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欲一中|国者,海纳为本!

嬴高的有些想法,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就算是嬴政,就在嬴高开口之前也没有想过要杀了李斯,就像是他当初明知道杀了文信侯吕不韦最为稳妥,但是依旧只是斥责一样。

这个时代,诸子百家大行于世,这是华夏历史上对于读书人最好的时代,没有之一。

一介布衣学子,能够与帝王分享半壁江山。

一介布衣学子,傲视帝王,帝王不得不待之以礼。

这便是战国之世,一个大争之世,一个各种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

而嬴高来自于一个大一统的帝国,自然是可用者用,不可用者,而有大才者,杀。

“杀?”

嬴政脸皮一抖,有些无奈,他心里清楚,对于李斯不可杀。

“王上,三公子此策不可行——!”

王绾害怕嬴政做出决定,连忙出声,道:“当今天下那是士战天下,一旦杀了李斯,等同于将士这一阶层阻挡在大秦之外........”

“呼........”

长出一口气,嬴政对着嬴高,道:“长史所言甚是,作为大秦必须要吸收六国优秀人才,唯有如此,才能壮大。”

“父王,三川大学的建立便是为了给大秦帝国后续提供人才,而且我大秦统一山东六国从孝公之时就开始准备,父王奉六世之余烈,必然会振长策而御宇内!”

“只要在二十年之中,统一天下,又何必在乎山东之士,山东之士大多有家国情怀,这些人将会是大秦未来的隐患。”

嬴高语气坚决,眉目之间杀机凛冽:“儿臣的意思是,在该杀的时候就应该杀,而不是心慈手软,要不然,这便是对于大秦的不负责任。”

在这个时候,嬴高仗着自己年轻,口无遮拦也会被包容,直接是指出了嬴政在历史上处置的缺漏,希望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嬴政。

“公子高,你是在教本王如何做一个王么?”

嬴政心头有些好笑,一个八岁的少年就这样的杀伐果断,当真是让人惊讶,心中念头闪烁,不由,道。

闻言,嬴高脸色骤变,连忙,道:“儿臣不敢,父王乃是盖世王者,将来的中原之主,天下人皇,儿臣只是觉得对于敌人就应该冷冽如撼动,就应该是斩尽杀绝。”

“有道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儿臣只是希望大秦能够长治久安,少一点波折——!”

嬴政都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嬴高自然清楚嬴政这是心中不高兴了,只好连忙解释,道。

白了一眼嬴高,嬴政沉默了一下,道:“对了,长史,公子高,对于大旱与逐客的风波应该如何解决?”

“大旱风波难平,但是逐客风波只需要撤销逐客令就是了,时间一长,必将会平息——!”王绾目光一闪,对着嬴政,道:“臣以为最麻烦的还是大旱.........”

听完王绾的话,嬴高沉声,道:“父王,儿臣的想法更好与长史相反,大旱风波已经持续了这么久,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只要等到一场雨就可以解决大旱风波。”

“如今本就是已经进入了雨季,随时都会下雨。”

“相反,逐客令不仅是动荡了大秦根基,更是让大秦坚持了百年的国策失去了公信力,以儿臣之间,父王应该对这件事重视一点,唯有完美化解,才是王道。”

“大旱风波会轻易过去?”

呢喃一声,嬴政望着嬴高一字一顿,道:“你从何处得知?”

“儿臣曾询问奉常,奉常称根据日书推算出来的——!”

嬴高的记忆之中记得会下雨,这一场大旱,七月之时最为严重,而在八月末的时候,便迎来了一场雨,大旱的危局便轻易被瓦解。

此刻他提出日书与奉常只不过是为了容易相信,也解释起来方便一点,而且嬴高为了以防万一,也曾找奉常联系过。

而日书是秦人从事婚嫁、生子、丧葬、农作、出行等各项活动时选择时日吉凶宜忌的参考之书,其本质是一种选择时日吉凶的数术。

嬴高记得很清楚,大秦统一天下之后,始皇采纳了李斯焚书的建议:凡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然而,一本关乎着大秦国人百姓生活衣食住行的奇书却被保留了下来,这就是归于“卜筮之书”类目之下的《日书》。

一本《日书》,可谓是大秦国人百姓的生活几乎片刻都离不开它,离了《日书》的生活,用寸步难行来形容都一点儿也不过分。

所以在这个时候,嬴政才会借助日书的名义告诉嬴政这件事,如此一来,将会有更大的说服力。

只有让嬴政相信,才能放下心头的压力,去解决好这件事。

.........

“嗯嗯!”

点了点头,嬴政沉默了半响,在心里思考取舍:“大旱一事先行放过,逐客令一事,若是你,你打算怎么办?”

闻言,嬴高眼底掠过一抹亮光,他本来是打算是让嬴政下罪己诏,只是一想到嬴政的骄傲,便打消了这样的念头。

“父王,赦免郑国,让其继续主持泾水引流一事,与此同时,将郑国的身份公布于四号八荒,然后重用,如此一来,逐客令的来去都将解释的通。”

嬴高心里清楚,嬴政是一个好面子的人,只能这样退而求其次,争取能够这样完美的解决,毕竟三川大学才刚刚起步。

在没有培养出忠诚于大秦的士子之前,不能得罪这些人。

嬴高见到嬴政的目光,思考了一下,肃然一躬,道:“父王,欲一中-国者,当海纳为本——!”

第599章为人君者,最忌杀俘之罪!(第四更)第1132章 赵葱第380章 它,诸子百家岂能例外!第1056章 风起中原,颍川郡名副其实。第246章 那就玩一把大的!第831章这一战,本将亲自领军,马踏且兰!第624章 我等皆野心勃勃,为何大秦储王一人势成?(第一更)第480章皇卫军可以死人,但是决不能全军覆没!(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1050章 韩王安为国赴死,韩王一脉英勇战死,无愧韩国,无愧韩人!第279章,给他们一个造化又如何!第580章 老夫和左贤王一见如故,自当帮忙的!(第五更)第597章如此大恩,自然当敬嬴将如敬神。(第二更)第686章 嬴政拒绝了嬴高的请求。(第二更)第1024章儿臣担心燕太子丹会剑走偏锋,行刺杀之举第604章 三策同行,只为了留下一座空营!(第五更)第733章 对岸刀光剑影,大河中少年观景!第397章 秦王诸子都有成为储君的资格。第684章 书房之中父子夜谈!(第三更)第106章 学有所成,当为国效力!第898章 一场大战,扶南国跪,堂明国灭,络越王惧!(第一更求订阅)第633章 消息传四方,皆称:嬴将万胜!(第五更)第466章嬴将入幕府,一声令下西海封锁!第1092章一人智短,三人计长。第1116章 安阳之战7第546章 敢踏足三川郡一步者,杀!(第一更)第990章 嬴政想要不是半座天下!第389章大秦版思教!(第一更)第469章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第620章 世无张骞,本将自取之。(第一更)第527章 东北皆守,唯西征伐!第262章 因为本公子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秦国。第556章 兵法大道,从来都是以杀止杀!(第三更)第284章 大秦西城招商会2(第二更)第245章 大战起,王翦入咸阳。第939章韩国是我赵国的兄弟之国,韩王是孤的手足兄弟!第38章 秦相吕不韦之威!【求收藏,求推荐,求关注】第206章 唯我大秦万世。第622章 有人看上了西北!(第三更)第481章 在戎狄的土地上,铁鹰锐士再一次拔刀!(第三更)第776章若非孤之子,否则便是孤当世大敌!第227章 备车,前往关外大营幕府——!(求推荐,求收藏,求订阅)【1】第952章 在我大秦,一王镇压天下,你当有此心!第834章 王翦教子!第118章 元老们又要闹幺蛾子了!第811章 有眼无珠的巴氏族人!第507章 李季子!(第二更)第384 章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第二更)第832章 咸阳宫中群臣心思各异!第423章 燕太子丹不过尔尔!【第一更】第375章 我有一个梦想!第510章 玩弄人心于股掌之间(第二更)第538章 传令:五更已至,箭阵射杀——!(第三更)第1124章 王翦安营扎寨第231章 合纵之术,李牧之傲。第556章 兵法大道,从来都是以杀止杀!(第三更)第805章 七日之后,我等共同见证奇迹!第1046章 若韩人血战,孤就屠尽韩人!第246章 那就玩一把大的!第134章 民入军制,效仿长平之战。第396章 诸子百家,唯我纵横!第963章秦王如此,是否太过了?第411章 适龄入学,父母旁听,上学贷款。第122章 谏逐客书第604章 三策同行,只为了留下一座空营!(第五更)第1072章这一次储君西行,乃是寡人的意思!第909章 学宫选址与突如其来的消息。(第一更)第130章, 天下能与王上争雄者,只有三公子!第831章这一战,本将亲自领军,马踏且兰!第791章 凉州事了,部署南下!第620章 世无张骞,本将自取之。(第一更)第419章 为占城稻欲平极南地!第368章 大秦储王,此事你可以做主?(第一更)第676章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第一更)第391章 万胜军下山,公子高以身作饵!(第三更,求收藏,求订阅)第163章 :“王虎,斩王!”【求首订】第1090章扩大人员,商议灭赵方略。第310章 不知公子,如何用我范增?(第三更)第533章 所以他注定陨落!第611章外臣,敢请楼兰王借兵五千以灭乌孙!(第二更)第617章一人之下,唯公子高独尊。(第一更)第402章 荀子入府!第784章有些事,纵然是不想,也不得不做。第1020章 后胜与姚贾的友好关系第36章 文信侯,敬请高招!【求收藏,求推荐】第857章 肃清巴蜀之南,蒙毅蒙恬联袂而至。第121章 父王,蒙氏来自齐国。第1065章 先手布局,谋赵!第633章 消息传四方,皆称:嬴将万胜!(第五更)第298章 本公子的府邸有点小了!第1130章 仓促而起又骤然而落的试探第746章 将伏念的人头带回来送到稷下学宫。第392章秦王的刀,可以屠灭任何人!第72章 见韩王【求收藏,求推荐】第203章 携大胜之威,割六城之地,封左庶长。第9章 书房之谈【求收藏,求推荐】第316章一首宋词送佳人!第368章 大秦储王,此事你可以做主?(第一更)第832章 咸阳宫中群臣心思各异!第883章大秦储王,本王在哀牢等你!第122章 谏逐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