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第472 473章 王子朝称王

王子朝终于入主洛邑,三军将士皆士气正盛。

而王子朝也是一刻都不耽搁,当即召集旧部心腹,商讨接下来的称王事宜。

“殿下,如今大局已定,可立刻明告天下,操持祭天之事,据景王遗命,登基天子大统!”

鄩罗向来心直口快,此刻口无遮拦的说了出来。

王子朝却是迟疑了一下:

“如今虽然稳定下来,但单旗和刘狄等人皆已另立周王匄,此时称王,似有不妥!”

阴不佞又出列言道:

“殿下,王子匄尚年幼,无法自主。更何况他本就是单旗和刘狄所拥立的傀儡,更兼景王与悼王先后薨逝,与他二人定是脱不开干系,殿下登此王位,实是名正言顺的!如今既然已经入了洛邑,且万众一心,臣以为并无不妥!”

南宫嚚这时也出列言道:

“殿下如今既已入住王畿,实至名归,还请殿下万勿要以大局为重!否则周室不稳,于我不利!望殿下能继大统之位!”

其实,王子朝如此折腾,又岂能无有称王之心?现在被众人这么一说,更是心动不已。但他也还有一层顾虑,那就是眼下虽然已是稳定了局势,但是他们毕竟只是打败了单旗和刘狄的所谓“王师”。

晋国未曾参战,才是他们能够此番获胜的关键。

而如果他一旦称了王,晋国会不会再度出兵?那时候是何等的局势,就很难说了。

王子朝望向召公姬奂,姬奂也知道他还是要自己的表态。

“殿下,自古以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殿下此番行事,外界有人称之为‘乱’,只这一个‘乱’字,便已是说明了一切。若殿下想要占据正义,公开景王遗旨,继得大统,倒也不失为一良法!”

这些人跟随王子朝,自然都是希望他能登上王位的。

他们当中也确实有人希望可以重振周室者,但绝大部分其实只是一种选边站队,说白了就是堵上了一切,为自己和后代能够谋求最大的利益。

王子朝事成之后,自是不会亏待这些跟随者,封邑进爵,自是不在话下。

其实,景王虽是有意立王子朝为太子的,但并没有留下任何的遗诏,这个所谓的“公开景王遗旨”,说穿了也就是伪造。

“阴不佞,寻得遗旨一事,便交由你去办!待到办妥,本宫另有赏赐!”

王子朝得到召公的鼓舞,便当即是下定了决心。若是将此事落实,那到时候就不再是什么清君侧了,而是真正的正统之争!

这次王子朝和旧部心腹议事,李然并不在其中,当他得知王子朝准备称王,顿时急了,立马面见王子朝。

王子朝当然知道李然所为何事。正好,他也想要听听李然的真实想法。

“先生,如今局面已经稳了下来,朝思前想后,想要进一步有所作为,便唯有登基称王了!”

“殿下,然却以为,此举不妥!眼下,局面虽然看似稳固,但实则并未受全面掌控。晋国虽是撤了兵,但依旧是在那隔岸观火。殿下此刻称王,然以为,反倒是会落人口实。世人会说殿下亦不过是觊觎王位,而并非是真为了匡扶周室,人言可畏,此乃大忌啊!”

王子朝沉默不语,随后拿起案几上的那一盏清水,一饮而尽,面露不悦。

“依先生之意,朝如今还成不了天子?”

“殿下,称王之事不急于这一时。臣并非反对殿下称王,而是觉得现在称王实在不妥!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殿下若是以‘清君侧’之名继续对抗单、刘二氏之虐周,便可得天下人之同情。若是此刻贸然称王,只怕会让天下人寒心呐!”

王子朝嘴角牵扯一丝笑意,但是很明显对李然的回答并不满意。

“那依先生之见,本宫究竟何时能称王呢?”

“除掉单旗和刘狄这两个贼首,妥善处置周王匄,待天下大定,再令其和平禅让。如此才能让周室安稳,让天下人心悦诚服。到那时各诸侯也会俯首称臣。现在匆匆称王,恐怕于殿下不利!”

“那……我若是执意即位呢?”

李然望向王子朝,在这个神似太子晋的人身上,这时竟是突然有了几分楚灵王的影子。

“还望殿下三思!要做出最好的判断,莫要受了旁人的干预……”

“好了,先生之意,本宫已经知晓。此事不必再言,既然迟早都要为之,何不趁早为之?世事难料,或许也不见得就是坏事。”

李然心中暗叹,当此情形,也不便再多言,只得是拱手道:

“既如此,只盼殿下能得偿所愿,但即位之后,万不可安于现状,亦不可冒进自满,需得先安抚人心,继而循序渐进,高筑墙,广积粮!”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乃是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朱升定下来的战略方针,李然此刻说出,倒也合适,只可惜“缓称王”看来是无法实施了。

王子朝闻言,这才笑道:

“先生此言甚是!”

但李然此事内心深处,顿觉王子朝恐怕是要重蹈楚灵王覆辙。但他之前已暗下决心,要辅佐王子朝完成太子晋未完成之夙愿,此刻却哪里还有回转的余地?

以前他在楚国,还能因为楚灵王与自己不和而萌生退意。而如今他既已认定其主,又岂有说走就走的道理?

即便是要走,天下之大,他又还能走到哪去呢?

……

不久,阴不佞便是伪造了一份景王遗旨。王子朝公诏天下,在庄宫即位。李然见事已成为定局,也没有再冒然谏言。

即位后的王子朝斗志昂扬,而前方一时倒也是捷报连连。

尹圉接连打败了刘狄,取了东圉西侧的城池西闱,并趁着气势如虹,再攻打蒯邑,蒯邑的守军亦是直接溃败。

王子朝得此战报,喜不自胜,信心百倍,同时也更加认定了自己称王的这一步,算是走对了。

而李然对此却是愈发担心。

眼下的局面,竟是与楚灵王当年如出一辙。

势如破竹,锐不可当,愈是如此,就越容易出问题。

王子朝显然也有些得意忘形了,登基之后便大肆对身边之人进行封邑进爵。

李然居功至伟,王子朝想让李然担任太师一职。

但李然却对此并不感兴趣。

“陛下,臣本一介白衣,倒也落得轻松自在,如今也无心入朝侍官,待到除灭贼首,能复得典藏室史之职便已足矣!”

王子朝稍稍一怔。

“典藏室史……只是这未免也太委屈先生了!”

“臣之前离开王畿,便是典藏室史的职,届时官复原职,也算得偿所愿。而且,然的心性亦适此位,此乃人尽其用,说不得委屈!”

——

第473章_招降纳叛

王子朝闻言,不由眯了一下眼睛。

“先生即有此意,孤自也不会反对,但是眼下还需得先生在孤身边出谋划策!至于此事,可容日后再议。”

“多谢陛下成全!”

李然闻声,稽首拜谢。

“先生,司马武功劳甚大,孤想要再行封赏,正式封其为大司马之职!不知先生意下如何?”(大司马:夏官之首,主管军事)

李然知道,王子朝想要封自己为官,已被他婉言拒绝。于是他想要再从中找平衡,封了孙武,也就如同施恩与己,大司马主管周邦之军事,虽不及三公和大宗伯,但地位亦是极高。可谓是位极人臣。

而李然并不想功高盖主,只得言道:

“陛下,孙武如今在外征战,恐怕无暇顾及其他,大司马之位至关重要。前者暂授其职,实为情势所迫,不得不为。然而,毕竟孙武他与微臣一样,既非宗室之后,堪此重任于礼不符。微臣以为,待日后局势稍好,还是再另寻他人担任此职为好!”

王子朝闻言,又是点了点头:

“好吧,既如此,便再容孤想想,该当如何妥善处理……”

就在这时,有宫正前来禀报,说是南宫嚚求见。

王子朝当即召见,南宫嚚进来之后,先行了一番君臣之礼。

“王上!臣想引荐一人,只是此人曾和陛下兵戎相向,只盼陛下能够不计前嫌,召其一见!”

王子朝闻得是有人来投,心情大好,不由微微一笑:

“卿所言,究竟是何人?”

“甘公鳅!”

甘鳅便是之前王子朝刚刚重新占领京邑之时,受单旗之命前来攻打。

其被打败之后,回到洛邑,就此不再受单旗的重视。甘鳅自是有些不甘心的,眼看王子朝如今势大,便是来投。

王子朝闻之大喜,笑呵呵的说道:

“既如此,就让他进来罢!孤要对其大加赏赐!对了,那司空之职尚有空缺,便封其为司空吧!”

南宫嚚面露喜色。

“陛下圣明,臣这便去让甘公前来觐见。”

南宫嚚起身出去,李然上前一步,此刻他不能再不言语了,就算是王子朝现在心情大好,也得泼这一盆凉水。

“王上!甘公今日来投,恐并非好事!”

王子朝一怔:

“并非好事?这难道不正说明单旗他已是众叛亲离,不得人心。这实在是大好事,怎可说不是好事?”

“甘氏究竟是否诚心来投,尚不得而知。似这等来投之人可以让其暂居于此,但万不可委以重任!”

“孤若是不重用,其他观望之人又岂能诚心来投?先生思虑,未免是太多了些!”

李然闻言,不由得是哀自摇了摇头:

“陛下,当年楚灵王修筑章华台,广纳天下亡人,却最终为其所蒙蔽。今天子亦如此招降纳叛,恐怕日后必为之所害!”

王子朝的脸色不由得一变:

“他此番来投,孤若不允,岂不亲痛而仇快?此等善举,为何在先生口中却成大谬?况且,先生将孤比作蛮夷之君……未免失言了!”

李然知道王子朝已经不高兴了,但是有些话他必须要说:

“陛下!《大誓》有云‘纣有亿兆夷人,亦有离德;余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这是纣亡而周兴的原因。今日天子不务其德,恐要失人了,用人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臣虽为妄言,但其心只为陛下所想!还望陛下多虑。”

王子朝站了起来,来回踱步,迟疑许久,开口道:

“先生!甘公之前确实与孤有过过节,但那巩简又何尝不是如此?先生既能放过巩简,为何如今反倒要孤不纳甘公为我所用,先生到底是何等的心思?”

李然知道王子朝这时对他已经起了疑心:

“陛下,想那巩简,无非是守城不力,而被俘之后,亦是不降。倒也不失为君子所为,若日后来投,为己所用未尝不可!但甘鳅乃是一奸邪小人,他曾挟持难民来攻,早已失尽人心。如今一见单旗那边局势不利,便是溜之大吉,此等小人,万不可置于左右啊……陛下!”

“好了,先生实是想的太多!甘氏再不济,也是来投诚了!那巩简乃是先生纵去的,沉寂一段时间之后,如今又在孤那王弟匄的身边侍奉。更是被单旗又提拔了上来。当初先生放他,孤便有所疑虑,但信任先生为人,这才应允。今日先生却一意阻碍孤重用甘公,是否也太不讲道理了些?”

王子朝认为李然已有僭权之嫌,故而心存不满,言辞客气中带有些许的质疑。

李然不由心中苦闷,依他的性格,此刻本应闭口不言,然而他到底是诚心诚意的为了王子朝好,此时也唯有力谏道:

“陛下……臣所言并非道理,而是为君之道!甘鳅驱赶难民攻城,临阵逃脱,实非君子所为!司空一职,主司城防,事关陛下安危,岂可让此等奸诈之人担任?”

王子朝沉声道:

“官职的任命,孤自有计较,无需多言!”

说话间甘鳅被南宫嚚带了进来,甘鳅俯身在地。

“罪臣甘鳅,拜见陛下!”

“起来罢,罪臣之说不必再提,以前之事孤可既往不咎,从今往后,你我君臣之间并无猜忌,孤欲许卿以司空之职!不知鳅意下如何?”

甘鳅闻言,顿坐感激涕零之状谢恩言道:

“谢陛下隆恩,陛下仁厚,不计微臣之罪,臣即便是肝脑涂地,也难以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李然见此情形,心情可谓差到极点。

王子朝见状,却是挥了挥手。

“子明先生,你日夜替孤操劳,也甚是辛苦了,且退下歇息去吧!”

李然闻言,躬身作揖只得告退。出了庄宫,李然缓步行走,步履艰沉,心情亦是沉重至极。

显然,王子朝对他的话已是越来越听不进去,与之前可谓是判若两人。

事实证明,一个人若是一朝得势,这最难过的一关,还是自己。

楚灵王如是,王子朝亦如是。

李然非常清楚,王子朝若再这样一意孤行,往后恐怕是极为不妙。

楚灵王的事情历历在目,茫茫宫阙,李然环顾四周,又想起他和太子晋从小到大在这里玩耍学习的点点滴滴。

李然握了一下拳头。

“匡扶周室……只受些委屈又算得什么?”

李然回到官邸,本想再过一段时间,差不多就可以接祭乐到洛邑来住,不过碍于现在局势还不甚明朗,也不想让祭乐身处险境,于是只得是暂缓了这个想法。

而孙武在外,却不知洛邑城内的这一番变故。他依旧是率领军队一路征战,高歌猛进,接连攻下了瑕邑及杏邑。

通过这段时间的征战,整个王畿之地,几乎已尽在王子朝的掌控之中。

李然得知这些消息,既为孙武高兴之余,也不免是起了一些担心。

第43章 子产的正义第16章 险些丢了小命第144章 李然的身世不简单第626章 发乎情,止乎礼第522章 第620 621章 孙武辞行第338章 孙武的虚张声势第542章 第653 654章 以水济水,谁能食之?第42章 初识子产第757章 祭乐的秘密第298章 被迫献策第69章 子石大夫的劝告第477章 祭乐的执念第596章 第719 720章 坎有险,求小得第172章 片刻的温馨第445章 鲁室不兴的根由第682章 单旗矫诏第734章 一笑泯恩仇第505章 赵鞅是关键第744章 奔越第120章 蹊跷的迎亲(求首订!谢谢)第269章 再谏楚王第747章 遭遇吴军第633章 巩简的决心第400章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第51章 勇夫褚荡第299章 陈国被亡第516章 第608 609章 阳虎的PUA话术第441章 会师郓邑第477章 祭乐的执念第753章 是棋手?还是棋子?第61章 子产来访第68章 诡异的车辙第626章 发乎情,止乎礼第29章 祥瑞的意义第483章 错认“佳人第392章 沉不住气的王子朝第326章 伍奢只身往吴营第291章 国君的自我修养第227章 坏事传千里第556章 耽误了时机,将一无所有第614章 柏举之战第293章 李然的仁道第600章 以其矛,攻其盾第676章 中行寅欲速战速决第416章 第490 491章 大决战!鲁侯对季氏第19章 一把梭哈的赌局第233章 “暴虐”的内涵第213章 被隐藏的对话第725章 吴王夫差第564章 公为与汪錡第355章 范蠡不辱使命第216章 兵圣孙武初献策第539章 第649 650章 这齐国也太不仗义了第656章 为取邯郸设三计第20章 没人会在乎真相第679章 围攻晋阳第672章 梁婴父与范皋夷第290章 赖国直接投了第717章 国夏撤军第297章 陈国内乱第570章 严密的防备第73章 这些杀手太执着第265章 李然又成了钟离县公第284章 庆封废了,但未必没用第590章 第711 712章 李然巧定计第108章 舌战公孙黑第216章 兵圣孙武初献策第577章 大胜利!公山不狃终于撤兵第329章 第378 379章 耳食之谈?第267章 第312 313章 李然又要讲故事了第358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污名第76章 及时雨来也第619章 途径卫国,王孙贾来访第344章 第401 402章 众叛亲离的楚王第342章 王子弃疾的演技第601章 巧言谋事第78章 这桩婚事有点冷第479章 阳虎求贤而不得第610章 田乞好尴尬第646章 赵氏的危与机第230章 悲催的许人第357章 郑郊首战第361章 丰段急了第314章 闯关第461章 移步改玉第463章 第551 552章 重回曲阜第409章 阴不佞盗宝珪第567章 嘴炮的正义第664章 中行寅暗吃哑巴亏第726章 大宗伯第308章 厥慭之会第36章 叔向发怒了第289章 庆封终于落幕第640章 有诚意但没什么意义第65章 套路太深第693章 暗行众说荀跞第217章 舒鸠之战第274章 暗行众的运行方式第254章 楚王亲自来圆场第385章 狠活!甘鳅挟难民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