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面圣(4)

乘上马车,跟着郭穰,张越首先进入了未央宫。

然后从未央宫中的飞阁前往建章宫。

所谓飞阁,其实是栈道,算是西元前的立交桥。

有上下两层,上层行车,主要供皇室成员、大臣、贵族行走。下层行人,是宫中宦官侍女的通道。

秦汉两代宫廷之间,都有类似的设计。

从飞阁而过,建章宫那标志性的圆阙就映入眼帘。

张越抬头,凝视着那座恢弘的建筑群,赞道:“真漂亮!”

毋庸置疑,建章宫是现在地球上最漂亮的宫殿。

更是当今地球最高建筑艺术结晶。

倘若它能保留到后世,少不得要成为世界奇迹。

因为,这个宫殿,仅仅是其外围的宫阙,就墙高二十五丈,高度超过五十米,相当于一栋十层高楼。

宫中最高的建筑,神明台高五十丈,有一百余米高。

简直就是恐怖!

可惜这个恢弘的宫殿群终究还是没有撑过魏晋的战火,终化为废墟。

此时,车队也开始减速,在宫阙城楼之下缓缓停下。

“张秀才,建章宫到了,还请下车,通过宫门检查……”郭穰走上前来,对张越道。

张越闻言,走下马车。

远方宫阙的宫门,缓缓的被卫兵们推开,城阙高处,那两只铜凤凰随着宫门的开启,缓缓的展翅,如活物一般发出了阵阵清脆的凤鸣之声。

张越抬头凝视着那两只铜凤凰,内心赞叹不已。

这样精巧绝伦的人工造物,不知凝聚了多少工匠的心血在其中。

更让他内心充满了希望!

工匠们,既然可以造出如此美轮美奂的造物,那么,应该也可以造出曲辕犁。

郭穰见张越看着那铜凤出神,连忙提醒道:“秀才……见了陛下,可万万不要谈建章宫的宫室过度之事……”

这个事情,连太子提了,都要挨骂的!

当今天子,对于这建章宫的宫室可是欢喜的很的。

当年,主持建造建章宫的官吏,纷纷高升。

水衡都尉阳德甚至因此迁为少府卿。

张越闻言,知道对方会错了意,但也报以善意的一笑,解释道:“令君放心,在下不会说这些事情……”

别说封建时代大权在握,执掌天下的帝王了。

便是后世的一般小公司里的领导,恐怕也未必能听得进下面的人的意见。

阿谀奉承之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比老实听话的人更能向上爬。

作为穿越者,尤其是厮混过机关的穿越者。

张越早就明白,这世道啊,不拍马屁别想干实事。

不把领导伺候舒服了,怎么可能有机会主持具体事务?

郭穰闻言,笑道:“秀才公明白便好……”

这时一队全副武装的卫兵,从宫阙内走出来,来到车队前,一个军官走出队列,大声问道:“入宫秀才张毅何在?”

张越闻言,连忙出列拜道:“在下张毅,敬拜明公!”

那军官拿着一个竹符,走到张越身前,看了看竹符上的文字记述,又看了看张越的模样,然后点点头道:“确是秀才!”

然后他一挥手,卫兵们就分别站到道路两侧,他拱手道:“秀才请入宫,圣驾如今正在太液池……”

“入宫之前,请先解下兵器及一切金铁之物……”这个军官说道:“秀才千万记得不可携带任何金铁之物,若让磁门发现……就有些不好了……”

张越闻言,连忙解下随身携带的佩剑,交给那军官,道:“多谢阁下!”

在公车署时,他就已经被告知,建章宫中的内阙壁门,建有磁门,出入内宫之人都需要通过磁门的检验。

若隐匿有金铁之器,立刻就会被磁门发觉。

一旦发觉,就是死罪!

说起来,这磁门,不是汉室的发明,而是秦始皇的大匠所发明的安检门。

最初被应用在阿房宫的宫阙之中。

磁门磁门,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磁石之门。凡携带金铁之器者,一入磁门,无论藏的多么隐蔽都将无从遁形。

在这些军人的护送下,张越与郭穰,通过建章宫宫阙的大门,进入宫内。

刚入宫中,阵阵花香便扑鼻而来。

张越向前望去,眼前是一个庞大的花园。

其中遍栽了各种奇花异草。

在花园的角落里,他甚至看到了几十株后世的经济作物。

“那是棉花吧?”张越问着身边的郭穰。

“正是博望侯当年从西域带回来的奇花异草之一棉花……”郭穰笑着道:“秀才果然见多识广……”

这棉花自博望侯带回来以后,就一直是贵族皇室的观赏植物。寻常百姓别说见,恐怕连听都没有听过。

张越看着那些棉花,却跟看到了美女一样,再舍不得挪开眼睛。

这是宝贝啊!

若可以移栽一些到空间之中进行培育和改良,将来就可以躺着赚钱了!

郭穰见张越的这个模样,就笑道:“若秀才喜欢,过几日吾命人送几株棉花给秀才回去栽种就好了……”

这皇宫之内,别的不多,奇花异草,异域之物,多如牛毛。

仅仅是扶荔宫里,就有着数十万株各色花草。

作为谒者中令,他从其中拿个几十株送人是没有问题的。

张越闻言,大喜,这可是瞌睡来了有枕头,连忙谢道:“多谢令君!”

跟着郭穰,在军队的护送下,张越步行穿过层层宫阙,又经过了至少五次安检,终于,在一处回廊前停了下来。

“前方就是太液池……”郭穰对张越说道:“陛下圣驾此刻当在蓬莱阁,秀才请整理行容,然后与我去见陛下……”

“唯!”张越连忙开始整理起自己的衣冠,同时心里也开始有些紧张,说不紧张那是骗人的!

毕竟,自己即将要见到的那位,可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君王之一。

他在史书之上,毁誉参半,功过两极分化。

但是,没有人敢否认他给这个国家和民族注入的自信与自豪。

正是在他的统治下,诸夏民族重新扬眉吐气,古老的中央帝国再次焕发生机。

中国第一次经营西域和第一次对北方草原的征服与统治的尝试,都是在他手里开始的。

也是在他的统治下,大一统思想和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正式成型,并从此影响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

第六百零一节 惶恐的官僚第八百六十三节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四百一十七节 让人震惊的新丰(1)第五百四十节 互相试探(1)第五百七十七节 收获与决定第五百三十六节 只想当大佬第两百八十四节 强大的陇右李氏第两百二十七节 大棒(2)第七百零四节 融资手段第四百八十二节 大汉帝姬第两百四十七节 江充末路(2)第三百四十五节 炙手可热第四百七十四节 不堪一击(1)第三百七十三节 掩耳盗铃第五百四十九节 蚩尤之怒(4)第七章 我非蝼蚁!第四百五十二节 刘据的反应第六百三十七节 铁与火(2)第四百零二节 新丰产业园(1)第五十一章 首富之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刘进的野望第八百八十一节 合流第三百九十八节 婴儿保卫战(3)第八百零九节 风暴(1)后记(1)第六百一十九节 脑残粉第七百三十节 义无反顾的长孙第三百七十二节 天子的难题(2)第五百节 张子重老师第七百四十八节 扼住命运咽喉的女人(2)第五百四十二节 金日磾眼中的张越第三百零二节 煽风点火(1)第五百三十二节 高山仰止第六百五十四节 协商(3)第六百六十七节 超级工程(2)第六百一十二节 无双割草赵充国第八百七十七节 镇压(3)第五百零四节 矫正(3)第八百六十七节 强势(4)第三百四十节 三世发展理论(2)第五百三十八节 金日磾(2)第三百二十二节 延年公子(1)第五百一十六节 武库第五百六十六节 王莽的心机第一百一十四章 法家永不为奴(2)第两百八十一节 论兵西域(2)第四百节 富商云集第四百七十五节 震撼(1)第四百五十一节 悲剧的李禹(2)第两百六十七节 推荐信第三百七十三节 掩耳盗铃第六百一十八节 贵族们眼里的张越第八百二十节 异变(1)第八百四十九节 蚩尤化胡(2)第八百四十二节 领袖(2)第两百二十二节 上任(2)第一十七章 大闹天宫(2)第六百六十九节 交易(2)第一百六十六章 觉悟第七十一章 呼之欲出第两百二十一节 上任(1)第五百一十节 诸夏(2)第七百二十一节 纨绔逞凶第七百六十八节 论兵湟水(1)第三百六十节 粉碎巫蛊(2)第三百八十四节 征辟丁缓(2)第五百二十三节 难题(2)第八百三十二节 选才(2)第两百七十一节 军训(1)第五百五十七节 马政与小弟第三百零三节 煽风点火(2)第五百七十一节 合辑百越第六百二十六节 匈奴人眼里的张蚩尤(1)第六百二十节 大杀器孙子兵法第五百四十二节 金日磾眼中的张越第三百八十四节 征辟丁缓(2)第六百四十节 东南问题(3)第两百七十八节 李广利眼中的张越(2)第一百三十四章 始皇金人!【第六更】第五章 神奇的空间(2)第八百二十六节 组建班底(1)第三百一十四节 尊尊亲亲第三百二十二节 延年公子(1)第三百七十四节 两难第三百八十七节 拒绝?第五百一十五节 大炼钢铁第三百九十一节 明悟第五百三十六节 只想当大佬第七百三十九节 请殿下为天下牺牲第三百六十四节 一张白纸出南陵(1)第六百七十三节 恐怖的汉朝(1)第五百零六节 烽火逐塞(2)第四百九十五节 奇迹(1)第五百九十四节 火龙烧仓第六百一十六节 世界线变动第三百二十五节 学阀之路从今起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窗第四百五十五节 影帝张子重第两百一十一节 富足(1)第八百一十八节 技术人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