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季孙斯的优柔寡断

光儿又是嫣然一笑:

“父亲不必担心,光儿倒是觉得,这些人平日里都一副知书达理的模样,但一到乡校集会,便会争个面红耳赤,倒也是有趣得很。”

“几月前的乡校集会,光儿就和二娘来过一次,听着可是一点都不乏味呢!”

李然闻言,也是笑了起来,在他眼里,光儿还如同是那个几岁的小姑娘一般。

但其实,她显然也已经十岁了,所以李然对她人文的培养也是愈发的上心。

再加上光儿自幼便极为懂事,且天赋异禀,如今对人对事也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就譬如是看着这些小儒在那争辩,倒也不觉得枯燥,反觉得是颇为有趣。

李然寻得一处僻静,三人便是坐了下来。他一眼就看到子路和季孙斯在最前排坐着,而季孙斯左顾右盼,似乎是有些坐立不安。

只因季孙斯并没有参加过这样的集会。就如同之前所说的,其实按照他的身世,若非有所目的,他们季氏是极少会参加这样的活动。

他们如果真的想要招人,也大都是采用“飨士”的办法。也就是采用集中应聘面试的方法,而绝不会是来到这种“人才市场”里大浪淘沙。

毕竟,这样的效率对于鲁国第一大公司季氏而言,实在是效率太低了。

所以,也是难得看到季氏宗主大驾光临,但见此刻已是有一些人在那跃跃欲试站出来发言。

只不过,对于这些个没有什么从政经验的小儒来说,他们所能想得到的,却也不过就是以往的一些陈旧观点,实在也不足为奇。

季孙斯听得那是哈欠连天,看来是有些不耐烦了。

“尔之所言,老生常谈,没有新观念,鹦鹉学舌,又有何意义?”

一名学子终于是打断那人的话。

那人看了一眼这个学子,翻了一下白眼。

“阁下认为在下的言辞乃是老生常谈,难道阁下是有什么惊世之语?”

这个学子拱手道:

“惊世之语实属不敢,在下自认为是没有这个能力。不过抛砖引玉,倒也愿意一试。今日有幸得见季孙大夫,眼下确有一事,当属季氏之疾,呵呵,就看诸位敢不敢畅所欲言了!”

这话一说出口,众人顿是来了兴趣,一阵议论纷纷过后其中一人开口道:

“我鲁国的乡校集会,向来都是畅所欲言的,只要是合乎规矩,又有什么敢与不敢的?!”

只听那个学子笑道:

“呵呵,大家既然如此说,那在下也就不客气了,敢问诸位,对于前不久发生的郈邑侯犯之乱,诸位有何高见?对于同样处境的费邑和成邑,又作何感想?”

那名学子当即是抛出了这一话题,然后又重新入了座。

李然当然是认出了这名学子,正是孔丘的弟子宓不齐,字子贱,鲁国人。

他先抛出了这一话题,却又不加以评述,显然这也是有意为之。

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让季孙斯心中生疑。

有些话,如果是从孔丘弟子的口中说出,那么对于季孙斯的说服力也将大打折扣。

就如同子路,虽然如今是季氏的家宰。但孔丘和李然也是一直叮嘱他要以季氏家事为重,务必少言少语。

只有在季孙斯询问他的时候,可略提一二,其目的其实都是为了能让季孙斯放松警惕。

季孙斯经历阳虎之祸,为人也是愈发的谨慎,办事难免也是畏首畏尾。所以,他对于公山不狃以及费邑,始终是迟迟下不定决心。

这时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岁的学者是站了起来:

“侯犯之乱,于我鲁国而言,可谓内耗极大。我鲁国也是花了不少力气,才将其搞定!由此可见,外邑若是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则必为乱!”

而另一人则是说道:

“老先生此言差矣,这些个封邑,再怎么说也都是我鲁国境内的屏障。如今诸侯之间纷争不断,若是能多得几处坚固的城池以为守备之需,又有何不可?毕竟侯犯之乱,乃是特例,可不能一概而论啊!”

那个老者则是微微一笑:

“哦?特例?难道阁下是忘记了昔日的南蒯之乱吗?这可不是特例!国有大城,对国君和卿大夫而言都是弊大于利的!以在下所见,郈邑也好,费邑也罢,即便是成邑,都应将城墙拆掉才是!”

季孙斯听到这里,终于是起了一些兴致,坐直了一些身子,静静倾听。

此时,又有一人言道:

“不对不对,仅以费邑为例,当初之所以建造得如此坚固,其初衷正是为了抵抗蛮夷。而费邑也确实在其中是发挥了作用,所以如今又怎能说拆就拆了呢?”

众人一听,下面一时也顿是议论纷纷。

而那名老者却依旧是不以为然:

“这费邑之初衷既是为了抵抗蛮夷,但如今其周边的蛮夷不是被征服,便是已被我鲁人所同化。且费邑为我鲁国之腹地,亦早就失去了边陲重城的作用,是以又何必再花费人力财力去维护呢?”

“一城一地,若已是完成了其使命,那么就该令其逐渐自弃才是,而不是依旧维系着高大的城墙,人数众多的军队。这对国家,对季氏,皆无有裨益!反倒是容易让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啊!”

“更何况,如今所议论的,乃是是否有必要堕去城墙。以在下之见,若能堕去城墙,那么费邑亦可进一步扩充其规模,届时也只会更加的兴盛,且也能更好的进行管控。有此二利,又何乐而不为呢?”

“而如今的费邑,却就如同一根倒刺扎在心口一般,拔与不拔,皆有性命之忧!既有如此隐患,呵呵,依在下愚见,长痛不如短痛啊!”

这些话说出来,学子们又顿时一阵议论纷纷,并且是台下争辩了起来。

有的说不该拆除,有的说必须拆除,有的甚至说可拆,但不应如此过激。总之是众说纷纭。

而季孙斯听到这里,心中也是有了一些的动摇,对身边的子路说道:

“仲由,关于此事,你如何看?”

子路却是小心回答道:

“这一切还是要看家主如何想,由毕竟担任家宰不久,对于公山不狃这个人,了解得也并不多。不过……由倒也是觉得……费邑日后是必将为患。只不过此邑,又毕竟是季氏的主邑,若就这般拆除了,也实在是有些可惜了!”

“如果公山不狃真的并无不臣之心,费邑留着,倒也不失为季氏的依托,乃至是我鲁国的一大助力。但是……倘若公山不狃果真是别有贰心,那……危害可就大了!”

子路的回答十分聪明,看起来一切都是为季氏着想。甚至还将季氏的利益是与鲁国的利益捆绑在了一处。而言语之间,又仿佛只是在行驶一个家宰的职责罢了。

季孙斯陷入了深思,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缓缓道:

“仲由说的对!如今这公山不狃……当年与阳虎便是狼狈为奸!虽说自从阳虎出奔之后,这公山不狃确是消停了许多,但也难保日后不会成为我季氏的一大祸害啊!”

子路闻言,又甚是随意的回道:

“家主既担心公山不狃有不臣之心,那么便可撤其邑宰的身份,另派他人镇守费邑即可!”

季孙斯听罢,却是一阵苦笑:

“若能如此做,本卿又何必如此忧虑?”

这时,子路却是突然瞪大眼睛,与他继续言道:

“主公!若如此说,那费邑就是非拆不可的了!长此以往,只怕南蒯、侯犯之乱,就在眼前啊!”

第23章 做人留一线第123章 没开始就结束了?第71章 父亲的心事第18章 真假太子野第218章 战力爆表的吴王诸樊第469章 郑邑的乱局第746章 范蠡与文种第705章 潞之战第335章 颓废的楚王第22章 真假难辨第191章 第197 198章 祭乐失踪了!第163章 夜袭第486章 祭乐真的寄了?第308章 厥慭之会第331章 夏汭再见伍子胥第727章 朝聘第93章 针锋相对第141章 秦医医和第543章 第655 656章 这土地是还定了!第557章 子路遭软禁第232章 王子弃疾的野心第294章 第342 343章 请辞第251章 第290 291章 伍举与王子弃疾的秘约第398章 执拗的鄩罗第120章 蹊跷的迎亲(求首订!谢谢)第245章 第281 282章 向戌的请求第150章 令人不安的会盟第24章 人才的价值第73章 这些杀手太执着第756章 竖牛的野心第380章 襄助王子朝第189章 第194 195章 游说丰段第242章 第275 276章 一个时代的落幕第370章 子产的忧虑第205章 第220 221章 楚王熊围的诚意第513章 阳虎欲弑三桓第455章 鲁侯稠的谥号之争第383章 暗行众——巩简第116章 公孙段的密谋第249章 王子弃疾是个坏胚第401章 议和第741章 爱女失踪第197章 庆功宴君臣赋诗第211章 伍子胥来了第59章 闹个乌龙第758章 “宫儿月”的来龙去脉第672章 梁婴父与范皋夷第291章 国君的自我修养第644章 赵氏恩仇录第334章 穿封戌的决心第400章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第157章 人怕出名第127章 王子围之聘第275章 庆封的老瓜第402章 周王猛暴毙第4章 惊动太子爷第117章 老辣的祭先第612章 第739 740章 李然亲劝公敛阳第73章 这些杀手太执着第49章 辞行第137章 女叔齐的雄辩第89章 燕尔新婚第581章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第146章 天欲取之,必先予之第558章 第676 677章 曲阜临难第648章 请辞第615章 伍子胥大仇得报第389章 巩简的心声第681章 天子的立场第144章 李然的身世不简单第31章 君威的反向操作第750章 天命第581章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第327章 吴国的隐患第577章 大胜利!公山不狃终于撤兵第555章 公山不狃请喝茶第201章 章华台第225章 第252 253章 诸樊之死第448章 竖牛和阳虎第328章 伍举老矣,尚能翻车第664章 中行寅暗吃哑巴亏第380章 襄助王子朝第258章 朱方城大战第496章 田乞谏齐侯伐鲁第643章 让赵鞅来找我吧!第77章 卫大夫齐恶第352章 何谓“春秋决狱”第579章 子路偷费邑第661章 万事俱备第422章 第500 501章 祭乐的执着第282章 宣战第617章 晋国阳虎的来信第57章 义者,利也!第242章 第275 276章 一个时代的落幕第581章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第709章 直取朝歌第34章 政治家的素养第584章 成邑终究不太平第603章 吴国的行动第142章 这货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