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父慈子孝

苏泽笑着看向戚继光问道:

“我的征南将军,您认为需要多少人能够踏平安南呢?”

戚继光并不是那种传统的名将,而是一名积极拥抱新式武器的将领。

在苏泽的历史时间线上,戚继光很快就认识到了鸟铳的重要性,并且非常推崇这种武器。

在戚继光晚年,又在北方防线上发展出了战车和火器对抗骑兵的战术,并且整顿了北方防线。

在赋闲的这段日子,戚继光一边在东南游历,一边研究苏泽用兵的技巧,研究东南新军的战法。

名将就是名将,戚继光已经意识到火器的出现,战争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戚继光笑着说道:

“那就要看大都督需要怎样的一个安南了。”

“此话怎讲?”

戚继光掰着指头说道:

“若是大将军需要一个完整的安南,那非十万人不可。”

完整的安南,不仅仅包含了安南的南北两方,还包含了安南的藩属国占城。

戚继光说的完整的安南,就是彻底占领这些地区,委派官吏,改土归流。

苏泽摇头说道:“整个东南都没有这么多兵马。”

戚继光说道:“若是退而求其次,那就占领安南北部和红河平原这两块地盘,北部可以和广西连成一体,红河平原粮仓富庶,以这两块地方为基业,想办法同化安南,让其返回中原故土。”

“这需要多少人?”

戚继光说道:“一万人马。”

安南的地形,用一句俗语说,就是“一根扁担挑起两个粮仓”。

海岸线狭长的国土,一南一北两个平原粮仓。

这两个粮仓,分别是河内附近的红河平原和最南端的湄公河平原。

苏泽继续摇头说道:“东南都督府不可能将这么多人人马派去安南的。”

戚继光继续说道:“那就只有从海上进攻交州,占领河内之后再徐徐图之了。”

苏泽问道:“这需要多少人马?”

戚继光说道:“五千足以,但是需要东南的火炮火枪,还需要那几种新武器。”

苏泽说道:“那就请征南将军在两广募兵,员额五千人,军官可以从第四旅中选派一半人,这些都是戚将军的旧部,您指挥起来应该很容易。”

“武器的事情没问题,但是要从海上进攻安南,船只由广州府建造。”

戚继光立刻说道:“安南的气候分为旱季和雨季,很快就到安南雨季了,雨季道路泥泞难行,还有瘴气瘟疫,属下可以先在广西募兵练兵,等到秋后再进攻安南。”

苏泽立刻说道:“说到瘴气,再从李时珍医学院拨一批军医官随军前往。”

戚继光抱拳说道:“多谢大都督!”

就在两人继续畅谈安南局势的时候,突然有人进来报告,南直隶巡抚徐渭求见苏泽。

苏泽连忙让徐渭进来,只看到徐渭一脸激动,他看到戚继光之后先是一愣,接着笑着向苏泽说道:

“恭喜大都督又得一猛将!”

苏泽摇头说道:“戚将军出山是为了公义,非我私人,因为说恭喜东南又得一猛将。”

“文长,你匆忙要见我,所谓何事啊?”

在苏泽闭门玩沙子的这段日子,大都督府的政务有不少都是徐渭代为处理的。

正常情况徐渭都不会求见苏泽,更不要说如今已经是晚上了。

徐渭连忙说道:

“武昌派来使者,景王和赵贞吉准备投降我东南,希望九江能派兵接管武昌!”

听到这个消息,戚继光一下子站起来。

作为兵法大家,戚继光当然知道湖广对于明廷的重要性。

湖广熟,天下足。

而武昌的位置又格外的重要。

所谓湖广是粮仓,湖广最大的两个产量地区,就是两湖平原。

两湖平原分别是湖北的江汉平原和湖南的洞庭湖平原。

江汉平原,汉就是从襄阳流向武昌的汉水,而江就是从荆州流向武昌的长江。

江汉平原的核心地带,就是以襄阳、荆州和武昌为三角的一大片平原区域。

江汉平原内湖泊星罗,水网交织,垸堤纵横。

虽然长江经常发洪水,但也正因为长江的洪水冲刷,让江汉平原的土地肥沃。

而控制了武昌,那就等于控制了江汉平原这个粮仓。

就算是没办法控制整个江汉平原,也可以威胁江汉平原这个粮仓,让明廷没办法安心在这里收税征粮。

而更致命的地方,如果东南新军占据了武昌,就可以进入长江中游水道。

长江从湖广中隔开,北方为湖北,南方为湖南。

湖南的西部,就是湘西地区,从这里进入云贵高原,多是山脉。

湖南的东部,则是罗霄山等山脉和江西隔开。

湖南的南部,是南岭和广东隔开。

湖南的地形是一个瓶子,而这个瓶子的盖子就是长江。

洞庭湖平原的粮食,想要北上就必须要渡过长江,如果东南新军占领武昌,控制住了长江,就能阻止明廷从湖广南部征粮。

而且现在广东也在苏泽的手里,如果占领武昌,那沿着长江攻打岳阳,就可以南北夹击长沙,控制住整个湖南地区。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就是李自成攻入湖广,彻底搅乱了明廷的粮仓,这才导致大明最后的崩溃。

而历史的共同点在于,也正是武昌的大起义,最后导致清廷宣布退位。

可以说在明清几百年历史中,湖广的重要性不亚于江南。

而湖广之重,又在武昌。

现在有一个夺取武昌的机会放在苏泽面前,就连徐渭也不再淡定。

他对苏泽说道:

“大都督,发兵吧!”

戚继光也对苏泽说道:“大都督,出兵吧。”

苏泽吸了一口气,他自然知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的道理,当下也不再犹豫,对着徐渭说道:

“向九江驻军发布大都督府军令,命令九江水师运送第二旅西进,开进武昌城!”上次天津大战之后,第二旅返回九江驻防,第三旅则进入江西,准备攻占江西全境。

第四旅在广西作战,新编第五旅则在南直隶。

“第五旅现在在哪里?”

徐渭立刻说道:“第五旅在徐州剿匪。”

苏泽说道:“命令第五旅北上,佯攻济州府,将明廷军队调动起来。”

“得令!”

此时的大明朝廷,还不知道武昌将要发生的变化。

四月十日,京师。

京师城门大开,刚登基一年的隆庆帝走出皇宫,带领文武重臣站在城门口,亲自郊迎上皇回銮。

在场的大臣们,心情都有些复杂。

嘉靖秉持国政四十二年,就连内阁首辅杨博,也是嘉靖八年的进士。

而高拱这些,更是嘉靖二十年才中的进士。

可以说在场官员的职业生涯,几乎全部都在嘉靖朝。

虽然如今嘉靖皇帝已经是上皇了,但是,这位道君皇帝的阴影,笼罩在所有朝廷大臣的头上。

不过和大臣的惴惴不安相比,隆庆帝的心情更忐忑。

他这一辈子,几乎都是在父皇的阴影下长大的。

因为“二龙不相见”的谶言,加上嘉靖对待亲情的凉薄态度,让隆庆在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感受到父皇的关爱。

而嘉靖不立太子,又给景王同样的待遇,同样也让隆庆帝在做裕王的时候战战兢兢。

权臣严嵩对清流的打压,也经常会波及到支持清流的隆庆帝头上。

对于曾经乾坤独断,操持朝政几十年,将权臣当做提线木偶,对朝廷生杀予夺的嘉靖,隆庆的心情也是复杂的。

这也是他无论如何都要迎回上皇的原因!

必须要将父皇看在眼皮子底下!

不一会儿,就有礼部官员前来通传,上皇的御驾已经快要抵达了。

众大臣纷纷抬眼看去,只看到一身红色盔甲,身披红色大氅的定国公徐文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众大臣纷纷打起精神来,在红盔禁军的包围之下,一辆铺满了明黄色丝绸的马车出现在众人面前。

隆庆皇帝立刻上前,他直接在道路前跪道:

“恭迎父皇回銮!”

隆庆身后的臣子大声喊道:“恭迎上皇回銮!”

这时候帘幕挑开,在黄锦的搀扶下,身穿龙袍的嘉靖皇帝走下马车。

他看着山呼万岁的大臣们,心中却没有任何喜悦。

虽然这些大臣跪着,但是跪拜的对象早就不是他了。

但是这时候还是要演戏的,嘉靖快步上前,搀扶起好大儿朱载坖,挤出泪水说道:

“朕已经退位,如今坖儿已经是皇帝,不可再跪拜了。”

隆庆也要继续演戏,他哭泣着说道:“儿臣登基也是形势所迫,父皇既然回銮,还请父皇重登皇位!”

嘉靖当然不可能答应,他虽然想要权利,但是操持权术这么多年,他当然知道自己不可能复位。

他复位,那些拥立儿子的文臣武将要如何?

这一路上他被徐文壁带领的禁军“护送”赶路,连马车都不能下,自己身边的禁军效忠谁?

嘉靖连忙哭道:

“朕已经下了罪己诏,坖儿克复京师,自然该做这个皇帝,切不可再说复位的事情。”

“如今朕只想要安心修道,颐养天年。”

父子两个做了一番戏,最后隆庆皇帝只能“勉为其难”的继续做皇帝。

他下诏令尊嘉靖为上皇,还让他继续住在玉熙宫内,一应伺候的太监宫女都按照皇帝的规格来。

接着隆庆又请嘉靖这位上皇听政,上皇再次以自己老迈昏聩拒绝,只求在后宫颐养天年。

戏已经做到了这个份上,那自然是“父慈子孝,其乐融融”。

隆庆皇帝恭敬的请父皇上了皇帝车架,接着他又亲自手执缰绳,准备驾车入城。

嘉靖连忙下车,群臣也立刻跪拜劝谏,皇帝这才收回“尽孝”的心思,和嘉靖并做在御驾上,浩浩荡荡的进了城。

跪拜在道路两旁的百姓们,“激动”的山呼万岁,但是这呼喊中多少都有些不情愿。

这些百姓都是被官吏们从家中驱赶出来的,不少人低着头冷冷的看着御驾上的父子,心中发出咒骂。

鳌山灯会之后,京师百姓对皇帝和朝廷更为怨恨。

而接下来高拱筹办新务,再次让百姓离心离德。

高拱的性格爱憎分明,说得好听就是办事雷厉风行,说的不好听就是操之过急,为政过于急躁。

为了推行新政,高拱先向朝廷上书,请求在今年举办京察。

京察,是明代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

京察时,四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亲自考察,四品以下的官员由吏部、都察院会同考察,如果考核不合格的官员,则会被直接罢黜,削职为民。

其实在嘉靖朝,对四品以上官员的京察已经逐渐沦为形式。

四品以上的官员京察,大臣主要通过“自陈疏”的形式,由臣子自己向皇帝报告过去六年工作中的种种不足,希望皇帝能够罢黔罢黜自己。

皇帝在看完自陈疏后,通常对臣子多加鼓励,然后将其留任。

而对四品以下官员的京察,则沦为党争的工具。

执掌吏部和都察院的权臣,可以通过京察来清洗罢黜敌方阵营的官员。

按理说隆庆二年并不是京察年,但是高拱如今执掌吏部,他正是希望通过京察来推行新政。

皇帝自然同意,高拱获准开始京察之后,立刻对京师官场制定了新的考核标准。

具体来说,就是对所有官员都定下推行新政的目标,如果不能完成就会在京察中黜落,完成了则会被嘉奖升迁。

为此,高拱给各部衙门和京师各部门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要求。

比如户部要铸新钱多少枚,设立钞关多少座,这些要求具体到每一个官员的身上,甚至连普通吏部的清吏司主事,都要保证自己主管的省份设立钞关数量到位。

工部的任务最重,高拱一下子提出了要在京师建造十二座大型的新式工坊,包含了铸炮、造枪、织布、染布、丝织等各类工坊,同时还要配套筹建各种中小工坊,每一个工部官员都领到了筹办工坊的任务。

就连钦天监这种部门,都领到了重修校准历法的任务!

层层包干,自然是层层加码,一座座“特殊”的工坊建造起来。

第198章 解元!第001章 穿越第434章 铁路公债第176章 青云之策(求月票!)第551章 李春芳倒台第228章 长寿内阁第058章 练兵之要第459章 云南沐家那档子破事第179章 来了的,走了的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289章 水师新军和火器坊第449章 威权主义第660章 大一统的曙光第036章 售盐第024章 械斗罚银第309章 吊民伐罪(加更求票!)第033章 晒盐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订阅)第387章 仅有一名兽医的医院第179章 来了的,走了的第375章 左顺门阙庭第400章 李舜臣的选择第93章 农事忙,技能涨第470章 唯有一争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240章 缉私第79章 亡于洪武第677章 毫无诚意第287章 放弃劝谏情结,尊重大明命运(卷末第513章 内斗是大明特色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537章 人事办人事第172章 榜一第246章 实证医学第419章 高拱倒台第245章 李时珍第009章 寒菜粥第660章 大一统的曙光第128章 海上来船第567章 论资排辈第563章 休沐和时间第075章 治本经第529章 电磁第454章 战争史的新一页第650章 无烟火药第626章 秩序解体第166章 武夷山红茶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520章 新阶层和新教第四卷总结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回旋镖第459章 云南沐家那档子破事第231章 当家难第422章 制宪会议开幕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629章 法律变革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428章 民族主义的觉醒第361章 留下的伏笔第484章 狂热和克制第560章 播州问题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552章 李成梁入京第104章 射击技能突破第199章 登榜送贴第530章 父母之爱儿,则为之计深远第260章 高拱张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330章 大都督让我给您带句话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625章 三本书第674章 夜航船第128章 海上来船第304章 圣质如初第423章 凝聚“共识”第048章 岳阳楼记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552章 李成梁入京第183章 南平乡野调查其一第408章 骆驼祥子第680章 电报和铁路带来的改变第187章 愚智对答第302章 重商主义第241章 朕的钱!第483章 现代和前现代第279章 紫色讲学被动第415章 潜伏的新阶层第268章 文学技能Lv10第114章 头号二号冤种第639章 集团利益和首领意志第280章 振武营兵变第77章 三江感言第187章 愚智对答第163章 吃绝户第295章 爆炸就是艺术第482章 缺官第136章 倒霉的矿监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299章 减租减息