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第303章 为什么华夏非得统一全国

【为什么华夏每一次分裂,各路的诸侯军阀跟疯了一样,非得统一全国,难道当割据势力吃香的喝辣的不香吗?】

各朝代的百姓看到天幕上的提问,他们有些诧异。

他们有些不理解,后世的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他们在村里面还想当村长呢?更何况,那些诸侯军阀。

如果他们是诸侯的话,那肯定想统一全国,建立一个以自己为首的国家。

而且在他们看来,一个人,一个地区的人民对自然界的抵御能力肯定是弱小的,也只有集合所有的人,才能抵抗不断的天灾。

特别是黄河流域的百姓,他们时常面临着黄河的泛滥,更是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而且他们从古至今也明白一件事,只有自己家的人多,才不会受别人的欺负,不然他们努力造那么多孩子干嘛?

各个朝代的读书人看到天幕上提问,他们觉得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肯定是愚昧无知。

华夏的百姓从古至今都是皇帝的后裔,虽然随着时间的发展,演变出不同的姓氏,可说起来还是一家人。

虽然在不同的时期,也被诸侯分成了不同的国家,可是他们从心里有共同的认同感。

也都想着如何在统一华夏,让自己成为这一个大家庭的家长。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更是把春秋战国之时可能分裂的华夏再一次拉到了统一战线。

后来汉朝的崛起,也让更多的百姓有了认同感。

哪怕是后来的三国时期,不管是曹操也好,还是刘备孙权也好,他们想的也是统一全国。

以至于后来的华夏,如果没有统一全国的话,哪怕他再怎么富有,百姓们再怎么受到朝廷的恩惠,也会被其他的朝代看不起,甚至天下百姓们看不起。

而且整个华夏并不是血脉上的相传,更多的是对一种文化的认同感。

秦朝。

秦始皇看的天幕上的提问,他深深的陷入了沉思。

虽然他统一了六国,可是那也是因为祖辈奋斗的结果,更是因为天下局势的变化。

如果他秦国不去攻打其余的六国,那后果也只是被其他的国家消灭,所以才有了奋六世之余烈说法。

而他统一六国之后,他慢慢的明白,统一国家之后的使命。

“书同文,车同轨”,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就是他对华夏文明的呼应。

在秦始皇看来,既然春秋时国期的诸侯都来源于华夏,那就不应该分裂开来成为各个诸侯国,那样只会让华夏的文明最终灭亡。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到天幕上的提问,他哈哈大笑了起来。.

在汉武帝刘彻看来,这天下哪有人能够抵御在自己的族谱另开一页,有哪一个人能够抵御在历史中留下自己浓浓的一笔。

这不仅是精神上的期望,更是想给自己的后世子孙留下庇护。

而且他不断的攻打匈奴,也是想让整个大汉的百姓不再受匈奴的侵扰,他的后世子孙也不再受匈奴的困扰。

根据天幕上后世给的信息,汉武帝刘彻知道他大汉做到了,要不然也不会以他朝廷的名字命名种族。

三国时期。

曹操看到天幕上的提问,他冷冷的哼了一声。

不管秦始皇也好,还是汉武帝刘彻也好,哪个不是在历史上留了浓浓的笔笔?

既然他也登基成了皇帝,那也肯定也向他们学习。

而且只有消灭了刘备的蜀汉,孙权的东吴,他才能够安安稳稳的睡个觉。

刘备看到天幕上提问,觉得这个问题问的比较好。

他是大汉皇帝的皇叔,又怎么能够眼睁睁的看着大汉被那奸臣贼子夺去?

而且那贼子更是挟天子令以令诸侯,简直是以下犯上。

这样的仇恨,他当然要北放那魏国,杀了那曹操才能一解心头之恨。

孙权看到天幕上的提问,他望着远方的海。

东吴乃是祖辈的基业,更是整个身家不断奋斗的结果,又怎么能够忍受不断的被侵犯?

而且东汉末年,正是各个势力不断割据的时代,如果他东吴不主动出击的话,那后果只能够是被取代。

就算现在曹操、刘备和他已经三分了天下,可是就算他不想再攻打他们,那些士兵们也想报其他两国杀害东吴子弟的仇恨。

更何况魏国和蜀汉骂他们东吴鼠辈,这怎么能让他们能够容忍?

只是随着天幕的出现,整个国家的结构慢慢的发生了改变,让他们把仇恨藏入了心底,先去提升自己国家的实力。

等到东吴实力提升之后,再去报当年的仇恨!

隋朝。

杨广看着天幕上的提问,他觉得天幕上提问的人有问题。

哪个男儿不想建功立业?哪个男人又不想统一华夏成为这至高无上的皇帝。

这不只是代表着自己的生死由己,更是代表着自己掌握着无上的权利,想让谁生谁生,想让谁死谁死。

而且他并不满足如此,更想成为那千古一帝,让整个世界都留下他雄伟的建筑。

唐朝。

李世民看到天幕上的提问,他觉得后世的人应该居安思危。

毕竟春秋战国时秦国都能从一个边陲小国统一华夏,那么,自己的国家如果不去努力进去的话,只怕也如那秦始皇消灭的六国一样。

就像他才攻打下的高句丽,如果现在不去攻打的话,那么以后将会威胁越来越大,直至大唐灭亡之际,再狠狠的捅上一刀。

宋朝。

赵祯看了天幕上的提问,他想起了无数历史当中提起中国战争时期华夏百姓的悲剧。

如果不是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了华夏,只怕华夏会被那些夷族消灭。

后来虽然太祖赵匡胤统一了华夏,可是也因为没有收复燕云16州,而被那些读书人猛烈的抨击。

大宋,更是被他们称为‘大送’,也让他们这些皇帝们抬不起头。

甚至收复燕云16州成为了每一个大宋皇帝脑海之中刺,只是一次又一次的行动,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明朝。

朱元璋看了天幕上的提问,他冷冷的哼了一声!

他可是知道华夏示弱之后的结局,也非常不希望华夏分裂,那样只会变成诸侯军阀们乱战,让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直到有一方诸侯军阀胜利,统一了华夏,才会结束这种战乱!

也会让北方的游牧民族攻入华夏的土地,不断的在华夏大地烧杀侵略!

如果不是他当年驱除鞑靼,恢复华夏,执法证,华夏大地早已经沦落为人间地狱!

《北方冰雪:属下:这人胸无大志没什么前途换人换人。》

《大树不修不直溜:真的,黄巢开始跟王仙芝起义,后面发现王仙芝起义就是为了被招安,索性自己出来单干了。》

各个朝代的百姓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们觉得无比的真实。如果换成他们的话,肯定也希望跟随一个好有前途的人,也希望曾坐上他的快车,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如果那个人真的不行的话,他们也会像黄巢一样,跳槽到别的地方,或者自己单干,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人。

《键委主任:宋朝因为没有完成大一统被看不起。》

《你像风儿:弱宋被骂了一千多年,其实人家不咋弱。》

《五花酒:就那个靖康之耻,就够骂上上万年的,汉民族后代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来洗刷掉这个耻辱,甚至永远要背在身上。》

各朝代的皇帝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们庆幸着自己统一华夏,要不然也会像那宋朝一样,被骂1000多年。

哪怕提国家军事实力并不弱,可是只要他微微的做错事,就会把责任推到整个国家面前。

宋朝。

赵匡胤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紧紧的握住了自己的左手。

虽然他在天幕上知道,后世的大宋并没有收复燕云16州,可是相比他这个时候的大宋,也早已经扩土千里。

然然而没有想到就算大宋这样努力,最终也被人瞧不起。

不过想想也对,如果换成他是后世之人的话,只怕也不希望自己的历史上有一个这样的朝代。

他更是暗暗的下定了决心,要早点收复那燕云16州,不至于让大宋被后世钉在那耻辱柱上!

赵祯看了天幕上的评论,他很是沉默!

自从父皇签订了澶渊之盟,整个大宋就变得非常不对劲!

那些有骨气的文官们,都慢慢的开始向求和靠拢!

直到天幕上爆出,大宋的结局,才让他们发生了改变。

可是就算这样,北方的辽国依然占领着燕云16州,严重威胁着整个大宋的京都东京城。

而且辽国本来就是游牧民族,本身就携带着大量的马匹。

在战争之时,对付没有马匹的宋朝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

只是后来,随着天空上天幕的出现,让整个大宋消灭了西夏,才有了饲养马匹的地方!

不至于每次战争之时,只能够依靠步兵去攻打骑兵。

赵祯有信心,他有生之年,肯定能够攻打到辽国的疆土,收复燕云16州!

《清风饮月:[看]黄袍在身,我不穿,下属会帮我剥掉给别人。》

《风的方向:你的手下还想着封侯拜相呢,你敢停下来就是死。

而且到时候剥的可不仅仅是那一身黄袍了,还得加上伱的皮[奸笑]》

各朝代的百姓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们呵呵一笑。

天幕上说的很对,真正的到那个时候,只怕就算是皇帝也身不由己。

不过他们更希望,这种身不由己,发生在自己身上。

也像那天幕上所说的赵匡胤一样,被自己的手下黄袍加身!

宋朝。

赵匡胤看了天幕上的评论,他觉得天幕上的后世只能在点自己,要不然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词语!

不过人生在世,有时候还真身不由己,毕竟他那个时候,一个个手下都等待着他升官发财。

而如果他不坐上这皇帝的话,只怕那些手下面也不愿意。

而且就算手下愿意的话,跟随他北伐契丹和北汉的联军,结局也是难逃一死!

虽然那柴荣对他有恩,可面对生死的选择,他最终实行了陈桥事变,自己做上了那皇位。

《木头人:咱一直都是炎黄子孙,一个祖先,可以打架,可以不和但是不能分裂。》

各个朝代的读书人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们觉得田部长说的很对。

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一家人,虽然可以打架,甚至打到对方狗脑子出来,可是却绝不能分裂。

而且一段又一段的历史告诉了人们,分裂之后只会被外族侵扰,让华夏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v我50: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

《天下一统:因为没有哪个强者允许有人和他拥有同等的权利。》

各个朝代的百姓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们表示很赞同。

如果他们是一族之长,又怎么能容忍自己的族人挑战自己。

这样不只是会形成严重的内耗,让别的姓氏看笑话,更会让整个氏族慢慢的衰败。

三国时期。

曹操看着天幕上的评论,他非常赞同!

他生活在军阀割据的时代,可是深深的知道,如果不消灭身边的敌人,后果只会被别人消灭。

这样怎么能够让他睡得着觉?又怎么能够让魏国不被其他国家侵犯?

《梦云:你就说吧,华夏的土地上,哪一块适合你割据?》

这……

各个朝代的百姓看到天幕上的评论,他们细细想着自己所知道的地方,才发现原来并没有地方可以被割据。

他们这个时候最为精华的地方是中原地区,那里不只是地势平坦,而且经过华夏,仙人不断的开发,也更加容易种植粮食和让粮食高产。

而其他地方不管是南方也好,还是那北方也好,都有各自的气候劣势!

南方多瘴气,如果没有适应的话,只怕会小命不保。

而且那里的土地贫乏,种植的粮食产量很低。

就算产量高的地方,由于地势不够平整,也难以种植。

而那北方气候寒冷,并且因为没有经过开荒,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种植庄稼。

而且时常被北方的游牧民族攻击,导致农业种植并不安稳。

可是如果这些地方没有足够粮食的产出,只怕也没有哪个百姓愿意在这里生存。

各朝代的皇帝看了天幕上的评论,他们细细想了一下整个天下的地图,也才发现天幕上所说的很对。

就算那地势险要的蜀州,如果没有绝对的实力,后果也只会想那刘禅一样,最终被魏国攻破,成为了魏国的安乐公!

至于其他的地方,要不无险可守,要不土地不够肥沃,支撑不起诸侯割据!

174.第174章 怎么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你的痕迹248.第248章 他是我国化学的开拓者(二)第118章 到底是南方冷还是北方冷?(一)第25章 这样的大明该亡(二)326.第326章 为什么舅舅的地位在古代如此的第41章 什么?长城被挖断了138.第138章 穿越必备指南煤炭与土法炼焦(265.第265章 知道可以用玻璃制作望远镜之后133.第133章 你小时候见过这种情景吗?(一第35章 高中生的一天第93章 新的精神支柱:过年第55章 给各朝看九一八318.第318章 过年了(二)188.第188章 唐宋八大家,他都集齐了六张(139.第139章 穿越必备技能土法高炉炼铁(一第99章 一硝二磺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三)320.第320章 章有些疲惫的系统(二)第44章 历史中短短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人的一第6章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205.第205章 一口气看完宋朝319年历史(十一第74章 出师表是逼宫还是劝诫?(二)第40章 粮食是一切的根本(二)330.第330章 一口气看完西汉的历史(四)第32章 大型‘灾难片’《开学第一天》正在上第14章 被现代化城市震惊的古人153.第153章 第二次直播(三)139.第139章 穿越必备技能土法高炉炼铁(一252.第252章 穿越必备技能制碱(三)225.第225章 一分钟了解陆游(三)196.第196章 一口气看完宋朝319年历史(二)第29章 目光所致,皆为华夏219.第219章 一分钟了解辛弃疾(一)第74章 出师表是逼宫还是劝诫?(二)144.第144章 穿越必备技能土法高炉炼铁(六第78章 还没有进站,火车已经走了245.第245章 购买书籍后,各个朝代的反应(282.第282章 穿越必备制作土化肥(三)第8章 我霍去病,今天4点准时闪击匈奴第35章 高中生的一天167.第167章 古代战争中,明知道会死你还向186.第186章 唐宋八大家,他都集齐了六张(第45章 历史总是出奇的相似第42章 左宗堂:晚晴最后一块硬骨头312.第312章 一口气看完大唐历史(六)314.第314章 一口气看完大唐的历史(八)121.第121章 一口气看完东北火炕怎么制作?第46章 历史总是出奇的相似(二)第71章 倒数123,上链接322.第322章 各个朝代开始行动了起来(二)305.第305章 历史上有没有寥寥几笔,却惊天第98章 一硝二磺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二)第77章 刘备年近五十,含泪谈理想141.第141章 穿越必备技能土法高炉炼铁(三179.第179章 他们一吐就是半个锦绣大唐(三第31章 有些校长,总想着趁着军训,过一把‘第13章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第28章 给明朝皇帝打分(二)220.第220章 一分钟了解辛弃疾(二)257.第257章 穿越必备制作玻璃(一)255.第255章 穿越必备硫酸(三)282.第282章 穿越必备制作土化肥(三)158.第158章 你手握20万大军,你会怎么做?201.第201章 一口气看完宋朝319年历史(七)第64章 假如你可以从穿越(五)338.第338章 一口气看完东汉的历史(二)258.第258章 穿越必备制作玻璃(二)138.第138章 穿越必备指南煤炭与土法炼焦(第111章 有的人看似是凡人,可是却肩比神明277.第277章 穿越必备制造蒸汽机(七)170.第170章 历史当中有哪些小兵流芳千古(第115章 宿主的第一次直播(二)126.第126章 修驴蹄实在是太减压了(二)307.第307章 一口气看完大唐的历史321.第321章 各个朝代开始行动了起来284.第284章 穿越必备制作土化肥(五)168.第168章 古代战争中,明知道会死你还向166.第166章 章古代战争中,明知道会死你还第87章 笑死,谁会在孙权墓前放两张张辽第92章 小孩子20斤的体重,19斤的反骨(二)331.第331章 一口气看完西汉的历史(五)179.第179章 他们一吐就是半个锦绣大唐(三286.第286章 穿越必备制作土化肥(七)第111章 有的人看似是凡人,可是却肩比神明295.第295章 贩卖的书籍到各个朝代后的反应126.第126章 修驴蹄实在是太减压了(二)182.第182章 真不敢想象,李白要是坐上飞机第73章 出师表是逼宫还是劝诫?226.第226章 一分钟了解陆游(四)第9章 如何制盐178.第178章 他们一吐就是半个锦绣大唐(二第52章 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347.第347章 一口气看完秦始皇的一生(三)第54章 活字印刷术(二)269.第269章 穿越必备,制作大蒜素(一)144.第144章 穿越必备技能土法高炉炼铁(六340.第340章 一口气看完东汉的历史(四)322.第322章 各个朝代开始行动了起来(二)第28章 给明朝皇帝打分(二)239.第239章 第三次直播(九)134.第134章 你小时候见过这种情景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