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转进如风

苏泽的【水利】技能已经刷到了Lv10,只不过之前苏泽加水利技能是为了利用水能,目前有两个被动技能:

【蓝色被动——缚以苍龙为机杼:建造水力驱动的机械设置,水利技能+2。】

【紫色被动——水力作坊:建造水力动力的设施时候,水利技能+3,相应的工程学技能+3】

对于胡宗宪兴修水利的建议,苏泽自然是支持的。

他当然知道胡宗宪未必是安的好心,但是苏泽相信如果将浙江水利工程的任务交给胡宗宪,那胡宗宪肯定会不折不扣的完成。

这就够了!

而且发展农业,本来也是苏泽定下的发展任务。

当人们惊叹于十八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时候,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之前,爆发的那场农业革命。

十八世纪初期英国农业的快速发展,这才将更多的人从土地上解放开。

而农业技术的增长,包含了农业育种、种植技术、水利灌溉、防治虫害和施肥等一系列的科技发展,最终让英国的农田亩产远远高于欧洲诸国。

只有先满足吃饱饭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爆发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

苏泽也明白这个道理,在这个时代,大明的水利设施已经非常老旧了,各地水患频发,经常因为水旱灾害而减产。

苏泽拿着胡宗宪送上来的水文图,认真的研究了一阵子。

其实苏泽愿意治水,因为他还有一个绝招。

治水最大的工程量就在于挖掘,但是苏泽拥有一项明廷没有的超级神器——炸药。

炸药发明以后,人类改造自然的速度大大加快,这也是为什么炸药奖能成为科学界最高奖项的原因。

炸药在人类工程学上的作用,不亚于它在武器制造上的贡献。

有了这个,苏泽可以一边用修建水利工程来试验炸药的效果,又可以利用炸药节省民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席间,苏泽和胡宗宪宾主尽欢,两人谈论起浙江的水利工程后,胡宗宪和徐渭也都吃了一惊。

徐渭本来就是浙江人,对于浙江山川地理自然是了如指掌。

胡宗宪在浙江抗倭,这段时间又专门补课,对浙江水患情况也都备了课。

但是在苏泽Lv10的【水利】技能面前,两人都完全不够看了。

说到专业知识,苏泽侃侃而谈,说的两人一愣一愣的。

接着苏泽又拿出胡宗宪所献的水文图,重新将他的规划做了调整,提出了更加省时省力的修建方案,又提出了“分步走”的方案,逐步解决江南运河和钱塘江的水患问题。

胡宗宪心中惊骇,没想到苏泽竟然这么懂行,他的方案果然要比自己那套方案好多了,也要省时省力的多。

只是如果真的按照苏泽的方案来修,自己献策修建水利拖延苏泽计划不就失败了?

可如果真的按照苏泽的方法修成了,那浙江百姓可真的是有福了。

胡宗宪内心纠结不安。

苏泽倒是非常坦然,宴席结束之后,苏泽立刻对胡宗宪说道:

“胡公,既然这份方案是您提出来的,那有始有终,就请您来主持浙江水利工程吧!”

胡宗宪还准备推辞,苏泽握着他的手说道:

“浙江百姓太苦了,有胡公在,他们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胡宗宪想了想,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次日,大都督府传出任命,胡宗宪就任东南大都督府副都督,巡抚浙江,专司浙江水利。

苏泽又在福州公开招募懂得水利工程的人才,让他们一起去浙江协助胡宗宪治水。

苏泽又拉着胡宗宪见了福州的军政要员,胡宗宪内心叹息,自己是彻底入伙了。

徽州府。

张居正看着南京兵部加急送来的快报,血压再次上来了:

“九江这么快就被贼军攻下了?九江知府曾广泰是不是投敌了!?”

刘世延看完了报纸,也是沉默不语。

“张部堂,会不会是贼军的假消息?九江城池高大,还有水墙外城的防御,就算是曾广泰再不知兵,也不会这么快陷落啊?”

刘世延还心存侥幸,但是张居正已经绝望了。

张居正摇头说道:“贼军的报纸消息一向准确,上次朝廷抓捕谭纶的新闻就比朝廷锦衣卫走的都快,这等军情很快就会传递开,贼军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撒谎。”

刘世延想了想好像确实没错,九江陷落,长江航道很快就会壅塞,不出几天消息就能传到下游的安庆、南京等地,根本没有制造假消息的必要。

刘世延感觉到了极大的挫败感,他对着张居正说道:“部堂,既然贼军已经攻陷了九江,那我们在徽州府的仗还打不打了?”

张居正和刘世延出徽州府,本来是想要支援江西,却被林德阳的浙江新军拦在了景德镇。

为了突破林德阳的封锁,刘世延多次出击,可都被林德阳给挫败了。

而打了这么久,刘世延也终于明白了,林德阳根本就是拿着他练兵!

每次刘世延佯攻,或者小股突破的时候,林德阳送上来的就是训练不足的新兵,所以这些战斗有时候还能有意外的战果。

可一旦刘世延用主力突破的时候,林德阳就一定会带上精锐阻挡,每一次都能将刘世延部牢牢的卡死在徽州府边上。

刘世延感受到了侮辱,可是打不过就是打不过。

如今九江都已经陷落了,张居正西线突破支援江西的战略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了,刘世延看向张居正,询问他接下来的战略方向。

张居正看着地图说道:“去安庆!”

安庆?

张居正说道:

“诚意伯,以你和苏贼作战的经验总结,苏贼作战的特点是什么?”

刘世延脑海中冒出几个词,“装备先进”,“军纪严明”,可是这些都和张居正的战略有什么关系?

张居正自问自答的说道:“要我总结,苏泽用兵的策略就是‘风林火山’四个字。”

刘世延兵法了得,他立刻知道张居正说的是《孙子兵法》中的典故,他说道:“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

张居正点头说道:“苏贼狼子野心,很早就开始练兵准备造反了。”

“但那个时候苏贼是以抗倭团练的名义训练军队,不可能招募太多人,因此苏泽最擅长的是用精兵。”

“闽浙两省之地,福建山多田少,浙江也饱受战乱,就算是加上苏松,苏泽也养不出大军,所以贼军虽精,但是人数不多。”

刘世延连连点头,张居正分析的没错,苏泽麾下的军队就是这样,人数少装备好,往往能够打几倍于己方的官军。

张居正又说道:“精,是苏泽军队的优势,可同样也是劣势。”

“当时苏贼发动的时候,靠着精兵能够迅速夺下福建和浙江,可是被我在镇江阻挡之后,就没有继续攻打南京和扬州,这就是因为苏泽手下的精兵太少了,因为没有足够的兵力控制南京。”

刘世延也点头,张居正分析的没问题。

张居正说道:“我们现在也是,对面的景德镇军队虽然强悍,挡住我们前往江西,但是因为他们人数不够,所以也无法攻入徽州府。”

刘世延再次点头,他问道:“部堂,这和风林火山有什么关系?”

张居正说道:“有关系,因为只有精锐,所以苏泽作战非常依赖交通线。”

“能够一举下福建和浙江,是因为福建和浙江的海岸线,苏贼本来就是海边军卫出来的,又在福州训练水师,所以能将精兵迅速投放到福建浙江沿海的重要城市中,从而迅速控制两省。”

“苏州府和松江府也是如此,这两府都靠海,又有苏泽留下来的抗倭总团作为钉子。”

张居正又说道:“江西之战也是如此,沿着鄱阳湖攻略沿湖的诸城,苏贼靠的也是船舶的机动性。”

“所以苏贼的风格是风林火山,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其疾如风’这四个字!”

“九江被攻破,湖广的纲粮运输被切断还是其次,我更担心苏泽利用长江的机动性,袭扰上下游的重要城市,甚至威胁南京。”

刘世延冒出一身冷汗,果然还是张居正想的远啊。

苏泽擅长造船,如今控制了长江重镇九江,如果明军不尽快做出应对,苏泽完全可以沿着长江水道袭扰周围的城市。

中上游的武昌,下游的南京,这些都在长江航线上的!

刘世延还是有些犹豫的说道:“张部堂,我们如果去安庆,那徽州府?”

张居正说道:“安庆也是长江重镇,就在南直隶境内,若是贼军真的攻打徽州府,我们随时可以南下支援。”

“刚刚我也说了,苏泽用兵极其注重机动,徽州府多山多水,道路又不好走,他不会选择从这里进攻的。”

“诚意伯如果还不放心,就派人捣毁徽州府去往江西的道路,然后留下部分军队防守就行,剩余的人都随我去安庆!”

张居正都这么分析了,刘世延也只能点头。

他按照张居正的吩咐,破坏道路烧毁桥梁,然后留下少部分兵力,带领大军前往安庆。

就在张居正带部“转进”安庆的时候。

松江府。

徐氏大宅。

徐家二公子,当朝阁老徐阶的二儿子徐琨,正在接待新上任的松江知府申时行。

“什么?苏贼,哦不大都督要向我们徐家订制冬衣?”

徐琨觉得自己是不是昨天酒喝多了,是不是做梦还没醒。

申时行放下茶盏说道:“当然,谁不知道松江府徐家是松江府棉纺的龙头,这次我军要定制两万件冬衣,除了徐家之外,还有谁能接下来?”

徐琨得到申时行的夸赞,脸上露出洋洋得意的笑容。

这位徐公子虽然考试不行,做人也不怎么样,但是做生意却很有天赋。

《天工开物》出版后,徐琨壮士断腕,砸了家中作坊的老式纺纱机,立刻斥巨资聘请人才和制造了新织布机,虽然小亏了一阵子,最后却成功利用徐家家大业大的优势,抢占了技术先机,再次成为松江纺织业的龙头。

靠着技术发展的成本降低,通过大明边军的冬衣生意,徐琨又大赚了一笔。

而这位徐公子也没有故步自封,他在纺纱织布上投入了本钱后,又开办了冬衣工坊,专门招募工人制作成衣。

这也是徐琨在承接了明军冬衣的生意之后,徐琨想到的生财之道。

军服自然不可能是量身定做的,所以边军冬衣只需要制造均码就可以了。

徐琨很快发现,制作均码衣服的好处。

不需要量身定制,裁剪布料可以同时进行,各部分的缝合也可以交给专门的人,采用《天工开物》上说的“流水化生产”。

徐家的成衣店也很快在苏州府和松江府打出品牌。

徐琨甚至都懒得种田了,他将自家很多土地都改成了工坊。

就在这一切都欣欣向荣的时候,苏泽的军队占领了松江府,徐琨当天就要卷铺盖跑路了。

可偏偏他又放不下偌大的家业,徐琨躲在松江城内,又发现城内没有什么变化。

苏泽并没有清算松江府任何人,也没有专门来找徐家的麻烦。

接下来,苏泽颁布的两条命令,减租减息和均衡徭役,徐琨也一点都没反抗,反正他徐琨也不靠着这点田租过日子,减租减息就是了。

至于徭役,花点钱免役不就好了。

再之后,苏泽禁止蓄养家奴的政令更是得到了徐琨的双手支持!

因为江南这边蓄养家奴成分,导致徐家的工坊经常招不到工人。

徐琨直接带头,将徐家所有家奴的身契都烧了,果然徐家的工坊立刻招募到了工人。

松江知府还给徐琨送来了匾额“积善之家”,表彰他响应大都督府政令。

这期间,徐琨他爹徐阶多次写信过来,要求徐琨将松江的家业处理了立刻北上京师。

可是徐琨却不想要走了。

自己是次子,哥哥徐璠靠着父荫都当上了工部侍郎了,徐家再恩宠,徐琨去了京师也是做个游手好闲的二少而已。

而留在松江府,每天视察工坊,处理产业,都给徐琨极大的满足感。

偌大的产业,徐琨又怎么舍得送人?

而且苏泽要是清算徐家,早就已经清算了。

可是徐琨依然没想到,申时行竟然会上门向徐家订购军队冬服。

徐琨脑海中冒出一个疯狂的问题:

等边军南下的时候,两边都穿着徐家的冬服战场相见的时候,到底谁的冬服更暖和?

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207章 航行澳门第685章 苏泽之问(大结局上)(全书完)第672章 最终还是练兵第002章 家廟第282章 使用国策改稻为桑第587章 物价再涨第458章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第371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586章 两面包夹之势第203章 围三缺一第351章 《治安疏》第345章 无能狂怒第273章 天工开物第419章 高拱倒台第199章 登榜送贴第250章 胡宗宪来访第317章 闽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535章 伐蜀准备第176章 青云之策(求月票!)第257章 大员岛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订阅)第539章 观政进士考试第159章 赌术技能第382章 船运和保险第657章 拼命第483章 现代和前现代第279章 紫色讲学被动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168章 东南局势大“好”第447章 琉球内附第427章 汤显祖考申论第004章 龍王第417章 睿智的作战计划第054章 抵捐第016章 被动技能属性点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广州第300章 成立农会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650章 无烟火药第065章 购糖(周末三江,加更,晚上还有)第439章 统一市场和国家第363章 从君权天授到主权在民第139章 良配第430章 铁路第284章 官场水太深,于兄把握不住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052章 海瑞的县学新制第118章 长宁卫新貌第561章 崇明岛度假村第79章 亡于洪武第586章 两面包夹之势第677章 毫无诚意第154章 大胜!何以酬功?第024章 械斗罚银第86章 大明平均战力第371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264章 扬州盐商第607章 投资鬼才于公子第440章 交趾糖业第302章 重商主义第261章 盐法开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657章 拼命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590章 夷夏首足论第580章 信心比白银重要第230章 上海缉私总团第247章 讲学泰州第388章 印花税第614章 投降主义谋士第010章 赶海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订阅)第471章 蛮夷也,不辩经第494章 爹的事第206章 书生意气第027章 鸳鸯阵第644章 藩属国条约第332章 南京钱逛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来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675章 宣传战第186章 大买卖第634章 争陕西第243章 水淹第164章 谁是绝户?第188章 大明形势大好!第221章 五星连珠第439章 统一市场和国家第533章 活该第340章 目标,南京!第79章 亡于洪武第634章 争陕西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极端了第482章 缺官第525章 分产令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00章 父女,回卫所第270章 小说引起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