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节 调)教(2)

张越在观察着乌孙使团的时候,泥靡也在观察着这个据说是‘汉朝大臣之中的佼佼者’。

只是略微的看了几眼,泥靡就满心失望!

眼前的那个穿的花里花哨的汉朝大臣,看上去既不高大,也不强壮。

反而一副文弱的模样,皮肤更是比女人的还白!

说起话来,也是柔声细语,没有任何气势。

这让泥靡的眉头都微微皱了起来。

汉朝!

当今世界毋庸置疑的超级强权!

其国力之强,他已是亲眼见证过了!

这样的强权帝国,选派出来的最优秀年轻大臣,会是这个样子?

泥靡微微皱起眉头,内心之中,甚至有种被人羞辱了的感觉。

汉朝的勇士,他听说过很多。

譬如,曾带着残部,从匈奴重围之中杀出来的赵充国。

这就是一个哪怕是匈奴人,也是畏惧不已,敬佩有加的人物!

更有着,现在在整个已知世界,都等于神明一样存在的汉朝已故大将霍去病!

那个闪耀了整个世界的汉朝人,即使在乌孙,也有相当多的崇拜者。

就连在匈奴国内,也有大批大批的信徒——你没看错,是信徒!在这些匈奴人眼中,那位汉朝骠骑将军冠军侯,就是神明下凡,就是惩戒他们的天神!

对霍去病的畏惧,深入到了每一个匈奴贵族的骨髓深处。

哪怕是现在,在匈奴国内,也有相当数量的贵族,在其大帐之**奉了那位汉朝大将的神主牌,天天对其祷告、祈祷,其虔诚态度,甚至比祭祀匈奴自己的天神还要严肃几分。

没办法,在信奉萨满教的匈奴人的世界观里,万事万物,皆有灵性。

无论是树木山川还是飞鸟走兽,只要表现出神异,都可能被膜拜和祭祀。

至于强者?

匈奴人的观念是,只要足够强,就是神!

就像泥靡的曾祖父,乌孙开国君王猎骄靡,便至今依然被很多匈奴贵族崇拜。

而霍去病这等超级强者,虽然在世之时,打的他们凄惨不已。

但就是这样,才值得膜拜和崇拜啊!

所以,泥靡眉毛微微一跳,就在自己的大臣们簇拥下,迎向眼前的那位汉朝使者,嘴里更是不客气的问道:“阁下就是如今贵国最强的年轻大臣?”

“汉无人了吗?”

话语之中的挑衅和不满之意,立刻就喷薄而出。

张越却是微微一楞,看向那位被乌孙人簇拥着的年轻贵族,心里知道,这位应该就是乌孙小昆莫了。

虽然对方用的是匈奴语,张越没有听懂,但从对方的语气上来看,肯定不是什么好话。

张越微微向旁边的一位典属国派来担任翻译的官员看了一眼,这官员被张越这一眼看的魂飞魄散,赶忙低头道:“张侍中,乌孙使者的话,有些……有些粗鲁……下官不敢直译!”

“直接翻译!”张越冷冷的道:“照实说就是!”

对方闻言,一个机灵,赶紧点头。

然后就小心翼翼的将泥靡的话,低声对张越翻译了出来。

张越听完,呵呵一笑,这位小昆莫的张狂和肆意,张越早有准备了。

他要不嚣张,不狂妄,那还是那位被乌孙人自己称为‘狂王’的短命君王吗?

张越微微将手里的天子节,放下来一点,然后看向那位疑似的乌孙小昆莫,轻声道:“本官受命大汉天子,为钦使,受命迎接贵使……虽然不敢自居什么‘天下最强’……”说道这里的时候,张越微微提高了一点声调:“但也不敢自辱……”

“使者见本官,就以为汉无人?”

щщщ◆ тt kān◆ ¢O

“呵呵……”

张越微微眯起眼睛来:“其实,以本官之见,当今之世,乃是汉道昌,胡无人……”

他矜持的笑了一声:“六合之内,四海之中,要之以太岁,经之以日月,不为臣妾,则为齑粉,如是而已!”

这真的是事实!

而且是大实话!

在目前这个星球上,论起人口、文明、制度和经济、技术,除了欧陆的罗马共和国外,谁能和汉室相提并论呢?

而现在,汉家正是如日中天,冉冉升起,照亮四方。

很遗憾的是,在历史的文明河流之中,与汉室隔岸奔跑一百年的罗马共和国,如今已经是奄奄一息。

二十余年前,也就是汉室军事力量最鼎盛之时,罗马的格拉古兄弟,为了挽救共和国和共和国的体制所做的一切努力,宣告失败,整个共和国的体制和政治制度,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崩毁。

罗马帝国,已经开始孕育。

距离斯巴达克起义,也已经为时不远了。

更别提,其实不管是现在的罗马共和国,还是未来的罗马帝国,在实质上都是奴隶制国家。

而现在的汉室,却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先进封建社会。

一个中央集权,以中小地主、自耕农和军事贵族、士大夫阶级联合组成的国家。

虽然蓄奴问题,依旧存在。

但,对奴婢的人身安全保护,却已经有法可依。

且社会舆论也普遍谴责蓄奴。

而在已知世界内,诸夏文明,连类似欧陆的罗马文明这样的陪跑者都不存在!

伴随强劲的国力,汉文化就像太阳,向整个世界扩散和传播,并逐渐建立起了最初的儒家文明圈。

所以,现在的汉室,确实有资格讲一句话:恕我直言,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

……………………………………

泥靡自然也有着带来的翻译。

那位翻译,是一个乌孙商人,因为常年往来乌孙与居延之间,所以学会了流利的汉家官话。

此刻,哪怕是这位素来没有什么爱国思想的商人,也是被张越的话,刺激的满脸铁青。

他几乎是咬着牙齿,将张越的话,一字一句的翻译给泥靡听。

泥靡和整个使团的人,听着都是怒火中烧,深感被羞辱。

胡无人?

汉道昌?!

这是赤裸裸的打脸啊,更是无比嚣张和自负的狂妄!

更别提,之后的话,直接将包括乌孙在内的所有人,都贬为‘奴隶’。

说老实话,别说是乌孙人了。

就是跟着张越前来的大鸿胪的官吏,都是吓得脸色发白。

人人提心吊胆,生怕闹出什么外交纠纷来。

那天子动怒,板子打下来,如何是好?

“侍中公……”大鸿胪戴仁派来一个司曹令吏,拼命的拉了拉张越的袖子,跟个受了委屈的小媳妇一样,楚楚可怜的望着张越,哀求道:“还请慎言啊,慎言啊!”

张越听着,却是不为所动,反而笑眯眯的看向那位小昆莫。

他当然清楚,乌孙不是楼兰、车师这样的小国。

不能肆意羞辱。

但他更清楚,有些时候,只有强硬才能赢得尊重!

特别是眼前的那位乌孙小昆莫!

他绝对是属于那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的存在。

更何况,汉欲要彻底掌握和控制乌孙,使乌孙人变成张越设想之中的哥萨克、思密达这样的忠诚打手。

首先就必须打垮他们的全部自尊和骄傲。

让他们在绝望之中,认识到他们与先进的诸夏文明之间的差距与鸿沟到底有多大?

就像后世的河殇流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睁眼看世界的一些人,在面对内外差距的鸿沟之时,陷入了无边绝望,以为永生永世,都追不上西方了。

于是就陷入了无尽的自卑和自我鄙视之中。

为了纾解自己的自卑,于是就拼命自我否认。

而另外一些人,却在看到了差距后,咬紧牙关,背负世界的重压,砥砺前行。

于是,塑造了一个新世界。

但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出现,并且能够咬着牙关,背负起世界,是因为诸夏民族的底蕴在那里。

民族性格使然!

像乌孙这样的几乎没有历史,纯粹是一个拼凑起来的民族,张越不认为他们有这个底蕴。

而且,乌孙的人口基数太小了。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就算能出现,也肯定稀少!

而张越并不需要将所有乌孙人都变成河殇流的受众。

他只需要将乌孙的上层,特别是眼前的这个小昆莫的脊梁和膝盖,全部打折!

然后,就可以不流血的将乌孙变成一个极度亲汉的打手。

wωω☢TTκan☢CO

大汉帝国忠诚的藩国,冲锋在第一线的盟友。

就像米帝之于思密达、霓虹,毛子之于哥萨克、达吉斯坦民兵。

那爆表的忠诚心,是每一个有志于建立全球帝国的人,都需要的有力支持者!

所以,张越回头,看了一下那位司曹令吏,安抚道:“阁下不必担忧,岂不闻:夷狄者,畏威而不怀德?”

对方立刻就被堵得死死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没办法,现在的汉室内部,士大夫们的傲娇情绪,正值峰值。

傲娇的士大夫们,经常以自己的任性,毁掉了大鸿胪的很多外交努力。

张越看着他,笑着道:“阁下放心好了,此事后果,吾一力承担,不会牵连阁下及大鸿胪!”

对方听着,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放弃了劝说。

没办法,虽然这个侍中官的保证,未必有效。

但……

有总比没有好。

再说了,继续纠缠下去,毫无疑问就会得罪这位张蚩尤!

得罪了他,恐怕比被天子问责的下场还要凄惨。

天子问责,最多背锅。

惹毛了张蚩尤,就可能死全家!

………………………………

张越这边刚刚安抚完大鸿胪有司。

对面的泥靡,就已经冷然的笑了起来。

“贵使欲以乌孙为奴?”泥靡嘿然道:“贵国得有这个能力才行!”

身边的翻译,立刻就将泥靡的话翻译给张越听。

张越听着,呵呵的笑了起来。

古人云:夷狄,畏威而不怀德,这句话确实有些道理。

当然了,一概而论,就太过偏激了。

实则,在张越看来,中外差异,主要在于文化差异。

哪怕是现在的汉室,处于公羊思潮兴盛之时,整个国家的精气神,都是霸气侧漏,嚣张异常。

但终究,公羊思想也是儒家思想的分支。

只是吸收了部分法家霸王道思想的一个儒家变异流派。

本质上,还是内敛和矜持的。

所以呢,就经常会在对外交流时,出现许多文化碰撞和自以为是的歧义。

打个比方。

诸夏民族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像张越所说的‘莫不为汉臣妾’。

在诸夏民族看来,这是自己对世界宣告主权和统治权的宣言。

但在其他民族看来,却未必如此。

特别是乌孙、匈奴这样的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讲强者为尊,赢家通吃!

你强霸酷炫拽,吊打世界,那就有权行使你想要行使的任何权利。

只要你足够强,匈奴孪鞮氏也可以跪下来唱征服。

只要你足够猛,能够带着大家一起打天下,抢钱抢粮抢妹子。

那么,匈奴人也好,乌孙人也罢,都不介意成为汉人。

这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文化差异所致。

是两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区别。

所以,就有了那句话‘夷狄畏威而不怀德’。

事实上,游牧民族也是人,也知道好丑,也分得清是非。

他们背信弃义,没有廉耻,反复无常,就跟他们豪爽大方,热情好客,重守承诺一样,都是他们的性格。

不能用农耕民族的想法去套入游牧民族的想法。

那是鸡同鸭讲。

就像满清晚期,英国人想在北京开个大使馆,咸丰和满清的大臣们,却宁死不从,宁愿割地赔款,也不肯干。

为啥?

英国人用工业国的想法和套满清的腐朽封建王朝想法,根本行不通啊!

所以,在大鸿胪的官员看来,张越的话,是在赤裸裸的羞辱和嘲讽乌孙使者。

然而,在乌孙人自己看来,这虽然确实算得上是羞辱和嘲讽。

但却并非种族歧视!

而是一个公开挑战的宣言。

对游牧的乌孙人和匈奴人来说:你想要俺当奴隶?

好啊?

打过俺,征服俺,俺就是你奴隶!

不行别bb!

而张越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明白这一点。

穿越之后,更是无比清楚这一事实!

诸夏文明虽然先进,但,至少在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辐射全世界,影响全世界的地步。

第一十六章 大闹天宫(1)第八百九十八节 南池第两百零八节 学潮 (2)第五百四十八节 蚩尤之怒(3)第七百六十七节 刘进的转变第一百四十章 赏赐第七百四十三节 暴怒的太常第六百七十三节 恐怖的汉朝(1)第一千三百二十七节 天下谁属(3)第六百四十九节 敲打(2)第三百四十六节 引荐第两百二十二节 上任(2)第一百六十五章 弟子第八百一十四节 卫皇后的惊喜第两百五十八节 天子来了(1)第八百二十七节 组建班底(2)第八百五十五节 糜烂的雁门(1)第四百六十六节 祖传绝技——反复横跳第八章 神秘老人(1)第一百七十五章 到底怎么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波云诡异第七百四十三节 暴怒的太常第八十二章 面圣(3)第五百九十六节 砍瓜切菜(1)第七百七十三节 国家发老婆了第六百零二节 生当五鼎食第八百四十七节 别离(2)第一百一十五章 利诱(1)第五百七十三节 天子的态度第一百三十九章 郁夷第两百零六节 钩弋夫人(3)第三百一十六节 ‘正义’无敌(2)第一百五十九章 回家(2)第四百零一节 忐忑的商人们第两百五十一节 公考(2)第七百六十四节 拍马大策(1)第六十三章 崩塌第一百四十章 赏赐第六百七十三节 恐怖的汉朝(1)第六百一十一节 回京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八百三十八节 浪潮(1)第七百七十七节 虎父犬子(1)第三十九章 战争论(2)第七百四十二节 手持斧钺,口衔仁义第两百八十六节 马蹄铁第三百九十三节 胡建的疑虑(1)第八百五十节 呦呦鹿鸣(1)第四十七章 珠算(2)第六百一十四节 中央集权第两百零六节 钩弋夫人(3)第八十九章 侍中领新丰令第两百五十九节 天子来了(2)第一百九十三章 乡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八百六十九节 十面埋伏(1)第二十章 皆大欢喜第两百四十七节 江充末路(2)第八百六十七节 强势(4)第五百四十一节 互相试探(2)第八百三十七节 大司农的疯狂第四百九十四节 各方的反应第五百二十一节 剑拔弩张第三百五十四节 巫蛊之祸?(1)第七百一十一节 全民大练兵(1)第两百二十一节 上任(1)第八百六十二节 恐怖如斯张蚩尤(3)第一千三百二十三节 来自丞相的鼓励(2)第七百一十四节 对乌孙的定位第两百一十四节 招商引资(1)第六百六十九节 交易(2)第六百八十一节 普世价值(3)第三百一十四节 尊尊亲亲第两百四十一节 刺张(2)第一百五十八章 回家(1)第三百八十二节 刘进的感激第七百八十八节 淫祀 (2)第六百三十五节 新骑兵(2)第八百四十八节 蚩尤化胡(1)第两百七十六节 长孙的决定第两百四十九节 开疆拓土渔政局第三十七章 有人搞鬼?第六百七十七节 调)教(2)第四百八十节 天子的野望第七百八十一节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1)第两百八十四节 强大的陇右李氏第五百八十七节 横扫宵小(1)第五百零八节 别人家的孩子死不完第五百四十五节 基层冗官问题第八十章 面圣(1)第一百零七章 宫廷险恶(1)第八十一章 面圣(2)第六百零七节 神秘的寿宫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两百二十四节 刘进的内疚第一十六章 大闹天宫(1)第两百三十九节 江充之死(2)第两百三十一节 公务员考试(2)第八百七十二节 十面埋伏(4)第四百零六节 对策(1)第五百六十二节 引导舆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