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谁会不稳?

建康城彻底沸腾了。

原本以为最近最为火爆的消息,应该就是那位太子一人北伐,然后将那个看似强大的东赵,一口气捅穿了,然后整个东赵的高层更是被一锅端,几乎都被那位太子给掳回来了。

这消息最初只在高层之间流转,很多官僚都是半信不信,很是纠结了好一阵子,等实在是不得不信的身后,才真正认命一般的承认事实。

可等公布到民间,这内外百姓却几乎立刻就深信不疑,而且还都说当今太子乃是神仙转世,居然就这么理所当然的解释过去了。

不仅如此,连过去那位太子在城中留下的诸多荒唐事,居然也都成了逸闻一样,好些个人还拿着此事,来证明太子乃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典型!

是以当太子即将回朝的消息传来,以及朝廷准备在城外举行盛大的迎接仪式,这两个消息一同传出,民间当即便翘首以盼,加上一些吏胥的催促和逼迫,这城里城外,本来就跟过年一样,就等着消息落地,然后大肆欢庆几日。

没想到,献俘仪式居然还不是最大的消息,皇帝要退位的消息,才是真正的引爆点!

这皇帝传位,本来就涉及到权力的转移,伴随着是统治集团、利益集团的整个变化,放到李怀这位太子身上,就不能说是单纯变化,说是重组都不过分。

原因还是之前这位太子太过荒唐,好多势力根本就不看好他,各自下注宗室,自然是各有牵扯。

况且皇位交替,一般都是前一位皇帝驾崩,下一位才上场,这个交替前后,往往充满着人心利益的交织,一旦等级之后,一边是封赏,一边是惩戒,可眼下谁都没有料到,皇帝春秋正盛,竟然起了让位的念头。

不过,亲近皇帝的一些人,却并不感到特别意外,毕竟这件事其实早有先兆。

只是对各方之人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那位太子殿下,实在是太厉害了点。

因为据他们所知,太子此番北上,官方宣传说是一人北伐,但知道内情的人,都很清楚,真正惹出事端的,乃是那位司空王许的幺子。

不知道多少利益团体因为此事头疼,在这个南北对峙的时代,但凡有点门路的,哪家不是两边下注,甚至三方、多方下注?

牵扯之下,更大的问题,便是利益牵扯了,几乎哪家大臣、武将,在北地都有利益牵扯,甚至有些难以拿到台面上的勾当。

武将其实还好,因为他们的利益相对直接,而且若是北伐,军功也是一大收获,甚至因为武将多数起自寒门,属于后来者,当他们来到权力舞台上,就发现之前的利益几乎都被瓜分干净了。

这时候,他们若不通过联姻方式,或者其他手段,融入某个世家或者势力团体,就会寸步难行。

是以北伐对武将而言,是一种阶级跃升的机会,更是打破原本利益割据的手段,推动北伐的武将,比如如今的太尉罗明等人,他们的目的未必是消灭北方政权——甚至在李怀北上之前,南朝的大部分人,早已经不认为北方还能收复了,不被北方吞并就算好的了。

这种思潮下,自是有着各种利益牵扯。

在这种大势下,就算是最为死硬的人,都难免被牵扯其中,哪怕是保皇派。

就在皇帝宣布要退位的当天夜里,各个朝臣的府邸都热闹起来,人人都是忧心忡忡。

便连那位太子名义上的老师也不例外——

冯僧辩的府中,已然聚集了众多派系成员。

往日,他们多多少少还会避讳一些,不敢这般明目张胆,可现在情况紧急,眼看着局面抵定,再过几日就要快进到准备登基大典了,已然是顾不了许多了。

“那王兴科没事招惹太子,听说是害得两个武林之人受了点皮肉之苦,直接激怒了太子殿下,唉,你说这叫什么事啊,你王兴科好端端的公子哥不当,你去招惹太子干什么啊,这下可好了,太子被引得北上,说是要将牵扯此事的人,都给拔起来!”

“这可真是彻彻底底的连根拔起!连带着将那东赵的根子都给拔了,这下可好了,他王家倒霉了,儿子在牢里带着,老子虽然没有被罢了官职,却也已经无人问津了,父子两人都与死无异了,可咱们这些人该如何?”

“往好处想想,东赵没了,以太子的能耐,那西赵也长不了,咱们大楚是要重新一统天下了,而且陛下为何退位?前阵子的病症是一方面,但可能也是不想贪天之功,要将这个一统天下的名声交给太子,到时候咱们可都是从龙之臣!”

“先过了眼前这关再说吧!不然哪里还有什么功劳,都要入那大牢!”

“话不能这么说,太子乃是天降伟人,任谁都想不到那东赵会是这么个结局!况且,水至清则无鱼,这朝廷上下,哪里有个完全干净的人?真要是追究的话,全部都要被撸下来,太子固然厉害,能一人灭国,但不能一人治国啊。”

“话是这么说,但总是心里不太踏实。”

……

众人议论着,最后目光都落到了冯僧辩的身上。

这老臣最后苦笑一声,道:“老夫知晓你们的意思,明日就会入宫,见太子陈情,毕竟老夫也是脱不了的,至于结果如何,老夫着实预料不到,毕竟太子的心思,谁能猜得准呢?”

这话不假。

莫说这满屋子的人都认同这句话,就算是出了这个府,问问建康城,乃至整个天下,现在没有人敢说能揣摩到那位太子的心思。

毕竟谁没事会为了两个武林中人,就把一个国家给灭了?

“这事,我也是顺手为之,当初并未真要灭国,只是想牵出一二利益团体,”等第二日在宫中见了冯僧辩,李怀实话实说,“至于老师说的这些事,其实也好办,您老既然出面了,我不能补给面子,只是到底是违了国法,若不给予惩戒,这国法也就立不住了。”

冯僧辩点头称是,心里松了口气,就想听听到底是个什么处理方法。

“我会划一条线,超过这条线的官吏,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标注出来,让他们暂时留职,等登基之后,这群人要参加一次大考,我称之为科举,分为诸科,所有戴罪官吏,尽数参加,若是过了,可以留职,若是不过,尽数罢黜!”

他看着对面满脸惊异的冯僧辩,笑道:“这样一来,难免会有空缺,所以这次科举,不光面向官吏,同样也面向世家与寒门,唯才是举!”

“这……”冯僧辩擦了一把汗,“怕是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造成不稳。”

“哦?老师觉得谁会不稳?”李怀顿时兴趣,“给我个名单,老魏,给我倒杯温酒!”

冯僧辩倒吸一口气,这才意识到,自己面前这位是有彻底掀桌的能耐的!

南楚,可是比东赵要弱啊!

第一百三十一章 李家少年郎第二百零八章 欲言又止,欲言又止,欲言又止第三百三十章 贼已乱!第四百一十五章 有运如蛇盖于顶第二百一十章 我知道和他知道第四百二十九章 窃者猖第二十六章 你是果,而我乃因第六百六十二章 悔意在心复入瓮 【第一更】第六百八十三章 武林神话?第一百六十四章 佩服!佩服啊!第六百章 你可真能吹第六百一十四章 玉碎(十)上路(二合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嘴遁?第二十七章 不忘今日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我已经看穿了你的目的!第六百八十八章 战!第七百三十五章 一人之武勇第四百七十三章 成也气度,败亦气度第七百六十六章 万全之备以待君第四百一十七章 明镜徒第一章 穿到了自己的小说里太困了,第二章争取白天补上。第九十二章 兵者三祸,咱们得早做准备第三百九十五章 坐于河洛,指点天下!第十九章 主角第五百零六章 好好的,怎么裂了第六百一十章 玉碎(六)我是你爹第三十七章 霹雳手段第一百一十三章 隔空对局?吾无惧也!第一百二十三章 你先说第二百四十六章 什么!原来我是……第八十四章 这是要养废了第八十五章 岳父已经看穿了一切!七百零九章 岂能锦衣夜行!第七百五十二章 追我随我,岂能枉死?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昌与定襄之谋第六百六十五章 出师不利……第一百八十章 百战百胜?第四百一十一章 错乱之时方已死第一百五十六章 雪中送炭,迟了就赶不上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所需之卷何在?第三百一十四章 兵败之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隔空对局?吾无惧也!第四百三十一章 往日恩怨第一百八十章 百战百胜?第四百九十二章 将军的任务第四十七章 余波第六百零三章 玉碎(一)起于人心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询不足虑,喜待美名传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山定不定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子不可留第四百四十八章 咱们批判批判?第六百三十四章 借你一用!第四百章 明局面,分职颁令第三百三十章 贼已乱!第三百三十一章 好消息与坏消息第五百五十七章 只待天亮,手到擒来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日轮转第六百三十八章 这场面,我们熟!第五百七十八章 在下……练了几本第五百九十五章 逃遁之人第一百九十章 李怀之策?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日轮转第七百九十三章 计中计第二百二十五章 竹林边上乃赴会第六十章 妙啊!第五百零三章 若我李氏也有……第一百三十五章 入戏方得积攒第一百零八章 图穷匕见?第三百五十四章 你可知道某家是谁?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怀的攻略第二百五十四章 说书人第六百七十七章 怂恿之策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时候结束了……第五百九十二章 加速行策第四百八十三章 荆南之地第六百零一章 帝系第六百八十八章 战!第二百六十一章 这是个什么话本?第三百零一章 风向第一百五十一章 计将安出?第七十八章 李怀入宫第六百五十五章 定青苗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好!第一章 穿到了自己的小说里第四百零三章 宁叫人骂,不为笑谈第三百零五章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第四百八十六章 嗣多烦忧,不若出世第四百四十一章 可惜人是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臣之义【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五章 这是个暗示?第三十七章 霹雳手段第二百九十八章 诸公论第七百二十二章 诸君,随我一统武林第三百九十二章 事传各方,三友谈兵演第六百二十二章 玉碎(十八)镇龙夺气气转黑第四百一十四章 所需之卷何在?第一百九十二章 使团(×)第四百五十章 说书人有大志气!第六百零三章 玉碎(一)起于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