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节 庙算(4)

“臣亚夫等拜见陛下!”

周亚夫带着郅都与李广,走到殿中,屈身一拜,说道。书迷楼

“给丞相、执金吾、卫尉赐座!”刘彻对着身旁的王道吩咐一声,然后对三人笑道:“诸卿应该已经知道了吧,乌孙在胭脂山被伏,基本已经灭亡,匈奴人的气焰,恐怕又要高涨起来了,朕请卿等入宫,就是商议这应对之策!”

这是几乎不用想的。

匈奴人上一次灭了月氏后,就立刻迫不及待的跑来长安炫耀武力,讹诈汉君臣。

正是那一次讹诈后的和亲,让汉室把中行说这个家伙送给了匈奴。

此事,至今让汉家上下咬牙切齿,引以为耻。

如今,军臣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

以其骚包的性格和内心中想要超越其父祖的心理。

他要是不跑过来讹诈一番汉室,那是不可能的。

面对匈奴人必然会来的讹诈,汉室要不要挨这一刀,就值得思虑了。

从结果上来说,汉匈之间必有一战,而且,这场战争距离爆发,已经不远,迟则五六年,快则两三年,完成战争准备的汉军必然出塞。

那么,现在挨上一刀,以进行战略欺骗,似乎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在战争之前,国家还低三下四的给人低头,屈辱性的用钱帛女子卖平安。

但凡有点骨气的人,都会念头不通达。

这还只是其一。

另外,匈奴人素来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太容易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可能会让这帮家伙以为汉室好欺负,进而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甚至大规模入侵。

这也是不可不防。

刘彻可不相信,匈奴没有入侵汉室的预案。

对于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来说,柿子捡软的捏。永远是没错的。

丞相周亚夫入座后,奏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匈奴素来色厉内荏,若陛下示之以弱,臣恐彼辈得寸进尺,擅起边畔!且兵法曰:强则示之以弱。弱则示之以强,今匈奴气焰嚣张。陛下当示之以强,以绝彼辈贪婪之心,无有擅动之意!”

李广更是迫不及待的随后道:“臣请外放为一边郡之守,为陛下守御边墙,匈奴但敢挑衅,臣必取其首级,以报陛下!”

郅都也道:“夷狄禽兽,素来无信,且战国教训。殷鉴不远,臣亦认为,不当屈服!”

好吧,刘彻其实早就知道,问这三个家伙等于白问。

作为目前汉室军方鹰派在朝廷里的代表人物,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哪怕周亚夫等人自己愿意妥协。他们也不会说出来的。

更别说,底下的将军和列侯们,早就觉得自己的大斧已经**难耐,迫不及待想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人,数不胜数。

在这个思潮影响下。指望军方来主持和平,就好比波音公司去呼吁和平一样,绝对是妄想啊!

作为国家的暴力机器,军队这几年,在刘彻明里暗里的鼓动和跳动下,早就成了一台暴躁不堪的机器。

刘彻笑了笑道:“既然丞相等都以为朕当以强硬对待,那朕便以强硬对待。自高皇帝以来,我汉家饰女子财帛以贿单于,这样的屈辱日子,朕也不想再受了!”

“请丞相代朕传旨诸军,诸校尉、都尉,诸部曲司马:用兵之法,不勤不教,将帅之过也;宣明教化,不能尽力,士卒之罪也!将军、列侯、校尉、司马,为诸军之率,当身先士卒,宣明教化,勤练兵法,教训士卒!诗曰:赳赳武夫,国之干城!将军、列侯、校尉、司马,当明知朕意!”

这是一道再明显不过的下令全国机动和野战部队,进入准战争状态的命令,甚至可以说它是一道战争动员令,这道命令一下,汉室的机动和野战部队,就必须进入战备状态。

丞相周亚夫立刻就露出严肃的面容,站起身来,跪拜受诏:“臣谨奉诏!”

然后,周亚夫抬头道:“陛下欲整军备战,宣明教化,臣亚夫谨奉诏而行,只是……这军费……不知如何开支……”

刘彻一听,就知道,周亚夫又盯上了他的私人小金库。

刘彻的小金库,这两年虽然花出去了许多。

但赚的更多啊!

仅仅是去年和今年,在盐铁这一项上,刘彻的小金库就起码入帐接近十万万钱。

另外,去年少府通过大量收购小麦,结果今年在面粉技术发展起来后,大赚特赚,盈利接近三倍。

还有今年的新化鱼干,到现在为止,少府起码从新化得到了超过三千石以上的鱼干,市值起码几千万。

再加上铸钱的利润。

目前少府内库的资金,甚至比起先帝在位时还多了……

这真是让朝野上下看的眼花缭乱,许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魔术到底是怎么玩的。

太宗以来,汉家天子辛辛苦苦,勤俭节约,连个亭子都舍不得修攒起来的老婆本,今上只用了两年,就花掉了一半多,然后又赚回了一倍于此的资金。

虽然不懂为什么会这样,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周亚夫跟刘彻伸手要钱。

刘彻当然也不是什么守财奴。

事实上,历史告诉刘彻,战争虽然大多数时候会拖累经济,但有时候,却会发生战争经济盛世。

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必然会带动相关的产业迅速发展,甚至促进整个社会革命。

历史上,小猪统治时期的对匈奴战争,虽然耗尽了汉室的国力。

但也不是没有好处。

正是战争,使得中国彻底进入了铁器时代,汉武之后,全国主要地区,基本实现了铁器化,并彻底淘汰了青铜器。

同样也是战争,迫使北方的农业不得不放弃粟米作为主要粮食,转而发展小麦种植。

那还是在无意中造成的。

如今,通过提前布局和统一部署,刘彻确信。这场战争,最起码在爆发前和前期,可以成为汉室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动力。

“朕会让少府每岁额外列编战争经费,明岁开始,至少增加三万万钱以上的训练经费,另外还将下拨至少两万万钱的换装经费!”刘彻淡淡的道:“还有,新化的鱼干。朕将会下令,大半充作大军食用之费!”

一口气就是五万万钱以上的军费增长。

这个好消息。差点震得周亚夫都有些站不稳了。

要知道,过去,全年的军费,可能也不过如此了。

汉军,目前实行的是征兵制,所有兵源皆来自于义务服役的百姓。

在士兵的俸禄上面的开支,几乎无限接近于零。

也就是今上登基后,开始关注起了基层士卒的待遇问题。

先是下诏,增加士卒每日供给的粟米数量。同时还增加了每月五到数十钱不等的所谓津贴。

其中地方的驻军和非野战军团,每人每月能拿到五钱的津贴,而长城驻军、边关驻军和野战军团的军人,则会视战兵、辅兵的不同,得到十五到四十钱的津贴。

这些津贴全部都是走的少府的帐,由兰台尚书、谒者和侍中联合监督,每半年。集中发放一次,地方驻军,由当地的监察御史联合军队的主官,共同点名唱诺,逐一发放,而野战和长城、边塞驻军。则是由兰台的尚书和当地的郡守、将军主持发放。

不单士卒有补贴,军官们也有所谓的津贴。

从伍长开始,在其原本的俸禄外,视其等级,给予相应的津贴。

正是这两个政策,让今上彻底收拢了天下军心,下面的士卒对今上真是感恩戴德。感激不已。这也是为什么前不久列侯串联,雷声大雨点小,被天子无压力碾压的缘故了。

仅仅是这两个政策,少府在过去两年,就支出了将近打尽,这个政策实施后,刘彻就可以装逼的对人说:天下英雄已尽入吾瓮中矣。

至于反对者?

不会有什么反对者!

汉室民间尚武之风极烈,上至公卿,下至贩夫走卒,甚至就是印象里文弱不堪的书生,都掌握着武器和杀人技术。

汉室的民间持有弓箭和刀剑的比例,甚至比后世米帝的持枪率还要高。

老刘家虽然没有宪法第二修正案,但人民持械的权力,依然得到了包括皇帝在内的大部分人支持。

这个时候,增加一个特殊的阶级骑士,没什么大不了的。

更重要的是,这还符合君子们的自我要求。

君子六艺,不也要讲一个御吗?

时移势迁,将御变成骑,合理合法。

“诺!”周亚夫三人自然没有异议,这是一个很伟光正的命令。

道理很简单,能养得起两匹马,还能让一个人脱产学习骑术的家庭,起码也是中小地主家庭,也就是所谓的良家子。

汉室朝野最喜欢的就是良家子了。

“另外,为了鼓励士大夫勋贵尚武,学骑,朕意欲在长安,设一赛马场,广邀天下豪杰来此一展身手,丞相看着去办!”刘彻趁热打铁说道。

周亚夫对此没有意见,点头称诺。

但刘彻心里面却乐开花了。

又一个聚宝盆,打造成功了。

想想看,列侯勋贵富商们能为了一场斗鸡,以千金相博。

一场让人心跳加速,肾上腺素暴增的热血赛马,他们该用多少钱去赌博呢?

若倘若这个赌博是朝廷许可的,合法的,那他们又该怎样疯狂呢?

想想后世明珠的赛马经济,刘彻就忍不住口水直流了。

嗯,等赛马场建成后,就让少府去管理,一年下来,要是没有个几万金,几万万钱的收入,刘彻敢直播剁屌。

然后,马球联赛,也可以在赛马场里玩起来,这叫拓展经营,再来个马球采,赚的必然更多。

刘彻也是没办法,要打仗,就要拼命找钱。

他现在恨不得掘地三尺,把勋贵和富商的每一个仔都榨出来。(。)

第373节 科技树第995节 庙算(1)第948节 整顿(3)第1600节 楼船与远方第928节 薄世的麻烦第543节 酷吏(3)第1387节 联盟(1)第124节 丧心病狂的第五题第832节 匈奴的未来(1)第176节 周阳由的耻辱日第1238节 敢有再议者族!第1480节 安东之患(2)第1415节 变迁第1310节 协议第1459节 军队的愤怒第529节 擦屁股第1084节 匈奴最后的指望第599节 无题第396节 尚武第482节 视察第953节 黄老派的反应第563节 贪婪第521节 条件(2)第706节 淘金浪潮(4)第1393节 画大饼(2)第14节 表演第497节 身毒真相第741节 中亚与印度(2)第676节 觉醒第1609节 诸夏时代第1439节 龙城大会(1)第983节 俘虏的改造(1)第805节 马邑之战(2)第883节 卖国者与爱国者第997节 徐福后人第482节 视察第1119节 高阙陷落(1)第1378节 儒者,可用而不可信第290节 忽悠匈奴人(1)第754节 远航(3)第798节 战前(2)第768节 软弱的官僚(2)第648节 杀放囚(2)第1208节 新法家(1)第431节 庙算(3)第259节 破逐鹿之妄说第127节 马屁第212节 高兴的天子第1章 复活第960节 匈奴的狂欢第720节 拿错剧本的儒家(3)第1082节 匈奴的觉醒第766节 转变的想法第578节 梦兆(1)第943节 微行第448节 孤儿军第199节 要走正路啊第1368节 幕南无王庭第1421节 仰望星空第497节 身毒真相第1251节 策划战争(1)第1413节 相亲(1)第1262节 激动的军队第909节 换俘(2)第337节 江都攻略(3)第1394节 谈判(1)第750节 南越回归(1)第120节 过继(1)第244节 储君之位在招手第823节 汉家君臣尽欢颜(2)第1014节 切割第85节 匈奴的消息第598节 军臣的决断第1342节 恐惧的力量第1039节 呼衍当屠的决断第1029节 狂欢(3)第161节 对海洋的野望第1564节 以夷制夷第541节 酷吏(1)第1341节 接触战第378节 喜事第77节 上林苑第207节 调查(1)第513节 鼓噪第334节 灭亡(2)第1514节 战略(2)第928节 孤竹之遗第851节 影响(1)第761节 团结大多数第797节 战前(1)第1242节 入吾瓮中(2)第422节 狗腿子(2)第19节 惩处第440节 设计第572节 战和(1)第290节 忽悠匈奴人(1)第26节 官商勾结第149节 廷议第1277节 战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