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合龙门(加更)

第238章 合龙门(加更)

沙州岛上,苏泽迅速接管了岛上的徐氏大宅。

徐远全军覆没,苏泽登岛没有遇到任何阻碍,他很快将藏在岛上的剩余倭寇搜出来杀掉,将首级堆在达兴庙前。

苏泽摸着从徐远头上缴获的进贤冠,看着庙中徐达的牌位,轻轻叹息一声,将进贤冠重新供奉在排位前。

苏泽在沙州岛上布置工事,设置海上巡逻的路线,又让在靖江的徐时行押送粮草上岛,就这样在沙州岛上驻扎了下来。

与此同时,在浒关的方望海心情非常的愉悦。

王家解送的第一批钞关税银全部入库,这一次王家入库的可是上等的丝绸,若是在市场上贩卖,足足价值两三千两银子。

而浒关去年征收的钞关税,折银也不过五千两银子。

也就是说光是这么一笔,就收到了去年半年的钞关银。

方望海这段时间也没闲着,就在东南大乱的时候,他又在吴江和嘉兴设立了两个新的钞关,控制住了从苏州到杭州的运河航运。

其实方望海早就想要在沿途设置更多的钞关了,但是设置钞关阻力很大,之前的钞关署也没有足够的经费。

现在方望海手握着几千两银子,南直隶浙江又在倭乱中,设立这两个新钞关没有遇到太多的阻力。

新的钞关越多,商家绕道的成本自然越高,而且如今整个江浙都是兵荒蛮乱的,走官府的钞关反而更有一些安全感。

除了钞关本身定额的驻守衙役之外,方望海按照苏泽的建议,在各地钞关附近还设置了巡逻队,这些都是从当地招募的消息灵通的百姓,不求能和倭寇作战,只求能迅速传递消息。

有了这么一个运河消息网络,凡是乖乖交税的商船,都可以获得运河沿岸倭乱的消息,从而避开危险的路段。

除此之外,若是要在长江航道通行,还可以得到苏泽的抗倭缉私总团的保护。

江北的战事虽然激烈,但是江南的商贸航运还是没有中断过。

江南的丝绸需要运送到浙江沿海,或者福建广州装上远航的商船换成银子,所以东南出现了诡异的景象。

以长江为界,江北的战争打的极为残酷,倭寇久攻扬州不下,开始向江北地区肆虐,袭扰泰州、淮安、盐城等地,整个江北烽烟四起。

而长江以南却是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松江府的棉布,苏州府的丝绸,苏南各地的商船运送不停,纷纷将货物运往南方。

苏南这些大户害怕倭寇南下,所以尽快将库房中的存货清空换成银子。

另外一方面,因为倭乱的消息,沿海的外国走私商怕江南受灾,影响今年明年的丝绸产量。

南方的丝绸棉布收购价格大涨,这些大户也要趁着高价尽快出手。

这些商人突然发现,似乎乖乖交钞关税,是一笔更加划算的买卖。

且不说钞关是朝廷的关卡,普通匪徒不敢攻打,是个停船休息的好地方。

那些情报对于商人也非常重要的,能够避开危险的路段,避免被抢劫的危险。

而且运河漕运本身就是最快速的通航路线,只要交一次钞关税就能畅通无阻,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候效率尤其重要。

方望海惊喜的发现,那些苏南大户变得愿意交税了,这个月钞关税的收入蹭蹭蹭的往上涨。

有了钱,方望海在沿途设置了更多的哨站提供清水和伙食供应,加强了整个运河沿岸的消息传递速度。

方望海还按照苏泽的建议,在运河水道平缓的路段,雇佣附近农闲的百姓过来拉纤,也算在整个钞关税的服务中。

方望海拿起运河航运图,野心在整个浙江都铺满钞关,进一步将整个大运河的南端控制在手里。

但是方望海很快发现,自己手上的人才不够了。

钞关税法这东西说起来简单,原理不过是完税抵扣,谈不上多么复杂。

可实际上当这项工作铺开,核算钞关税的工作量飞快上涨,普通的吏员已经无法胜任如此繁杂的工作了。

方望海也清楚,钞关税之所以能够逼迫商人交税,靠的就是“一次交税全程畅通”的宣传,若是路上重复征税,那商人肯定会想尽办法逃税。

设卡收税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要把这笔税收的明白,收的商人心服口服,收的地方官府能从钞关税中分担到好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随着钞关的数量从一座变成三座,以后可能会变成更多座,方望海已经感觉到了力不从心。

说到底,再好的良法都需要人来执行,而只要是人就会有私心。

光是核查三座钞关送来的账本,就已经让方望海焦头烂额了,更不要说钞关厅还要汇总各地官府收到的抵税单据,看到这些小山一样的账本,方望海都要崩溃了。

遇到难题,方望海自然想到给未来女婿写信,他将自己手头上的难处告诉苏泽,请苏泽帮助他想办法。

等到苏泽接到未来老丈人来信的时候,他已经将细沙岛也纳入到了自己的控制当中。

以靖江岛为后勤基地,沙岛和细沙岛为前线哨站,苏泽这段时间还出动出击,帮助长江沿岸的村子击溃了几次倭寇袭击。

这些村子从泰兴县遍布到通州附近,苏泽以烽火台为信号,建立了一套沿岸的防倭哨站。

一旦出现大股倭寇,沿岸的烽火台就会点燃烽火,附近的百姓就会撤出村子。

而在岛上的苏泽接到信号,就会派遣舰队上岸支援。

靠着这一套烽火台的系统,苏泽五月下旬出击五次,斩杀倭寇百人,震慑住了长江沿岸的倭寇。

六月一日,等到苏泽接到方望海来信的时候,他正在靖江孤山的营地中视察。

将手里的信交给李贽,苏泽对跟随自己视察军营的李贽和许国说道:

“方世叔遇到麻烦了,他想要我给他找几个精通账簿的人才,核算这些日子交上来的钞关税。”

听说要查账,李贽连忙退后两步,这些日子他负责上海抗倭缉私总团的后勤,看账本都要吐了。

要怪就要怪苏泽偏偏传统的四柱记账法不用,要用什么复杂的龙门记账法。

普通的四柱记账法,唐宋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所谓“四柱”是指旧管(相当于“上期结存”)、新收(相当于“本期收入”)、开除(相当于“本期支出”)、实在(相当于“本期结存”)四个部分。

“四柱结算法”,在查账的时候,四柱配平就代表账本没有问题,是大明官府中通用的记账方法。

但是苏泽对于上海抗倭缉私总团的账本,却要求李贽使用一种他从没见过的记账法。

这种方法叫做“龙门帐法”,这种帐法更加的复杂,一笔收入需要再账目中记录两笔,分别体现在“收支”和“存债”两份表单中,在查账的时候则需要对“收支结余”和“资产负债”进行勘合,也叫做“合龙门”,一旦出现记录假账的情况,龙门就会合不上,就可以倒查出问题。

苏泽看向李贽,笑着说道:“当年钞关税筹建的时候,我向方世叔建议,所用的账本皆是‘龙门帐’。”

“合龙门的算法,两位已经清楚了吧?如何查账也不必我多说了,还请卓吾先生和维桢兄去一趟苏州,帮着方世叔合一次龙门。”

李贽郁闷的看着苏泽,叹息一声说道:“自从遇到汝霖之后,就再也没得清闲。”

许国也点头,苏泽可要比那些大织坊的工坊主还能压榨人啊!

加更了!求票

(本章完)

第026章 武穆遗书第342章 汝最类父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684章 苏泽之问(大结局中)(马上更新下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169章 过年,县试报名开始7月12日 早上这章中午十一点发第023章 芦田第308章 诬陷造反时,最好真的要反第115章 真传一句话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买办第449章 威权主义第189章 钱法困境第543章 期货祖师爷于公子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回旋镖第235章 乡人乡党第041章 螳螂和黄雀第621章 世界是个草台班子第211章 冲绳第501章 苏泽的预测第102章 火器时代秘籍步法第061章 净海王第448章 后发赶超之法第255章 婚后二三事第549章 拆迁问题第358章 大沽血战第619章 自治社区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回旋镖第062章 三角贸易第549章 拆迁问题第607章 投资鬼才于公子第012章 烟薯第436章 道魔增长第243章 水淹第458章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第425章 兼并崩溃螺旋第564章 怎么交税?第289章 水师新军和火器坊第032章 精盐第621章 世界是个草台班子第042章 去县城(二合一章节求追读)第132章 谁试手,补天顷?(卷末,求票)第147章 双双升级第249章 回老家结婚,罢市第170章 县试前第046章 南平县学第235章 乡人乡党第668章 总需要一场决战第035章 谨慎第056章 脱毒难第498章 巴巴罗萨行动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318章 两头下注第632章 富者恒富,弱者恒贫第677章 毫无诚意第148章 鸡肋的紫色被动第114章 头号二号冤种第302章 重商主义第202章 新钱发行第577章 又在六国下矣第101章 大数据练兵第409章 广筑城?第498章 巴巴罗萨行动第306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061章 净海王第321章 谭纶欺天了!第460章 离天堂太远,距中原太近第021章 开蒙第88章 火器制造技能到手第530章 父母之爱儿,则为之计深远第606章 欧陆来信(续)第629章 法律变革第038章 入编捷径第283章 改稻为桑的关键第190章 不入宫可惜了!第384章 枪炮 病菌与玻璃第033章 晒盐第668章 总需要一场决战第496章 未曾开发的宝库第291章 戚家军,伏子第316章 共轭货币第474章 蒸汽车头第173章 案首第164章 谁是绝户?第123章 打擂台第217章 朱熹王阳明都错了!第509章 陆上丝路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订)第264章 扬州盐商第564章 怎么交税?第395章 父与子,夫与妻第276章 生产力爆炸!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446章 万国博览会第456章 乏味的时代,激荡的世纪第561章 崇明岛度假村第196章 乡试开始第150章 敏捷属性的用处(加更求票)第636章 西安战云第069章 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