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赈灾的失败

徐妙锦看见眼熟的朱允熥,气息逐渐收敛,她也是被小蝶传回来的消息给弄急了。

腊月之前赈灾的失败,险些弄出大事情。

按照道理来说,有了那一次危险,无论是本人还是家人都不会同意一个女孩子继续深入灾民营,毕竟这太过危险,若是暴露了女子的身份,恐怕风言风语不断,实乃是这个社会对女性压制的太狠,纵然是国公之女亦是不得自由,用文人话说要为天下表率。

可是徐妙锦是不信邪的,不仅去了,还不断的学习,思考。

如果这个时候朱允熥出张考卷的话,徐妙锦与赈灾这一块的分数,或许要超出李漆这个被朱允熥专门安排在常向东身边学习的人。

并且于局部了解比常向东这个老师还要多。

就说这份回撤的消息,常向东也只是刚刚知道,可后脚徐妙锦就登门了。

可见徐妙锦在此事上的重视程度。

“我本就是为吴王府做事的,灾民问题吴王府早有打算,这不我就准备出门前往东门桥,寻觅土地营造工坊,分流灾民,只是没想到这计划刚刚出来,户部就下发了回撤的命令!”

朱允熥解释道,同时亦是饶有兴趣打量着眼前这个假小子。

粉煤黛目,五官单一拿出来只能算做中等,但组合在一起配合其本身略显强势的性格,却给人带来一股英武之感,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

更重要是的灵魂,性急如火却将百姓放在心上,而不是那种身在闺房之中的小女子,整日自怨自艾,深受名教思想禁锢。

这在古人看来,这是特立独行,但在朱允熥看来,这很好!非常的好!

“实话?”

徐妙锦眉头伸缩,目光打量着吴王府,跟着一把拉起马头,“我信你,我这就去城外看看,我倒要看看户部的那些家伙想要做什么?”

“许公子,别急,别急,千万别急!”

眼看着这假小子又要冲出去,朱允熥一步跃出门栏,拉住缰绳说道,“此事凤阳郡王,吴王都已经下了手谕,已经不仅仅简单的赈灾之事,而是一场文臣借难民话题爆发的冲突,你现在前去帮不上什么,还会将家人拖下水!”

朱允熥怎么可能让这假小子去城外?

这位暂时没去查背景的假公子,从方方面面都表现出上位者的格局,背后不是国公也是重权在手的勋贵。

之所以没考虑文臣之女,完全是因为文臣家中出不了这种尚武的女子,真要有在嫁人之前也不会放出来!

更别说许公子坐下这匹健马,文臣要是拥有,那就得向老朱好好解释解释了,钱是从来哪里的?

对这假小子,朱允熥本就有有好感。

其背后家族,搞不好就是自己一方的。

无论出于哪一点,朱允熥都不可能放任对方出城将原本就浑的水再搅和一遍。

“肮脏的文人!”

闻言,徐妙锦直接骂道,显然这话平日内也是说惯了,不然不会不经脑子说出来。

能说出这样的话,勋贵之后无疑!

一番平复之后,徐妙锦放下缰绳,朝着朱允熥抱拳以道,“不管怎么样,多谢兄弟提醒,不然真要坏了事,你刚才说要去江东桥选地营造工坊,安置难民,可否方便带许某一个?”

“……”

“不方便吗?”徐妙锦追问道。

“方便,当然方便,我可是听常大人说过,灾民能活过这个冬季,与公子有极大的关系,我本就是一个选址工作,若是不弃,那就一起好了!”

短暂的思考之后,朱允熥直接回应道。

后世的江东桥外是什么场景

朱允熥不知道因为没去过,但想来应该建设的不错!

但如今的江东桥,则是生机与破落同存。

生机在于货运中心从莫愁湖一代迁徙而来,码头兴建,仓储兴建,大量的劳力分布着这片土地上。

破落在于当年的战火,纵然距离那场大战已经有三十多年,但依稀能看到早年的痕迹。

血与火落在这片土地上,无数良田化为荒地。

踏过石桥进入江心滩,朱允熥一行人立马吸引来了无数目光,这些人中不少是负责中介的商客,但当看清楚朱允熥一行人的行头后,纷纷表示打扰了……

老百姓有老百姓的狡猾,和处事思维,什么人可以接触,什么人不能接触心里还是有数的。

“这个地方怎么想到的,看样子很不错啊!”

徐妙锦也只是听说过江东桥,却从没踏上这片土地,没办法谁让此地距离南京城略远,还在城郭江东门之外,属于郊区外的郊区,要不是货运方便,这个时代没事谁愿意跑这?

”做生意的,总有耳目!”朱允熥解释道,同时也在观察仔细。

江东桥一带自明建立之后,便逐渐成为江南的水运,货物中心,米粮,木材的集散地,覆盖整个南直隶,外带浙江,江西,山西等地。

是明中后期湖广稻米进入运河重要的据点。

堪舆图上看感受难以深刻,实地参考之后却是发现不一般,的确是个好位置,整个江心滩都可以停靠,而且一张石桥就已经联通,陆运基础发达。

此地的发展只在于想与不想,只要上位者想便可以发展起来。

将纺纱工坊修建在这里,便可以坐拥区位优势,辐射大半个中原,最为关键的是,土地也可以利用起来。

“你们是打算将棉花洗涤全都放在这里?”

徐妙锦冲动但不是傻,到了目的地第一眼就明白过来,吴王府这是要做什么,看来之前说的不像是在骗人,朱允熥等人确实没有将灾民忘记,将灾民忘记的是那帮户部的虫豸。

“不仅仅是洗涤!”

朱允熥摇头,他心里没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反倒主张女人能顶半边天,现实中这许家假小子也是帮了不少大忙,年前洗涤的最后一批棉花,就是她找人吃下的,“棉布你也接触过了,无论是质地还是保暖效果都比麻布更好,价值只比麻布稍微贵了一点,如果操作得当,与麻布,丝绸之间抢占出一定比例,便可以带动巨大的利益。

第447章 笼罩第566章 南北势力第434章 质量,第118章 独属第303章 闹大第183章 不需要过多猜测第266章 碾压第437章 平层第520章 比例不变第386章负责第410章 公文第313章 理智的判断第355章第365章 老不正经第386章负责第512章 无法解决第147章 自然交接第484章 培训第252章 反常第86章 名声太小第7章 省亲第535章 东西方接触第168章 解释第221章 儒家经典第270章 委屈小媳妇第220章 威慑第539章 尝尝味道第295章 毕业标准第185章 配合演戏第348章 规划第72章 赔礼第75章 不参假第121章 好事第321章 逻辑第516章 一场考验第4章 考核第90章 不愁发展不起来第549章 戌时登场第373章 和睦第539章 尝尝味道第183章 不需要过多猜测第437章 平层第144章 异想天开第247章 弹劾第425章 基础第50章 信息泄密第483章 建立功勋第371章 赡养第239章 完美的时代第38章 进行商议第516章 一场考验第46章 有所用处第560章 心理预期第508章 绘制组第241章 优先考虑第207章 多争取几个第328章 小躁第200章 安心的目光第254章 不言而喻第296章 不爽很久了第317章 老不死第266章 碾压第430章 解释第251章 族谱第468章 取名的艺术第457章 特殊的事第99章 安安分分第501章 自家人第223章 不会去拒绝第429章 赚点路费第348章 规划第171章 白纸越来越多第299章 荣耀第347章 凭实力第539章 尝尝味道第85章 必死无疑第113章 汇合第60章 常态第513章 千人有千样第516章 一场考验第550章 洋洋洒洒第399章 筹钱第362章 小会议第138章 意见汇总第369章 束缚第208章 八百里加急第371章 赡养第16章现在不后悔第491章 鸿学第404章 巨大的合作空间第61章 码头第156章 避免皇权旁落第528章 想法。第186章 重要经典之一第23章 转转第509章 理所应当第46章 有所用处第341章 毒辣第567章 含义第250章 面露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