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节 崩坏的世界(2)

“你说什么?”光禄勋按道候韩说,本来正翘着二郎腿,端坐在阁楼之中,听着刚刚买到的两个僰奴唱着小曲。

这些僰国人训练的歌姬,以身段柔弱、舞姿曼妙和歌声清婉,而备受长安贵族士大夫喜爱。

更紧要的是,僰国人特别有职业操守。

所有被他们卖到长安的歌姬,在进入买主之手前,必定还是处子。

这些特质,使得僰奴的价格水涨船高。

如今一个极品僰奴,常常作价数百金。

作为著名的双性恋,韩说素来男女皆爱,攻守兼备。

只是近来,他诸事不顺,所以买到这两个奴婢后,也没有心情享受,也就近段时间才有心情享用。

但哪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情?

此刻,一个年轻的贵公子,正跪在韩说面前,苦苦哀求着。

“父亲为汉九卿,吾家又世受国恩,如今,关中减产,生民为之困急,大人为何还有心情沉迷歌舞美色之中?”这个贵公子看上去最多也就十七八岁,生得白白净净,极为俊朗,他叫韩文。

乃是韩说诸子之中,最喜欢的一个。

要不是祖宗制度,只有嫡长子才能继位,韩说都想立他为世子了。

但现在,韩说的脸色,却胀成了猪肝色。

“嗯?”韩说铁青着脸,不敢相信的看着自己的爱子。

为了让这个爱子接受最好的教育,韩说为他重金礼聘名师,及长又给与了他许多金钱,让他结交士族贵卿子弟,好为他将来谋划。

这些年来,韩说也听说了,韩文与韩旭这两个儿子,与太学的太学生们走的很近。

平日在家里也经常规劝自己‘要忠君用事、为民请命’。

但韩说一直当他们在放屁。

不过也因此更加疼爱和宠溺。

因为,在这两个儿子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当年。

看到了他年轻时候的风采。

只是……

我年轻时候,有这样天真过吗?

百姓困苦,天下危急,与我何干?

“汝到底要说什么?”韩说挥手让僰奴退下,然后好整以暇的问道。

“儿子以为,父亲大人,当即刻入宫,将关中民生艰苦之事,面奏天子,请陛下下诏,赈济灾民,抚慰群生,如此父亲将有大功于天下也!”韩文恭身磕头拜道:“春秋之义,行仁最大,还望大人深思之!”

韩说听着,嗤之以鼻。

可能早三十年,他还会相信什么大义、仁政与致太平。

当年,他以校尉随卫青出击匈奴,也曾风餐露宿,与士兵同甘共苦,为横海将军出击东越时,也曾怀有过‘致君尧舜上’的心理。

只是……

这么多年下来,他早看穿了。

所谓天下,天下人,他救不了。

而所谓的仁义,更只是一个幌子。

这世道,英雄豪杰不得好死,龌龊小人、昏聩无能之人长命百岁!

旁的不说,儿宽儿仲文,不就活活累死在御史大夫职位上了吗?

反倒是样样不如儿仲文的石庆活到了八十岁,在家里寿终正寝。而更可怕的是——儿仲文生前拼死拼活,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只为了让关中百姓负担轻一点。

结果他一死,他生前的善政,变成了害民的恶政。

从那以后,韩说就再也不相信什么仁义道德与是非黑白了。

只是,看着眼前这个傻儿子,韩说又有些说不出口。

想了想,韩说起身道:“汝知道,这一次关中减产,有多少人在盯着吗?”

“为父只是一个小小的光禄勋,那里有能力影响这样的大事?”

“大人,儿子自是多少知道一些……”韩文恭身拜道。

事实上他何止知道,甚至可以说很清楚了。

他虽然年轻,但也不傻,有眼睛有耳朵。

能看到听到很多事情。

只是……

韩文看着自己的父亲,深深恭身:“大人岂不闻,孟子曰: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今关中减产,百姓陷于水火之中,社稷有倒悬之危,凡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无不为之揪心!拨乱反正,春秋之训也,行仁政,兴善政,建小康,致太平,天下之望也!”

“如今,天下士人已经决心,阐发春秋之义,解此大祸,与民休息,与天下希望,更乃明示天下人:吾辈士大夫非只能口画之人,更可行而践之也!”

“父亲可知,就在此刻,在京九卿之中,有五卿之子,在公车署外,率万民上书?”

“父亲可知,就在此时,有数百士子,一腔热血,激荡于宫阙之外?”

“父亲可知,不止长安士人也参与其中,更有昌邑、燕国及广陵国大臣、王孙子弟百余人,也参与其中?”

说到这里,韩文就磕头道:“大人,儿子闻之,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周公曰:复哉!复哉!故周虽有幽厉之衰,却也有宣王中兴!殷商虽有九世之乱,也能有盘庚中兴!”

“今汉室前有文景之遗德,后有贤长孙之望,三代之后,新王可期!”

“大人岂能因一时蝇头小利,私人恩怨,而致国家大事于不顾?”

“儿子惶恐,其望大人明察之!”韩文说着重重顿首。

韩说却是瞬间懵逼了,他看着韩文问道:“你仲兄呢?”

“仲兄此刻正在北阙之下公车署,与天下人同在,与大义同在!”韩文昂首挺胸,一脸骄傲。

韩说看着,感觉一口鲜血堵在喉咙里。

感情,他这边忙着捞钱,这两个蠢儿子却在忙着坏他的事情!

想要扬起巴掌,打他一个鼻青脸肿,但最终却无奈的放下了手。

因为……

看着眼前的这个儿子,他想起了自己当年。

当年……

自己也是如此崇拜的看着大兄韩嫣,以他为骄傲,为榜样。

可是……

韩嫣大兄,天纵奇才,文韬武略,无人能及。

然而,他没有死在他梦想的沙场上,没有倒在冲锋的路上。

却死在了江都易王刘非与王太后的阴谋里!

“傻儿呦!”韩说痴痴的道:“痴儿呦!”

大约这就是韩家的宿命吧。

一代一个轮回。

一代一次诅咒。

乃祖韩颓当,一生矢志北伐匈奴,复仇雪耻,却老死病榻。

乃父韩孺却完全忘记了祖父的遗志,以斗鸡走狗为乐,但却生下了矢志要擒单于于长安的长子韩嫣。

现在又轮到了他的儿子们,满腔热血,欲要做一番大事业了。

第两百零二节 帝王心术(1)第一百一十四章 法家永不为奴(2)第七百零九节 郡兵(1)第五十一章 首富之子第六百三十节 乌孙来使(2)第六百一十七节 陷阱?谁坑谁还不一定呢!第三百六十节 粉碎巫蛊(2)第三百八十二节 刘进的感激第八百三十九节 浪潮(2)第六百四十五节 可怕的临淄城(1)第四百四十七节 霍光之约第八百七十九节 各方反应第两百九十一节 小麦丰收第六百零七节 神秘的寿宫第一百九十八章 面圣(2)第两百六十三节 无限自卫权第七百二十八节 宁为汉犬,不为夷王第六百七十四节 恐怖的汉朝(2)第五十七章 士林风骨第六百九十四节 财政危机第五十六章 牛皮糖第五百一十一节 希望之地(1)第六百二十八节 匈奴的阴谋第七百八十八节 淫祀 (2)第七百六十八节 论兵湟水(1)第一百零七章 宫廷险恶(1)第八百四十六节 别离(1)第一百三十九章 郁夷第一百七十六章 部署(1)第四百四十二节 恐怖的少府(3)第六百八十八节 喝热水运动(1)第四百二十一节 飞速发展的工坊园(2)第两百二十节 以武一切第七章 我非蝼蚁!第八百九十五节 都是戏精(2)第七百零八节 县学(2)第七百零八节 县学(2)第一百八十章 塞私货第六百三十节 乌孙来使(2)第五百零五节 烽火逐塞(1)第两百一十八节 新丰隧营第两百五十五节 影响第三百七十三节 掩耳盗铃第六百一十七节 陷阱?谁坑谁还不一定呢!第两百三十节 公务员考试(1)第一百三十三章 雷霆雨露第三百五十六节 巫蛊之祸?(3)第八百八十一节 合流第四百九十七节 汉家野望第三百三十五节 学阀之路第八百七十八节 风起云涌第五百五十一节 大忠臣张子重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窗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信公主(1)【求月票】第三百零四节 ‘君子’之怒第五十九章 再临门第五百五十七节 马政与小弟第八百零一节 不忘郁夷第一百二十八章 证伪(2)第一千三百二十八节 天下谁属(4)第六百三十七节 铁与火(2)第三百八十四节 征辟丁缓(2)第三百零四节 ‘君子’之怒第四百二十五节 惊天大案(2)第七百五十九节 聪明的女人第八百零三节 太孙(1)第五百八十八节 横扫宵小(2)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望苑的反对派(1)第六百五十六节 共识(2)第六百九十七节 怪兽(1)第八百零八节 天子教孙第两百五十六节 开源(1)第九十四章 辅佐皇长孙第五百九十五节 快刀斩乱麻第三百二十七节 诗经的正确解读方式(2)第两百六十六节 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第两百八十一节 论兵西域(2)第六百四十九节 敲打(2)第八十八章 请治一县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第七百二十七节 大汉军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厚颜无耻【中秋快乐】第七百零八节 县学(2)第五百四十二节 金日磾眼中的张越第七百三十节 义无反顾的长孙第一百五十九章 回家(2)第三百三十二节 信武君(2)第两百五十二节 乌合之众【萌主加更1/3】第三百零三节 煽风点火(2)第两百九十六节 面圣(3)第四百二十一节 飞速发展的工坊园(2)第七百五十八节 官商(3)第八百一十一节 权衡第七百二十四节 最终……却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第七百六十五节 拍马大策(2)第一百二十八章 证伪(2)第六百二十五节 匈奴的决断(2)第八百四十七节 别离(2)第八百六十八节 强势(5)第两百九十八节 尔虞我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