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文学的紫色被动

第269章 文学的紫色被动

汤显祖是临川人,他的四篇最有名的长篇戏剧,都和梦有关系,所以也被称之为临川四梦。

既然已经抄了两梦,苏泽也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四梦之三的《邯郸记》也抄了。

靠着这篇文章的传播,苏泽的文学技能终于到了Lv10.

【技能文学已经达到Lv10,请选择被动技能。】

Lv10已经是保底出蓝了,而这次苏泽的运气不错,竟然直接出了二紫一蓝。

翻开三张被动技能的卡片,只看到:

【紫色被动——于无声处听惊雷:文学技能+2,写作批判性文章时候,文学技能再+2。】

【紫色被动——衣带渐宽终不悔:文学技能+2,写作纯文学性文章时候,文学技能再+2。】

【蓝色被动——诗才八斗:文学技能+2,诗歌类文学技能再+1。】

看着两个紫色技能,苏泽一下子明白了,这是选择文学的两个方向。

一个是更加接近政治的批判文学方向,这一类最著名的文学家就是鲁迅了,无一篇文章不是用来唤起国人的,可以说是战斗力拉满。

另一个则是纯文学方向了,这一类的人物自古以来也有很多,而灯火阑珊处就是王国维人间词话评判的第二层文学高度,难道金色的就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了?

至于蓝色被动,还是和之前一样是在文学品类上的选择,苏泽果断除去了诗歌。

在明代搞诗歌还有什么前途!

看着这两个被动,苏泽自然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一个,“于无声处听惊雷”。

“心事浩芒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正是鲁迅所写的诗歌。

意思是心里想的事很多、很远,连通着广大国土上的人民,从表面沉寂中,听到革命春雷的萌动。

如今的大明朝,正是一个于无声处的时代。

实际上的封建王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的时代。

去年的关中大地震还没能恢复过来,关中已经发生了多次动乱。

今年浙江的抗倭形势稍微好了一些,但是倭寇又开始入寇福建和广州。

北方的俺达还在肆虐,辽东也不安宁。

西南方向的土司更是时常叛乱,这一路上苏泽看到因为工部命令,被迫拉纤的百姓瘦骨嶙峋,沿着淮安还能看到被官军掘开的河堤,去年的惨状还在眼前。

剩余一点自由属性暂时没点,苏泽带着林默珺和俞大猷的儿子一路北上,终于在年前赶到了京师。

永定门前,这里是京杭运河上北方最重要的码头,从江南运来的赋税和粮食都会在这里卸货。

苏泽看到了大量的木材,甚至有两人才能合抱的大木头,不用说,这些都是用来修复三大殿用的梁木。

这一类的木材不能泡水,虽然用运河运输,但是依然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需要几十个码头工人才能卸下来,苏泽看着一群工部的官员喝着茶看着工人卸货,而一旁的户部官员则在清点入库。

“苏先生,我们要去哪里?”俞咨皋忍不住问道。

俞大猷今年56岁,但是他是中年得子,俞咨皋现在才17岁。

历史上俞咨皋也是爱国将领,他承袭父亲的指挥使职位后驻守福建,还驱赶过侵占澎湖的荷兰人。

不过此时他还只是个青年,他六神无主的看着苏泽。

苏泽说道:“先找地方住下,我先找人打探一下情况。”

俞咨皋一路上都听着苏泽讲授兵法和学问,此时对苏泽也是非常的信任,他连忙点头。

进城之后,苏泽却看到京师有些萧条,街头上的人甚至还没有南京城里的多。

三人找了一家小旅店暂时住下,从老板的口中得知了京师的情况。

原来今年北方俺达兵围了大同府,虽然在入冬之前俺达退兵,但是听说边军赏银被贪墨了不少,山西边军闹事,切断了京师供应的石炭。

加上去年关中地震的灾民还聚集在京西,这些灾民也要烧煤取暖,导致今年京师过冬的炭价飞涨。

“去年的灾民还没返回?”就连苏泽都有些不可思议。

掌柜的倒是见怪不怪的说道:“这些灾民都是一无所有的来京师的,房产地契都没有,回去也没有活路啊。”

俞咨皋问道:“朝廷不安置灾民吗?”

掌柜的摇头说道:“哪里有这么容易,关中地少人多,地震震毁了官府衙门,就连土地账册都没了。除了带出地契的,还能勉强要回一些土地,普通百姓能不能走回去都难说。”

“那朝廷就不管?”

“靠着京师还能找些生计,反正只要他们不闹事,官府也就由着他们去了。”

三人也是无语,明明是天子脚下,北方的局势怎么还不如南方。

第二天,苏泽带着礼物,拿着拜帖,来到了紫禁城东南边中官村。

看着这片高高矮矮房屋交错,还能看到农田的聚落,这块地在后世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中关村。

不过此时叫做中官村,顾名思义,就是太监们聚集的地方。

太监当然不可能都挤在皇宫内,如今京师有两个太监聚集的地方。

一个是东华门附近的仓房,那里等于是太监宫女的集体宿舍,低矮的房屋连成一片,条件自然是非常的艰苦。

仓房在皇城根上,自然谈不上什么舒适性了,住在这里的基本上都是才入宫不久的低级太监宫女。

在宫里混出头的,如果不在宫里当差,就会住在中官村中,毕竟宫里的规矩多,能有点地位谁愿意天天在宫里被管着。

苏泽很快打听到了自己的目标,东厂掌班太监童公公的住处。

这位童公公,就是上一次来南京抄家的东厂公公,苏泽带着礼物和拜帖,来到了他的家中,不一会儿就被下人迎接了进去。

等到快要到傍晚的时候,童太监这才返回宅子,他立刻就见了苏泽。

“苏相公!”

童公公非常的热情,上一次要不是苏泽帮忙,童太监也不能力压锦衣卫朱七,抄到更多的资产。

那一次抄家不仅仅是充实了国库,也肥了童公公,而且苏泽和他相处的时候融洽,从来不摆读书人的架子。

等到了京师之后,苏泽的二梦也风靡京师,童公公经常和下属显摆,自己和苏泽的交情。

苏泽将礼物放下,童公公客套了一下坦然收下,某技能再次获得提升,已经到了Lv3.

苏泽暂时不管那个技能,对着童太监说道:

“大珰,我这次来京师,浙江副总兵俞大猷是我世交伯父,我这次来京师是为了他。”

听到俞大猷的名字,童公公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他连忙喝退了仆人,这才说道:

“苏相公来的好快,这俞大猷是十日前才入的诏狱。”

苏泽从袖子里掏出一枚元宝,塞进童公公的手里说道:“俞世伯是我亲近的长辈,请大珰照拂一二。”

童公公连忙推辞说道:“俞将军在狱中过得不错,这银子还是留在更需要的地方吧。”

童公公叹息一声说道:“陆指挥使也很同情俞将军,所以吩咐诏狱不能给俞将军用刑,但是这个案子可不好办啊。”

“陆指挥使?可是锦衣卫指挥使陆炳陆大人?”

“正是,陆指挥使亲口称赞,说俞将军是岳飞一样的人物,还经常去诏狱探望俞将军。”

“要我说,俞将军在诏狱中反而无恙。”

听到有陆柄保俞大猷,苏泽稍微放下心。

其实在明中后期,锦衣卫和东厂已经合并办公,基本上是一套班子,时人都称之为“厂卫”。

俞大猷被关在锦衣卫的诏狱中,苏泽才找童公公打探情况。

如今厂卫掌权的,就是这位锦衣卫指挥使陆炳。

苏泽又将元宝塞进童公公手里说道:“能让我见一见俞世伯吗?”

童公公倒是干脆的说道:“这个容易,明日一早,苏相公就到这里,我带你进去。”

“那就多谢大珰了。”

此时,严世蕃府中,小阁老坐在暖床上,下方的赵文华正在大声说着:

“清流清流!不过是徐党罢了!俞大猷抗倭有功,竟然被他们诬陷下狱!”

赵文华是严党的心腹,如今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也是严党的核心。

胡宗宪是赵文华举荐的,两人的政治生命都和抗倭捆绑在一起。

这一次清流弹劾胡宗宪,最愤怒的就是赵文华了,他吹着胡子向严世蕃抱怨道。

严世蕃,只见他肥头大耳,眉毛胡子也有些稀疏,因为先天原因右眼还看不清,身体也有些肥胖,和年老之后依然俊朗的严嵩完全不同。

不过整个京师可没人敢嘲笑这位小阁老的相貌,而且严世蕃好色如命,已经纳了九房的姨太太。

他此时是工部尚书,能将一众进士官员踩在脚下,从荫官走到这一步,也是严党权势滔天的表现。

严嵩愈老,严党更加聚集在严世蕃身边,今年他甚至都搬出了严嵩的府邸,如今他的府邸修建的甚至要比他爹的还要豪华。

赵文华,鄢懋卿这些严党骨干,也经常在他的府邸中议事。

比起赵文华的愤慨,鄢懋卿的态度就平和多了。

“俞大猷是俞大猷,胡宗宪是胡宗宪,如今是徐党参奏的是俞大猷,只要俞大猷不胡乱攀咬,也就扯不到胡宗宪身上。”

鄢懋卿看向严世蕃说道:“小阁老,要我说,只要没牵连到胡汝贞,这俞大猷也没有必要救,清流群起攻之,正好也让陛下看看这些号称‘不党’的君子,平日里是怎么结党营私的!”

鄢懋卿说完,赵文华又说道:

“这俞大猷下狱,怎么可能不攀咬胡汝贞!”

鄢懋卿阴恻恻的说道:“那就让他闭嘴!”

看到自己两个重要手下吵起来,严世蕃这才说道:

“别吵了!这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都在我们的肩膀上担着呢!这时候是内讧的时候吗?”

严世蕃站起来说道:“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很欣赏俞大猷,想要在诏狱动手没机会。”

赵文华和鄢懋卿都不做声,听着严世蕃说道:

“和刑部通气,年后开审之后迅速给俞大猷定罪,只要他解决了,就不会牵连到胡汝贞。”

严世蕃定了调子,赵文华和鄢懋卿也不再继续争辩,严党控制着刑部,只要迅速钉成铁案,清流那边确实不能再因此攻击胡宗宪了。

不过严世蕃还有其他心思,他说道:

“胡宗宪也要敲打一番,他仗着是我爹的弟子,我给他几次写信都不回。”

赵文华低下头,同样是严党,但是胡宗宪在严党中的位置也很微妙,他没有和大部分人投靠严世蕃,而只是抱着严嵩大腿。

严世蕃给胡宗宪写信,要求他给自己江西老家的商人在浙江开一些抗倭券,用来抵捐钞关税,最后却石沉大海,胡宗宪根本没有回信,也没有见严世蕃的乡党商人。

这件事自然将小阁老气的半死,还闹到了严嵩那里,却被严嵩一句“抗倭国事为重”挡了下来。

他胡宗宪的徽州府商人大行浙江,这时候怎么不大局为重了?

这一次清流攻击俞大猷,严党这边袖手旁观,也有严世蕃的意思。

不过俞大猷一个武将,在严世蕃这边也不过是提一嘴的小议题罢了,三人再次讨论其他的问题来。

等到第二天,苏泽披着黑色斗篷,跟随童公公偷偷去诏狱见了俞大猷。

等到苏泽返回旅店,俞大猷的儿子俞咨皋和林默珺都焦急的围上来问道:

“苏相公,我爹怎么样了?”

苏泽叹了一口气说道:“俞世伯在诏狱中得到了锦衣卫陆指挥使关照,身上的伤势没有大碍。”

说到这里,苏泽想到了俞大猷肩膀上的疮口,这是他在平湖大战中受到的鸟铳伤,后来一直都没有好。

被锦衣卫押送进京的时候用了枷,等到了诏狱已经溃烂了。

也亏得陆柄关照,请了太医帮俞大猷看病,这才抱住了胳膊。

以苏泽的【医术】诊断,虽然不至于截肢,但是俞大猷这条手臂也算是废了。

不过能在诏狱保住一条命就不错了,苏泽继续说道:

“俞世伯心灰意冷,为了不牵连胡总督,打算认罪。”

“什么!”

(本章完)

第300章 成立农会第028章 初阵第663章 神圣感第220章 走哪条道?第199章 登榜送贴第429章 填报志愿第123章 打擂台第030章 鬼市第063章 月港船会第625章 三本书第351章 《治安疏》第323章 胡宗宪献策郑国渠第477章 投机与投资第202章 新钱发行第137章 分基地,宝山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363章 从君权天授到主权在民第520章 新阶层和新教第051章 邸报消息(加更,晚上还有)第377章 景王带不动第148章 鸡肋的紫色被动第461章 人才“诅咒”第008章 属性点第176章 青云之策(求月票!)第672章 最终还是练兵第235章 乡人乡党第483章 现代和前现代第120章 抢购一空!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给力了!第443章 “固若金汤”第150章 敏捷属性的用处(加更求票)第638章 筹码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220章 走哪条道?第339章 疯狂的冬衣第142章 采生折割第443章 “固若金汤”第92章 杀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订阅)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来第182章 数学技能升级第319章 猪突猛进第422章 制宪会议开幕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017章 卫学第292章 合击倭寇,兵法升级第429章 填报志愿第536章 特别都察院第022章 亩产第111章 卫所事忙,科举升级第92章 杀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订阅)第223章 冲天大将军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会第216章 方若兰的舅父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289章 水师新军和火器坊第150章 敏捷属性的用处(加更求票)第102章 火器时代秘籍步法第82章 织布机(求订阅!)第535章 伐蜀准备第148章 鸡肋的紫色被动第567章 论资排辈第046章 南平县学第160章 掀桌子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174章 府试前的集市第427章 汤显祖考申论第544章 有线电报第306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315章 开会的“艺术”和艺术第033章 晒盐第285章 好巧啊,陆二爷第559章 沐家请降第657章 拼命第052章 海瑞的县学新制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591章 千年变局第144章 编写蒙学教材的打算第314章 大人,时代变了第529章 电磁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杨苷第368章 新思想,新学说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296章 水清水浊论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来第352章 大明马嵬坡第452章 两个世界第475章 武昌和荥阳第203章 围三缺一第019章 科举技能第598章 系统性歧视第128章 海上来船第650章 无烟火药第188章 大明形势大好!第677章 毫无诚意第066章 山雨欲来(三更)第637章 西安谍战第357章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