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祭乐的绝招

第58章 祭乐的绝招

祭先万万没想到,祭乐这一趟去了鲁国,不但是流连忘返,耗时颇久,而且竟还将自己的终生大事也给许了下来。如今一回来张口便是要嫁人,而且还必须得嫁给李然。

眼见自己这颗掌上明珠于自己膝下撒娇不断,祭先额头一时满是黑线,只觉自己以前对她确实是太过放纵了些。

祭乐的话自然也是不错的,然而就只因为她的这一番话便要将自己的宝贝女儿许配给李然,祭先那也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毕竟他对李然的了解并不算多,而且此人来郑究竟意欲何为,又会引起何等风波,那可都是未知。

若李然当真身怀经天纬地之才,那倒也就罢了。将祭乐嫁给他,或可权且当作是一笔不错的投资,而且也能圆了祭乐的一桩心愿,两全其美。

可万一李然并无此等本事呢?要知道李然虽在鲁国能够搅动风云,但也是得益于鲁国的外部相对平和,可比起郑国这种四战之地,北挨晋,南临楚,西接秦,其复杂程度远胜于鲁国。

如果要说,春秋时期,哪个国家是最不容易的。如果郑国排第二,那绝对没哪个国家敢说第一。几乎所有诸侯国,都与郑国或多或少产生过交集。

更何况,想他祭氏一族,世代经商,这种联姻,是最为要紧的大事。

此时此刻,祭先对于李然的价值实在知之甚少,将女儿嫁给他,投资于他,风险不可谓不大。万一未来李然未能达到他的期望价值呢?甚至万一这李然跟他们祭氏就不是一路人呢?

岂不就成了亏本买卖?

一边想着,祭先一边不由面露为难之色。

祭先为商数十年,一向都是小心使得的万年船,自是不会如此轻易的答应下来。

“爹!”

“你若是不答应女儿…女儿…女儿便要随李然离家出走了!”

祭乐一看撒娇居然不管用,当即使出了杀招。

以往每每她有所求而祭先不应时,她都会使出这一招,祭先当即就范,屡试不爽。

这一次,祭先显然也无法摆脱“女儿奴”这个光荣称号,一听祭乐要离家出走,脸色顿是一变。

“不可胡闹!”

“你才刚从晋国回来几日?又这般胡闹?!你娘若泉下有知,指不定如何骂你爹我是究竟如何管教于你的呢!…”

祭先话虽强硬,但嘴里的音量却是越来越小,最后干脆什么也听不见了。

祭乐一看有戏,当即嘟着小嘴,满不在乎的道:

“哼!爹爹不肯成全女儿,女儿便只能离家出走!我要…我要去楚国!然后去吴国!”

“停!”

耳听祭乐越说越理直气壮,祭先哪里还敢继续坚持,转过头满脸无奈的看着祭乐。

“乐儿啊…你说说那李然有什么好的,能让你这般爱慕于他?为父真是拿你没办法…”

“爹~~~”

祭乐继续撒娇。

“好啦好啦!爹答应你便是。”

“不过,你也要答应爹一个条件才行。”

商人本色,总要有利可图。

祭乐听得父亲松口答应,喜不自胜,急忙问道:

“什么条件啊?爹?”

只听祭先捋了捋胡须,若有所思的言道:

“李然在鲁国声名显赫,可在我们郑国终究还少了番名堂。况且此人如今无身无分,与区区白首无异。若将你嫁给他,世人岂不是要笑话我祭氏一族?”

“所以你与他的婚事,须得他干出一番事业来,爹才能为你做主,如若不然,他李然便休想跨进我祭氏大门!”

从他这话便不难看出,即便他答应祭乐与李然的婚事,那也是让李然入赘其祭氏一族。

不过想来也对,祭氏在郑国乃是首屈一指的大户,即便是在郑国国内,都有不少豪门就算是争破了脑袋的想往里挤,那也是毫无门路。更不用提那些外邦来提亲的了。

而今无奈之下,却只能勉强便宜了李然那浑小子。那他李然还有什么说的?只能是入赘!

祭乐哪里会想到这些,她只听到父亲已经答应了自己,当即高兴得手舞足蹈。毕竟在她看来,以李然的本事,想在郑国干出一番事业,简直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何其简单!

“好!一言为定!女儿谢谢爹爹!”

恭敬一礼后,祭乐一蹦一跳的离开了,留下满脸黑线,兀自叹息的祭先在原地发呆。

一阵后,祭先整理了一番刚刚被祭乐胡乱拉扯后的衣襟,朝着空无一人的大厅沉声喊了句:

“进来吧。”

随后,两名身着劲装的门客便出现在了大厅内。

“主公!”

“如何?”

祭先头也不抬的问道。

其中一人拱手道:

“回禀主公,一切正常。李然去往别院后便一直未曾出来过,他身边的那个孙武也一直不见动静。”

闻声,祭先微微点头,将目光看向了另外一人。

那人见状便道:

“主公,齐国那边接连两日未曾传来消息,不过据属下推测,此时齐国商团应该已经进了鲁国境内。”

祭先听罢面露思索之色,片刻后道:

“此次运粮前往卫国,兹事体大,一切当以两位公子的安全为先,若两位公子出了任何差错,老夫唯你是问!”

“是!请主公放心!”

“下去吧。”

待得那汇报齐国消息的人走后,祭先这才对着之前那人道:

“别院那还需继续监视,无论李然有任何动静,都要第一时间禀明于我。”

“主公,您的意思是,此番李然前来郑国,有可能与此次齐国出手赈济卫国有关?”

那人倒显得有些不甚明白起来。

祭先看了他一眼,淡淡道:

“季氏一路派人暗杀于他,虽是迫切凶险,可他李然前有羊舌肸之邀,后又与韩起是里应外合,把季孙宿给拘在了晋国。如此说来,此人若真是逃难,也该是晋国是第一选择,为何却要千里奔波来我郑国?”

“此子智谋之深,当世少有人可及,无论他此次前来与齐国赈济卫国有没有关系,他的一举一动都要严加防范,切不可让他生出任何事端,明白吗?”

要说这齐国赈济卫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今年卫国闹了旱灾,粮食绝收,眼下其境内已是出了饿殍。因此,卫国上下只能是对外求援。

晋国身为霸主国,自是应该第一时间派人赈济。然而晋国因平丘之会,调动了二十万大军只为搞了个用来装点门面的演习。也由此而严重耽搁了农时。

而眼下,晋国又与秦国在黄河边上对峙,所以,能拿得出手的粮食真就不多了。

另一方面,齐国却也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竟是破天荒的准备派送一批粮食前往卫国。

这种行为本身就极为反常,因为按理说,晋国与卫国关系可一直算是不错的,两个国家挨了又近,又是同宗。

而齐晋两国又暗处较劲多年,如今帮了卫国,不就等于认怂了?所以,此事令天下诸侯都是大为不解。

另一方面,郑国与卫国离着不远,祭氏早就得到卫国旱灾的消息,所以暗中也已准备好了一批粮食,打算是运往卫国做买卖。

但是,当他得悉,齐国已经押了粮食往卫国去了。倘若让齐国的粮食先到了卫国,那他祭氏运过去的这一批粮食岂不就不那么值钱了吗?

所以,祭先命人沿途时刻监视齐国粮队的动向,为的便是要时刻搞清楚他们如今的进展,以便在他们抵达卫国前,好将自己备好的粮食运抵卫国。

可问题,就又出在了这儿。

第335章 颓废的楚王第127章 王子围之聘第608章 向楚庄王学习第73章 这些杀手太执着第585章 三桓议堕成邑第611章 国 高二氏第367章 丰段凶案的告破第260章 楚王来到乾溪第669章 吃亏是福第455章 鲁侯稠的谥号之争第361章 丰段急了第650章 旧的传统与新的道路第16章 险些丢了小命第476章 阳虎搬石砸脚第447章 阿稠想歇歇第345章 第403 404章 口蜜腹剑的费无忌第99章 公孙段的尾巴第399章 京邑保卫战第489章 难养,真是难养第436章 末世的拯救之法第13章 乐安孙氏的猛人第18章 真假太子野第321章 然丹最后的话术第29章 祥瑞的意义第6章 季家的孙子第591章 齐师援成邑第635章 晋国之局第415章 第488 489章 孔子说南蒯叛季氏第31章 君威的反向操作第535章 第643 644章 有文事者,必有武备第506章 子贡劳晋师第175章 徐吾犯之妹第361章 丰段急了第257章 夜袭,孙武的小菜第547章 明明白白你的心第684章 奉诏平叛第394章 王师败绩前邑第559章 齐登季氏之台第545章 季孙斯的优柔寡断第92章 何为大局?第152章 鲁国现状第77章 卫大夫齐恶第48章 孙骤之死第326章 伍奢只身往吴营第225章 第252 253章 诸樊之死第557章 子路遭软禁第203章 第216 217章 楚材晋用?郑材楚用!第513章 阳虎欲弑三桓第48章 孙骤之死第369章 祭乐还是想起了一切第759章 绝不后悔!第475章 无力,面对死亡的悲伤第473章 夜出郑邑第291章 国君的自我修养第573章 第692 693章 自作聪明的叔孙辄第191章 第197 198章 祭乐失踪了!第35章 各怀鬼胎的诸侯国第140章 良臣将死?第641章 不急不急第609章 吃了一起躺板板第741章 爱女失踪第476章 阳虎搬石砸脚第148章 回家第84章 齐国使者田穰苴第300章 陈国设县第671章 不过是一桩好的买卖第713章 铁丘之战第552章 子路入费邑第197章 庆功宴君臣赋诗第335章 颓废的楚王第327章 吴国的隐患第211章 伍子胥来了第748章 伍员的阻挠第107章 郑商就是了不起第595章 两全其美的一场戏第52章 孰杀子产第525章 第626 627章 舞武同源第593章 第715 716章 公敛阳的两难第51章 勇夫褚荡第160章 叔孙豹被困第183章 谈判的价码第546章 第660 661章 季氏真正的威胁第82章 前因后果捋一遍第601章 巧言谋事第286章 月下美人第626章 发乎情,止乎礼第338章 孙武的虚张声势第710章 奇袭粮道第507章 夜潜赵营第746章 范蠡与文种第194章 第203 204章 再登乡校第215章 三不朽第47章 真相大白第9章 首献良策第519章 第614 615章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第185章 第186,187章 何谓子钱?第758章 “宫儿月”的来龙去脉第664章 中行寅暗吃哑巴亏第702章 赵鞅示弱第347章 观从潜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