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大闹天宫(1)

翌日,张越起了一个大早,洗漱完毕,整理好自己的衣冠,在腰间别上佩剑。

经过昨夜整整一夜的深思。

他已经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寇可往,我亦可往!

不能被动挨打了!

一定要主动出击,将战火烧到敌人的脑袋上去!

那还有什么地方,更能震动天下,震撼人心的?

答案是长安太学!

他已经决定去太学门口,堵住太学生们邀战!

如此,既可将事情闹大,也可以为自己争取喘息之机,或者说让某些人看到自己的更大的利用价值。

当棋子不可怕,可怕的是连棋子的资格都没有。

这种疯狂的行为,换了其他任何朝代,张越都是有死无生。

唯独汉室,不会……

因为,他有借口,有理由,可以光明正大的这么去做。

他提起笔,找来一卷新的竹简,磨好墨,然后挥笔而写,不出半个时辰,一篇洋洋洒洒千余字的文章便已经出炉。

吹干墨迹后,张越揣上竹简,从家里取了些豆子合着空间水,喂给马吃。

马儿吃的很欢快。

很快就吃饱了。

张越拍拍它的头颅,道:“好马儿,且与吾去大闹天宫,从南天门,砍到凌霄大道!”

然后,他牵着马,走到嫂嫂的闺房前,拜道:“嫂嫂,毅出门一趟,很快就会回来,还请嫂嫂在家安心等候!”

却听到房中传来嫂嫂的声音:“叔叔一路注意安全,快去快回……”

“诺!”

张毅大步走出家门,翻身上马,然后回头再看了一眼这个熟悉但却无比模式的家。

虽然穿越不久,但张越知道,他已经离不开这个家了。

“嫂嫂、柔娘,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博出一个未来的!”张越在心里发誓。

然后,他策马而行。

…………

张越不知道的是,此刻在家中,赵柔娘已经是哭成了泪人。

嫂嫂俏脸上,更是滚动这泪珠。

她们如何不知,自家叔叔,此时出门,是要拿命去博。

但,她们能怎么办?

只能尽最大限度的不给家里的男人添麻烦。

假使事有不歹,无非以死相随而已。

…………………………………………

长安城,正值正午,,覆盎门的守门卫兵们都已经热的汗流浃背,跟哈巴狗一样直伸舌头了。

但没有一个人敢松懈。

这覆盎门可是现在长安城最繁华最热闹,同时也是达官贵人,最多的地方。

因为,汉太学,在覆盎门外。

大汉太子的博望苑,也在覆盎门外。

更紧要的是,这里还连通着鸿固原,是长安的达官贵人,去渭南平原嗨皮和溜达的首选。

自然此地也是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

前些年,据说阳陵大侠朱安世就一直活跃在此附近。

而他的党羽,至今依然在这左近活跃的很。

但这些与守门的卫兵们没有什么干系。

缉盗的事情,是执金吾和三辅大臣的。

又不是他们北军的。

他们只要看好城门就可以了。

这时,不知道是谁嚷嚷了一声:“有人去太学门口邀战了!”

哗啦一声,覆盎门前的卫兵和躲在城墙脚跟下休憩的百姓,纷纷来了精神。

立刻就有人快步前往太学所在的方向。

长安群众已经很久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娱乐活动了。

难得有这样的热闹看了!

……………………

太学。

大汉帝国至高无上的学府机构。

自元朔六年建立以来,就是天下读书人和文人心中的圣地。

大儒董仲舒、儿宽,都曾在此教化学子,传播文化。

在太学门口,一块青石之上,董仲舒亲手所书的‘贤士之关,教化之本原也’字迹依然强劲有力。

然而,现在,却有人公然的堵在了太学门口。

一块木板被高高举起来。

其上书上一行大字:复仇雪耻,天经地义!不才南陵张子重,敬候诸儒学世兄赐教!

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身着素服,腰配长剑,举着这块木牌,就站在太学与驰道之间的路口,极为显眼。

不止如此,这年轻人,还在大声宣读着自己写的一篇邀战文字。

但,奇怪的是,太学的警备卫队和太学的官吏,都是傻傻的看着这个年轻人,任由他在自己的地盘叫嚣。

这让无数吃瓜群众,简直吓掉了眼睛。

要知道,太学,这可是社稷的最高学府,天子也时常关注的机构。

太学内部自成体系,不仅仅有着专门保卫太学安全的军队,甚至太学本身就有执法权。

若是以往,有谁敢这么堵太学大门。

恐怕早已经被乱箭射死了。

但,现在这个年轻人,已经堵了太学至少一刻钟了。

太学内部的卫兵和官吏,却都跟傻子一样。

“董先生……怎么办?”负责太学警备的太学军司马,一脸急色的看着那位悠悠然的博士。

“别动手……”董先生笑着道:“待吾看完此人的这篇文章再说……”

“这……”

“这什么这?”董先生摆摆手道:“此人说的很有道理啊!”

他义正言辞的对着军司马道:“吾辈公羊之士,最重复仇雪耻,此子受辱于吾辈公羊之士,现在上门来找我们要一个公道很正常!”

军司马很难理解这些读书人的思路,只能道:“可当日辱此人者,未必先生门下子弟啊!”

“错啦!”董先生拍拍手掌,道:“吾辈公羊之士,本是一体,有人辱彼,既吾辱彼……”

“那怎么办?”军司马都快给这位先生跪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可。

到底如何收场?

等到人群越聚越多,到时候,惊动了宫里面,如何是好?

“别急嘛……”董先生却是笑眯眯的道:“待吾召集门徒,去与之一战!”

但心里面,董先生却是另外一番想法了。

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一次送上门来的彰显公羊之士博学与心胸的大好机会。

是一次免费大型公羊学知识科普活动!

一万次讲座,恐怕也抵不上一次这样的辩论!

最最重要的是——这太学啊就在博望苑的南边不足五里的地方。

如能吸引到太子关注这边,那就太好了!

当朝太子,最近十来年可有些走偏了。

居然去喜欢什么谷梁之士!

荒缪!

能治世安邦的唯有公羊之学!

第四百七十节 开除左传儒籍第八百一十九节 莫欺少年穷第一百八十章 塞私货第三百六十五节 一张白纸出南陵(2)第一千三百二十一节 使团(4)第八百九十五节 都是戏精(2)第八百五十一节 呦呦鹿鸣(2)第六百四十五节 可怕的临淄城(1)第七百三十七节 动员(1)第一百五十二章 太子的觉悟第六十四章 阴谋第八百七十四节 横扫(2)第三百二十三节 延年公子(2)第一百二十章 良师益友第五十六章 牛皮糖第三十七章 有人搞鬼?第两百八十节 论兵西域(1)第九十八章 卑鄙与高尚第一百二十六章 同气连枝第八百六十四节 强势(1)第两百三十三节 博弈(1)第七百七十一节 端正态度第两百二十二节 上任(2)第四百七十四节 不堪一击(1)第七百六十九节 论兵湟水(2)第一百四十七章 异端邪说(2)第五百一十节 诸夏(2)第四百五十三节 吾何执?吾执射第六百五十三节 协商(2)第六百零五节 不幸与幸运第八百九十一节 杨孙氏的野望(2)第七百九十八节 野心第六百三十二节 西元前的怪物骑兵(1)第五百零四节 矫正(3)第两百六十九节 明主(2)第五百二十四节 开导(1)第七百九十九节 漩涡(1)第两百零七节 学潮(1)第八百一十七节 技术人生(1)第五百五十一节 大忠臣张子重第七章 我非蝼蚁!第三百八十二节 刘进的感激第四十七章 珠算(2)第六百节 砍瓜切菜(5)第四十二章 皇长孙第七百八十八节 淫祀 (2)第一百九十八章 面圣(2)第一百六十七章 臣服第七百七十四节 人人都爱张子重第四百九十一节 布置工作第三百六十九节 献宝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诱(3)第五百一十五节 大炼钢铁第六百七十四节 恐怖的汉朝(2)第七百五十二节 说服第六百八十六节 黄金的魔力第九十一章 暗流(2)第六百五十六节 共识(2)第五百五十七节 马政与小弟第八百九十一节 杨孙氏的野望(2)第四百五十四节 危机第六百六十二节 张布斯(2)第四百三十二节 底牌第七百五十三节 君心难测第六百六十一节 张布斯(1)第六百三十四节 新骑兵(1)第四百九十八节 天子的认可第六百三十七节 铁与火(2)第七百一十六节 诸子齐聚(2)第七百八十五节 诱之以利(1)第两百六十节 天子赠书第一百六十七章 臣服第六百六十六节 超级工程(1)第五百七十二节 掀桌子的王牌第七十四章 罗网(1)第一百九十三章 乡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十九章 交易第四百三十六节 乡党子弟第八十章 面圣(1)第三百二十七节 诗经的正确解读方式(2)第八百二十八节 书呆子外戚第八百二十二节 舍我其谁第八百零二节 处置第六百一十二节 无双割草赵充国第三百六十七节 gdp狂魔第六百一十三节 面圣【补更1/4】第七百九十二节 入瓮(1)第六百四十六节 灵感第五百一十三节 贪婪的工商署(1)第七百六十七节 刘进的转变第一百零三章 桑弘羊(2)第六百一十七节 陷阱?谁坑谁还不一定呢!第六百八十三节 折服(2)第六百一十七节 陷阱?谁坑谁还不一定呢!第两百七十八节 李广利眼中的张越(2)第七百五十五节 官商(1)第四百七十五节 震撼(1)第四百三十二节 底牌第四百零七节 对策(2)第七百七十七节 虎父犬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