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节 尚武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我要做皇帝》更多支持!

不到三日,少府岑迈就将十几个长安城中出名的小说家的名字递到了刘彻案前,他的意思很明显:陛下您就看着选吧!

而刘彻看完名单后,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这名单上的人名,一半是列侯!

正儿八经,受过册封与诰命的列侯!

剩下的,不是元老勋臣之后,就是关中豪门名士……

想想也正常,小说家虽然是市井产物,面向的也是普罗大众,写的呢也基本是些荒诞离奇的故事与神话。

但是……

首先,能写故事的人,岂是什么穷酸秀才?

曹雪芹要不是他家早年巨富,他能有那么好的底子写《红楼梦》?

施耐庵错非不是张士诚的幕僚,能写出《三国演义》?

在这西元前的时代,能把宫廷秘闻写成小说,段子的人,又岂是等闲之辈?

像是太宗孝文皇帝时期,那首著名的‘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两人不相容’的歌谣,那是不知政局变化的农民能做出来的?背后没有熟悉宫廷尤其是皇帝本人性格的人指点,谁能写出这样一首准确的捕捉到皇帝心理的歌谣来?

还有那本著名的《西京杂记》对汉庭典故顺手拈来,不是在汉宫待过的人,谁能写出来?

再一个。在这个普罗大众,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还在为每日果腹之物奔波劳累的时代,除了那些闲的蛋疼。百无聊赖的贵族勋臣和富豪,谁他妈有那个闲工夫去写这些玩意?

所以,实际上小说家们全部都是贵族土豪,也就可以想象了。

刘彻在名单上看了一下,基本上,出现在名单里的列侯,大部分都是些已经沉寂了起码二三十年的老字号列侯。

“大概是太过寂寞了吧……”刘彻心想。

然后他就下令,道:“传令:命宁陵候吕臣,临辕候戚触龙、堂阳候孙德入宫觐见!”

“诺!”王道立即领命而去。

不过半个时辰。三位身穿列侯冠袍的大臣,就相继入宫。

他们乍然被从家里传召到宫中,心中,都是忐忑不安,毕竟,他们这些列侯,在长安城里,属于早就被遗忘的那一群人了。

最近三十年来,也就只有新君即位。天子驾崩,太后薨去这些时刻,他们才会被召进宫中。

恩,除此之外。似乎就只有犯了大罪,将要被问罪的时候,才会有机会见到天子

因此。见了刘彻,立刻就叩首:“臣等奉诏觐见陛下。未知陛下诏臣等可有吩咐?”

刘彻却是笑意吟吟的看着这三个列侯。

这三位列侯,都很年轻。

最重要的是。封国食邑,都很少!

最多的是宁陵候,食邑一千户,最少的是临辕候食邑不过五百户,就是有些关内侯,食邑都比这位列侯多。

在汉室,食邑户数的多寡,是直接关系到列侯本人及其家族生活品质的。

即使是食邑户数最多的宁陵候,岁入也不过二十万钱,即使加上赏赐和封国产业的油水,最多三十万钱。

这么点资本,别说是在列侯圈子里逞能炫富了,就是关中本土的豪强地主阶级也表示,我不服!

这年月,随便在长安近郊的地方买个庄园就是上百万钱!

就是新开发的阳陵地区,一亩耕地价格也多达三万钱!

是以,这三位列侯,除了那套太常衙门给他们置办的列侯冠袍外,可谓身无长物,看着,而这三人的样貌,看着也跟乡下的土财主差不多。

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他们从未下过地劳动过,所以皮肤白皙,头发整洁。

刘彻挥挥手,道:“三位爱卿免礼,来人,赐座!”

待得这些人落座后,刘彻才微微沉吟道:“朕今日诏三位爱卿前来,是有一件事情,要托付给三位爱卿,不知三位可愿为汉家江山效力?”

“臣等夙兴夜寐,以为陛下效死而生!”三位列侯虽然远离政治很久了,但是,这种表忠心,拍胸脯的技能还是有的。闻言,立刻就出列叩首,一副要给刘家做牛做马一万年的架势。

刘彻呵呵一笑,道:“卿等忠心,朕知矣!”

三人中,地位比较高的宁陵候吕臣微微抬头,小心的问道:“不知陛下,有何事差遣臣等?”

刘彻站起身来,严肃的面朝刘邦的长陵方向拱手道:“朕昨日夜半做梦,梦见高皇帝对朕曰:小子彻!朕创业艰难,赖上帝加恩,致有天下,方今海内承平,靡靡之风四起,列侯勋臣,斗鸡走狗,以博戏为业,朕甚痛之,女且好自为之!朕于是惊醒,乃见床前天子剑出匣自鸣!”

“朕乃知之,此高皇帝托梦示警也!”刘彻挥挥手,王道立刻会意的捧着‘证据’——与传国玉玺一样,被视为刘氏天子威权象征的高皇帝白蛇剑,走到三位列侯面前展示。

吕臣等三人一看那柄传说中高皇帝斩白蛇起义的圣剑,立刻就匍匐在地,不停的叩首。

这种假借祖宗名义,伪托鬼神之名的把戏,刘彻玩起来,可谓是得心应手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没有人能拆穿他,也没有人敢拆穿他!

刘彻看着宁陵候吕臣,道:“吕卿,尔祖夷候以舍人从高皇帝于成留,先破曹咎、成皋,又以都尉击陈烯,高皇帝以为良将也,因功封为宁陵候!”

他又看向孙德,道:“孙卿。尔祖哀候赤公,以中涓从龙。起于沛,以将军击项藉。虽有荥阳至败,然百折不挠,终卷土重来,再以郎与项藉战,胜,为上党郡守,击陈烯,有功,封为堂阳候!”

刘彻这话说完。孙德与吕臣已是感动的稀里哗啦,泣不成声。

似他们这样的列侯,最荣耀的,不就是祖先的功绩?

刘彻却接着道:“戚卿,乃祖坚候腮公,同样乃名将也,以单骑守蓟城,阻匈奴铁骑于外,安民生于内。致功为列侯!”

刘彻忽然提高了声调:“祖宗创业艰难,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致有今日汉家之盛。朕尝闻乡间长者曰: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源者思其源!”

这话立刻就挑动起了吕臣三人的心思。

对于列侯们来说,每天锦衣玉食的生活。使得他们心中其实普遍都存在着极大的不安全感。

这种不安全感来自于刘家天子简单粗暴的对待,以及他们自己本身与祖宗的差距。

特别是吕臣等几乎被主流遗忘的列侯。心中的这种不安全感尤其强烈。

他们担心,有朝一日。天子一句话,就把他们的爵位给收回。

那样的话,一家老少,就全都要去喝西北风了!

看看留候、瓒候,这些失去了候国的昔日风光人物,就知道,一旦出现了那样的事情,他们的下场会怎样?

留候、瓒候,有大功于社稷,只要长安的天子还姓刘,迟早都会给他们复家,重新封侯,譬如去年,先帝就重新封了瓒候的后人。

但是,他们这些默默无闻,泯然众人的列侯怎么办呢?

刘彻的话,自然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更重要的是,作为天子,刘彻的讲话,也毫无疑问,激发起了他们心中的热血。

吕臣等人立即就叩首,道:“陛下圣明!”

刘彻笑了笑,道:“朕听说,三位爱卿,都曾托名写过一些坊间的故事段子?”

然后,他不等这三人回答,就继续道:“不用急着否认,朕即叫卿等来,自是查清楚了的!朕命卿等前来,也与此事有关!”

“三位爱卿善写故事,桥段,朕想请三位爱卿,整理汉室立国以来的功臣名将事迹,将之录于竹帛,传于万世,使后人,永永不忘先祖创业艰难,饮水思源,知今日盛世之根!”

给开国将帅功臣立传,写他们的光辉伟绩,光荣往事以及伟岸的人格。

这种事情,在后世,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干。

即使人类希望,民煮灯塔,也照样落樱神斧,开国圣贤,全部圣人,人格魅力max。

刘彻岂能落于人后?

这种洗脑的工作,不仅仅要重视起来,而且还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戈培尔说过:只要谎话说了三千遍,自然就成了真理!

而且,这只是个开始。

以后随着战争的开始和准备,相关的舆论工作和宣传工作也要到位。

刘彻可不希望,出现什么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言论。

这些天,他已经纠结自己的幕僚智囊团,在讨论,怎么样在秦代的军功勋爵名田宅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以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最主要的方向是两点。

一点是,必须保证,军人立功后其待遇不至于让人寒心。

否则,前线战胜,后方伤残退役军人却落得一个孤苦终生,甚至阵亡军人遗孤无人抚养的局面,那老百姓谁还愿意当兵啊?

前世小猪后来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征兵制,甚至放弃边郡的全民义务兵役制,改以募兵为主要手段,就是因为,征兵征不到合格的兵源了。

而导致兵源匮乏的原因,就是军人的功劳与待遇不相符合。

为国效死,为国阵亡的军人得不得合理的抚恤和照顾。

还有一个就是,将秦代的军功勋爵名宅田制度,改成军功折钱。

目前刘彻的思路是:左庶长以上,依旧授田封爵。

左庶长以下,按不同等级,每年发给一定的钱粮补贴,同时相应的军功可以免除一定的徭役。

另外,伤残阵亡退伍军人的相关福利与制度,也要出炉。

总而言之,在以考举士子逐渐取代旧有的军功贵族官僚集团的同时,刘彻不希望,这个民族的尚武精神因此被打击。

相反,刘彻想要让军人的地位,至少保持秦代的水准,甚至,超过秦代的水准。(

第1338节 龙!第256节 知难而退第1217节 墨家的表演(2)第754节 远航(3)第137节 替罪羔羊第1593节 统治(3)第214节 拍马屁第183节 盐铁官营第1326节 怎么办第1165节 上吧!主父偃!第835节 军臣的想法第412节 考举(5)第178节 脑残粉第550节 无题第1248节 愤怒的军臣第1589节 博弈(1)第150节 刘德的提议第594节 忠臣第1529节 刷经验(1)第842节 颜异的麻烦(1)第329节 安排第1402节 朱买臣的办法第742节 不甘人后的陈须第806节 谁才是疯子!第1221节 崩溃的士大夫(2)第267节 明悟第158节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597节 尔虞我诈第1074节 狭路相逢勇者胜(2)第753节 远航(2)第1301节 犹豫不决的军臣第966节 省亲(2)第433节 忽悠(1)第1255节 军功制度(2)第777节 悲惨的乌孙人(2)第134节 天子的提议第63节 修改第89节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第746节 赵佗入朝(3)第24节 做个出头鸟第991节 诺!陛下!第1360节 新的利益集团第701节 移民政策第1421节 仰望星空第691节 文治(2)第747节 国葬(1)第67节 安排第216节 基本盘第784节 乌孙的忧虑第220节 三个条件第1450节 为民做主(2)第1353节 决战(5)第1271节 英雄豪杰(2)第1376节 黑科技第713节 安东都护府第570节 人心(2)第13节 橄榄枝第1535节 恐惧的西匈奴第149节 廷议第752节 远航(1)第597节 尔虞我诈第339节 不称职的丞相第1029节 狂欢(3)第483节 阅兵第657节 南巡(2)第628节 温言在口(3)第19节 惩处第897节 租船(2)第960节 匈奴的狂欢第1335节 狼性还是狗性?(1)第1347节 射术的较量(2)第1374节 破而后立(2)第1140节 家宴第503节 邺邑公主第928节 薄世的麻烦第1527节 作战方案(2)第984节 俘虏的改造(2)第1247节 布置第202节 周阳由的末日(1)第723节 赵佗之决断第257节 即将到来的麻烦第332节 重赏!第645节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1180节 讲道理(1)第905节 进击的公羊派(1)第1246节 义民第1477节 薄世回京第336节 兄弟们(2)第94节 拯救黄老学第815节 最后的折兰骑兵(3)第33节 窦太后第737节 王者归来——墨家(2)第329节 安排第579节 梦兆(2)第163节 周阳由必须死!第33节 窦太后第168节 祥瑞(1)第1372节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2)第864节 回扣第722节 犹豫的赵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