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范鞅来访

范鞅听子产如此问,倒是若无其事的叹息道:

“鞅此番前来郑国,一则是特来朝觐郑国新君,自郑伯继位以来,鄙国还未曾派人前来恭贺过,这毕竟是与礼数不符。这二来嘛,则是为代我晋国,特来吊唁驷子上和丰伯石的,这三来嘛,自然是来看望您这如今郑国穆族中仅存的公孙大夫了。”(驷带,字子上)

郑伯宁即位以后,丰段便开始兴风作浪,郑国朝野进入纷争混乱时期,晋国也只是派了一个使节祝贺,并无重量级人物来过。

所以,范鞅此番前来,倒也符合大国礼数。

而驷氏和丰氏作为郑国的六卿,其二者的突然离世,晋国派来一名上卿前来吊唁,也是理所应当。

至于来看望子产,那说白了,就是来看看子产的身体状况。

子产的健康,可以说如今是和郑国的安危是休戚相关的,乃是郑国上下的头等大事!

子产淡然笑道:

“侨已是行将就木,其实也没什么好看望的。”

范鞅稍稍一怔,没有想到子产竟然直截了当的就这般说了,这倒是反而叫他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说了。

“大夫言重了,大夫只管安心静养,身体自能痊愈……”

范鞅说罢,就显得颇有些冷场。此时,他只能是急中生智,不禁问道:

“对了!关于驷氏宗主和伯石大夫之死,鞅其实一直有一个疑问。”

“想那良伯有,鞅其实此前也是见过的。不曾想,其竟能死后还化为厉鬼前来索命。这世间,难道当真有鬼?”

范鞅这一番问话,其实也是另有所指,那便是旁敲侧击的问问:他们郑国现在究竟有没有稳定下来呢?

很显然,郑国若是稳定,那他也就不敢再轻举妄动。但是,郑国若是露出半分的卿族之间的不睦,那便等于是还有机可趁!

届时,范鞅想拿捏住他们郑国,也就变得相对容易了!

“呵呵,这世间当然是有鬼的!人初生时,最初变化为形体,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叫做魄!魄属阴,而依附阳气而存的叫做魂,一人若居高官,享用物类众多,魂魄强健。就算是匹夫匹妇奉养甚少,但横死依旧魂魄未散,尚且还能凭依于人身,而为淫厉以害于人。伯有他三世相继为卿,享用物类的奉养非常弘大,其无病被杀,成为厉鬼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

“呵呵,想我侨这一生,所受奉养,所得的禄位也是颇高!故而,待我自去之后,想来也应该能化为鬼魂去庇佑我郑国吧。”

子产的这些话,其反击敲打之意也是十分的明显。

其实,子产他自己又如何会信得这些个怪力乱神之说呢?他当年,那可是力排众议,死活都不肯取玉器去“贿赂”那提前发出了“四国大火”预警的“预言家”裨灶。

而在郑邑大火之后,又有传言说“龙”现身于洧渊,郑人于是又想祭“龙”,也都被子产给断严辞拒绝。

也正因为他的这份“不信邪”,日后却是被丰段等人所利用,成为了后来他们攻击子产失政的一把利刃!

所以,要说子产信这世间鬼神之说,那是绝不可能的!

但是,如今他却依旧如此“违心”的跟一外人说着鬼神之玄学,这又是为何呢?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

子产的这一番言论,潜台词无非是:

既然伯有能化为厉鬼杀死仇敌,那么以后晋国若是对郑国不利,那他子产难道就不能化为厉鬼,让敌人也身首异处!

范鞅当然也听得出,子产这一番话的恫吓之意。

“呵呵,恐怕子产大夫跟伯有不一样吧?伯有那属于横死,精气尚充沛,但子产大夫如今……”

范鞅并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出来,其意也很明显,那便是子产乃是属于寿终正寝,应不在此列,也就是说,你子产就算是死了,那也就是死了,不存在还能化为厉鬼之说。

再说直白一点,子产大夫再厉害,死了之后就再影响不了天下之事了。

子产却不由的笑了起来,并是岔了气,又不禁猛咳了几声:

“呵呵,侨虽身羸,而侨一心为国,其中的怨气也自不小啊。”

“另外我郑国的后继之人,想来也会待侨一如既往。只要侨的供养不断,那郑国日后若有难,呵呵,侨自当显迹啊!”

子产的这一席话,倒也是清楚明白,其实说白了,他就是认为在游吉、印段、李然等人的扶持下,郑国自可重振雄风。

所以,他们郑国也绝不是好惹的。

范鞅见子产如此回答,思维敏捷,头脑清晰且滴水不漏,也知郑国气数未尽。

于是,也是不由笑了起来,并以此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

“大夫所言极是,看来郑国后继有人,鞅也不必担忧了。”

“呵呵,范中军日后若能和我郑国保持和善,此于两国之民,那自然是皆得裨益啊!”

“大夫放心,鞅受教了!”

范鞅也算是得到了一个答复,对于子产的告诫,他自然是清楚明白。

随后,范鞅便是若有所思的告辞离去,而子产则又交代了游吉和李然几句,便让他们也都各自回去了。

游吉和李然步出子产的府邸,对视一眼,游吉感喟道:

“子明,大夫恐是真的时日无多了,吉有些话也不便跟他执拗,但这以苛待民之论,吉实在是不敢苟同啊!子产他……难道真是糊涂了?”

李然闻言,便是恭敬作揖一礼后回答道:

“子产大夫他以水火为喻,其实是极有道理的。方才大夫也见到了,郑国眼下正处内忧外患之,。今天范鞅托以吊丧之名前来,名为探望,实则试探,由此便可见一斑!”

“子产大夫若在,对内对外尚且能稳定住局势,但他一旦去世,若大夫不采用雷霆之手段,只怕会让郑国就此陷入崩乱!届时铸成大错,可就不由得大夫后悔了!”

游吉皱起眉头,思量甚久。

“嗯,这范鞅早不来晚不来,偏偏选在这时候。他这次来我郑国,肯定是没有他所说的那么简单,确是居心叵测啊!”

“是啊,大夫之前对内安民抚宗,对外不卑不亢,让郑国在各国外交之中皆能做到游刃有余,也实属不易。他现在既以良言相劝,此皆为郑国尔,望大夫日后务必要重视此言,万不可视之等闲!”

游吉又行走几步,陡然停下:

“哎……但愿上苍能护佑子产大夫平安。且不说这些了,待到日后,吉自有决断!”

随后,李然便恭着身子,目送游吉远去。

……

李然回到祭府,到了后院,看到祭乐正抱着女儿,她看着女儿的眼神,依旧是那么的柔和,如果说昨天她记起那场惨案之时,心中那股戾气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有夫君,有女儿,她渐渐的也是缓和了不少。

李然来到祭乐身边,祭乐看到李然,往昔的一幕幕涌上心头,又看了看怀中的女儿,也是嫣然含笑。

“李然,你回来了!”

李然从祭乐怀中接过女儿。

“明日我们搬到郊外的那处庄园吧,那边安静,正好也能远离纷扰,对孩子也好!”

祭乐顺从的点了点头。

“一切都听夫君的安排。”

次日清晨,李然和祭乐抱着女儿,在孙武范蠡的护送下,前往郊外庄园,途径乡校,乃是李然和祭乐相认相识的地方。

马车上的两人相视一笑,这一刻祭乐心中是甜蜜的。

映入眼帘的先是那个高尔夫球场,他们也是同时想起往昔的一点一滴,心情均是大畅,血亏的祭乐脸上,也是有了一些红晕之色来。

第51章 勇夫褚荡第43章 子产的正义第686章 范吉射的溃败第79章 声泪俱下的表演第558章 第676 677章 曲阜临难第366章 伯有鬼魂的“真身”第576章 放水!第745章 在路上第109章 出仕第366章 伯有鬼魂的“真身”第143章 春秋克格勃第426章 羊舌氏夷族第527章 第630 631章 公若藐无意反叛第206章 第222 223章 缓兵之计第594章 孔丘与高张第352章 何谓“春秋决狱”第282章 宣战第287章 顺势与逆势第412章 第482 483章 赵鞅手下留情第563章 后山的暗道第731章 朝聘!周王室最后的高光第408章 第476 477章 主仆同心第325章 要作烛之武第387章 夜袭粮道第756章 竖牛的野心第75章 纨绔子弟的猪脑子第513章 阳虎欲弑三桓第269章 再谏楚王第366章 伯有鬼魂的“真身”第184章 第184 185章 熏隧盟会第28章 叔向来了第742章 宫儿月会是嫌疑人?第334章 穿封戌的决心第719章 荀跞之死第310章 楚国的巅峰第648章 请辞第486章 祭乐真的寄了?第346章 伍家的命运第75章 纨绔子弟的猪脑子第673章 中行氏先动手第720章 “驱离”竖牛第272章 审问庆封第193章 第201 202章 丰段又要搞事了第196章 第206 207章 一代人只做一代事第161章 再谏王子围第327章 吴国的隐患第127章 王子围之聘第329章 第378 379章 耳食之谈?第681章 天子的立场第18章 真假太子野第372章 范鞅来访第714章 蒯聩举旗第677章 周王室的抉择第463章 第551 552章 重回曲阜第93章 针锋相对第493章 阳虎献俘第453章 第540 541章 坏隤(tui)流血事件第743章 宫儿月竟然就是祭乐!第67章 家贼难防第226章 第254 255章 杯酒赐县公第705章 潞之战第20章 没人会在乎真相第761章 竖牛之死第668章 中行氏被拖下水第259章 第301 302章 城楼鏖战第75章 纨绔子弟的猪脑子第638章 阳虎的第二春第329章 第378 379章 耳食之谈?第212章 点拨第542章 第653 654章 以水济水,谁能食之?第671章 不过是一桩好的买卖第83章 不过是替罪羊第216章 兵圣孙武初献策第520章 第616 617章 范蠡的谅,孙武的直第625章 想借种?离了个大谱!第309章 伍举也来劝谏了第495章 范鞅的阳谋第193章 第201 202章 丰段又要搞事了第654章 隔岸观火?那就火势再大点第684章 奉诏平叛第708章 好一个“借尸还魂”第394章 王师败绩前邑第619章 途径卫国,王孙贾来访第384章 守城五策第302章 灭蔡第397章 周王猛尴尬的地位第569章 公为的决心第307章 魏舒的提议第675章 荀跞的态度第317章 君臣之谊第7章 姬姓的荣誉感第362章 刺杀子产第90章 贴心小棉袄?第622章 李然见南子第353章 镇守南方的随国第423章 到达郓邑第64章 不好的直觉第143章 春秋克格勃第397章 周王猛尴尬的地位第65章 套路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