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公寓的规划

“谢谢。其实我的公司刚创立。而且公司是在L市,并不在星城的。为了能吸引人才到公司来,也为了他们到公司后能安心的工作,所以我才决定修建这个小区。”

陈鸿顿了顿,接着说道:“所以我希望这个公寓项目能够尽快开始,至少要保证,在明年年底之前能够入驻第一批员工。最好是明年这个时候,也就是夏天就能够入驻。”

“如果只是保证入驻一批员工的话,”杨思雁思索了一下,说道:“现在是7月,到明年底还有17个月,这个还是可以做到的。不过工程量不能太大。”

说到这里,她对陈鸿问道:“不知道在陈总的规划中,大概要建设多少栋.第一批的话修建多少栋。而且还需要考虑每栋多少层,这样我才能确定是否能做到。”

杨思雁看着陈鸿,心中不禁越发佩服陈鸿。她无法肯定陈鸿是不是二代,但可以肯定,陈鸿创立公司的资金应该是自己的。否则,没有哪个家族会允许他这样胡乱的挥霍资金的。

毕竟,商人是逐利的,这公司才刚创立,就这么大手笔修建毫无利益的员工宿舍,这只能是花的自己的钱。

“我的规划是,修建24栋。而且这24栋得是单独分开,并非单元并联。前期的话,先修建10栋,剩下的2年内修建完就可以了。这样整个工期控制在3年内。”

在陈鸿说出自己的规划的同时,杨思雁拿出自己的记事本快速的记录着。

“那每栋多少层,层高又是多少?”杨思雁一边在本上记录着一边认真的询问道。

“我规划是33层,层高3米。还有,第一层设计成架空层,把第一层变成事实上的第二层。这样既可以为第二层防潮,还可以让员工停放自己的电动车之类的。”

本来正认真记录着的杨思雁听到要修建架空层的时候,皱着眉头说道:“可这样一来的话就超高了。”

“是啊!”陈鸿点了点头,说道:“不知道杨女士有什么办法吗?”

“这个只能把层高降到2.8米。”杨思雁摇了摇头,然后劝说道:“其实2.8米足够了。现在的商品房基本都是2.8米。刨除楼板和吊顶,净高也能有2.4米。3米实在是浪费了。”

“好吧。那就按你说的算。”陈鸿觉得自己想的可能有点理所当然了,便点头同意了杨思雁的意见。

其实这些规划都是他自己设计的。他是把这个小区当做自己家的装修一样来对待。但显然他的规划有点想当然了。

“哦,对了,因为还有为公司的高层和中层准备一些大套房,同时也是作为对公司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的奖励。”

“所以我要求其中十栋的最上6层规划为一层一户的复式楼,而中间的7层则规划为一层 2户、4房2厅的大户,面积最好能保证在140平左右吧。L市的大房一般都在这个面积。至于小户的话就由杨女士你看情况决定。”

说完,陈鸿看着杨思雁补充道:“我希望前期的10栋里这种复合多态型楼层能先修建5栋,这样保证高层和中层也能入住。”

杨思雁点了点头,没说话。

低着头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陈鸿也没打扰她,在一边静静的等着。

时间不长,大概半小时。

杨思雁抬起头看着陈鸿说道:“陈总,根据你说的规划,我帮你稍微修改了下。”

陈鸿点头,表示自己听着。

“整个单身公寓24栋,均为单元独栋非并联楼层。每栋33层,层高2.8米,底层为架空层。“

“按照陈总你刚刚的要求,其中10栋规划为24层。顶层规划为一层一户、层高5—5.5米的复式楼,共6层。中间规划为一层2户、4房2厅的大户,共7层。另外根据陈总你说的,我就把这大户的定为140平左右。按照这个标准,我准备把剩下的15层规划为一层6户、每户大概40平的小公寓。”

说到这里,杨思雁看着陈鸿说道,“剩余的14栋全为小户型公寓,也都是一层6户、每户大概40平。这样小户型公寓可以提供2772户,加上10栋复合多态型楼层可以提供的900户,一共是3672户。另有60套240平的复式楼,140套140平的大户。总共是3872户可供租住。”

陈鸿点点头,然后又补充道:“对了,除了那200套大户房子外,其余的小户统一精装修。全部要有冷热水供应系统,统一中央空调。”

杨思雁在记录了这一点之后,又很认真的提出:“既然统一精装修,那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陈总需要考虑一下,那就是厕所是安装马桶还是蹲便器?”

陈鸿楞了一下,他之前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一般南方人习惯使用的是蹲便器,而北方人习惯使用的是马桶。而陈鸿本人自然也是习惯使用蹲便器的。另外他绝得马桶实在是太不卫生了。

公司以后的员工是天南地北都有,这是很难都照顾到的。

“全部安装马桶吧。毕竟对于南方人来说,马桶也是可以当做蹲便器来使用的。如果安装蹲便器,我估计北方长大的员工上厕所都是个难题。”最后陈鸿还是决定全部安装马桶。

然后陈鸿又和杨思雁商讨了一些问题后,就当场和筑创公司签订了合同。

之后陈鸿把程博厚的电话给了杨思雁。杨思雁第二天就会去L市进行实地勘察一番。

在杨思雁的邀请下,陈鸿与其一起吃了午餐,然后才告辞。

而事实上,在和陈鸿告别后,杨思雁就收拾行李启程去了L市。

金属重工初创,头几年公司员工不会太多,三千多套房子暂时够员工居住了。但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员工数量会快速增加。所以现在的公寓小区只是前期项目,以后肯定会修建更多大型的生活小区。甚至到那个时候,公司资金充裕了,陈鸿会直接上马大型的生活小区,而不是现在这种小型的单身公寓。

杨思雁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小区项目获得陈鸿的认可。为争取陈鸿后续的住宅项目而加分。

她无法保证陈鸿公司的未来会怎么样,也无法保证是否还有以后的项目。但每次看到机会的时候,都需要去全力以赴。

人生的机遇,都是靠自己的全力以赴来来争取的。

第五十三章 新的研究小组第二十三章 公司春假第六十二章 禁令第六十二章 禁令第五十一章 无人化加工车间(1)第十章 金属重工 (1)第二十五章 量产第四章 开挂的人生(4)第三十二章 公司财政第二十五章 量产第四章 开挂的人生(4)第四十一章 智能助手小金第四十四章 测试第五十章 “访客”第四十五章 各方拜访第十八章 黎明不再沉寂第二十九章 公司LOGO第四章 开挂的人生(4)第五十七章 古典园林小区第三章 开挂的人生(3)第六十二章 交涉第二十章 意外的客人第二十三章 公司春假第三十二章 公司财政第十八章 黎明不再沉寂第五十六章 购地第五十四章 机床测头第二十二章 公司的第一份合同(2)第六十二章 禁令第十六章 工业软件第四十章 人工智能的意义第二十五章 量产第三十三章 公司总部设想(1)第十七章 陈鸿的野望第五十四章 机床测头第三十九章 航空设计软件(2)第二十七章 岁月无静好第十七章 陈鸿的野望第四十章 人工智能的意义第二十五章 量产第六十二章 禁令第六十二章 禁令第四十五章 各方拜访第四十八章 金属软件第十一章 金属重工(2)第二十六章 好事成双第十章 金属重工 (1)第七章 面试(3)第一章 开挂的人生(1)第二十五章 量产第二十七章 岁月无静好第四十七章 公寓完工第三十五章 自我警示第六十八章 2020年公司年会第三十八章 航空设计软件(1)第五十七章 古典园林小区第二十六章 好事成双第六十二章 交涉第二十九章 公司LOGO第五十九章 未来工业模式的提前布局(2)第六十二章 禁令第十三章 金属重工(4)第十八章 黎明不再沉寂第五十二章 无人化加工车间(2)第十一章 金属重工(2)第六十八章 2020年公司年会第七十章 机器人算法第六十八章 2020年公司年会第六章 面试(2)第四十六章 小金的异变第八章 公司产品(1)第二十二章 公司的第一份合同(2)第十三章 金属重工(4)第三十二章 公司财政第六十章 制裁名单第六十二章 交涉第一章 开挂的人生(1)第四十五章 各方拜访第六十章 制裁名单第五十七章 古典园林小区第六章 面试(2)第三十八章 航空设计软件(1)第二章 开挂的人生(2)第六十章 制裁名单第三十八章 航空设计软件(1)第二十章 意外的客人第五十七章 古典园林小区第八章 公司产品(1)第五十一章 无人化加工车间(1)第三十一章 公司的扩建第十二章 金属重工(3)第二十七章 岁月无静好第七十章 机器人算法第四十九章 智慧城市的管理平台第四十六章 小金的异变第四十三章 陈鸿的创业理念第四十章 人工智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