍摄现场的景已经搭的差不多了,人员还在陆续赶过来,接下来忙的就是演员的试镜工作……”

在国外拍摄,不可能所有演员都在国内找,很多配角演员只能在当地找。好在温哥华这个地方华人众多,很多来自香港和湾湾的演员都定居在此,找演员还是很方便的。另外就是还需要一些当地的白人演员。

这种事情贺新不用操心,主要演员定下后,其他的尽可让薛小路自己做主。

至于众多的幕后工作人员因为签证和行程的关系,只能陆陆续续分批到达。

贺新听完薛小路的汇报,点点头客气道:“反正这些事只能辛苦您了。”

这部《北西》是薛小路的第二部作品,尽管还未正式开拍,但是经过前期的筹备工作,应该说大家合作的都很开心。贺新一向秉承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虽然新皓传媒这不比电影的投资方,但是他们除了指派负责后勤工作的制片人以及财务之外,几乎不去干涉其他事务,这也使得薛小路的声音在剧组得到最大程度的贯彻。

这种待遇可是薛小路之前拍《海洋天堂》时所没有,因为那次不光有投资方的掣肘,更还有李连结这位爷,很多事情往往并不是薛小路这个导演所能决定。

所以这次薛小路感到特别舒心,干劲十足。

“小贺,你这话就外道了。其实我很感激这次你对我的信任。”

薛小路端起杯子,吹了吹漂浮在上面的茶叶,抿了一口,又道:“哦对了,周逸这个角色蒋琴琴那边有答复了没有?”

周逸这个角色按照剧本上的番位应该算是女二号,就是和女一号文佳佳一起在月子中心备产的两位准妈妈之一,公司高管,女百合,文佳佳口中的“白发魔女”,就是原版中海青演的那个角色。

贺新一开始是考虑到蒋琴琴就在这边,而且身体恢复的不错,就想请她来演一下。这个提议薛小路当然是举双手双脚欢迎了,别忘了刚刚下映《人潮汹涌》以10.02亿的票房成为第一部票房破十亿的国产电影,并创造了新的国产片票房纪录。

作为这部片子里的女一号蒋琴琴如今炙手可热,她原来的那家经纪公司因为和她之前的合约在去年年底到期,自动解约,这会儿早就连肠子都悔青了。如果知道《人潮汹涌》会这么火,当时他们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留住蒋琴琴,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另外在媒体方面,蒋琴琴因为健康原因在国外养病,连上映前的宣传活动都没有参加,这会儿想采访人家却遍寻不得,而且人家都已经跟经纪公司解约了,尽管如今蒋琴琴的行踪已经缩小到美国洛杉矶的尔湾市,但依旧没办法找到人。

“这个……”

贺新顿了一下,之前他给蒋琴琴打过几次电话,对方都在关机状态。一开始他还很担心,以为出什么事了,连忙又打了小唐的电话,才知道蒋琴琴没事,但是手机关机,一会儿说忘了开机,一会儿又说手机没电了,反正各种理由。而且每次都说不了几句,蒋琴琴就要匆匆挂电话,虽然声音语气听起来一切正常,还中气十足的样子,但贺新总觉得对方好象有什么事刻意要瞒着自己。

他有点不放心,想过去探望一下,这也是他这次提前进组的原因之一。

这会儿面对薛小路期待的目光,他多少有点不好意思道:“她那边还没有答复……这样,等过两天我要过去探望她一下,如果她那边不行的话,回头我让佟亚丽过来,您看怎么样?”

“小佟啊……”

薛小路却面露犹豫,如果按照咖位来划分,佟亚丽出演周逸这样一位戏份不多的女二号足够了。而且如果佟亚丽不是新苗工作室的签约艺人,说不定这样的角色还不愿意接呢。

但是贺新先前给她的期望过高,有了贺新、蒋琴琴主演的《人潮汹涌》珠玉在前,如果贺新和蒋琴琴再度合作《北西》的话,到时候那得拉高多少票房啊!反观佟亚丽远没有蒋琴琴这种轰动效应。

薛小路多少有点不甘,迟疑了片刻,抱着期待用半开玩笑口吻道:“最好是蒋琴琴……但如果她那边确实来不了的话,能不能请你们家程好辛苦一下?”

“呃……这个肯定不行。”

贺新当然明白薛小路的心思,而且作为一部商业片,靠什么吸引观众掏钱买票,明星阵容、爆款、轰动效应等等,蒋琴琴无疑是最佳人选。至于说到程好,除了万人迷、东京影后等标签,他们这对明星夫妻同样也是自带光环,话题度十足。

但是他只能摇头:“一方面孩子还小,而且她已经接了一部戏,也将要在今年上半年开机。另外最主要的是这段时间她还在忙她的论文呢,实在是抽不出空来。”

“论文?”

薛小路愣了愣,继而才反应过来:“你看我都差点忘了你们家程好早已经是中戏的老师了。哎,这么说,她这是准备要评副教授吧?”

薛小路本身就是电影学院文学系的副教授,对这方面门清。

“去年才刚刚评的讲师,离副教授还早着呢。”

“哦,也是,现在多积累一点科研方面的成果也好。现在表演系老师就缺象她这种有过实践经验的老师,以后就凭她拿过东京影后这样的荣誉,别说评副教授了,就算教授也足够有资格。”薛小路笑道。

她说的确实是事实,现在无论北电还是中戏表演系的老师,虽说都是表演系科班出身,都有起码硕士以上的学历,但是真正有表演经验的真的不错,时间久了,往往理论方面的知识很丰富,但真正要上台表演,可能还不如那些有过表演经验的学生呢。

教学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真正成名成家的明星演员们谁肯牺牲自己大把挣钱的时间去教书呢?于是象程好这种拿过国际A类电影节影后的明星的老师就显得弥足珍贵,这对学校来说同样也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和最好的形象宣传。

说句不夸张的话,就凭程好拿过东京影后这样的荣誉,只要积累了一定程度的教学经验,教出来的学生足够出色,就算没有论文也足够有资格能评上副教授或者教授。因为她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论文”。

第二百六十章 威尼斯第六百四十五章 琴琴姐,你也在这儿第一百十一章 探班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生的喜剧演员第五百六十章 做一个纯粹的好演员第四十七章 没有音乐细胞第八百五十七章 捅破窗户纸,醉酒第五百二十五章 我想看动物世界第三百四十五章 助理第八百八十三章 事态很严重啊第八百九十二章 不是惊喜,是惊吓第六百二十二章 低落第十七章 人物小传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是为了钱第四百五十四章 哭戏神器第二百八十一章 贺新的惊喜第六百五十章 钢的琴2第四百九十五章 谜底揭晓第一百八十八章 贺新是耕地的牛第九百零八章 锵锵蒋孝祖第五百七十六章 有些事情错过了,就是错过了第六百八十五章 好用、便宜第二百七十章 虚得很!第九百零九章 首映礼第二百零九章 值得期待的宁皓第四百九十九章 祝你好运第七十七章 不喜欢第二百三十章 再赴戛纳第五百十五章 日常第六百三十三章 我会崩溃的第八百零六章 大肚婆镇场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小豆丁第八百十六章 要生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话不投机第三百五十六章 光头妹第二百二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五十二章 戛纳的夜第三百八十三章 各自拍摄第三百二十六章 香格里拉第七百八十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六百四十三章 努力争取第五百五十章 扮相和演技都很重要第六百八十八章 惊艳第一百二十四章 当然喜欢阿紫喽!第六百六十九章 演的好有个屁用第七百六十八章 真没有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婆,回家啦!第三百五十章 我要考研第四百二十六章 假客气碰上真老实第四百零五章 这么大一个瓜第四百八十五章 无辜的“食物”第三百十章 人吓人,吓死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万箭穿心第一百十六章 腹黑的小辣椒,无所谓的楼火华第四百五十九章 怎么多了个剃须刀第四百六十三章 碰瓷耍流氓第一百三十四章 愚人节第三百五十章 我要考研第四百八十八章 每个人物都是原型的第六百八十章 贺老师有一套第九百十七章 小三和流氓第六百八十九章 状态不好第一百零七章 紫蝴蝶第一百七十一章 还要不要民族自豪感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带资进组和开机发布会第五百七十八章 我对双驴记有信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片场日常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幸中的大幸第三百四十章 片场、古铜色、瓜哥洛第七百九十七章 演员第三百七十五章 吊打主角专业户第一百三十六章 曾经的白月光第三百八十六章 哇, 阿新,你真棒!第七百七十九章 三十岁第七百零八章 两个故人第六百九十三章 磨绳第六百三十七章 上来就发难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到河口第六百八十七章 豁出去的小王第五百四十五章 我想请你帮个忙第四百二十九章 张奕试戏第七百三十四章 勇敢的尝试第四百五十九章 怎么多了个剃须刀第三百二十一章 七剑下天山第一百三十章 乡镇企业奖(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香港第八百七十二章 期盼越来越强烈第八百七十九章 谁来演文佳佳第四百三十八章 驾驭之道第六百九十六章 人物访谈第四百零三章 新剧本第五百八十七章 载誉归来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个路子第六百零五章 于老师是备胎第四百六十四掌 博客也是一种宣传渠道第七百四十一章 狗仔之道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个和尚的蜕变第三百七十章 谁是最合适的乔致庸第三百七十四章 初到贵阳(补昨天)第六百七十章 今年的华表花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