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从“贼”

守门的士兵认得徐时行,直接将他放进了城里,还送他去苏州知府衙门和家人团聚。

一路上徐时行都在和人打招呼,有几个军官还是徐时行亲自招募进上海抗倭总团的。

所有人都对徐时行客客气气的,徐时行就这样一路走回了苏州府衙。

苏州知府徐尚珍是徐时行的父亲,抗倭总团也知道这位徐大人官声不错,又是他们当年“徐参军”的父亲,只是围了知府衙门,并没有为难这位徐知府。

徐时行身后跟着不少热情的士兵,守卫知府衙门的军官也热情的和徐时行打招呼,不知道的还以为徐时行是反贼头子。

进府之后,和父亲交谈了半天,徐时行更是麻了。

如果说这世界上四大喜事,金榜题名时,徐时行也算是体验了一件。

那这个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让徐时行这位新科状元来总结,莫过于“亲爹变养父”和“死党来造反”了。

徐尚珍告诉徐时行,他并不是徐时行的生父,他生父姓申,是苏州城内的大商人,是徐尚珍的好友,他是被托养在徐家的。

接到了徐时行(现在是申时行)金榜题名的消息,徐尚珍就决定告诉他这个真相,并且鼓励他去申家认祖归宗。

这件事已经不能让申时行震惊了,甚至申时行现在高度怀疑,徐尚珍让自己去申家认祖归宗,是为了逃避日后上诛灭九族的名单。

申家会在这个时候接受自己认祖归宗?

不过徐尚珍一向将申时行当做亲儿子,肯定不是这个心思。

可这个时候提身世这件事,反而让申时行觉得心里更乱了。

父子二人对视一眼,尽皆叹气。

申时行参与筹办上海抗倭总团,帮着苏泽办报,办书院,整个南直隶都知道他们的关系。

现在苏州府已经被抗倭总团控制,申时行现在说自己不是反贼苏泽的同伙,恐怕整个苏州城都没人会相信。

徐尚珍看着申时行,申时行无奈的说道:“爹!我真的不是反贼!”

申时行虽然知道了徐尚珍不是自己亲爹,但是两人感情深厚,依然父子相称。

徐尚珍干笑了一声说道:“爹信你!”

申时行也无语了,他问道:“爹,我来的匆忙,如今局势如何了?”

“吾儿你真的不知道?”

申时行再次无奈的说道:“苏汝霖造反,真的没有通知儿子。”

“那你怎么突然从京师南下的?”

“凑巧!”

徐尚珍从书桌上拿起一份报纸,递给申时行说道:

“门外士兵每天都会送饭菜和报纸进来,这是今日的报纸,你当过主编的,你自己看吧。”

申时行接过《警示报》,头版头条就是苏泽写给大明朝廷的檄文。

檄文下还有一群官员的署名,都是浙江和福建的要员,胡宗宪的名字就在苏泽后面。

好吧,《警示报》已经成了反贼的报纸,自己是反贼的铁证又多了一份。

申时行甚至有了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自己如果不是恰好被皇帝委派南下,现在东厂和锦衣卫就已经上门了吧?

檄文下一页,是目前闽浙军队的动态。

福建八府,除了飞龙军占据的漳州府外,苏泽基本上已经全部拿下。

浙江十一府,打着胡宗宪的名义,浙江新军也传檄而定。

江南的苏州府和松江府,也都在上海抗倭总团的控制之下了。

真不愧是苏汝霖啊,动手就是果断,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

再翻过去,是苏泽写给治下百姓的安民告书。

看完这篇《安民告书》之后,申时行看向养父徐尚珍道:

“此篇文章一出,怕是闽浙百姓人心尽归苏汝霖之手了!”

作为苏州知府,徐尚珍比申时行更通民政,他也无奈的点头说道:

“若是能不折不扣的执行,两省百姓定然拥护苏泽,朝廷难啊!”

苏泽在《安民告书》中只提到了三点。

第一,只按照目前大明朝廷制定的田赋和丁税标准收税,废除两省地区的各种杂捐。田税征粮维持不变,但丁税改征银钱。

第二,重新严格申明免役制度,严格按照洪武年定下的各级官员读书人的免役人数,富户也要承担劳役,但是可以出银抵免劳役,而官府所收的免役银子全部用来发放给参加劳役的普通百姓,作为他们参加劳役的补偿。

第三,在浙江、福建、苏南二府重新严格执行钞关税法,同时在泉州港和福州港开海通商,设立海关对进出口货物征税,由方望海出任海关钞关使。

徐尚珍无奈的说道:“这苏汝霖这三条可以说是切中时弊,只可惜他造反了,若是他能成为内阁首辅,必定能匡扶大明。”

申时行想到自己中状元前后在京师的见闻,立刻摇头说道:“苏汝霖的政策,在大明朝廷是肯定推行不下去的,他能做成功,恰恰是因为他造反了。”

徐尚珍也是官场中人,很快就明白了养子的意思,他无奈的点头赞同。

“父亲,我想要去福州一趟。”

“你真的要从贼?”

“不是从贼,我有几件事想要当面向苏汝霖问清楚。”

申时行站起来说道:“去申家认祖归宗的事情,等我去过福州再说。以我对苏汝霖的了解,父亲只要安居在府内,他不会对您动手的。”

徐尚珍只能无奈的点点头道:“去吧,爹老了,无论这大明前景如何,终究是你们年轻人的。”

申时行着手南下福州,但是苏泽却已经离开了福州。

站在泉州府的码头上,苏泽身后的方望海表情复杂,跟在方望海身边的徐渭更是一脸的蛋疼。

自家女婿做了反贼,方望海只剩下从贼一个选择。

无论是夷三族还是灭九族,妻族都是铁上榜的。

方望海很快调整好心态,接受了海关钞关税使这个职位。

福州市舶司本来就一批经验丰富的吏员,只要将市舶司的牌子改成海关就行了。

但是泉州开海通航,就要拉起一支新队伍了。

不过苏泽也早就有了安排,方望海和徐渭都见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

这些个都是当年浙江和南直隶钞关厅的老面孔,算是方望海的老下属了。

徐渭帮着胡宗宪管过浙江钞关厅,其中好几个熟悉的面孔,都是当年浙江钞关厅里精明能干的老吏。

后来钞关税法败坏,这些人都不知所踪,没想到竟然都被苏泽网罗了过来。

这么看来,苏泽造反真的是蓄谋已久啊!

“方大人!徐大人!”

向两人行礼的吏员名叫陆映奎,曾经是方望海麾下的能吏之一,后来被赵贞吉排挤离开了钞关厅。

陆映奎转头向苏泽汇报道:

“大都督,泉州本就有宋元市舶司的衙门,属下修葺了一下,现在就是泉州海关衙门了。”

“泉州港口已经在修葺了,听说泉州要开海,百姓们热情很高,很快商船就能靠岸了。”

泉州从唐代开始就是远洋港口,南宋时期更是千帆竞渡的东亚超级港口,无论是港口条件还是区域位置都非常的优秀,只需要将码头道路整饬一下就能通航了。

在苏泽看来,废弃泉州港真的是大明朝暴殄天物。

“属下从泉州附近的卫所征调了二十艘缉私船,打击泉州附近港口的走私活动。”

“海关吏员的培训学校也已经开班了,从泉州城内各商行的账房伙计中招募,只要能写能算都可以报名。”

苏泽满意的点头,这陆映奎办事能力出众,在筹建江南钞关的时候,他就是苏泽亲手培养起来的。

但是陆映奎是吏员,在大明朝体系中根本没有上升空间,方望海失去对钞关厅的掌控后,陆映奎迅速被赵贞吉排挤。

苏泽说道:“新发行的吏员管理条例你们都看吧?以后吏员也比照官员发放俸禄,暂定为六档,一档比照正四品官员的俸禄,六档比照正九品官员的,按照工作年资和工作表现晋升。”

“都督府还在研究,以后还会有吏员转任官员的统一考试,通过考试就可以转任官员。”

陆映奎脸上挂满了笑意,他被定档为三档,也就是正六品官员的法定俸禄,明代官员俸禄不高,但是也足够养活一家了。

而且拿着俸禄,也就算是合法收入了,不用像以前那样想尽办法捞偏门了。

最主要有了向上的台阶。

徐渭神情复杂,他自己就是科举不第没能做官,本来跟着胡宗宪平倭,胡宗宪向朝廷表功,推荐徐渭做官。

没想到胡宗宪自己先倒台了。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在福州的徐渭非常干脆的就投了苏泽。

徐渭是一个狂士,性格也是有些偏激的,他投奔苏泽倒不是看好苏泽的造反事业,而是为了出了对大明朝廷这口怨气!

徐渭帮着胡宗宪筹谋抗倭,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思,背负了多少骂名,没想到倭乱一平,朝廷就卸磨杀驴,实在是太可恨了!

紧接着苏泽解救了胡宗宪,刊登檄文声讨朝廷,徐渭都看在眼里。

等到这次徐渭跟着苏泽来泉州筹办海关,徐渭竟然觉得苏泽造反能成?

太荒唐了!

可是看到陆映奎眼睛中的光彩,看到整个泉州海关忙碌的景象,徐渭又深深的思考起来。

说不定还真的能成?

可是打仗最重要的是钱粮,徐渭以前就是帮着胡宗宪主持后勤和税收的,苏泽一下子免掉百姓那么多杂捐,真的能行吗?

还没等徐渭发问,方望海首先问道:

“汝霖,这个免杂捐和免役银是不是再商议商议?目前用兵的地方多呢,能维持得住吗?”

苏泽笑着说道:“岳丈大人放心,小婿已经测算过了,以目前闽浙两省的田赋丁税,足以维持官府开支和用兵所耗,而且还有钞关税和海关税收呢。”

方望海从没有算过这样的帐,他不敢置信的说道:“汝霖你不是将吏员也纳入俸禄中,这样也够?”

苏泽说道:“当然,以后不仅仅是海关和钞关,各府县衙门内,只要是定额范围内雇佣的吏员,也都按照六档发放俸禄,两省二府的田赋丁税,足以支撑了。”

看到方望海和徐渭还是不信的样子,苏泽说道:

“岳丈大人,您以前做过南京户部尚书,南直隶的税赋,有多少是南直隶留用的,又有多少是送到京师的?还有多少是送往各地宗王府的?”

方望海愣住了,而徐渭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具体数额,他转而看向苏泽。

苏泽冷冷的说道:“天下财赋每年供京师粮食四百万石,而各处王府禄米多达八百五十三万石,超过供京师之粮一倍以上。”

这下子徐渭也倒吸一口气说道:“竟然这么多?”

苏泽又说道:“如河南开封,洪武中惟有一个周王府,至嘉靖初郡王已增三十九,将军至五百余,中尉、仪宾不可胜计。”

“而河南一省,一年所征粮食不过八十四万三千石,王府禄米一百九十二万石。以此省论之,即便田赋粮全征,也不够供王府禄米之半,况且吏禄、军饷皆出其中。”

“福建浙江虽然没有宗藩王府,但是每年所征的钱粮,也要投入其他省来补王府禄米的窟窿,自然是军饷不足了。”

方望海叹息一声,他知道苏泽说的都是实情,每年江南收这么多赋税,朝廷开销依然不够,其实养官员和吏员还真的花费不多。

如果闽浙和江南的赋税不用上解京师,那苏泽还真的可以给百姓免去所有的杂捐。

更不用说钞关和海关,也能提供大量的税收了。

徐渭没有接触过这些数据,他愣了半天说道:“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苏泽却说道:“上天?大明已经国祚一百六十年了,只见下民易虐,何曾见上天难欺?”

“指望老天爷开眼,还不如自己站起来。”

说完了财政,苏泽屏退左右,对徐渭说道:

“先生可愿意做我的都督府参赞,为我筹谋军事?”

“这都督府参赞是我新设官职,位列正六品,除了大明朝法定俸禄之外,还可以再领都督府一份俸禄。”

大明朝法定俸禄太低,但是苏泽也不可能现在给所有官员加薪,所以先用这种双薪制度,给重要岗位加薪。

徐渭想了想,想到了胡宗宪的遭遇,他对大明朝廷已经绝望。

今天听了苏泽算账,他更是心一横,为何样的朝廷卖命,还不如反了丫了。

“大都督!徐某愿意为百姓做点事!”

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368章 新思想,新学说第416章 政第511章 进攻学说第506章 发展不平衡矛盾第157章 送上门的肥羊第470章 唯有一争第306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105章 选被动,同行第358章 大沽血战第106章 红阳教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93章 农事忙,技能涨第439章 统一市场和国家第263章 解决方法(三更,求票)第566章 睢阳第621章 世界是个草台班子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觉中招了,今天请假欠第250章 胡宗宪来访第323章 胡宗宪献策郑国渠第523章 无序政绩竞争第042章 去县城(二合一章节求追读)第266章 文笔如刀第366章 新务运动第321章 谭纶欺天了!第309章 吊民伐罪(加更求票!)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566章 睢阳第053章 虎狐犬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491章 橡胶树第607章 投资鬼才于公子第041章 螳螂和黄雀第328章 九边,救俞第589章 老虎不打打苍蝇第682章 最后一战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049章 县衙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124章 林默珺的请求第111章 卫所事忙,科举升级第400章 李舜臣的选择第526章 橡胶种植园第069章 县令第149章 主动出击的计划(中午十二点加更)第048章 岳阳楼记第520章 新阶层和新教第359章 敌军气衰第499章 马尼拉海战第447章 琉球内附第581章 货币和财政政策第475章 武昌和荥阳第005章 破浪第291章 戚家军,伏子第300章 成立农会第593章 女王的决断第269章 文学的紫色被动第503章 弄不完的权第374章 “与民同乐”的鳌山灯会第229章 税收契约论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154章 大胜!何以酬功?第022章 亩产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539章 观政进士考试第97章 再破题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231章 当家难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530章 父母之爱儿,则为之计深远第407章 夸父号升天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456章 乏味的时代,激荡的世纪第607章 投资鬼才于公子第376章 草芥飞长,破土欲出第281章 讲武堂第046章 南平县学第448章 后发赶超之法第263章 解决方法(三更,求票)第302章 重商主义第171章 县试(求月票)第205章 医术被动,打飓风第313章 从“贼”者们(三更)第102章 火器时代秘籍步法第023章 芦田第418章 公车上书第418章 公车上书第314章 大人,时代变了第588章 低道德优势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649章 放虎归山第615章 仇国新论第311章 从“贼”第645章 教皇有几个兵?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015章 朝堂一纸风第436章 道魔增长第031章 大明特色:阳奉阴违第380章 掷弹骑兵第564章 怎么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