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父女,回卫所

第100章 父女,回卫所

这次方知府来县学讲学,苏泽收获新技能一个,表字一个,顺便在延平府和南平县的读书人中再次刷了一次声望。

方知府得了爱民如子的声誉,又有了提携后进的名声。

海瑞安顿府学生和书院学子有功,知府衙门不好直接赏赐他,但是在场的乡绅纷纷表示愿意出钱捐助,重新修葺一下县学。

这次讲学可以说是秦始皇吃花椒,赢麻了。

送走了方知府,海瑞终于抽出下午的时间,给四人讲了经学。

听了两个时辰的课,科举经验+20,苏泽的科举技能已经到了Lv4,70/400。

照这个速度,很快就能肝到五级了。

等到课程结束,海瑞将苏泽喊到了书房,他询问道:“你选好要治的五经了吗?”

苏泽早就已经想好了答案,他立刻说道:“老师,我准备治《春秋》。”

海瑞对于苏泽这个选择倒是不意外,《春秋》是五经中最难治的,但是对于苏泽这样的人来说反而是容易的。

他四书功底扎实,对于经义的背诵和理解都不错,考过童子试绰绰有余了。

春秋的字数多,但是背诵也是苏泽的优势。

海瑞说道:“今日陈山长向县学捐了一套四书五经大全,这春秋的部分里带回去抄写吧。”

苏泽一喜,本来他还准备在县学多留一日,多抄点书回去,现在海瑞竟然将书借给自己回去抄。

“多谢老师。”

海瑞说道:“陈山长捐书,也是看在知府嘉奖了你的份上。不过陈山长对于你的学术并不认可,他是心学嫡脉,书院在县学这段时间,伱还是别宣传那套百姓日用之学吧。”

苏泽连忙点头,他暂时也没有刷“讲学”技能的想法,自己一个秀才都不是,怎么给一帮秀才讲学。

海瑞见到苏泽并不要强行推行泰州学派的学术,这才放下心来,又勉励他说道:“你好好读书,过几年应该就能中试,到时候再宣传也不晚。”

方知府返回府中,今日李夫人又去打马吊去了,方知府和女儿坐在桌前,今日的菜都是些清淡的素菜,这让喜欢肉食的方知府有些胃疼。

这些精致的素材一看就是女儿操持的,自己这个女儿天赋极佳,无论是女儿家的女红刺绣,还是男子的经学文学,都是相当的出众。

相比之下,自己那个儿子就不成器的多了。

方知府也曾经暗暗遗憾,自己这个女儿若是男儿身,还真的有希望考上进士。

李夫人经常出去打马吊,府内的大小事务都是女儿在操持。

今天要去县学,女儿就吵着要去。

堂堂知府家的女儿,女扮男装去一群男人的县学,要是传出去方知府的官也别做了。

方知府严词拒绝了女儿,就有了今天晚上这桌全素宴。

“兰儿,这今天的饭菜是不是素了点?”

方若兰浅笑吟吟的说道:“父亲大人,上次惠民药局的黄提举给您号了脉,不是说您血气淤滞,要少吃些肉食的吗?”

方知府苦着脸,方若兰又说道:“还有这酒您也要少喝,上次和孔世叔喝酒,就把女儿手抄的文集送人。”

方知府败下阵来,自己这个女儿古灵精怪,唯一能镇压住她的夫人还在打马吊。

方知府苦着脸,正准备用晚餐。

方若兰拍拍手,一个粗使丫鬟将一晚枣红色的汤端上了桌。

“这是什么?”

方知府的脸立刻白了,前些日子女儿方若兰迷上了食疗养生,不仅仅逼着自己天天喝这些养身药汤,还逼着自己将惠民药局的保生钱补足了,每天都去药局折腾,要将惠民药局搞出名堂来。

方知府做过县官,自然知道这些福利机构搞不好的症结所在。

这不是一笔两笔保生钱就能盘活的,大明朝官府衙门的经费非常紧张,补足惠民药局的保生钱已经是自己职权范围能做的最大努力了。

想要多拨钱,知府衙门内还有那么多房没办公经费呢。

府内的灌溉工程多少年没钱修了?官道已经多久没平整了?

这知府衙门不少房子下雨天还漏水呢!

大明朝哪个衙门不是这个样子啊。

方知府不想泼女儿冷水,就暂时由着她去折腾惠民药局。

等到药局真的盘不活了,就再给点经费,让它和以前一样,半死不活的撑下去就行。

等到上官来视察的时候,再从街上抓些百姓,从私人医馆抓些大夫,装作药局兴旺的样子就行了。

“兰儿,这是什么?上次那药茶为父喝了,可是狂泄了两日,这次我可不给你试药了!”

方如兰俏脸一红,上次那事是个意外,是那药局的药方誊抄错了,将胡豆抄成了巴豆,这才让父亲腹泻了几日。

方如兰板着脸说道:“爹你是不相信女儿的厨艺?那日后我就不管做饭了。”

方知府的脸更难看了,自己那个夫人整日打马吊,府内上下全靠女儿操持,她要是撂担子自己可怎么办。

一想到这里,方知府看着枣红色的汤说道:“为父喝就是了!”

说完,方知府端起碗,然后憋了一口气喝了下去。

入口酸甜,甘醇爽口是怎么回事?

方知府突然发现,这看起来很可怕的枣红色甜汤,味道竟然相当不错。

方知府忍不住又喝了一口,果然味道不错,比府上夏日里做的清热饮品好喝多了啊!

“爹你觉得味道如何?”

“好喝!”

方若兰其实自己已经尝过酸梅汤了,不过她是要听一听客观的意见,方知府成了试喝对象。

“爹以为在惠民药局出售这甜汤,能有的赚吗?”

“出售甜汤?这甜汤制作麻烦吗?成本几何?”

方若兰说到:“成本不高,无非就是些乌梅山寨之类的常见药材,爹和的这碗是加了冰糖的,在药局卖用黑砂糖就行了,实在不行用交趾黑糖也行。”

听说成本不高,方知府摸着胡须说道:

“天气渐热,倒是可以试试。”

方若兰又说道:“爹,这每次惠民药局施药,都有霸王社的人去哄抢,你这个知府也不管管?”

方知府无奈的说道:“这民间的事情,我这个知府怎么管。”

方若兰说道:“若是女儿这生意被抢了,爹你也不管吗?”

方知府叹息一声说道:“那这样,我遣两个民壮去惠民药局维持秩序,如何?”

方若兰喜笑颜开的说道:“那兰儿就替惠民药局惠及的百姓谢谢爹了,哦对了还有一份菜忘记上了,速速上来吧。”

方若兰身边的侍女立刻下去,不一会儿一份香喷喷的肉菜就被端了上来。

方知府对这个女儿也没有办法,父女二人吃了晚饭,方知府喝着酸梅汤,说起了今日在县学的见闻。

方若兰惊讶的问道:“这南平县竟然有知道王泰州学问的读书人?”

方知府摸着胡须点头说道:“是啊,这长宁卫苏泽是个读书人的好种子,就是读书晚了些,三十岁前中个举人应该问题不大。”

“长宁卫?苏泽?”

方若兰想到那张方子,这么巧?

方知府没有发现女儿的异状,继续说道:“今日我给他起了表字,兰儿你说的没错,这延平府中豪绅错综复杂,苏泽这样身世清白的读书人才是勘用的。”

大明朝的府县权利很难进入乡村,读书人就是基层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长宁卫有苏泽这样的读书人,那苏泽就几乎可以算是长宁卫的话事人。

各村各里各保的读书人,就是基层最重要的环节。

朝廷的政令需要他们宣传,乡间的争讼需要他们裁决,契约文书需要他们起草,清丈土地衙门也都是委托他们进行的,征收粮食推人出来服徭役,这些也都是读书人参与的。

方知府初任知府,倒是也有些抱负的。

方若兰说道:“爹若是真的看中这个苏泽,倒是可以在科举上推一推他。”

方知府意外的看着女儿,他摸着胡子说道:“这道不必,这苏泽才思敏捷,考中举人不难,倒是能不能中进士就要看机缘了。”

“爹这么看重他?”

这下子是方若兰惊讶了,要知道自己老爹虽然字写的不好看,做事也有些没溜,还喜欢贪杯误事,可好歹也是进士出身。

作为大明朝的顶级做题家,方知府这个评价可以说是很高了。

方知府将今日听到的“圣人立言之先,法天象也”告诉女儿,方若兰也沉默了。

“果然妙啊!”方若兰说道。

方知府点头说道:“这份才情就是中不了进士,也能名扬天下。”

说完这些,方知府偷偷看向女儿。

若是这样,这苏泽似乎也是个良婿人选?

自己女儿这个性格,怕是也难嫁入家规森严的大家族。

这苏泽父母都亡故了,孤身一人,如果兰儿嫁过去也不用侍奉公婆。

方知府摇了摇头,还是等苏泽考过童子试再说吧,自己堂堂进士,延平府知府,也不能将女儿嫁给个普通军户吧。

一夜无话,苏泽等四人结束了课程,各自返回家里。

苏泽返回长宁卫的时候从惠民药局门前路过,只看到门口果然放了两个大缸,免费供往来行人饮用酸梅汤和凉茶。

大缸旁边还站着两个手持武器的民壮看守,苏泽更是觉得自己的推测正确,那个女扮男装的锦衣女子身份不凡,竟然能调动官府民壮帮她维持秩序。

若是自己在县城卖凉茶和酸梅汤,恐怕要被地痞会社们盘剥一番。

不过这酸梅汤和凉茶都需要用到糖,等到惠民药局的生意坐起来,苏泽倒是可以他们接触,将长宁卫的糖卖给他们。

骑着海瑞的驽马,不到半日就返回了长宁卫。

【骑行滇马,骑术技能+10,Lv1,46/100】

刚刚到了长宁卫前,苏泽就看到在长宁卫门口张望的林显扬。

林显扬看到苏泽后,立刻迎了上来。

“阿泽兄弟,我爹等着你去宗祠议事呢!”

苏泽将马交给林显扬,自己走进了宗祠,只看到家老阿公、九姑婆和林百户都坐在堂中。

看到苏泽来了,家老阿公说道:“把总司来了信,我们长宁卫是世袭百户所,先缴二百两去御史那边。”

果然来了,鄢懋卿是雁过拔毛,无论是大户小户都不放过。

只不过这一次没有徐士盛在鄢懋卿前作梗,长宁卫按照正常百户标准进贡二百两银子。

二百两银子虽然不少,但是比穿越前家谱上记录的五百两少了不少。

如今的长宁卫也不可能立刻造反,该交的银子还是要交的。

鄢懋卿这个名字苏泽已经记下来,日后有机会一定要向他讨要。

家老阿公见到苏泽没有反对,于是说道:“宗祠和百户所凑凑,这笔钱就让显扬带到福州城吧?”

苏泽点点头,如今苏泽在长宁卫年轻人中威望极高,家老阿公是想要破财消灾,又怕苏泽年轻气盛不肯妥协。

苏泽不反对,这事情也就过去了,家老阿公也松了一口气。

说完了鄢懋卿勒索的事情,林默珺说道:

“随着把总司信里还有一道紧急军情,鹿大王已经入寇外海了,正在扫荡五峰船主麾下的倭寇,等到雨季结束怕是就要入侵福建了。”

家祠里沉默了下来,鹿大王是林默珺最直接的杀父仇人,就算林默珺不提为父报仇,长宁卫身为沿海卫所,肯定要听令把总司出战的。

这次的敌人可不是县丞民壮了,而是凶狠的真倭。

这几日林默珺都带着卫所正卒和军余训练使用鸟铳,可是林默珺依然心中没底,要是鹿大王真的入寇,长宁卫能够抵挡得住吗?

按照前世的家谱记录,鹿大王是年底十二月才入寇的,不过如今历史已经被苏泽改变了一些,也不知道这个时间会不会提前。

但是听到鹿大王要雨季之后才会入寇,苏泽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这不是还有时间吗?

现在才五月份,还有半年多的时间,苏泽有信心将鸟铳队练成,给长宁卫锻炼出一支强军来。

林默珺用求助的语气向苏泽说道:“这鸟铳手和诸多兵种都不同,这些日子练下来还是不得其法,还是要请阿泽兄弟出手。”

林默珺的请求,正好是苏泽所想的。

苏泽准备好好肝一下“兵法”和“科举”技能,他对着林默珺说道:

“明日开始,我去校场协助百户练兵。”

(本章完)

第431章 蒸汽机第523章 无序政绩竞争第621章 世界是个草台班子第314章 大人,时代变了第581章 货币和财政政策第294章 技能:博物学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258章 药,种子第605章 这个办法好第154章 大胜!何以酬功?第126章 三号天使投资人第467章 骑兵再上历史舞台第656章 分工体系第636章 西安战云第518章 都是东南的错!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010章 赶海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317章 闽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025章 急救第320章 西禅寺培训班第644章 藩属国条约第131章第322章 震惊!第051章 邸报消息(加更,晚上还有)第207章 航行澳门第86章 大明平均战力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329章 秩序的边疆第249章 回老家结婚,罢市第428章 民族主义的觉醒第638章 筹码第387章 仅有一名兽医的医院第132章 谁试手,补天顷?(卷末,求票)第440章 交趾糖业第257章 大员岛第255章 婚后二三事第436章 道魔增长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535章 伐蜀准备第292章 合击倭寇,兵法升级第339章 疯狂的冬衣第271章 和张居正见面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667章 政治仗第388章 印花税第324章 转进如风第137章 分基地,宝山第607章 投资鬼才于公子第323章 胡宗宪献策郑国渠第99章 讲学技能,表字第284章 官场水太深,于兄把握不住第465章 辅政和垂帘第120章 抢购一空!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124章 林默珺的请求第611章 如司马懿故事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440章 交趾糖业第063章 月港船会第206章 书生意气第259章 船,倭奴第501章 苏泽的预测第432章 蒸汽时代的初鸣第212章 杀倭使!(求月票)第332章 南京钱逛7月12日 早上这章中午十一点发第323章 胡宗宪献策郑国渠第327章 张居正谏行一条鞭法第658章 少爷第459章 云南沐家那档子破事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654章 朝鲜的变化第225章 诸夏夷狄论第444章 阳谋第409章 广筑城?第368章 新思想,新学说第526章 橡胶种植园第031章 大明特色:阳奉阴违第127章 文学技能升级第205章 医术被动,打飓风第410章 李时珍医学院第612章 恭顺如狗第113章 金色被动,六经注我第597章 播州叛乱第012章 烟薯第264章 扬州盐商第532章 女真叛乱第164章 谁是绝户?第100章 父女,回卫所第79章 亡于洪武第155章 赏罚自何出第581章 货币和财政政策第549章 拆迁问题第100章 父女,回卫所第526章 橡胶种植园第005章 破浪第255章 婚后二三事第102章 火器时代秘籍步法第250章 胡宗宪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