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第166 167章 赵武谏王子围

第167章 第166 167章 赵武谏王子围

乐王鲋为何要冒险营救叔孙豹?

赵武又为何要出手?

其实这件事,还是要从此次楚国成为盟主说起。

在虢地会盟之前,世人所知的天下霸主,能够制衡天下的话事人一直就是晋国。

而此次虢地之会,晋国虽主动让出了盟主之位给楚国,让楚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下霸主。但晋国上下难道就真的这么心甘情愿的承认楚国乃是凌驾于自己之上的霸主国么?

显然,出于晋国人与生俱来的自豪感。无论是乐王鲋还是赵武, 都不可能亲口承认这一点。

他们让楚国成为盟主,本来就是另有图谋的,又岂能心甘情愿的承认这一点呢?

于是叔孙豹如今被王子围所囚,晋国当然要出手营救了。

毕竟,鲁国这些年可一直是跟着晋国混的,现在鲁国的上卿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出了事, 这事要真是假戏真做了, 那晋国的颜面何存?

所以,晋国营救叔孙豹, 也是平息有关他们晋国流言的最佳途径。

此次楚国成为天下盟主,诸国本来就颇有怨言。

若能借此事,重新树立晋国的形象,从而使得各国继续保持疏远楚国而亲近晋国的状态,不也是美事一桩?

所以,基于这两点,晋国没有任何理由对叔孙豹一事视而不见。

而这,也就是赵武今日为何会如此爽快答应李然,派兵从旁协助李然营救叔孙豹的原因。

只不过,一开始他以为李然的计划也算得是天衣无缝的。只要叔孙豹自己不作死,就必定会被李然营救出来。

可惜,叔孙豹就是自己“作死”了,这也是让他有些始料未及的。

既然到了这地步,那也就唯有他赵武出场了。

于是,三人又连夜来到了楚国驻地,请求面见王子围。

此时的楚营,刚从方才的骚乱中安定下来, 眼见得营门口的满目疮痍,他们三人也是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而此刻的王子围,也正在为今晚营地被袭一事而震怒不已。

毕竟,他刚刚领导楚国成为天下盟主,这盟主之位的屁股还没坐热呢,就遇到这种事!这不是存心往他脸上狠狠的抽耳巴子么?

而且,他随后又听说了今晚竟还有晋国的大夫从关押着叔孙豹的营帐中泰然进出,而且似乎李然也是掺和在里面的,他一时可谓已是气急败坏。

他当然知道,此刻在虢地,无论是晋国还是李然,可都不是易于之辈。所以,眼下对于究竟该如何进行还击,他却还么没有想明白。

“令尹大人,营外有人求见。”

正当王子围游疑不定之时,侍卫又进得营帐来如是禀报道。

而他此时又哪有闲工夫面见其他人,更何况他也不想让其他人看到他如今这般的狼狈相,于是当即甚是不耐烦的摆手道:

“不见不见!”

“让他们滚!”

他猜测营外来人,多半是听闻了今晚楚营被袭一事的诸国上卿,专程是前来打探情报的。

“禀令尹, 来者为首的……乃是晋国的中军帅——赵武。”

这时, 伍举也正好是从营门回来,见得帐外的情形,便是立即入得营帐内与王子围说道:

“赵武与乐王鲋,还有那个李然如今同时前来,只怕也是为的叔孙豹一事。”

“伍举以为,令尹还是见上一见为好。”

如今赵武出面,那么这件事显然已经不再是鲁国与莒国的领土纠纷这么简单的了。

王子围一听,当即亦是眼神一凛,将目光投向了伍举。只见伍举又微微点头示意,于是,王子围这才朝着侍卫道:

“好吧!带他们进来。”

毕竟,他们如今还在晋国的眼皮子底下。如果有些事不拿到台面上来说清楚,那谁都保不齐,会不会有第二波人马,突然是于暗处冒出来。

真到了那时候,那可就没有谁再顾及谁的面子这回事了。而刚才的那一场夜袭,便是等于是给了王子围一个下马威。

所以,“叔孙豹”如今于他们而言,俨然就成了个烫手山芋。虽说烫山芋很好吃,但谁又能拿捏得住呢?

不多时,侍卫便领着赵武,乐王鲋,李然三人一同进得王子围的大帐。

“武寅夜叨扰,多有得罪,多得罪啊。”

赵武一进来便朝着王子围拱手致歉,恭敬之色,溢于言表。

跟在他身后的乐王鲋与李然也是躬身见礼,但却并未出声。

“赵武,咱们明人便不必再说什么客套话了吧?有话直说便是。”

王子围面色冷峻,目光在乐王鲋与李然身上缓缓扫过,最终还是落在了赵武身上。

都是千年老狐狸,跟谁谈聊斋呢?

赵武闻声一笑,当即入座。

“呵呵,令尹快人快语,实是令武佩服。”

“既是如此,便恕老夫直言了。”

赵武好整以暇,脸上尽是坦然之色。

“武不才,也曾听说,但凡能够面临祸患而不忘记国家的,这是忠心。想到危难而不放弃职守,这是诚信。为国家着想而不惜一死,这是坚毅。以上述三点作为自身行为的初心,这就是所谓的道义。有了这种品德的人,难道可以被诛戮吗?”

“鲁国虽然有罪,但如今被令尹捉拿住的人却并未因此而避祸,并也畏惧贵国的威严而恭敬从命了。令尹您若是能就此赦免他,并以此来勉励您的左右,这不是也可以吗?如果有一天,您手下的这些个臣民,在国内也能这样不避困难,在国外这样不逃避祸难,那您的大业还有什么可值得忧虑的呢?”

在游说这方面,赵武也可谓个高手。

这一番话说出来以后,饶是王子围原先便知道赵武打的是什么主意,此时也不由得是陷入了沉思。

正如赵武所言的那般,叔孙豹的气节与操守确是令人敬服,而他王子围身边,也确是需要像叔孙豹这样的忠义之人!

若也能有这般的作派,那他楚国日后想要称霸天下,又还能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ωωω tt kan Сo

赵武见状,知道自己的说辞已经起到了作用,当即又继续劝谏道:

“忧虑之所以会产生,就是因为有了困难而无人能克服它。祸难来了又无人能顶得住。而如果有人能替令尹能做到这两点,令尹还有什么可忧虑的?”

“所以,现在如果不能够让有贤德的人得以保全,那以后还有谁会跟从你呢?鲁国的叔孙豹可以说就是有贤德之名的人,所以还是请求令尹能够赦免于他吧。以此来安定有贤德的人,对你也是有极大的好处啊!”

“令尹再想一想,如今您已经主持了盟会,如果能够赦免有罪的国家,又奖励了他们有贤德之人,那么将来还有谁会不欣然依附你们楚国呢?还请令尹三思……”

赵武一通说完,在场所有的楚国人,包括王子围本人在内都缄口不言。

这没错啊,楚国新任盟主之位,现在最应该做的不就是积累声望么?

只不过,王子围如今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毕竟这抓人也是自己干出来的,现在要再让他们自己开口放人,这未免也太过难堪了些。

而且这样做,不也是出尔反尔吗?

于是,王子围依旧是有些犹豫,不禁是开口问道:

“话虽是如此,但又该如何与莒国交代呢?”

是啊,叔孙豹被抓可不止关系一个鲁国,人家莒国才是苦主啊。

这事终归也是两面为难的,如果你这刚刚抓了人,还没关押一天就给放了,这不是摆明了不把莒国这豆包当干粮啊?那莒国日后又岂能服你这个新盟主呢?

而且要知道,像莒国这样情况的小国,数目可也是不少的啊。

第167章话都被说完了

王子围所虑其实也并非是没道理,毕竟这件事上,莒国才是苦主,身为盟主的楚国,又岂能对“小弟”们的诉求是置若罔闻呢?。

而这时候,就轮到李然出场了。

只见李然给赵武投去一个眼神,并躬身作揖给了一礼。赵武立刻了然,当即亦是拱手,并移步一旁,将中间的位置让给了李然。

李然又一个健步上前,而后又朝着王子围躬身一揖,礼数可谓周全。

“令尹大人无需忧虑,话说这天下的城邑,一时属我,一时属你,这又有什么是一定的呢?”

“自我朝武王分封天下,这天下诸邦的领土疆界本就无有定数的!”

李然这话说罢,所有人都是不由一怔。因为李然所说的,虽然是千百年来的事实,但是,作为本该最该鼓吹“克己复礼”的李然来说,理所当然的应该是最“反战”的。

所以,如今李然开头就说出了这两句似乎与他人设有些“悖逆”的话来,这着实是令在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呵呵,李兄此言可当真是石破天惊呐!李兄今日说出这等话来,似乎与你们周人所谓的‘德’是相去甚远呐?此等言语,当真合适?”

即便是行伍出身的伍举,听得此言也是感到十分的新奇。而李然这话,也确实是像极了后世所谓的“春秋无义战”。而这在当时来说,绝对是最为忌讳的话题之一。

“合适!这又有什么不合适的呢?若要说起划定疆域这事,早在三王五伯之时,就已有划定疆界,树立界碑之举。而且,三王同时也在法令上写得很清楚,越境了就要受到惩罚。”

“然而即便是这样,这些邦国的疆界也并不能保持不变。虞舜时代有三苗,夏朝有观氏、扈氏之乱,商朝有姺氏、邳氏之乱,周朝有徐国、奄国之乱。这些个诸侯国,在没有英明的天子领导后,就开始互相结盟,肆意扩张。”

“所以,疆域真的是一成不变的吗?肯定不是这样的。而对于天下之主来说,只需去惩罚大的祸乱,不需要去计较小的过错,这样就可以做天下的盟主了,又哪里用得着管这些小事?”

“更何况,边境被侵犯这种事,又有哪个国家没有过呢?这天下的顽疾,连三王五伯都不能制止,谁又能治理得了?”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盟主,之前李然已经给过王子围许多“建议”。

现下他说的这些,便是在教他作为一个盟主国,应该如何有效的管理手底下的小国。

但他的话显然还没说完。

王子围正听得入神,心中感叹李然当真博古通今,这一番话说来,字字珠玑,句句在理,想必就算是周武王从陵寝里爬出来,只怕也是无从反驳的。

在这年头,不抢地盘,不夺城邑的,都是那些小国。

真正的大国,例如晋楚,又哪有不去抢夺别人地盘的呢?

为了扩张,盟约是个什么鸟东西?

李然眼见王子围已然上钩,当即是趁热打铁道:

“更何况,令尹所在的楚国,不也一样有这问题?现在楚国与吴国和百濮正战事胶着,令尹难道会顾及盟约不去征伐他们吗?”

“所以,莒国边境上的那些事情,然以为,楚国还是不要过问的好。更何况,关于鲁莒两国的矛盾,然当时还在鲁国之时,就很清楚,这莒国与鲁国的争执已有百年之久。”

“因此,只要对他们各自的国家没有大的妨害,然以为令尹大可不必去管它。”

李然这话,可算是打开了天窗,没有半点遮掩。

是啊,自楚武王以降,楚国历代君王,又有哪个没有抢夺国别人地盘的呢?

所以,即便是你王子围,日后若真是成了楚国的国君。那想着该如何替楚国开疆拓土,这可是你的首要任务。

显而易见的,现在的吴国与百濮之地,那就是你们楚国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难道你会眼睁睁看着这两大块肥肉而不动心?

冠冕堂皇的虚假之词谁都会说,可是在触及核心利益面前,谁跟谁又是不一样的呢?

饶是王子围听罢,自然也是深受震撼。毕竟李然的这一番言论,可是将日后楚国吞并吴越和百濮,给出了明确的理论依据。

所以,同样的,站在楚国自身的利益上考虑,鲁国和莒国之事,岂不是就是楚国与吴国,百濮之间的关系?若自己此番将鲁国严惩了,日后楚国又该以何种理由讨伐吴国与百濮呢?

思虑及此,他不由朝李然投去了十分赞许的目光。

好你个李子明,这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当真厉害!

“然之所以说这许多,总而言之,言而简之,一来是为了免除令尹的烦恼,二来也是为了能够赦免贤德之人。”

“所以,还请令尹能够慎重考虑一下吧。”

李然这下是把里里外外都给王子围给说透彻了,就连楚国的核心利益都说到点上了,王子围还能有什么理由不放人的呢?

饶是一旁的伍举,也对李然所言无可辩驳,只顾着在那是微微点头。

毕竟李然所言,从大局来看,对楚国乃是完全有利的。若是为此时一时的颜面而对鲁国从重处罚,那日后楚国所失去的将会更多。

尽管,他们所有人都知道李然此言本身是有着游说之嫌的,可李然的这一番游说却可谓是有理有据。

所以,不放叔孙豹已是不行的了。

赵武在一旁,见时机已是成熟,便立刻是再补上一刀:

“是啊,此番楚国刚成为盟主,这日后的纷争只怕还有许多呢!令尹若要一件件都这样处置。呵呵,老夫担心令尹只怕也是会力不从心啊。”

赵武一边捋着他那已是雪白了的山羊胡,一边又若无其事的说着。而这一席话,也算是给王子围敲响了警钟。

晋国成为天下霸主多久?你楚国才成为盟主多久?

在处理这种国际纠纷的问题上,晋国的经验难道不比你楚国多?我赵武一大把年纪了,吃的盐可比你王子围吃的饭都多。你不听我的?那最后吃亏的只会是你自己。

而且,赵武这一番话里,特别是“有心无力”四个字,咬字极重。

其意思也很是明显:

日后你楚国如果要忙着对外扩张,难道还有闲工夫来处理这些微末小事?就算你有闲工夫,但是众口难调,又当真能处理得当,堵得住这天下悠悠众口么?

面子功夫做一做也就罢了,要当真?那真是大可不必。

这可都是晋国称霸天下多年累积出来的经验之谈!

果然,王子围听罢,却哪里还有什么顾虑。当即就吩咐了下去:

“来人!去将鲁国大夫给放了吧!并赠其马车一辆,以表慰藉。”

而后又率同楚国上下大小官员一起,是恭恭敬敬将赵武,李然等人给送出了楚营。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本令尹惭愧。”

临走时,还不忘恭维了一番赵武,算是给赵武此次让出盟主之位回礼。

而赵武也是欣然受之,领着乐王鲋朝他躬身一礼,这才登上车舆后离开。

李然则是候在营口,在接到了叔孙豹后,两人相视一眼,均是会意,而后便从容离去。

看着众人离去,王子围脸上笑容却渐渐冷峻,转身朝着伍举问道:

“今晚之事……伍举,你怎么看?”

第236章 “盟主”的妙用第700章 替罪之人第237章 第269 270章 什么叫国际巨星啊?第361章 丰段急了第124章 谍者观从第245章 第281 282章 向戌的请求第90章 贴心小棉袄?第726章 大宗伯第455章 鲁侯稠的谥号之争第573章 第692 693章 自作聪明的叔孙辄第207章 第224 225章 子产归郑第142章 这货到底是谁?第738章 一家子的郊游第19章 一把梭哈的赌局第439章 孔丘游说齐侯第260章 楚王来到乾溪第307章 魏舒的提议第196章 第206 207章 一代人只做一代事第564章 公为与汪錡第457章 阳虎的心计第381章 王子朝亲诱敌第376章 以乱治乱第100章 爱挑事的公孙黑第430章 觐见晋侯第135章 诡辩灵台宫第206章 第222 223章 缓兵之计第186章 第188,189章 商贾的力量第122章 接风局第69章 子石大夫的劝告第641章 不急不急第321章 然丹最后的话术第560章 拥立之功第584章 成邑终究不太平第356章 驷歂的责难第246章 第283 284章 特立独行的楚王第190章 体察民情第4章 惊动太子爷第683章 赵鞅的恕人第227章 坏事传千里第547章 明明白白你的心第465章 郑国来的危机第731章 朝聘!周王室最后的高光第20章 没人会在乎真相第260章 楚王来到乾溪第365章 伯有杀人案的调查第225章 第252 253章 诸樊之死第597章 第721 722章 李然出使齐国第587章 孟孙何忌的小心思第154章 以为是吓大的?第746章 范蠡与文种第490章 宫儿月的仁心第84章 齐国使者田穰苴第199章 第210 211章 共王之子围为长第594章 孔丘与高张第404章 观从巧施离间计第22章 真假难辨第56章 这个竖牛不对劲第334章 穿封戌的决心第357章 郑郊首战第109章 出仕第664章 中行寅暗吃哑巴亏第402章 周王猛暴毙第171章 罕虎问政第103章 民怨第743章 宫儿月竟然就是祭乐!第53章 祭氏之邀第175章 徐吾犯之妹第22章 真假难辨第333章 第384 385章 葴尹宜咎诱敌第215章 三不朽第116章 公孙段的密谋第603章 吴国的行动第447章 阿稠想歇歇第352章 何谓“春秋决狱”第326章 伍奢只身往吴营第703章 荀跞的隐忧第51章 勇夫褚荡第158章 爱吃瓜的大夫们第427章 范鞅的诡辩第17章 公子稠的伪装第363章 丰段横死第731章 朝聘!周王室最后的高光第1章 穿越春秋太危险第467章 子贡和范蠡第50章 被追了一路第638章 阳虎的第二春第41章 子服椒的游说第559章 齐登季氏之台第262章 第305 306章 犯颜直谏的申无宇第687章 胜利在望第571章 身份特殊的死士第451章 观从的算术第730章 蒯聩起争心第285章 伴君如伴虎第375章 第439 440章 宋国华向之乱第122章 接风局第90章 贴心小棉袄?第363章 丰段横死第78章 这桩婚事有点冷第184章 第184 185章 熏隧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