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君有疾在后宫

第139章 君有疾在后宫

晋侯的身体的确是一天不如一天,李然便是这般远远的瞧着,也能感觉得出晋侯身体的羸弱。

诊脉之际,羊舌肸与子产则皆是静默着,不敢出声。

待得李然躬身而退,羊舌肸这才急忙上前问道:

“怎样?君上身体如何?”

“对了,关于寡君的疾病,君上也曾求医问卜,而根据卜人所言,说寡君此疾乃是‘实沈,台骀二神作怪’,我等皆是不明所以,遂又问我晋廷的太史,但太史亦不知晓究竟何为‘‘实沈,台骀’。素闻子明博览强记,可曾知晓这二位神灵?”

晋侯听闻李然竟是这般的多才,不由大喜,当即是看着李然问道:

“呵呵,那敢问子明先生,这实沈,台骀究竟是何方神圣呐?”

李然第一次听到“卜人”这个词,一时还在思索,听得晋侯发问这才回过神来。

“哦,回禀君上,卑职曾在洛邑之时,见过一本古籍。以此籍记载,从前高辛氏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阏伯,小的就叫实沈。此二人身居丛林之中,不能相容,每天都用武器互相攻打。帝尧认为他们这样实在不妥,便把阏伯迁移至商丘,让他主管辰星。一直传至商代,之后为商人所沿袭下来,所以辰星又称为商星。另外,帝尧又把实沈给迁至大夏,让他主管参星,这大夏之地,又为唐国人所沿袭下来,并历代事奉夏人和商人,而最后就传到了晋国先祖——唐叔虞的手上。”

“所以,要说这参星,其实按理来说就是代表了晋国的星宿,而实沈又是参星之主管,所以,晋侯梦见‘实沈’也应算是正当位的。如此说来,应当是无恙的。”

“至于这‘台骀’,是这样。从前金天氏有后代叫做昧,是掌管着各处河流湖泊的,而她生了允格、台骀。台骀世代为官,疏通汾水、洮水,堵住大泽,带领人们就住在广阔高平之地。颛顼因此嘉奖他,把他封在了汾川。所以,沈、姒、蓐、黄四国世代都是守着他的祭祀。现在晋国主宰了汾水一带,又先后灭掉了这几个国家,从这里看来,那么台骀就是汾水之神了。”

“晋侯梦见汾水之神,应该也是无恙的。”

李然娓娓道来,一字一句,都分外的清晰。

而晋侯与羊舌肸闻得李然的这一番高论,皆是面露恍然之色,一时难以思量。

“哦,那如此看来,这‘实沈与台骀’倒还当真算得是吾晋的护国神灵了?”

“甚好,甚好,君上无忧,实乃我晋国之福啊!”

羊舌肸急忙顺水推舟,借此机会又恭维开解了晋侯一番。

晋侯听说自己此病无恙,也是颇感得意。

“那那敢问子明,寡君之病,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羊舌肸开口,又如是问道。

晋侯身体的确羸弱,此乃事实,既然不是实沈,台骀在作怪,那晋侯的身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总该有个说法才是。

见羊舌肸如此而问,李然当即回道:

“晋侯的疾病,说到底,不过是因劳逸、饮食、哀乐不节制的缘故。所以,日后只需生活上多有节制,便可无恙。至于山川,星辰的神灵,又哪能降病给君上您呢?”

话到这里,李然的谏言脉络已经十分清晰,饶是晋侯也已经能明显感觉到了。

于是,晋侯又亲口问道:

“哦?此言何意?愿闻其详。”

就在这时,只见子产亦是上前一步,并朝着晋侯是躬身一礼。

“君上,侨也曾听说,君子有四段时间,早晨用来听取政事,白天用来调查询问,晚上用来确定政令,夜里用来安歇身体。如此,就可以有节制地散发体气,不让它有所壅塞,以致身体衰弱。如果不明白这些,就会导致百事昏乱了。”

“依子明所言,现在晋侯的身体恐怕就是因为把所有的气,都用到了一处,所以就致病了。”

“另外,侨又听说,国君的妻妾是不能有同姓的,因为这样的话,子孙不能昌盛。如果身边再把美人都占尽了,那么这灾祸就会更甚。所以,作为君子应该是很讨厌这些的。”

“《志》上有云:‘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其意便是,买姬妾侍女如果不知道她的姓,就占卜一下。如果既不知姓氏,又不去占卜一下,违反了这两条,古人就会感到很忌讳。所以,男女要辨别姓氏,这可是礼仪的大事啊。”

“现在,据说君上的后宫,有四名姬姓的侍妾最是得宠的,那恐怕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吧!如果君上从此以后能有所节制,尽量少亲近那四名姬姓女子,那君上的身体便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的。”

子产一席话说完,却将矛头是直指了晋侯身边的四名姬姓女子,且言语之间也多有故弄玄虚之嫌。

这当然不是因为子产有性别歧视,更不代表他是真的会信这些个玄乎其玄的东西。事实上,子产对这些个神叨叨的事物最是没有好感的。

只不过,现在既然是要谏言,你总得是找一个切入点。现在这节骨眼上,你总不能说是全是晋侯做得不对吧?那到底是谁做错了呢?自然而然的,这口大锅就只能甩给了那四名姬姓的侍妾了。

而晋侯听得此言,也知子产此言乃是给了自己一个台阶,所以,也是顿时不住的点头称是。

如此的谏言虽是尖锐了些,但好在也是足够私密。也不至于会传扬出去,惹了他人耻笑。而李然与子产能够当着他的面说得这些话,也足以说明他二人的诚意。

“寡人烦忧国事而不得,甚为焦虑,不免于后宫处是放纵了些,今日得二位谏言,恍如晴天霹雳,醍醐灌顶,寡人受教了。”

晋侯的自知之明,再度得以体现。

正如之前所说的,晋侯此人并非是不知好坏,只是碍于情势之无奈,他时常不得不选择看破不说破。

而今得李然与子产与他一一点破,那他也就没什么可藏着掖着的了,一番自省也可谓是真诚。

“君上今日能够内省己身,乃我晋国之万幸。臣悔不能早日谏言,此实乃臣之过也。若臣能早日劝谏,君上又何至病重如此,臣恳请君上降罪于肸!”

混迹官场几十年的羊舌肸岂能不知该如何给晋侯一个台阶?

此言一出,李然与子产皆是躬身。

“肸乃我晋之国士,寡人此乃自误,又岂能怪罪于你?卿等快快请起,寡人自当谨记今日良言,日后必当修身养德,以安其国。”

听人劝,吃饱饭,自古如此。

晋侯显然也不是一个昏君。

李然与子产起身后相视一眼,皆是点头示意。

晋国之所以能够继续支撑着中原霸主的地位而与楚国抗衡至今,除了赵武,韩起这些老臣对内还算忠于职守外,晋侯的这一点自知之明其实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若非如此,换做其他国君,只怕晋国霸业早已崩溃了。

“谢君上!”

三人起身,正欲告退而去,不料殿外侍卫此时却又进来禀报,说秦伯派了一个医者前来给晋侯瞧病。

秦伯,秦景公是也。

因当年秦襄公其实与郑武公一样,在被周平王赏封诸侯之时,是许了伯爵之名,所以世代秦国君主,都称之为秦伯。

要说秦晋两国的关系,最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可能莫过于是所谓的“秦晋之好”了。但其实呢?那真就只是昙花一现罢了。更多的时候,两国的关系可谓是非常糟糕。

自从崤函之战后,秦晋两国之间就始终是小摩擦不断,秦国更是与楚国联合,来来回回与晋国是拉锯了一百多年。

也不过是十几年前,由于弭兵之盟的缘故,晋楚两相言和。而秦国没了楚国当靠山,亦自知是独木难支,于是秦晋之间的关系这才算是有所缓和。

所以,此次秦伯派遣医者前来为晋侯瞧病,某种意义上也算得是昭示两国友好之表象罢了。

原文:

郑伯使公孙侨如晋聘,且问疾。叔向问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实沈、台骀为祟。』史莫之知,敢问此何神也?」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由是观之,则实沈,参神也。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抑此二者,不及君身……侨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于是乎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兹心不爽,而昏乱百度。今无乃壹之,则生疾矣。侨又闻之,内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美先尽矣,则相生疾,君子是以恶之。故《志》曰:『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违此二者,古之所慎也。男女辨姓,礼之大司也。今君内实有四姬焉,其无乃是也乎?若由是二者,弗可为也已。四姬有省犹可,无则必生疾矣。」——《左传·昭公元年》

第750章 天命第674章 自大的中行氏第701章 董安于配享太庙第466章 受蛊惑的郑国百姓第435章 阳虎围郓邑第305章 国有大城,何如?第616章 返老还童之术第367章 丰段凶案的告破第309章 伍举也来劝谏了第324章 楚王的自省第132章 再会羊舌肸第55章 贵宾请上座第125章 煮酒论英雄第217章 舒鸠之战第743章 宫儿月竟然就是祭乐!第548章 三桓联手第580章 第700 701章 子路义释公山不狃第531章 暗潮涌动第596章 第719 720章 坎有险,求小得第505章 赵鞅是关键第541章 君子和而不同第246章 第283 284章 特立独行的楚王第438章 韩不信救难第226章 第254 255章 杯酒赐县公第305章 国有大城,何如?第170章 治乱之道第516章 第608 609章 阳虎的PUA话术第302章 灭蔡第211章 伍子胥来了第6章 季家的孙子第744章 奔越第706章 高强杀不得第281章 人生在世,志向各有不同第39章 拘禁季孙宿第387章 夜袭粮道第62章 仁义之道第199章 第210 211章 共王之子围为长第727章 朝聘第443章 第526 527章 再战阳虎第119章 上架感言第583章 花田错第218章 战力爆表的吴王诸樊第451章 观从的算术第627章 南子的宴请第759章 绝不后悔!第650章 旧的传统与新的道路第271章 君子之道第547章 明明白白你的心第394章 王师败绩前邑第668章 中行氏被拖下水第338章 孙武的虚张声势第3章 当辩客就要语出惊人第608章 向楚庄王学习第60章 见恶不止,比恶十倍第421章 第498 499章 《道德经》传世第539章 第649 650章 这齐国也太不仗义了第231章 第260 261章 疏不间亲第606章 齐东野人第253章 第293 294章 惜名的王子弃疾第432章 回不回去,是个问题第68章 诡异的车辙第142章 这货到底是谁?第570章 严密的防备第57章 义者,利也!第120章 蹊跷的迎亲(求首订!谢谢)第572章 少男少女的誓言第742章 宫儿月会是嫌疑人?第147章 罕虎的自知之明第588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第757章 祭乐的秘密第100章 爱挑事的公孙黑第510章 卫夫人南子的魅功第611章 国 高二氏第451章 观从的算术第358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污名第128章 伍举献策第548章 三桓联手第226章 第254 255章 杯酒赐县公第729章 重叙吴楚往事第332章 第382 383章 诱敌之策第23章 做人留一线第647章 再出山第224章 第250 251章 天下守衡第330章 挥斥方遒第18章 真假太子野第157章 人怕出名第270章 李然的终极迂回第302章 灭蔡第198章 伍举报丧第331章 夏汭再见伍子胥第365章 伯有杀人案的调查第395章 洛邑百工哗变第613章 第741 742章 孙武假道伐蔡第516章 第608 609章 阳虎的PUA话术第732章 春秋素王第81章 绥靖之策第433章 鲁侯稠的毒咒第348章 第407 408章 四国大火的真相第257章 夜袭,孙武的小菜第422章 第500 501章 祭乐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