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苛刻的闭环实验规划!

刘贺龙随后更是解释了生物圈2号实验计划失败的原因:“生物圈2号实验本来就是在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下来进行的,那个时候的科学家虽然已经在地球生物圈的研究上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并不能支撑起这么一个复杂的实验。

生物圈2号计划设计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生态与环境研究,帮助人类了解地球是如何运作,并研究在仿真地球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人类是否适合生存的问题。

为了尽量贴近自然环境,该圈中的土壤、草皮、海水、淡水均取自外界的不同地理区间,通过一定的人工处理再利用。例如,实验用的海水是将运进来的海水和淡水按照适当比例配制而成的。

这个实验为什么会失败呢?科学家对此做出了总结:除了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水循环失调等原因以外,生物种类关系的失调也是重要的原因。

原来,设计者虽然在“生物圈II号”内模拟了多种生态系统,但引进的生物却主要是生产者,动物、真菌和细菌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少,传粉的昆虫死去了,有些植物就只开花不结果了。

由于动物的种类和适量减少了,植物很少恐怕还有比例不对的原因,在真的生物圈中平均每人所对应的大气、水、植物等是那么的广阔,而二号呢?环境资源与人的比例严重偏小,就那点大气、水、植物等,哪怕就是生活一个人也已严重不够了,更何况是几个人。

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是结果而非原因,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是因为植物相对太少了,不足以将人和植物自身产生的那么多二氧化碳转化并释放氧气.氧气的消耗速度高于产生速度,而二氧化碳的产生高于消耗。

我们都知道我们现在生存的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的生物圈系统,它是非常非常复杂的,想要用一个实验室来完全模拟它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圈的稳态。

首先,从能量角度来看,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太阳能转变为生物能够利用的化学能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实现的。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能量基础。

第二,从物质方面来看,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生物圈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形成的三极结构,接通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经过各种生物的多级利用,再分解为无机物重新循环的完整回路。生物圈可以说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第三,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例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时,会使植物加强光合作用,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一种生物绝灭后,生物圈中起相同作用的其他生物就会取代它的位置;某种植食性动物数量增加时,有关植物种群和天敌种群的数量也随之变化,从而使这种动物种群的数量得到控制。

生物圈虽然具有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人类活动在许多方面对生物圈造成的影响已经超过这种限度,对生物圈的稳态构成严重威胁。

而正是出于对这种威胁的担忧,我们公司的星际移民计划才显得这么重要,而想要真正的完成殖民,如何让人类在殖民地长时间的生存下去才是最应该考虑的事情。

所以我们的实验才显得如此的重要,而因为未来我们要殖民的星球外界的环境当然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们的实验室建设规划采用了全封闭的建设设计。

如果大家仔细的看过我们设计的实验室外层就能看得出我们这个设计的优点了,整个实验室所有的系统全部都被封闭在一起的。

而且为了能更好的模拟各种复杂的外星环境,我们所有的实验室建设都是采用了双层建设设计,最外层除了屏蔽外界环境的影响,还会安装大量的环境模拟设备来模拟诸如极端冷热环境、宇宙射线冲击、陨石撞击等等情况对生态圈的影响。

实验室的内部则集成了整个生态圈循环的所有设备,像水循环系统、氧气循环系统、动植物循环系统还有光照系统等等系统所需要的设备我们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当然了这些设备也都需要各个分公司和实验室的支持,这也是我们将这个计划拿到公司例会上来讨论,而不是直接交给老板来审批的另一个原因所在,没有大家的鼎力支持我们自己是完不成这样庞大的建设计划的!

这样的闭环设计几乎就不用考虑外界因素对实验室内部的干涉了,所以随便在哪个地方建设都行,并不用跑老远的去找什么沙漠来建实验室的。

不过由于这次我们的实验室建设规模确实足够的庞大,所以为了节省建设成本,也是可以找一个地价便宜的地区来购买土地的,反正现在交通这么方便,在哪里做实验都没有问题的。

更何况咱们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统和智能机器人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管理和维护实验室,所以就更不用担心了!”

听完他的解释,无论是雷天唐还是其他人都了解了为什么他们的实验室不用建设在沙漠里来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了。

确实,就算是将实验室建设在生态系统相对更简单的沙漠里,也很难满足他们的实验需求,毕竟他们的实验计划可不是跟生物圈2号实验一样简单的模拟实验。

他们的实验目的就完全不同,生物圈2号实验是想要模拟地球生物圈,想看看小范围内人造生物圈的表现,实验的内容更靠近地球环境,连最重要的太阳光都是采用了自然光照,这么简单的实验怎么可能符合星际移民后殖民地的生态圈建设需求!

第969章 同步进行的末日堡垒实验第421章 逗比的阿三国海军潜艇第228章 穷了,想想卖点啥好第363章 秀了记者们一脸!第128章 游埃及第513章 发射!第729章 一山还有一山高!第485章 兴奋不已的媒体们!第737章 昆虫仿生学设计第503章 紧张有序的发射前准备工作第129章 采购各种机器人第1304章 属于地球文明自己的空间跳跃引擎第375章 各种攻击!第982章 修复速度带来的争论第1259章 那个坐标到底有什么东西?第654章 智能系统推广的难度第87章 带凯拉参观公司第273章 才300亿人民币!买!第1193章 来自杠精夸父的问题第972章 “看!UFO!”第545章 宇宙飞船的核心是动力系统!第848章 坐不住的竞争对手们第1023章 最直观的技术改变世界的成果第662章 制定带来的自信第34章 真不是随便的人!第600章 400人的预备宇航员招募计划第1200章 ‘堡垒’宇宙飞船简化版第495章 用钢铁战甲代替宇航服?第八章 扫货第1018章 老美政府的强盗理论!第835章 大派邀请函的三哥航天局第九章 回家前的准备第1275章 宇宙到底是怎么成长的?第576章 准备研发太空武器第663章 真的在一一做到他们吹的牛皮!第1285章 好奇心!第136章 继续研究机器人吧第368章 来自夸父的鄙视!第1239章 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255章 各路记者齐聚发布会现场第805章 热闹的有奖竞猜活动开始啦!第318章 未来核潜艇的发展方向第816章 绝密级的实验任务第559章 废寝忘食的审核团第376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第739章 万众瞩目的大块头登陆任务!第693章 论无限引力集团装比的套路有多深!第849章 要加油啊!第1025章 芯片技术的极限第832章 探测器组合体的未来旅程第619章 开始准备正式探访51区第507章 注定要被淘汰的火箭发射第718章 纳米机器人的实验进展第895章 要的就是一步到位!第1092章 实验室专用型太空港设计方案!第492章 员工们的八卦第849章 要加油啊!第646章 操作系统的重要性第1139章 更高能级的对撞机建哪去?第422章 测试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的防御能力第137章 累计百亿订单第989章 【超光速飞行器研发中心】第199章 军用机器人的性能第103章 实验室的安排第337章 战争正式开始!(为书友‘书死了压虫’加更!)第941章 让媒体和情报机构都抓狂的公司!第184章 到来的间谍姑娘们第466章 夸父优化设计的核电池第150章 隐身涂层最终测试!第1142章 排除所有选项后就只剩下它了!第736章 月球和火星登陆探测器第598章 谁都想到太空中去看看!第57章 超新星爆发第606章 关于外星人的各种争议第380章 后续的影响第624章 还有尼古拉.特斯拉的事?第701章 对老美代表的鄙视!第307章 私人飞机——再买3架!第215章 学习使我快乐——个屁啊!第662章 制定带来的自信第857章 实验型宇宙飞船第666章 ‘南天门’空间站实验仓准备发射!第756章 更多的探测器发射计划第563章 《聚变核能能源公司》第35章 凯拉.克拉克第719章 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成为魔鬼的纳米机器人!第1163章 酸有个屁用!第653章 股市一天蒸发1500亿美金!第1259章 那个坐标到底有什么东西?第440章 掌握火箭回收技术!第613章 热情参与的UFO组织第461章 让人心情复杂的公司督察部第1260章 怕个屁!直接去看看就是了!第361章 提心吊胆的马吉姆第220章 军方的修改意见第113章 万事开头难第742章 热闹的争论第904章 不同的关注焦点第416章 核聚变核潜艇?第374章 戒严也要发动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