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战果

第545章 战果

这次对残元用兵,朱允熥命傅友德统兵,却引起了蓝玉的不满,说起来他也真是胆大包天,竟然跑来找朱允熥大吵了一架,偏偏朱允熥又拿他没有办法,所以只能向李节诉苦,说到最后眼泪都快出来了。

“姐夫,你说凉国公是不是太不像话了,我都已经给他解释清楚了,京城这边也需要他坐镇,可他就是听不进去,最后甚至和我吵了起来,难怪当初皇爷爷老是骂他嚣张跋扈!”朱允熥最后也气的拍着桌子怒道。

“陛下息怒,蓝大将军的脾气你也知道,当初除了太祖皇帝外,谁都拿他没办法,不过蓝大将军对朝廷的忠心还是没有问题的!”李节这时也只能开口劝道,毕竟他也不想因这次的事,使得朱允熥与蓝玉闹翻。

“凉国公的忠心我自然不会怀疑,可他也太大胆了,连我这个皇帝都不放在眼里,简直是胆大包天!”朱允熥依然怒气难平的再次道。

“要不这样吧,我去找蓝大将军谈一谈,劝他收敛一下脾气,这样日后对大家都好。”李节想了想再次开口道,蓝玉嚣张跋扈的脾气的确应该收敛一下了,否则日后朱允熥肯定容不下他,说不定他依然会落得与历史上一样的下场。

对于蓝玉,李节的看法也十分复杂,从性格上来,他并不喜欢蓝玉,特别是他的嚣张跋扈,的确很惹人讨厌,不过蓝玉也的确有嚣张的本钱,军中将领若论战功,除了死去的徐达和常遇春外,的确无人能与他相比。

当然了,蓝玉身上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当初李善长冤死,别人都避之不及,但蓝玉却敢亲自去给李善长上香,另外之前朱允熥登基,也多亏了蓝玉,而且现在朱允熥也刚登基,的确需要蓝玉坐镇京城,帮他稳定军心。

最重要的是,蓝玉的确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从公心上来说,李节并不希望看到蓝玉落得个横死的下场,而且蓝玉还是朱玉宁的舅公,两家也经常走动,比如蓝玉的孙媳,就是朱玉宁的闺中好友之一,经常去李节家里和朱玉宁玩上几手牌。

朱允熥也只是生气,并没打算真的拿蓝玉怎么样,现在听李节这么说,于是也点了点头道:“好吧,那就有劳姐夫你了,不过你现在忙着父皇的丧葬事宜,所以蓝玉的事倒是不急,有时间了再去找他也不晚。”

“臣明白!”李节当即点头,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下政务,他这才告辞离开。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节也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朱标的丧葬事宜上,特别是皇陵的修建,更是消耗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要保证工程的进度,又要保证建筑的质量,有时候工程遇到问题,也需要他去操心。

不过无论如何,皇陵的修建还是十分顺利的,而朱标的葬礼也在有条不紊中准备着,也就在朱标下葬的那天,远在太原的傅友德也终于出兵北伐草原。

傅友德兵分三路,齐头并进杀进草原,但他并不冒进,而是稳扎稳打,每进一步都是优先消灭草原上的反对势力。

草原人也并不是铁板一块,事实上随着老朱打败蒙元,又数杀进草原清剿之后,敢于反抗的被大明屠戮一空,剩下一些胆小的,自然顺势投靠了大明。

当然这些草原人根本没什么信义,经常是今天投靠大明,明天就可能反叛,特别是残元的势力再次发展起来后,一些本来投靠大明的部落就再次动摇起来,对大明的命令也是阳奉阴违。

不过这次傅友德带着大军再次杀进草原,之前投靠大明的那帮墙头草自然开始向大明表忠心,反正草原上以实力为尊,谁强他们就跟随谁。

当然傅友德也没便宜这帮墙头草,而是将他们编成先军,命他们清剿其它的部落,一是让他们相互消耗彼此的力量,二来也是激发他们与其它部族的矛盾,日后就算大军撤出,这些部落为了在草原上存活,也只能更加的依靠大明。

不得不说傅友德打仗的确很有一手,三路大军一路横扫,将残元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势力清扫了一遍,最后残元不得不收敛残部,往漠北迁移而去。

这也是草原人应对中原大军清剿的老办法,毕竟打不过他们就往气候更加恶劣的漠北一躲,中原大军如果想要追杀,就要直面漠北恶劣的条件,甚至可能会被熟悉地形与气候的草原人埋伏,当初徐达第一次北伐失利,就是因为不熟悉草原的地形与气候。

残元退入漠北,如果是蓝玉带兵,他肯定不会放弃追杀,毕竟当初他可是杀到捕鱼儿海,才把蒙元的王庭消灭,区区漠北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傅友德却十分谨慎,他并没有忘记这次出兵的目的,也没有忘记之前朱允熥对他的叮嘱,所以傅友德并没有率军追击,而是开始巩固战果。

残元逃入漠北,但并没有带走所有人,有些一部落或是因为没来得及跑,或是因为消息闭塞,毕竟草原这么大,草原人之间的联系也十分松散,所以这些没来得及逃跑的草原部落也不在少数。

对于这些部落,傅友德则直接带兵威逼,敢于反抗的直接剿灭,投降的则被带到大明的边境安置,这也是中原处理草原部落的常用办法。

事实上草原人根本没有民族的概念,有许多人甚至本来就是汉人,只是因为各种原因迁居到草原上,慢慢的也就变成了草原人,而他们到了大明边境,只要安心生活,过上几代人,可能又会变成汉人。

京城之中,傅友德的捷报一封又一封的传来,朱允熥接到这些捷报也高兴的合不拢嘴,这是他登基后的第一仗,竟然打的如此漂亮,虽然没有消灭残元的主力,但却打出了大明的国威,更让朱允熥这个新帝的声望也因此立了起来,大明国内一些蠢蠢欲动的势力,也立刻老实下来。

(本章完)

第727章 兀鲁伯不走了第736章 张定边的侄孙第325章 灾民营(上)第104章 无聊的碾压第147章 舟山岛上的渔民(下)第234章 京城诸事第125章 好心办坏事第760章 背后的王爷第259章 不走寻常路的朱玉宁第747章 整治黄金港第370章 朱棣的倭国见闻(中)第569章 户部问话第79章 自焚的潭王第607章 自杀的守将第283章 大婚第730章 李节出海第260章 皇权与相权之争第73章 你听说了吗?第841章 送外甥第353章 存款与放贷第24章 湿法颗粒火药第365章 银行疑案(下)第35章 妇人之仁第555章 又见解缙第35章 妇人之仁第300章 倭国的战争第789章 削藩(下)第642章 四叔你在害怕?第496章 侍读张信第414章 医科(下)第155章 拜见四叔第82章 这个李节不对劲第59章 目的不纯第163章 蒋瓛的坚持第423章 蒋瓛的意见(下)第651章 拿捏不定第791章 王爷去哪儿?第421章 拆分锦衣卫第269章 上元夜(下)第590章 被查封的崔府第448章 归程(下)第9章 “常青树”汤和第453章 进宫第253章 押送朱樉第100章 卑鄙无耻?我认了!第61章 巧妙的方式第841章 送外甥第419章 战场急救术第727章 兀鲁伯不走了第47章 浑天说与地心说第629章 利益冲突第352章 以钱生钱第838章 亲王逃亡记(下)第177章 想死也不容易第760章 背后的王爷第519章 弥留之际第527章 你听错了第612章 高级的棋子第641章 蒸汽船作坊第670章 哈里勒的质疑第397章 要实在的第646章 逃亡(上)第587章 大肆抓捕第672章 帖木儿的决心第575章 大办还是小办第698章 路上的交谈第417章 老御医的愤怒第460章 安南之变(下)第718章 私下接触(下)第284章 一月不出门的李节第464章 辣椒第102章 海禁之恶第176章 常遇春的孙子第493章 谁给他们的胆量?第61章 巧妙的方式第369章 朱棣的倭国见闻(上)第193章 老朱要吃饼第149章 演一场戏第473章 谢旺的排查第472章 还一个公道第672章 帖木儿的决心第683章 求和?第132章 空手套白狼第257章 一切有我第90章 鲁王死了第286章 驸马不好当第71章 风雨欲来第435章 美洲的生意第169章 肯定没好事第1章 坑爹的穿越第726章 坚强的兀鲁伯第85章 生意莫谈感情第496章 侍读张信第703章 探望(下)第70章 朱允熥算账第469章 案情分析第353章 存款与放贷第537章 软禁?第66章 朱允熥要出宫第354章 一点小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