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齐登季氏之台

子路在公山不狃面前做出苦笑的表情,开口道:

“事已至此,由也就不再多言了,唯愿公山大人能够功成而还!”

公山不狃哈哈一笑,朝那两个心腹使了个眼色,便是离开了此地。

子路则是转身进入屋内,并大声唤道:

“哎呀,在曲阜之时,每日都被那繁琐事儿缠身,甚是辛苦。来了这费邑,倒是可以好生休养一阵,倒也是不错,倒也不错啊!”

那两个公山不狃的心腹替子路正准备关上了屋门,只听子路是突然又道:

“对了,那公山大人让你二人要好生款待于我,今天嘛……去准备些焦炭与生肉来吧……对了,我饭量大,酒食都需多备一些,如果二位的嫌弃的话,也可与仲某一同用膳!”

那两人对视一眼,便是应了一声就去准备烤炉和一应食材。

子路环顾这件房子,布置的虽然简陋,却也清爽。

子路坐了下来,心道:

“待到公山不狃和叔孙辄出了费邑,我也不能在此坐以待毙!否则,等到那公山不狃回过味来,恐怕第一个就是要拿我开刀!”

……

公山不狃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自然是行动越快越好。

在和叔孙辄最后商量过后,他便是率领大军出发,直奔曲阜方向。

他自是想要以迅疾不及掩耳之势,杀入曲阜,以达成自己的目的。

然而,有关费邑的动静,其实曲阜这边也一直都在秘密的关注着。

对于公山不狃出兵的这一举动,曲阜这边也早已是得了线报。

鲁侯宋在得知公山不狃起兵后,也只当他是要行事什么谋逆之事,便不由是大惊失色。

而朝议上的文武公卿,也都在那纷纷指责公山不狃,更有甚者,是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季氏。

而季孙斯对此倒是早有一番说辞,也并不慌乱:

“君上,公山不狃虽为我季氏家臣,但其实此人早有贰心。臣之前一直在催促他要堕去费邑城墙,他却一直拖延至今。臣之后派家宰前往督办此事,谁知竟会激得此子竟真冒此天下之大不韪,勾结叛臣,意图谋逆!”

“此子既为我季氏的邑宰,却行此谋逆之事,我季氏也确是难逃罪责。然而,此事也绝非我季氏所愿,季氏愿保卫君上,以示忠心!还望君上明查!”

这时,一旁的叔孙州仇则也是从旁说道:

“君上,我叔孙氏也愿与君上一起,共讨国贼!此贼虽是占据费邑,兵势极大,但是他若想要以一城之力,而对抗我整个鲁国,那也是痴心妄想!”

这时也正是表忠心之时,季氏和叔孙氏都说话了,孟孙何忌自然也不会不吱声,当即道:

“请君上宽心,一切还有我们在,定不能教那贼子得逞!”

鲁侯宋见三桓都同时发了话,也是稍稍放下心来,并望向了孔丘。

孔丘见了,则亦是出列言道:

“公山不狃此举,正好印证了堕三都实乃明智之举!不过,君上也不用担心,如今我鲁国君臣如此齐心,君上又有国人们的支持,他公山不狃必是成不了事的!”

鲁侯宋听了,不禁是点了点头。而这时,鲁国的左司马则是出列言道:

“君上,如今曲阜内外,守军不足万人。而费邑又距离曲阜不过百里,只怕也就几日的功夫便会杀到,如今远水救不了近火,城中守卫又是匮乏,这几日……恐怕不好守啊!”

孔丘闻言,便是转向三桓,并是问道:

“不知三位大人,如今城中能出得多少私兵?”

季孙斯听到这话,却是面露难色。

“我季氏布置在曲阜周边的兵力极少,还需要向外界的城池调度兵马过来,一时间只怕也很难调集起来……”

因为有了季孙意如这个前车之鉴,所以无论是阳虎还是孔丘,都是有意让三桓在曲阜周围不再驻扎军队。

所以现在,他们反而也同样是很难快速的聚集大规模的兵马前来拱卫都城。

孔丘闻言,则是又转向了左右司马:

左右司马见状,赶紧起身上前一步,并是躬身听后调用。

只听孔丘说道:

“还请二位即刻带本部兵马,驻守于曲阜外围!”

“诺!”

孔丘代为发号施令,左右司马倒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立马便请命照做。

孔丘又道:

“还请君上下一道诏书,动员城中百姓共同抗敌!”

于是,鲁侯宋便遵照孔丘的吩咐,也是立刻下达了一道诏书。让城中的国人统统都整军备战,并积极抵抗来自费邑的叛乱!

孔丘手持诏书,并且是大声道:

“此事事关君上,国家社稷的安危,还请诸位大人务必能够同仇敌忾,莫要只顾自保,更不要心存侥幸!那公山不狃乃出身蛮夷,以他们的行事风格,所到之处必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以……倘若曲阜若是失守,恐怕诸位都将要死无葬身之地矣!”

“所以,还请大家务必要齐心协力,共抵国贼!”

而在场的文武公卿也大都是被孔丘所说的义愤填膺所感染,一时斗志昂扬。

退朝之后,孔丘则是匆忙赶到杏林,见到李然。

李然见孔丘行色匆匆,甚至手心还还冒了汗,不由是心下一阵了然。

“可是公山不狃出兵了?”

孔丘点头道:

“正是,恩公,公山不狃发兵已有一日,此刻正直奔曲阜而来。而且不曾想他竟是暗中造了不少战车,其数量之多,可谓出乎意料!”

李然闻言,却是淡然的一笑:

“其实,倒也谈不上意料之外。这公山不狃素有不臣之心。而且,阳虎在时,便多有仰仗他的费邑兵马!所以,时至今日,任凭其做大也实属正常。”

“只不过,鲁侯如今手中本就无有任何的军权,而三桓又将主要的军力都布置在了边邑和主邑。如此算来,曲阜内外的可战之兵也确是太少了些。”

“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支撑一段时日,公山不狃那边也必会不战自乱!”

孔丘听李然如此说,也是不住的点头道:

“丘倒是不慌,但是此地肯定是不安全了,还请恩公能够入城暂避!”

李然其实对于今天的局面早有预料,所以也显得是临危不乱。

只见李然是唤来下人,并让他们赶紧先做起了准备。

随后,待下人走后,这才与孔丘是继续问道:

“不知……君上那边的情况如何?”

孔丘叹息道:

“君上一开始倒是有些慌乱,但现在倒也已是安定了下来。只不过……恐怕是要不了多久,等公山不狃大军一来,他又要受一番惊吓了。”

——

第677章_季氏之台

李然闻言,确是嗤笑一声,显然他对于如今的情形是早有所准备。

只见他站起身来,双手别在身后,说道:

“呵呵,若不是真的有机可趁,又岂能真的诱他前来?公山不狃既这么想要入曲阜,那么不如便让他进来就是了!”

孔丘闻言,不由大吃一惊,颇为不可思议的说道:

“啊?让他入城?”

李然笑道:

“呵呵,若是不让公山不狃尝到一些甜头,又如何能够诱其入瓮?所以,在此之前,我们本就是只可败,不可胜呐!”

孔丘听了李然所言,不由是一阵莫名道:

“难……难道是要让君上弃城而去?”

李然却是又摇头道:

“那倒是不必的!”

孔丘对此更是大为不解,不知道李然这葫芦里究竟又在卖什么药来。

李然见其依旧不明所以,也不等孔丘发问,便是续而言道:

“当年,季孙意如为了刻意躲避鲁昭公的进攻,而登上的那一处高台,如今不是还尚在吗?”

孔丘闻言,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啊?此举……是否太过冒险?”

只见李然突然是两眼冒出一道凌厉之色,不由是伸手拉住孔丘的手腕道:

“仲尼,你我可同上季氏之台,一同保卫君上安危。那一处高台究竟是有多么险要,想必仲尼也是知晓的!那一处季氏之台易守难攻,纵是他公山不狃兵马再多,却也是无可奈何呀!”

孔丘盘算了一下,坚定的点头道:

“好!便依恩公之计!丘这便去操持,还请恩公也早日入城,先行移至高台!”

李然说道:

“嗯,仲尼放心,然这便入城!”

李然当即将此事告诉给了范蠡。

而范蠡这时也早就听了下人来报,说要尽早收拾。

于是,宫儿月、褚荡、光儿等人都开始是各自收拾起自己的东西来。

而孔丘又去通知了言偃,要他去通知杏林的弟子们都赶紧是入城避乱。

只半天的功夫,李然便是拖家带口的来到了当年季孙意如所营建的那一处高台。

只见这高台乃是依山而建,可谓坚固无比,通道狭窄,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而且,其中大部分建筑都是由岩石建造,山上还有泉水可以引入,当年鲁昭公之所以火攻也无济于事,也正是因为此处!

李然登上最高处,台内还依旧保留着当年季孙意如的一些物件。

而由于当年季孙意如乃是依照“八佾”的规格营建的此台,所以要说起来,这一处季氏之台,让鲁侯来此避乱,倒还真是不辱没了他。

光儿和宫儿月登高远眺朝下看,光儿不由兴奋道:

“哇!这么高啊!”

宫儿月担心光儿,将她的小手抓的紧紧的,并是一边笑道:

“只是,从这里面往下面看去,却还真的是有几分骇人呐!”

这时,李然也是陪在她们身边,见此雄景也是不由陷入沉思:

“当初,季武子和季平子,两代人耗去巨资修造了这么一处所在,只为能够防范于未然,有朝一日可凭借此地而对抗君权。但如今……却未曾想到,自家的邑宰造反,却还要靠得此处来拱卫国君!真可谓是造化弄人啊!”

要说起这一处季氏之台,原来当年鲁昭公攻打季孙意如之时,季孙意如正是凭借此台的地利,强行把国君的势力给挡在了高台之下。

所以,这一处高台对于季氏而言,自然就有了极为重大的意义。

毕竟,他们季氏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便开启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摄君之事。

而时过境迁,来到阳虎摄政的时候,阳虎又为了彰显出当年季氏的“不臣”之举,所以也是特意将此处是留了下来,以起到警示国人的目的。

然后,在阳虎式微之后,季孙斯又刻意是淡化了此处的存在。所以,到那时起,这季氏之台才算是渐渐的远离了众人的视线。

这时,只见前来修缮此地的季氏之徒也是纷纷赶到。

原来,这是孔丘要求季氏如此安排的。

只因这一处高台,虽是年久失修,有些地方甚至还长了青苔。但毕竟原貌尚在,也不曾荒弃,所以只需要稍稍修缮一下,即可使用。

“父亲,我们为何要到这里来呀?”

丽光的话,让李然的思绪抽离回来。

李然与丽光是笑了笑:

“光儿觉得呢?”

丽光歪着脑袋。

“我认为可能是有敌人要来!此地易守难攻,乃是避乱的绝妙去处!父亲,光儿说的对不对?”

李然甚是欣喜,丽光虽然仅十岁而已,而李然对她的培养,也不仅仅局限于礼仪、才艺和识字,甚至还会夹杂着对于一些后世的一些遐想。

所以,要说丽光的这脑子,与同时代的人相比,还真是要灵光不少。

而当初孙武还在时,又时常跟丽光说起一些以前他行兵打仗的故事,所以在丽光三四岁的时候,就会以排兵布阵为乐。

再加上范蠡又精于商贸,所以丽光的见识和资源,那可绝非是这个时代其他女孩子所能拥有的。

宫儿月也不等李然回答,便是抢言回答道:

“对对对!光儿可真聪明!”

丽光受到二娘的肯定,也很是得意。她又东看看西看看,表示想要去后山看看,宫儿月想来也是无碍,便是带着她前往,李然则是嘱咐道:

“不要走远了,务必要小心一些。”

宫儿月和丽光应了一声,便就此离开。

范蠡这时又来到李然身后:

“先生,公山不狃这一路之上,沿途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碍,如果不如意外的话,明后两日,便会到达曲阜!”

李然喃喃道:

“曲阜的周边兵力寡弱,本也就不是什么秘密,只是没有想到竟羸弱到如此地步!”

范蠡叹道:

“自从季孙意如撤去中军之后,大部分兵力便都在三桓手中,而三桓又总是各怀鬼胎,手下的士卒皆无有凝聚力可言,所以战事一起便总是溃不成军。”

“之前攻打郈邑时便是如此,如今公山不狃反过来攻打亦是如此。而且,经过阳虎这些年的折腾,三桓的主要兵力也大都放在了各自的主邑,而这三个主邑……”

李然闻言,不由是一阵苦笑:

“哎……鲁国眼下确是有太多事情需要仲尼去做了,他虽然门下弟子众多,但若是真正想要将鲁国从颓势中拉出来,真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啊!”

这时,范蠡不由问道:

“对了,先生,长卿兄那边也有了些许的消息……”

李然一听,双目一凝,他其实还是很关注孙武那边的情况。

“哦?他在吴国怎样了?”

范蠡回复道:

“长卿兄已经被吴王阖闾拜为大将军,伍子胥也从行人提升到太宰,看来是准备要整军备战,讨伐楚国了!”

李然叹道:

“嗯,以长卿之才,吴国的崛起也是必然之事,如今唯愿长卿他能够一切顺遂吧!”

以孙武和伍员的能力,让吴国趁势崛起,这是必然的趋势。只不过,吴国的崛起究竟能够维持多久,对于眼下的天下格局又会造成何等的影响,却也是尚未可知。

特别是李然,他非常的清楚,如今的这个吴王阖庐,俨然就是第二个楚灵王。

而对于吴王阖闾日后的崛起,这其中的利弊,李然也显然要比其他人是看得更为透彻。

范蠡一时想到孙武不日便将立下盖世之功,也不由是有些兴奋:

“长卿兄所做的,乃是日后能够名留青史的事情!这可真的让人羡慕不已啊!”

李然却甚是淡然的看了一眼范蠡,并浅笑一声,回了一句:

“呵呵,古之不朽者多矣,又岂止将帅之才?少伯虽非将才,但日后的功绩,恐怕也不会逊于长卿啊……”

范蠡不由是摸了摸头,却也全然不当一回事,只当是李然的几句宽慰之言罢了。

第42章 初识子产第487章 衣冠冢第616章 返老还童之术第734章 一笑泯恩仇第560章 拥立之功第655章 晋阳途中初定计第520章 第616 617章 范蠡的谅,孙武的直第554章 叔孙辄上钩第116章 公孙段的密谋第79章 声泪俱下的表演第89章 燕尔新婚第181章 丰段与驷黑的决裂第470章 范蠡赚驷歂(chuan)第169章 王子围的登佣第441章 会师郓邑第460章 庖厨与食客第456章 季孙意如见疑阳虎第402章 周王猛暴毙第393章 危机再临第439章 孔丘游说齐侯第716章 李然再入齐营第158章 爱吃瓜的大夫们第199章 第210 211章 共王之子围为长第25章 人民的名义第174章 子产的心疾第214章 李然的无奈第386章 游说巩简第475章 无力,面对死亡的悲伤第29章 祥瑞的意义第714章 蒯聩举旗第61章 子产来访第382章 演戏演全套第187章 第190,191章 子钱的推行第204章 第218 219章 虚心纳谏哪家强第337章 第390 391章 观兵之计第362章 刺杀子产第543章 第655 656章 这土地是还定了!第663章 朝堂激辩第257章 夜袭,孙武的小菜第410章 黄父之会第296章 祭乐有身孕了第732章 春秋素王第300章 陈国设县第534章 第641 642章 拿下郈邑!隳三都的开第697章 单旗的坏心思第530章 第636 637章 驷赤见齐侯第294章 第342 343章 请辞第89章 燕尔新婚第194章 第203 204章 再登乡校第2章 无聊的议题第29章 祥瑞的意义第485章 求证第218章 战力爆表的吴王诸樊第633章 巩简的决心第283章 第330 331章 庆封的生死第259章 第301 302章 城楼鏖战第288章 费无忌第277章 绝不可能是巧合第34章 政治家的素养第45章 搞定孟孙羯第267章 第312 313章 李然又要讲故事了第679章 围攻晋阳第448章 竖牛和阳虎第15章 书呆子把妹也有一套第405章 第470 471章 智败刘佗第355章 范蠡不辱使命第319章 君臣之道似男女第114章 智者无情第28章 叔向来了第19章 一把梭哈的赌局第587章 孟孙何忌的小心思第79章 声泪俱下的表演第640章 有诚意但没什么意义第677章 周王室的抉择第396章 数典忘祖的籍谈第456章 季孙意如见疑阳虎第613章 第741 742章 孙武假道伐蔡第520章 第616 617章 范蠡的谅,孙武的直第8章 顽皮的千金第44章 三桓鼎立第44章 三桓鼎立第82章 前因后果捋一遍第154章 以为是吓大的?第244章 第279 280章 姗姗来迟的宋人第227章 坏事传千里第601章 巧言谋事第517章 第610 611章 阳虎至齐第598章 太子荼也是求贤若渴第432章 回不回去,是个问题第229章 楚有三危第709章 直取朝歌第4章 惊动太子爷第181章 丰段与驷黑的决裂第444章 第528 529章 公山不狃来援第741章 爱女失踪第639章 再谈婚事第104章 态度互换第333章 第384 385章 葴尹宜咎诱敌第627章 南子的宴请第763章 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