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好巧啊,陆二爷

第285章 好巧啊,陆二爷

“汝霖!”海瑞拉着苏泽的手,等到马宁远带着人走了之后,他没有询问苏泽为什么出现在这里,而是直接问道:

“汝霖,你来的正好,你精于水利,这些日子连连下雨,有的河堤已经撑不住了。”

苏泽看着海瑞,到了淳安两年,海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了。

海瑞如今才四十六岁,比他还要大两岁的胡宗宪还是一副中年官员的样子,但是海瑞已经又瘦又黑,就像是一个糟老头子。

到任淳安县两年,海瑞一直到处忙碌着,清丈田地,巡视水利,处理诉讼,可就是他这样没日没夜的操持,治下百姓依然到了这样的境地。

甚至连海瑞都已经迷茫了,这大明朝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苏泽看着连绵的雨水,当然知道为什么河水会泛滥。

水利工程这种东西,虽然说是功在当代,历代千秋,但即使是都江堰这种工程,也需要经常性的维护的。

清理积淤,打捞河沙,重新加固堤坝,这些工程量虽然比不上新修的工程量大,但是也需要每年花费人力物力维护。

在王朝初年,往往官府衙门的执行力比较强,相对也清廉高效,人力成本也没这么高,日常的维护还是能做到的。

但是随着王朝进入中后期,维修的人力资本变大,贪腐也变的严重了。

比如清淤这件事,原本可能只需要二十个人在河边干上一个月,就能完工,这事情在早期都没什么问题,只需要轮到徭役的自然会去做。

但是等到了现在,百姓都不愿意去服徭役了。

大户早就通过各种办法,比如缴纳免役钱,来逃避徭役的义务。

原本免役钱是富人交给官府,再由官府出钱招募穷人来当徭役,这政策原本是好的,甚至还能起到财富流通和调节的作用。

但是现在免役钱早就已经成了一个赋税,成了富户不愿意服徭役而交的特别税。

官府拿到了这笔钱之后,也不可能拿着这个钱去雇佣百姓,而是将原本需要在富人身上招的徭役数量摊派到了穷人头上。

结果就是有的地方抽丁服徭役,一年到头都没办法回家。

家里没有壮丁种地,土地就会荒芜,庄稼就会收成不足,更多的人都会想办法逃避徭役。

就算是招募了足够的人去服徭役了,往往也不会去做修河这种事情。

修河清淤,又看不到任何的成果,属于吃力不讨好,而且可能官员在任一辈子都得不到好处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清淤只是为了河水暴涨的时候不会泛滥,但是为官的任期之内也不一定会遇到河水暴涨的情况啊?

就算是遇到了情况,也不一定是清淤没做的问题啊?毕竟决堤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大部分的官员,更愿意征发劳役去修路,去修城墙,去修建府县的衙门,或者干脆将这些民役当做自己的奴仆,让他们给自己打白工。

而大自然可不会和人讲什么政治,河床的淤泥堆积的越来越多,那么水位就越来越高,清理难度就越来越大,原本只是普通的暴雨,就会造成决堤。

后面的官员接手的烂摊子,也同样不愿意给前任擦屁股,这些问题只能一代一代的积累下来。

其实不仅仅是水利工程,一个县中的棘手事情哪件不是如此呢?

棘手的诉讼官司先压一压,说不定哪天本县就要调任走了。

反正相信后人的智慧,相信就完事了。

海瑞已经算是做的不错了,他拿来了淳安县的水文图,苏泽很快找到了几个重点地段,然后拉着海瑞到一个人少的地方说道:

“这位马府君,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海瑞皱着眉头,也清楚苏泽说的没错,只听到苏泽说道:

“最怕的就是他毁堤淹田,干脆用天灾逼迫百姓改稻为桑。”

这下子连海瑞都惊了,他看向苏泽,苏泽却说道:

“恩师,我觉得应该让淳安以抗倭的名义组织团练,一方面用来抢险加固河堤,另一方面也防止有小人闹出人祸来。”

海瑞点点头,对着苏泽说道:“练兵和水利,都是汝霖你擅长的,我委任伱在淳安县办团练。”

苏泽又说道:“刚刚那个带头对抗府衙的齐大我要了。”

“没问题!”

不得不说海瑞这样的清官,在民众中是很有威望的。

他提出要各村出人,组建团练的时候,淳安百姓纷纷响应。

苏泽很快就凑到了八十人的队伍,连夜苏泽就带着这些人巡视淳安县的河流,抢险加固薄弱的堤坝。

杭州知府马宁远返回了杭州府,心中是越想越气,这时候一个师爷对马宁远说道:

“府尊大人,光靠着劝说百姓改稻为桑是不行了啊。”

这个师爷姓邵,是著名的绍兴师爷,马宁远靠着他压制府衙胥吏,对他颇为倚仗。

对着邵师爷,马宁远叹气说道:“可是胡部堂不支持我,浙江卫所兵和新军我都调集不动,靠着衙役也没办法强行推动改稻为桑啊。”

邵师爷低声说道:“靠着胡部堂不行,靠着兵丁也不行,靠着老天爷呢?”

马宁远突然惊醒,死死的盯着邵师爷。

这位邵师爷说道:“若是河流决堤,淹没了田地,那百姓就是不改也要改了。”

马宁远足足愣了半天,这才说出了“毁堤淹田”这四个字。

邵师爷连忙捂住嘴说道:“此乃天灾,府尊大人可说不得!”

马宁远彻底犹豫了。

他一个举人,能做到杭州知府已经是高任了,但是他却还有向上的心思。

只是再往上走,就不是胡宗宪能够帮忙的了,而且胡宗宪对于改稻为桑颇为抵触,根本就不配合。

胡宗宪已经是浙直总督,兵部侍郎,朝廷的重臣了,他当然可以甩脸子不支持。

但是马宁远不行。

他不过是杭州知府,资历不深,出身又只是举人,受到进士官员的排挤,他手下除了海瑞之外,剩余的都是进士知县,他们对马宁远都不假颜色,所以杭州府的改稻为桑也推行不顺利。

马宁远要更进一步,自然要依靠严党更核心的人了。

马宁远憋了半天说道:“百姓愚钝,鼠目寸光,就知道在一亩三分田上种粮食,不能体会朝廷改稻为桑的好处。”

“我等这些朝廷的牧者,就要给他们做选择,给他们指方向,等到都种上了桑树,他们就知道朝廷改稻为桑的好处了!”

马宁远看向邵师爷说道:“你可有嘴紧的人手。”

邵师爷立刻说道:“属下有几个乡党,做事可靠,嘴巴也紧。”

马宁远此时也不含糊,他对邵师爷说道:“去府衙库房,支取点银子出来,先给他们发一半,事成之后再发另外一半。”

马宁远又说道:“不可以府衙的名义出面。”

邵师爷立刻说道:“明白明白!”

看起来严丝合缝的官僚机器,运行起来的咔哧声却老旧的如同一个破烂,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情,往往都会悖逆上位者的最初幻想。

虽然拿着钱,邵师爷找到那些乡党,一贯胆大的混混们,却面对白花花的银子犹豫了。

原因自然也是很简单,毁堤淹田,这可是杀头的买卖。

银子自然是好的,可是有银子也要有命花。

“邵师爷,这要是府台大人的命令,要我们毁堤淹田自然没话说!但是空口白字的,若是事情败露,我们再多的脑袋也不够砍的。”

邵师爷一下子急了说道:“怎么可能败露,再说了,这是马知府明明白白交代的事情!这都是从府衙库房取出来的银子,真的出事还能推锅到你们头上不成?”

众人还是那副样子,领头的说道:

“还得有信物才行。”

“你我都是乡党,难道还是不信我?”

为首的说道:“我们是乡党,和知府老爷可不是,再说就算是乡党也未必可靠。”

邵师爷已经在马宁远那边打了包票,他说道:

“那要如何?”

“要留下什么字据来,没有衙门的公印,也要有知府老爷的私章。”

邵师爷想了想,倒是觉得这个要求也不过分,反正马宁远的私人印章他也能动用。

他压根也没想到毁堤淹田这个计划会失败,于是说道:“这样,先发三成银子,给你们字据,等到事成之后,拿着字条换剩下的银子,然后你们就返回绍兴老家,如何?”

这下子众破皮无赖这才喜笑颜开的说道:“一言为定!”

邵师爷又说道:“明晚出动,重点是淳安县!”

“明白明白!”

昨天苏泽忙了一夜,总算是加固了几个河堤,但是今天的雨水依然没停,苏泽回了淳安县简单梳洗了一下,又准备带着团练出发。

就在这个时候,苏泽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的技能又跳动了一下。

【发现陆二,反监视技能+5,Lv5,240/1000】

苏泽立刻让方爱竹上前,将陆二爷“请”了过来。

“好巧啊,陆二爷。”

陆二早就已经怀疑苏泽是不是发现自己锦衣卫坐探的身份了,好几次苏泽都将他揪出来。

不过监视苏泽久了,陆二倒是也对苏泽有了感情。

在做人做事上,苏泽都可以说得上是真君子了。

从他不藏私的将各种赚钱秘方刊印成书,到为了江南抗倭操劳,如今又来浙江帮着百姓,陆二是锦衣卫,但是也是敬佩苏泽这样的人的。

而另外一件事,也让陆二更消极怠工起来。

陆炳暴毙,锦衣卫内部展开了一场血腥的争权夺利。

陆炳这个人,虽然是锦衣卫,但是做人做事都有底线,对于朝廷忠心的人还是维护的。

但是随着皇帝越来越年老,猜忌心越来越重,陆炳这种维护外臣的表现,在皇帝看来就是勾结外臣。

锦衣卫内部开始了血腥的清洗,陆炳这个派系的锦衣卫全部都被清洗出局。

陆二反而因为远在南京,接的又是秘密任务,本来就没有几个人知道,如今他反而远离了血腥的屠宰场。

陆二在锦衣卫中的接头上线都在政治斗争中出局了,此时他已经开始感激陆炳,难道是世叔已经料到了?所以才安排自己出京?

陆二早就听说陆炳之死颇有蹊跷,如今更是不敢细想。

细思极恐啊!

如今陆二还跟踪苏泽,只不过是职业本能,难不成还真的就在户部街卖猪肉啊。

“好巧啊,陆二爷。”

陆二尴尬的说道:“我有个亲戚在淳安,邀请我来这里坐坐,没想到还能遇到苏相公。”

苏泽微微一笑说道:“那我们还真的是有缘啊,陆二爷,有件事想要拜托你。”

陆二愣了一下,苏泽自顾自的说道:“恩师让我巡视淳安河堤,我担心有‘倭寇’毁堤破坏,陆二爷能不能带着点人手,帮着照看一下河堤。”

陆二愣了一下,本来想要拒绝,心道这淳安哪里来的倭寇?

但是看到苏泽的眼神,他点头说道:“陆某尽力!”

陆二是锦衣卫,这事情在苏泽身边不是秘密,方爱竹担忧的说道:“陆二爷能办好吗?”

苏泽却说道:“这事情他可是专业的,这位陆二爷可不是普通人物。”

苏泽看的人眼光果然不错,陆二的业务能力果然不俗。

等到天亮的时候,五个五花大绑的泼皮被送到了淳安县衙。

齐大站在陆二身边,一脸崇拜的看着陆二。

“知县大老爷,这五个是夜里想要毁堤的‘倭寇’!”

海瑞看着被绑着的五人,一拍惊堂木说道:“勾结倭寇,乃是斩立决的不赦之罪!”

被海瑞这么一吓,五人连忙说道:

“我等不是倭寇,大老爷!我们不是倭寇啊!”

海瑞已经有了判断,他继续说道:“既然不是倭寇,为何要毁堤淹田!”

这下子五人想了想,还是咬牙说道:“我们是马知府派来的!”

“大胆!竟然敢污蔑朝廷命官!”

“大老爷,我们有证据!是马知府的幕友邵师爷,让我们去各县毁堤淹田的!”

(本章完)

第187章 愚智对答推一本朋友的书第007章 军籍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270章 小说引起的风暴第442章 官办与私营第656章 分工体系第016章 被动技能属性点第138章 大战奖励,人才难得第668章 总需要一场决战第182章 数学技能升级第642章 民族决定论第007章 军籍第591章 千年变局第584章 备战睢阳第281章 讲武堂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苍蝇第362章 谣言,民心第239章 数据治税第158章 冤案第97章 再破题第021章 开蒙第233章 门庭若市第055章 算卦第048章 岳阳楼记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买办第354章 留在京师的钉子第473章 财政仙术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订)第657章 拼命第289章 水师新军和火器坊第301章 无间道,何心隐倒严第83章 练铳兵第202章 新钱发行第319章 猪突猛进第276章 生产力爆炸!第018章 船坞第353章 内斗不止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551章 李春芳倒台第381章 苏大都督的倒模第063章 月港船会第562章 爆火的剧团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195章 投宿西禅寺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161章 连环巴掌第217章 朱熹王阳明都错了!第95章 中华茶道,医局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236章 秘传真传第367章 留学生们第387章 仅有一名兽医的医院第556章 内阁议事第447章 琉球内附第415章 潜伏的新阶层第359章 敌军气衰第195章 投宿西禅寺第072章 巧破第626章 秩序解体第042章 去县城(二合一章节求追读)第117章 办报打擂台第327章 张居正谏行一条鞭法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404章 《请裁驿站疏》第171章 县试(求月票)第049章 县衙第179章 来了的,走了的第264章 扬州盐商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576章 李成梁的抉择第596章 睢阳之战的战后总结第499章 马尼拉海战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会第362章 谣言,民心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245章 李时珍第608章 疯狂的股票第500章 马尼拉总督人选第201章 衣锦还乡第516章 时代帷幕拉开第609章 做空第431章 蒸汽机第535章 伐蜀准备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极端了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173章 案首第228章 长寿内阁第98章 大明文坛(求月票啊!)第483章 现代和前现代第126章 三号天使投资人第232章 倭寇再临(卷末,求票!)第631章 以史为鉴第389章 武昌易帜第644章 藩属国条约第281章 讲武堂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回旋镖第527章 赚钱的都写在禁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