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节 立法精神

被郅都这一吓唬,列侯们的膝盖软的比春雨中的泥土还快。

不到三天,就至少有三十位先前在蹦跶的列侯,宣布闭门谢客,要潜心‘研读诗书’。

剩下的人里,也有宣布返回封国就国的,也有说要去周游天下的,更有人打出了游览汉疆的旗号,跑去新化。

于是,转瞬之间,先前看似声势浩大的联盟,立刻就变成了一个只剩下三五人尴尬对视的小集团。

这也正常,汉室列侯固然位高权重,掌握了庞大的权柄和财富以及土地。

且最起码两代人的经营,又让这些家伙拥有着遍及郡国朝野的人脉网络。

一个列侯家族,通常最起码能影响或者控制其封国周围两三个县的政治、经济和人事。

所以,汉室中前期的列侯,常常在地方扮演着后来的门阀世家的角色。

但列侯的权力与荣耀来源于天子。

一旦失去了来自天子的信任,列侯们的下场,常常非常悲剧。

过去六十年,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了。

只是,刘彻这样纵容郅都**裸的恐吓长安公卿,也让东宫那边有些看不下去了。

现在,窦太后是不太敢像过去那样直接把刘彻叫过去训斥一顿,勒令刘彻思过了。

但作为长辈,窦太后还是可以给予一些善意的建议与劝告的。

于是,在一次例行的家宴上,窦太后忽然对刘彻道:“皇帝,哀家听说最近中尉改称了执金吾,这是不是有些太过霸道了些?”

金吾,在汉代的典籍中,有多种解释。

但在通常意义上。金吾、木吾,都是大棒的同义词。

这样的改动,等于是在强烈的警告所有人,不要惹皇帝。

窦太后要是喜欢,那才见了鬼了。

但刘彻对付(忽悠)窦太后的技术。那是max的。

闻言。他微微一笑,看也不看那些低头沉吟的外戚们,笑着道:“皇祖母过虑了,金吾,神鸟也,朕以中尉为执金吾,乃为辟邪而已……”

嗯。在传说中。确实有种叫金吾的辟邪神鸟。

窦太后听了也是微微一愣。

但台下的外戚们,心中却只感觉心里有一百万只草泥马狂奔而过。

尼玛,前几天陛下您在诏书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刘彻的眼睛从这帮家伙身上扫过去。

刘彻深深的清楚,这些家伙中,有几个就是目前这场风暴中的幕后推手。

于是,刘彻淡淡的道:“再则,皇祖母,我汉家致法。非周非商,高皇帝命萧相国制九章律。虽以‘宽省刑罚’为立法宗旨,然其精神却是‘刑无等级’,腐儒所谓‘礼有等差’,此吾汉家所不取也,故太宗皇帝罚河阳候,惩成候!先帝既立三尺法,朕安敢有辱?”

外戚们听着这段杀气腾腾的话,纷纷将脖子一缩,感觉背上凉梭梭的。

但刘彻说的没有错!

汉室至目前为止,律法精神就是四个字“刑无等级!”

通俗的说是就是,犯了法,庶民要挨鞭子的话,列侯也得同样抽一顿。

虽然在实践中,这是几乎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

然而,这却是白纸黑字,写在汉律之中的条文。

而且,曾经被实践过。

倒霉蛋之一就是刘彻所说的那位河阳候。

太宗孝文皇帝四年,河阳候陈信,因为‘坐不偿人责过六月’被依法一撸到底。

什么叫做‘坐不偿人责过六月’?

以后世的法律来说就是违反合同的规定,拖欠他人借款本息长达六个月。

这个事情,恐怕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民事合同纠纷。

在这个案件中,西汉王朝充分的体现了后世公知们所说的‘契约精神’,且严格保护债权人利益。

并且由皇帝亲自做出最严格的裁决违反了契约,故意、恶意拖欠他人钱款的河阳候,这个食邑两千户的列侯,从此烟消云散,消失在汉室政坛上。

而且类似的情况,不止是发生过一次。

在历史上,小猪朝时,小猪的表哥,周阳候田彭祖,就‘坐当枳候宅而不与’被一撸到底。

所谓‘坐当枳候宅而不与’,意思就是把宅邸当给别人,却又不给,耍无赖。

堂堂外戚,万户列侯,尚且如此。

其他人怎敢继续仪仗权势,胡作非为?

所以,汉代历史上的许多奇怪的事情,就都有了解释。

譬如,子钱家们居然敢明目张胆的放贷给列侯,还能十倍本息得偿。

但可惜,儒家上台后,一切都变了。

德主刑辅,春秋决狱,法律开始变得袒护有权有势的贵族官员。

泥腿子们失去了公平与正义。

以至于连后来有人哀叹:王侯贵戚豪富,尤多有之。假举骄奢,以作淫侈,高负千万,不肯偿责。小民守门号哭啼呼,曾无怵惕惭怍哀矜之意。(注)

但一切都已经然并卵,律法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但在此时,汉律依然是那个刘邦下令,命令萧何在秦律和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法律。

它虽然偏向贵族官宦,但却偏的不是太厉害,最起码,还坚持着战国以来最基本的立法精神,即:刑无等级,而法无疏漏。

对于周礼和那个已经跟着奴隶制一起下地狱的‘礼有等差’思想坚决抵制。

目前来看,抵制是成功的。

法家和黄老学联手,将一切试图借尸还魂的企图阻挡在门外。

这也是刘彻为什么对儒家不太欣赏的原因。

儒家有其先进的一面,也有其腐朽落后的一面。

其对周礼和周治的执着与顽固,在很多时候,其实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所以,刘彻目前正在积极的推动儒家变革和进化。

目前来看,变革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最起码,思孟学派已经复兴。

特别是今年的考举,刘彻故意将录取的儒家士子中的思孟学派的比例放大,甚至给好几十人开了绿灯。

皇帝的意志代表了思想和学派的方向。

所以,长安城里的思孟学派的论著和著作开始火了起来。

窦太后听完刘彻的话,沉默不语。

河阳候陈信的案子,在汉室,是耳熟能详的判例,但凡只要是涉及到民事纠纷上,这个例子就是绕不过去的铁例,也是老刘家用于威慑列侯外戚勋贵时的杀手锏。

闹的太过分了,陈信的下场,就是你们的下场。

窦太后心里知道,这次皇帝大概是动真火了。

仔细想想,窦太后也能理解。

几十个列侯抱团要跟皇帝掰腕子,这换了任何人做皇帝都是不能忍的啊!

这次皇帝能忍住,没有大开杀戒,真的是只能说‘圣心仁慈’。

ps:注:这段话出自东汉着名的社会批判家和思想家王符所作的《潜夫论笺》我看的是清代的校正注释版。另外说一句,想了解两汉,这本书是绕不过去的。很多问题,王符都分析的很详细,包括前因后果,为什么这样。我看了很多写三国的书,说句实在话,要是穿越在三国前期,尤其是黄巾起义前,与其去搞什么诸葛亮养成,还不如去请这位王符帮忙,哪怕,只是得到他的着作《潜夫论笺》我觉得,也不下于一个诸葛亮了(对穿越者来说),很简单,这本书从方方面面分析了整个两汉的社会、经济、军事和律法制度,提出了很多严厉的批评,而这些批评直指当时社会弊政。这就使得穿越者能了解和清楚自身所面对的世界。这不下于随身百度了。但此书在当时并不出名,作者是个隐士,到隋朝才被重视起来。

第506节 陷阱第574节 来自罗马第897节 租船(1)第90节 田叔来了第86节 传播第607节 定策(1)第370节 各人的遭遇第998节 晁错遇到了对手了第853节 影响(3)第1075节 一汉当五胡(1)第774节 承诺(1)第1575节 流血的单于庭(3)第1555节 周亚夫致仕(1)第1318节 运动战(2)第1021节 谍影第849节 武夫当国(2)第1066节 屠杀(完)第五百五十一节第1447节 如痴如醉第908节 换俘(1)第739节 卖队友的罗马人第610节 胸甲第1414节 相亲(2)第1063节 屠杀(2)第520节 条件(1)第1091节 想当狗腿子的丁零人第724节 统一战略第1525节 北匈奴的反应第1011节 特务政治的开端(1)第1282节 可怕的‘神骑’第141节 主父偃的决心第1441节 龙城大会(3)第816节 最后的折兰骑兵(4)第5节 推恩(上)第859节 我的父亲是个大英雄(2)第656节 南巡(1)第53节 条候第166节 周阳由的狠辣第1236节 开万世之太平(1)第348节 诸王议政(1)第329节 安排第1185节 丢脸第1112节 屈射第928节 薄世的麻烦第646节 匈奴使者——伊稚斜(2)第1543节 最后的林胡王(4)第710节 肮脏时代(1)第138节 自作聪明第394节 说服第1541节 最后的林胡王(3)第693节 制度(2)第521节 条件(2)第641节 庙算(3)第1209节 新法家(2)第1279节 匈奴会向哪里跑?第873节 脑洞第1586节 兵家复兴第411节 考举(4)第142节 野望第931节 雁过拔毛(2)第472节 盐铁官营(3)第273节 新思维(2)第464节 大朝仪(4)第972节 材官不死第1312节 赏赐(1)第1563节 猛虎出笼第1110节 高阙会战(3)第1162节 征途(2)第1101节 绝望的匈奴人第320节 敲打第709节 思虑第107节 丧心病狂第1115节 禁忌之物第357节 宣达司第1059节 诸胡的畅想第1014节 切割第972节 材官不死第1318节 运动战(2)第1432节 死间第1029节 狂欢(3)第686节 平律(1)第945节 自取灭亡第1290节 崩溃的开始(1)第1148节 坏水第1098节 分蛋糕第1508节 學术腐败第1340节 帝国主义!第1101节 绝望的匈奴人第1390节 权贵下场第584节 军国主义第681节 法度第1315节 透露第46节 举荐来的汲黯第940节 狗大户们第1084节 匈奴最后的指望第1278节 战前(2)第886节 季心归来第1261节 居庸关第1102节 墨家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