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襄助子产的原因

驷黑之死是注定的。

在这个谋略家纵横捭阖的时代,似他这的智商显然是不太够用的。若是智商不够,能有德行来凑,那本来应该也是可以无咎的。

可这驷黑偏偏还特别喜欢是肆意妄为,惹是生非。所以,横死对于他而言,不过是迟早的事罢了。

如今的“一尺白绫”,对他而言显然已算得是最为体面,也最符合他身份的死法了。

而子产嘴上虽是不饶人的,可实际上呢?在昭示驷黑罪状的时候,并没有以谋逆罪论处,只是相对的给他定了三条比较轻的罪状,这也算得是维护了他作为公孙一辈的最后的颜面。

消息传至楚国,楚王熊围表情亦是毫无波澜,毕竟他所需要的,是李然的辅佐。至于其他外邦人的死活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而当李然得知后,则是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毕竟,驷黑的覆灭,对于郑国,对于子产而言,能够借此机会铲除一个不安定因素,终究算不得一件坏事。

另外,对于子产的这一番做法,以及对外所宣称的“驷黑三罪”,也是令他不由得称赞了一番子产来。

子产的确是有仁德的君子。

要知道,驷黑意图叛乱乃是铁证如山的事实,对于子产而言,若他想要借着此事大肆的搞“风闻言事”,并借机是将此事扩大化,将原先所有反对他的人全部都牵连进去并惩戒一番,那日后谁还敢对他的新政说半个“不”字?

可是,子产终究没有这么做,他甚至没有公开驷黑是意欲发动叛乱的罪状。

如果这不是他本身的君子仁德,又如何能够这般的“克己复礼”呢?

孙武听李然在那如是分析着这里面的道道,也是不由在那点头称是。并是不由感慨起子产这些年在郑国的处境来:

“子产大夫上事国君,下孚国野,居中策应皆需得是两头兼顾,保得此等的平衡实属不易。”

“倘若,此番子产大夫处置得过于猛烈,那必定就会导致其失衡,届时恐怕为难的仍会是他自己啊。”

“难啊……想必子产大夫心中也是有难言之苦衷吧……”

孙武则是从另一个角度,说出了子产之所以如此做的另一层不得已的原因来。

君子的仁德只是一方面,而身不由己的苦衷又是另外一件事。

跟在李然身边多年,孙武看事也逐渐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

子产乃执政卿不假,可也正因为他乃是高高在上的执政卿,所以面对国内的一众宵小之辈,处置起来就会显得尤为的困难。

毕竟,他既要维护公室的颜面,又要维护民众的利益。而且还不能因为这样的事,让郑伯,让罕虎产生了别的想法。

说白了,便是既要保证整个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又要做到明哲自保。

其处事的尺度以及力度,都需得是相当的考究。

所以孙武才会感慨子产身居执政卿的难,毕竟这种活儿,若若没点真本事,只怕还真是不好干。

“呵呵,长卿所言极是啊。”

“如今这般处置,当已是最好的结果了。”

“长卿现如今应该是明白了,我为何一定要协助子产大夫完成新政的改革了吧?”

李然襄助子产,看上去乃是因为他二人志同道合。可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可并不简单。

“先生可是敬重子产大夫的仁德之心?”

孙武显然还没看透这一层,所以他的回答只局限于表面。

李然摇了摇头,笑着缓缓道:

“乱世之中,仁德之心自是难能可贵,可光有仁德之心之外,更重要的乃是懂得如何去治理一个国家。”

“如何使一个国家变得强盛,如何使一个国家的民众能够得以安居乐业,如何使得一个国家能够上下齐心,邦有德而民有信。这些,才是一国的执政卿所最应该考虑的。”

“而这些,才是一个君子所应具备的最大的德行。”

“子产大夫贤名在外,仁德义举自不必多论。”

“不过,至于这些个治国安民之术,却非得是亲眼目睹一番,方能一窥其究竟的。毕竟沽名钓誉者有之,庸碌无能之辈有之,而假公济私者更是多如牛毛。所以,古往今来,又有多少君臣皆是折戟于改革的大浪之中……”

“所以,我李然之所以要襄助子产大夫,正是因为大夫在治国安邦上的初心、决心及其手腕,确是令人为之叹服的。而唯有如此之人,方能有这扭转干坤之力,改天换地呐!”

是了,李然之所以决心不计代价的襄助子产,绝非只是因为子产有着一颗愿意操持天下苍生的圣人之心。

更为关键的乃是子产本身的能力以及魄力,还有他的治国安邦之术。

而李然苦苦追寻的,不正是这一些吗?

子产之德行,子产之治国,乃是他目前所看得见的,成效最为显著的一个。

所以,他当然要帮助子产,因为,他的到来,本就是为了那久远的未来,能够从中汲取到一些最为纯粹,最为本初的经验来的。

孙武听罢,当即陷入思索之中,他显然并不是很明白李然所言的深意,毕竟他并不能体会,将整个天下的安危都一肩挑起的重担到底是意味着什么?

……

这时,侍卫前来禀报,说是伍举前来拜访。

李然自答应了楚王的登佣请求后,便权且是在章华台住下了。

楚王也专门为他是安排了一处极为奢华的香园,李然的一应饮食起居皆在其中,甚至不少时候,楚王还会专程来香园探望。

所以,在礼遇这方面,楚王可当真已是做到了极致。

而此处香园,那自然也不是闲杂人等就能够随意出入的,园内园外皆有楚王的贴身侍卫把守,即便是伍举这等上卿,前来拜访李然也是要先行通禀的。

得闻伍举前来拜访,李然自是不敢怠慢。毕竟伍举乃是楚王熊围身边的大红人,他可是最早追随着楚王熊围的亲信,为楚王出谋划策,立有大功,是深得楚王的信任之人。

伍举进到了香园内,先是与李然一番见礼,双方都坐下后,伍举这才是道明了来意。

“实不相瞒,举对先生效力楚国之心,尚有疑虑。”

“想当初在虢地之时,伍举也曾是携着寡君的厚礼前去拜访先生,后来君上又亲自拜访先生,那时先生乃是几次三番拒绝了寡君的好意。而如今先生既身在楚国,想必也只是不得已,才留在楚国的吧?”

“呵呵,也真是为难先生了,如今先生只为能暂缓我楚国北进争雄之举,却还要先生以自身为质。先生的这一番舍生为国之举,可当真是令人感动呐!”

聪明如伍举,一眼便洞悉了这其中的一切。他对于李然的心中所想,虽是不能知晓全部,但从中猜个八九分,却是毫无问题的。

第385章 狠活!甘鳅挟难民攻城第163章 夜袭第383章 暗行众——巩简第26章 失败的登佣第33章 外交的目的第359章 无头的冤魂第593章 第715 716章 公敛阳的两难第170章 治乱之道第687章 胜利在望第100章 爱挑事的公孙黑第22章 真假难辨第689章 诱敌之计?第269章 再谏楚王第425章 第504 505章 还得是晋国第615章 伍子胥大仇得报第651章 再入绛城第763章 遗计第172章 片刻的温馨第15章 书呆子把妹也有一套第557章 子路遭软禁第474章 家人团聚第481章 越国来的才人第419章 第494 495章 觐见天子第705章 潞之战第629章 放李然归周第89章 燕尔新婚第216章 兵圣孙武初献策第143章 春秋克格勃第465章 郑国来的危机第374章 十里长街送子产第242章 第275 276章 一个时代的落幕第708章 好一个“借尸还魂”第498章 李然好威风第373章 子产辞世第335章 颓废的楚王第265章 李然又成了钟离县公第613章 第741 742章 孙武假道伐蔡第9章 首献良策第453章 第540 541章 坏隤(tui)流血事件第746章 范蠡与文种第194章 第203 204章 再登乡校第291章 国君的自我修养第546章 第660 661章 季氏真正的威胁第666章 邯郸入局第327章 吴国的隐患第471章 出奔在即第567章 嘴炮的正义第28章 叔向来了第498章 李然好威风第490章 宫儿月的仁心第241章 鲁国来了个惊天大瓜第684章 奉诏平叛第725章 吴王夫差第139章 君有疾在后宫第195章 忠之属也第41章 子服椒的游说第207章 第224 225章 子产归郑第227章 坏事传千里第195章 忠之属也第656章 为取邯郸设三计第217章 舒鸠之战第476章 阳虎搬石砸脚第513章 阳虎欲弑三桓第188章 第192 193章 祭先的智慧第629章 放李然归周第505章 赵鞅是关键第652章 李然的复仇大计第562章 猛油火攻第142章 这货到底是谁?第717章 国夏撤军第152章 鲁国现状第418章 季孙意如代摄君事第432章 回不回去,是个问题第492章 知过能改第230章 悲催的许人第301章 蔡国的那些事第713章 铁丘之战第667章 会是一个机会吗?第201章 章华台第245章 第281 282章 向戌的请求第593章 第715 716章 公敛阳的两难第286章 月下美人第250章 还来?没完没了的招揽第351章 第413 414章 邓析的是非之辩第506章 子贡劳晋师第728章 孔丘的理想国第252章 孙武与褚荡杀到第160章 叔孙豹被困第53章 祭氏之邀第261章 游说其实真的很难第156章 会说话,能活命第289章 庆封终于落幕第724章 中行氏的覆灭第442章 第524 525章 阳虎被擒第508章 赵氏之谋第218章 战力爆表的吴王诸樊第420章 第496 497章 天道有定数第324章 楚王的自省第200章 第212 213章 婚者,昏也?第633章 巩简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