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紫色讲学被动

第279章 紫色讲学被动

【技能‘讲学’突破Lv10,获得自由属性点:1,请选择被动技能!】

【目前剩余自由属性点:2】

苏泽面前出现了两紫一蓝三张卡片。

稍微有些遗憾,讲学是个很重要的技能,本来苏泽还希望能出金的。

Lv10已经保底出蓝了,所以紫色技能只能说是一般般。

但是翻开这三张卡片之后,苏泽的眼睛又亮了起来:

【紫色被动——师道:讲授经学的时候,魅力+5,讲学技能+3。】

【紫色被动——煽动:在完成一次短暂的煽动性讲学之后,魅力+5,一日内兵法技能+3】

【蓝色被动——解惑:讲学之后的答疑过程,智力+2,讲学技能+2.】

这两个紫色技能怎么选?

苏泽开始思考起来。

如今苏泽的讲学技能已经有了一个被动了,是金色的被动技能【雄辩】。

【金色被动——雄辩:高谈雄辩惊四筵,在讲学中进行辩论时,临时性获得讲学技能+5,智力+3,魅力+6。】

也就是说,苏泽在讲学的时候进行辩经,那他的讲学技能就等于有Lv10+5的水平,这个水平足以秒杀大部分的普通儒生了。

根据苏泽的观察,徐渭这种精通于讲学的儒生,讲学水平大概在Lv10到Lv15之间。

那些成名已久的大儒宗师,讲学技能大概有Lv15以上的水平。

已经去世的王阳明、王艮这一类的宗师,大概才有Lv20的水平。

也就是说苏泽的讲学辩经水平,在江南地区已经基本上算是无敌了。

更不要说苏泽在辩经的时候,还有【六经注我】这个科举的被动技能。

【金色被动——六经注我:攥写和四书五经有关著作,和他人辩论四书五经时,临时性获得科举技能+5,魅力+5,智力+5】

也就是说,苏泽在和别人辩论四书五经内容的时候,科举技能是Lv10+5。魅力可以+11点,智力+8点。

这么下来就非常的恐怖了,仅限于在讲学辩经的时候,苏泽的几乎可以说是同期的读书人中无敌!

估计就算是徐阶下来和苏泽辩论四书五经,胜负也未可知!

既然如此,再加强这个也没有意义了,苏泽想到了一个小胡子,给自己指明了答案。

苏泽果断选择了【煽动】这个被动技能。

接下来就是剩余的两个自由属性点了,既然如今开始办学了,苏泽就就将这两个技能点放在了魅力上。

如今的属性面板已经变成了:

苏泽,男性,26岁。

智力:13

力量:12

敏捷:7

魅力:13

升级了属性点之后,方爱竹推门走进了书房。

“姑爷,浙江寄来的信。”

浙江?

苏泽疑惑的接过信,看到信封上笔走龙蛇的字迹,竟然是徐渭寄过来的。

徐渭?

自从上一次俞大猷的事情之后,胡宗宪和苏泽这边的合作关系也出现了裂痕。

从这件事之后,双方也停止了书信的往来。

徐渭是胡宗宪的首席谋主,也很自然的没有继续和苏泽通讯。

苏泽倒是也无所谓,平心而论,即使没有自己的帮忙,胡宗宪在浙江的抗倭工作也做得还行。

俞大猷被贬官大同之后,胡宗宪重用戚继光,他将发行抗倭券的钱投入到了戚继光的军队中,从金华等地招募矿工,又在舟山打造水师,编练“戚家军”抗倭。

今年至今,浙江海疆平靖,再没有倭寇来这里啃硬骨头。

那么,代价又是什么呢?

代价就是倭寇开始滋扰福建和广州。

从林默珺的来信可以看出来,汪直和旧部决裂之后,徐海所部和汪直所部合流,彻底放弃了通商贸易的想法,开始攻击漳州月港。

福建多次向朝廷上书求援,但是因为上一次的事情,胡宗宪始终却按兵不动。

据说朝廷上又是一阵剧烈的争斗,胡宗宪提出要浙兵南下,必须要由福建方面提供粮草,连军队的赏银这些都必须要福建方面出。

福建方面自然又是一阵拉扯,最后内阁议定,在福建加征平倭靖海银子,交给各府县征收凑齐,专门用于浙兵平倭。

出兵的事情商议完成了之后,平倭的人选上又是一番争斗。

戚继光是武将,如今大明朝已经有了以文统武的传统,所以需要一名文官来统制浙兵。

对于这个人选又进行了激烈的争夺,严党和清流都想要推上去自己的人。

最终的结果,多次上书进言抗倭的严党分子赵文华再次落败,被清流这边的现任台州知府谭纶击败,朝廷命令谭纶带领戚家军,南下福建抗倭。

谭纶如今不到四十岁,在任台州知府的时候组织抗倭,三战三捷,是浙江这边最能打的文臣。

更重要的是他的背景,谭纶是嘉靖二十三年的进士,曾经任职南京礼部主事,早早就成为清流一党的中坚。

后任台州知府的时候,也响应朝廷团练抗倭的号召,在台州招募了一千台州兵,他和浙江参将戚继光关系很好,按照戚继光的方法练兵,很快获得成效。

在上一次平湖之战中,也有部分倭寇攻打台州,都被谭纶带兵击败,是清流在浙江最有带兵经验的文臣。

很自然的,谭纶就被清流推上去。

皇帝任命潭伦为漳州府巡按,统兵戚继光南下,参与福建抗倭。

苏泽打开信,看完之后放在桌子上,微微叹了一口气。

方爱竹如今已经不是普通的书童了,苏泽很多事情都会和他商议,看到苏泽这个样子,方爱竹问道:

“姑爷,怎么了?”

苏泽冷笑一声说道:“胡宗宪后悔了呗,清流真是好一步棋啊!”

苏泽不由的感慨,论这种老奸巨猾政治陷害,苏泽还真的斗不过这些老油条。

不过苏泽也已经想通了,这帮在官场浸润多年的家伙,早就在“政治斗争”上点满了技能,自己又为什么要在他们擅长的领域和他们斗?

更不要说在这个领域上,还有一个可以掀翻桌子的皇帝在。

苏泽早就放弃了介入大明朝政治斗争的想法,至少是目前他的力量还太小,不准备参与进来。

俞大猷这样的功劳和资历都能翻车,别说苏泽这个小小的举人了。

自己不参与,徐渭这时候还给写给自己写信,苏泽只觉得有些恶心。

苏泽说道:“去年胡宗宪将责任推给俞世伯,等于是自断一臂。”

“清流抓住机会,让谭纶统兵带领戚继光南下,等于再断胡宗宪一臂。”

“胡宗宪在浙江抗倭,靠的就是俞龙戚虎这二人,如今两臂都断,倭寇再来浙江,胡宗宪就再难推卸责任。”

方爱竹没想到朝堂的斗争竟然这么激烈,他问道:“那徐先生给姑爷写信是什么意思?”

苏泽冷笑说道:“他们知道鸳鸯阵是我所创,俞世伯在位的时候也对我颇多推崇,上一次上海抗倭总团战绩也不错,所以徐渭想要让我再推荐一名将领,去浙江练兵抗倭。”

“另外胡宗宪要在浙江搞一个讲武堂,推广鸳鸯阵,想要让我去讲学。”

方爱竹问道:“那姑爷?”

“推荐,当然要推荐,既然他要人,就给他人,你让人去抗倭总团将林德阳喊来,我有话和他说。至于去讲武堂讲学,这事情再商议吧。”

“是。”

苏泽托着下巴,他对于胡宗宪的看法也比较复杂。

说他私心重吧,胡宗宪确实有很多缺点。

从海瑞来信中,苏泽就知道胡宗宪就任浙江之后,对于子弟和同乡都很放纵。

胡宗宪是徽州府绩溪人,如今浙江倒卖军粮,外购军械这些生意都是他的子侄和乡党在做,也正是因为这个,所以胡宗宪才怕清流弹劾,一出苗头就把俞大猷推出去顶罪。

可是你说胡宗宪私心重,他就任浙江巡抚,如今升任南浙总督之后,确实一心只在抗倭上,也能全心信任手下的武将和谋士,真的让浙江抗倭出现了转机,也无愧于后世抗倭英雄的称号。

总之胡宗宪就是一个李达康式的大臣,有能力但是太过于精于权术,为了目的也不择手段,所以他的下场也是情理之中的。

方爱竹正准备出门的时候,苏泽又说道:

“另外徐文长信中还写了一件事,文征明死了。”

方爱竹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文征明是谁。

他是吴中四大才子之一,和唐伯虎并列,在整个南直隶的文化圈子都很有影响力。

文征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但是科场九次不第,但是在家中也经常向朝廷建言抗倭的事情。

后来胡宗宪主持抗倭的时候,邀请文征明出山担任幕僚,也很得到胡宗宪的信任。

“让人带上礼物去苏州府吊唁,我讲学事忙,就不去了。“

越是靠近这个时代,这些历史人物身上的光环越是褪去,苏泽也没有了集邮的兴致。

他和文征明素来没有交往,派人去府上吊唁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亲自前往。

三日之后,接到消息的林德阳从抗倭总团赶回来,苏泽在书房见了他。

“德阳兄弟,我想要推荐你去浙江。”

“去浙江?”

林德阳愣了一下。

苏泽说道:“胡宗宪让我推荐一人去浙江练兵,伱留在抗倭总团总不是正途。”

苏泽又说道:“但是你在军中没有资历,不可能去主持练兵的。”

林德阳低下头,他家也是世代军户,自然知道大明军中的体制。

如果是大明的读书人还能通过科举,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

那么在大明当兵,就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林默珺家中世代百户,家族七代都还是百户。

长宁卫的军户也是世代军户,和俞大猷、戚继光这样的,首先要参加武举,才能有出头的机会。

可是武举可是要比科举要黑得多的,就算是林默珺这样的百户世家,参加武举都是炮灰。

什么,你说立功?

你带兵的机会都没有,怎么立功?

林德阳能够带领抗倭总团,因为抗倭总团是团练,朝廷的正规军,是绝对不会起用一个普通军户总旗来领兵的。

苏泽说道:“我准备推荐于宗远,于世兄去浙江。”

于宗远?

林德阳这才想起来,于宗远已经考上了福建武举,如今得授副千户,资历上倒是完全可以。

苏泽说道:“于兄对我,对我们长宁卫很信任,我这里写一封信过去,你速速带去福州,问他愿不愿意接受推荐。”

“于兄这人,有一个优点就是听人劝,你在他身边协助他练兵,未必不能搏一个前程。”

林德阳的眼睛亮起来。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林德阳自然也想要统兵作战。

只是他的出身太低,在抗倭总团的战绩再大,朝廷也很难嘉奖到他的头上。

但是如果随着于宗远去浙江练兵,说不定还真的有出头的机会!

苏泽对林德阳说道:“我也和林百户写信了,让她从推荐一批能干的卫所兄弟,一起协助你去浙江练兵。”

听到这里,林德阳再也没有疑虑,他立刻说道:“多谢苏先生成全!”

苏泽又说道:“浙江练兵,和在长宁卫,在上海都不同,我要告诫你两句。”

林德阳一副听命的表情,苏泽说道:“保境安民,是为兵之德,抗倭总团能成兵,靠的是抗倭,而不是团练。”

“到了浙江也是如此,不要怕士兵不明白,就怕讲不清楚为什么而战。”

“于世兄这人,对于具体的军务不上心,你要将事情担起来。”

“若是上面有所克扣,你也要向下面的兄弟解释清楚了,凡事做到公正,切不可做出吃兵血的事情来!”

林德阳立刻说道:“属下知道!”

“你带点银子去,浙江不是南直隶,上上下下打点总是必须要的,练兵的方法我写在这本书上了,用的都是白话,你只要能做到书上的两三成,这兵就算是练成了。”

林德阳激动的接过书。

苏泽看着林德阳,果然长宁卫这一批士卒还是很难改变忠于朝廷的思想的。

不过能将自己的影响力扎入浙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等到林德阳离开,苏泽思考着,讲武堂?

胡宗宪办的讲武堂苏泽已经决定不去了,如果要培养自己人,是不是也要搞个自己的讲武堂?

可是开办天工书院朝廷不管,若是真的聚众讲武,恐怕要吃朝廷铁拳了。

可是让苏泽没算到的一件事,正在悄然煽动翅膀。

夜幕中,南京振武营中。

(本章完)

第170章 县试前第288章 是时候开始加速了!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157章 送上门的肥羊第287章 放弃劝谏情结,尊重大明命运(卷末第246章 实证医学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极端了第102章 火器时代秘籍步法第075章 治本经第033章 晒盐第103章 束水冲沙第114章 头号二号冤种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377章 景王带不动第506章 发展不平衡矛盾第82章 织布机(求订阅!)第253章 筹办婚礼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531章 歌舞团第073章 于二公子第349章 裕王从唐肃宗故事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510章 列强的时代第494章 爹的事第396章 龙虎山张家第566章 睢阳第321章 谭纶欺天了!第357章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第331章 还政于民檄文(卷末求票)第052章 海瑞的县学新制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659章 碾碎第98章 大明文坛(求月票啊!)第185章 去月港第四卷总结第051章 邸报消息(加更,晚上还有)第107章 凉茶,传奇戏第208章 疯狂的龙涎香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307章 两场大捷!第572章 汤显祖的诅咒第549章 拆迁问题第323章 胡宗宪献策郑国渠第025章 急救第157章 送上门的肥羊第339章 疯狂的冬衣第013章 开荒忙,煎人寿第182章 数学技能升级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358章 大沽血战第294章 技能:博物学第062章 三角贸易第650章 无烟火药第154章 大胜!何以酬功?第568章 炮兵理论第192章 乡试临近第528章 铁路大计划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366章 新务运动第047章 官学和私学第454章 战争史的新一页第103章 束水冲沙第144章 编写蒙学教材的打算第048章 岳阳楼记第405章 李舜臣聚义梁山泊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048章 岳阳楼记第569章 算疯子第442章 官办与私营第674章 夜航船第381章 苏大都督的倒模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订阅)第531章 歌舞团第270章 小说引起的风暴第604章 山东“大捷”第052章 海瑞的县学新制第642章 民族决定论第172章 榜一第611章 如司马懿故事第641章 攻占陕西第275章 医生会武术第328章 九边,救俞第455章 将军和参谋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回旋镖第572章 汤显祖的诅咒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126章 三号天使投资人第328章 九边,救俞第197章 乡试魁首第657章 拼命第282章 使用国策改稻为桑第473章 财政仙术第647章 宫廷开支第554章 李成梁的手段第514章 “皆大欢喜”第566章 睢阳第197章 乡试魁首第508章 公办和私人书院第226章 抵达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